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口腔牙健康指标及牙周炎患病现况。方法选择AMI患者85例及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对照组)89例。检测两组患者牙临床指标及牙周炎患病现况。结果AMI组牙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牙石指数(CI)、牙齿缺失数及牙周指数(CP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MI组中及重度牙周炎患病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而无牙周炎者明显少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牙健康指标较差、中及重度牙周炎患病率高可能是冠心病AMI患者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口腔卫生 牙周健康指标 牙周炎
  • 简介:悠悠七十载,漫漫悬壶路。从永嘉墨池坊到绍兴中兴路,风雨如磬,历尽沧桑;从二十六位先辈初创卫生院到二千同仁聚首共事,茬苒时光,执着前行。

  • 标签: 绍兴市人民医院 院长 建院 卫生院
  • 简介:目的探讨心脂肪组织(pericardialadiposetissue,PAT)容量与冠心痛及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02例患者的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资料,采用平扫图像测定PAT容量。根据代谢危险因素的数量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MS组338例和无MS组764例及≥50%狭窄组492例和〈50%狭窄组610例。结果MS组PAT容量较无Ms组明显增多,≥50%狭窄组PAT容量较〈50%狭窄组明显增多(P〈0.01)。随着代谢危险因素数目的增加,PAT容量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PAT容量与≥50%狭窄(回归系数=17.78,P〈0.01)、体重指数(回归系数=7.32,P〈0.01)、腹围(回归系数=2.51,P〈0.01)和LDL-C(回归系数=16.94,P〈0.05)相关。结论多层螺旋CT测定PAT容量是提示患者冠心病和代谢风险的方法之一。

  • 标签: 脂肪组织 代谢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术 危险因素 心周脂肪
  • 简介:据英国《卫报》网站报道称,近日,一种新式胃气球减肥药在英国开始正式投入使用。通过该疗法.在12内.患者平均能减肥7.7公斤。

  • 标签: 减肥药 气球 英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终止15~26妊娠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孕15~26要求终止妊娠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50例,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12h重复1次,共服200mg,米非司酮口服完1小时后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100mg。对照组按常规行依沙吖啶100mg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比较两组引产成功率,宫缩开始时间,宫缩开始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结果研究组引产成功率,宫缩开始时间,宫缩开始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分别为100%,(15±3.2)h,(9±1.8)h;对照组为94%,(26±7.53)h,(22±5.46)h.。结果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终止15~26妊娠引产成功率,宫缩开始时间,宫缩开始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均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引产安全,方便,能明显提高引产成功率,缩短宫缩开始时间,宫缩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减少了患者痛苦。

  • 标签: 米非司酮 依沙吖啶 引产
  • 简介:目的:观察疾病不确定感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康复程序疗效的影响。方法:连续选择近期在我院救治的AMI患者85例,接受2康复程序治疗和“Missals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评估,并根据评分结果分为中-高分组(74.8~117.4分,51例)和低分组(32~74.7分,34例),并与同期就诊的4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CHD对照组)比较。结果:AMI患者不确定感量表各维度分及总分[总分(78.34±15.20)分比(60.61±12.42)分]均明显高于CHD对照组(P〈0.05~0.01)。AMI患者不确定感中-高分组的运动峰值心率明显大于低分组[(137.80±26.49)次/min比(126.12±20.51)次/rain,P〈0.01]。与低分组比较,中、高分组的ADL总分[(84.15±16.38)分比(73.92±14.21)分]、sF-36总分[(45.22±6.86)分比(37.95±6.43)分]均明显减少,而ScL-90总分[(188.35±36.47)分比(151.87±42.61)分]、平均CCU天数[(2.53±0.26)d比(2.77±0.29)d]、平均卧床天数[(4.46±0.25)d比(5.38±1.22)d]、平均住院天数[(20.48±3.16)d比(25.37±3.82)d]和平均住院费[(3.91±0.82)万元比(4.57±0.93)万元]均明显增加(P〈0.05~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着明显的疾病不确定感,使2康复程序的疗效显著下降。

  • 标签: 心肌梗塞 康复 治疗结果
  • 简介:时光荏苒,岁月如歌,1月9日这一天中国医师协会迎来10岁生日。在“同舟共济、真情十年”主题的渲染下,中国医师协会真情十年汇报会在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医师协会名誉会长韩启德发来贺信。卫生部、民政部领导和医师代表300多人参加汇报会,共庆中国医师协会十年创业成长的荣耀历程。

  • 标签: 中国医师协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 韩启德 卫生部 民政部 真情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东城区社区人群外动脉粥样硬化(EcAS)的发生、分布规律及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社区人群进行外动脉超声检查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EcAS以复合性斑块最多见,发生率为46%,其次为单纯性斑块39%,单纯IMT增厚13%,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S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锁骨下动脉(sA)、颈动脉(CA)、股动脉(FA)、腹主动脉(AbAO)和髂总动脉(CIA),分别为70%、66%、53%、52%和48%,SA、CA粥样硬化发生率显著高于AbAO、CIA和FA(P〈O.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是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和年龄。结论EcAS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SA、CA、FA、AbAO和CIA,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是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和年龄。

  • 标签: 多普勒超声显像 外周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临床影响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所有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针对对照组患者单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添加使用疏血通,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经过对数据的分析比较,可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情况方面均要好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对治疗老年脑梗塞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肺气肿 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2013年11月27日,由菏泽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组织牵头,在山东省菏泽市毛泽东主席像章纪念馆举行了纪念毛主席诞辰120年纪念活动,企业员工与慕名前来的市民和媒体记者一道为镇馆毛主席汉白玉雕像敬献花篮,行礼,追思毛泽东同志伟大的一生.

