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上消化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10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上消化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法莫替丁制剂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为60%,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在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上消化治疗中的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而且用药极为简单,止血迅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且用药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奥美拉唑 治疗 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硬化上消化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98例肝硬化上消化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49例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1.83%,明显高于对照组57.14%,具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无出血率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59.18%,具有可比性。结论对肝硬化上消化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出血症状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随着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冠心病治疗中应用抗血小板制剂,抗凝、溶栓药物的逐渐增加,同时高龄患者也在增多,由此发生上消化的病例逐年增多,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治,预防严重上消化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我院2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上消化患者临床护理作一回顾性分析。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上消化道出血 观察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伴上消化8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期寻找更好的治疗方式。方法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冠心病伴上消化的患者中,挑选出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80例,以住院号单双数模式,分成联合治疗组和单一治疗组,每组患者40例。单一组统一接受单纯西医治疗;联合组统一接受中西医结合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单一治疗组显效11例,显效率27.50%;有效17例,有效率42.50%;无效12例,无效率30.00%;治疗总有效率70.00%;联合治疗组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有23例,57.5%;14例,35.00%;3例,7.50%;总有效率92.50%。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伴上消化的时候,应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有着更好的效果,治疗总有效率高,此种方式值得在今后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冠心病 伴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观察
  • 简介: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脑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脑血管介入技术的快速发展,脑动脉支架术已经成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已经成为脑动脉支架术后防止血栓事件发生的基石,但其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出血并发症,

  • 标签: 脑血管障碍 脑动脉 支架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胃肠出血 质子泵抑制剂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在规范治疗基础上,对于使用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抑酸剂保护胃粘膜和出现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差异。方法入选172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并行急诊PCI治疗。奥美拉唑组82例,在规范治疗基础上,使用奥美拉唑抑酸保护胃粘膜。法莫替丁组90例,同样规范治疗基础上,使用法莫替丁抑酸保护胃粘膜。比较两组患者在行PCI治疗后的住院治疗期间出现上消化,再发心血管缺血事件及住院天数来综合评判二者使用上的利弊。结果行PCI术后,奥美拉唑组与法莫替丁组出现上消化事件分别为8.5%及17.8%(P<0.05),再发心血管事件分别为14.6%及26.3%(P<0.05),住院天数分别为(16±3.2)天及(15±4.4)天(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患者,使用奥美拉唑防止上消化并发症优于法莫替丁,但再发心血管事件多于法莫替丁,二者病人在住院天数上没有明显差异。

  • 标签: 奥美拉唑 法莫替丁 上消化道出血 心血管事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问题以及采取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2013年12月到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和预防措施。结果3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后再出血的人数为30例,�

  • 标签: 再出血 出血问题 术再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康复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原因及防治对策。结果观察组72例患者当中,患者的术后再出血高危因素包括术中出血量、凝血功能障碍、出血后凝块形状异常以及患者出现脑出血后经多长时间接受手术治疗,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要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主要高危因素为患者脑出血后接受手术治疗前的时间长短,脑出血20d以内接受手术治疗可以大幅降低术后再出血率。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再出血 因素分析
  • 简介:本院自1994年1月至2001年7月,共收治不同原因所致的脑室内出血32例,并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有关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诊断 CT 治疗 脑室出血
  • 简介:摘要产后出血是产科危急重症,处理不及时,出血量多者将并发休克、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的产后出血还会导致产妇死亡,产妇休克严重持续时间长,经抢救后存活下来,将来也可能继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后遗症,表现为产后无乳、闭经、性欲减退,毛发脱落等。近年来,行髂内动脉栓塞术或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以控制的产后出血10例,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痊愈出院。

  • 标签: 产后出血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丘脑为脑出血好发部位。丘脑出血由大脑后动脉的丘脑膝状动脉和丘脑穿动脉破裂所致。现将我院2002年至2007年被证实的68例丘脑出血住院病例进行分析如下。

  • 标签: 丘脑出血 临床分析 脑室穿刺
  • 简介:急性脑出血(ACH)者临床上可出现类似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心电图表现,称为脑心综合征.现对我院5年来收治的130例ACH者的心电图变化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脑出血 心电图 诊断 预后 脑-心综合征
  • 简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卫生公共事业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地的医疗水平也有所提高,给人民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带来了保障。但与此同时,用药不合理的情况在临床中仍然是一个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临床医生对各专业用药的相关禁忌证没有充分的了解,掌握的药品知识并不全面以及医师与药师间的沟通不够紧密。为了对用药不合理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本文以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为例,通过对消化内科用药不合理的类型及原因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为以后的