  • 标签: 毛主席 毛泽东 菏泽市 媒体记者 企业员工 山东省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外白细胞(WBC)计数的变化。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4例(脑梗死组),分别测定其发病后24h内、5、14天的血清MMP-9、外WBC,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测空腹血清MMP-9和外WBC,分析其与脑梗死面积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24h内血清MMP-9、WBC明显升高(P〈0.05),5天达高峰(P〈0.01),14天已明显下降,脑梗死组中大面积梗死表现最为明显;血清MMP-9、WBC有相关性,相关系数r=0.78(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及外WBC明显升高,并与病灶大小呈正比;MMP-9与WBC在动态变化中呈正相关。

  • 标签: 脑梗塞 基质金属蛋白酶 白细胞计数 炎症
  • 简介:目的探讨脂联素在外动脉疾病患者中与动脉硬化的关系及机制。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分别测定77例外动脉疾病患者(包括颈动脉狭窄33例、肾动脉狭窄29例及腹主动脉瘤15例)、33例对照组血浆脂联素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浓度,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分析三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平方根转换后外动脉疾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浓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2.39±0.07)Sqrtmg/Lvs.(3.58±0.14)Sqrtmg/L,P〈0.001],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3.20±0.17)Sqrμxg/Lvs.(1.55±0.24)Sqrtμg/L,P〈0.001)。血浆脂联素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平方根呈负相关(r=0.526,P〈0.001),与颈动脉IMT呈负相关(r=-0.384,P〈0.001);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平方根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r=0.336,P〈0.001)。偏相关分析校正年龄、吸烟年支数、血糖、血脂指标后,血浆脂联素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平方根仍呈负相关(r=-0.235,P〈0.05),与颈动脉IMT呈负相关(r=0.175,P〈0.05);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平方根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r=0.157,P〈0.05)。结论血浆脂联素浓度与外动脉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机体的氧化应激相关。

  • 标签: 外周动脉疾病 脂联素 低密度脂蛋白 内膜中层厚度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膜部室间隔缺损(PMVSD)经国产封堵器治疗后的长期随访结果,重点观察封堵术后对传导系统的影响情况。方法2003年7月至2010年3月共有296例PMVSD患者接受了介入封堵术,对其中108例患者进行随访,包括男45例,女63例,年龄(13.2±9.05)岁,平均缺口大小(8.44±2.73)mm。所有患者均经股静脉途径放置封堵器,均采用国产封堵器(深圳先健科技公司)。患者术后1、3、6、12个月(其后相隔1年)进行门诊随访,复查心电图、经胸超声心动图、胸片。结果至2010年10月,平均随访(3.66±2.87)年,本研究中介入术后25例发生传导阻滞者,16例发生于介入术后1内,9例于随访期间延迟发生,其类型包括: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3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9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RBBB)7例、双束支阻滞3例、Ⅰ°房室传导阻滞(AVB)2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1例;随访期间PR、QT间期、QTd较术前、出院时均缩短(P<0.05),QRS较术前缩短,较出院时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介入术后传导阻滞以束支传导阻滞为主,严重传导阻滞如CAVB经治疗后可恢复至窦性心律,术后房室电传导改善,远期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封堵器 治疗后 介入术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室间隔缺损 随访期
  • 简介:目的分析H型高血压并发外动脉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依那普利叶酸片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在宝安区中心医院接受治疗,资料完整的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共2000例为研究对象,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浓度,并依据Hcy浓度分为H型高血压1362例、非H型高血压638例。测定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andfactor,vWF)、抗凝血酶III(antithrombinIII,AT-III)、D-二聚体(D-dimer,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plasminogenactivator,t-PA)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1,PAI-1)。对并发外动脉疾病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然后整群抽取H型高血压并发外动脉疾病患者进行亚组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应用依那普利叶酸片(观察组)及依那普利片(对照组),治疗24个月,观察两组降低血浆Hcy浓度、改善ABI及凝血-纤溶系统的效果。结果相关分析显示,H型高血压患者ABI与AT-III和PAI-1呈正相关(r=0.781、0.752,P<0.05),与Fbg、vWF、D-D和t-PA呈负相关(r=-0.846、-0.943、-0.713、-0.813,P<0.05)。观察组Hcy、D-D、PAI-1、ABI显著低于对照组,t-PA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型高血压并发外动脉疾病患者的某些凝血-纤溶指标出现异常,依那普利叶酸可以改善H型高血压并发外动脉疾病患者的ABI及部分凝血-纤溶指标。

  • 标签: H型高血压 外周动脉疾病 凝血-纤溶功能 依那普利 叶酸
  • 简介:目的明确人脑出血灶脑组织不同时间点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规律,在脑水肿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且开颅经颞叶入路行血肿清除术患者24例,术中取脑出血灶组织,并按发病时间分为〈6h、6~24h、25h~3d、〉3d组,每组6例,其中随机选6例取少许正常脑组织为对照组,通过干湿比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方法观察各组病灶脑组织HIF-1α和MMP-9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6h组脑组织含水量增加,6~24h组明显增高,25h~3d组达峰值,〉3d组逐渐减轻(P〈0.01);各时间点组与对照组MMP-9、HIF-1α阳性细胞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25,P=0.014),且各时间点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5)。脑出血6~24h组免疫阳性细胞数增加,25h~3d组阳性细胞数最多,之后逐渐下降,MMP-9(r=-0.858,P=0.000)和HIF-1α(r=-0.892,P=0.000)表达量与脑组织含水量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MMP-9和HIF-1α在人脑出血灶的表达明显升高,与脑水肿密切相关;2者以协同的方式促进高血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发生。

  • 标签: 脑出血 缺氧诱导因子1 基质金属蛋白酶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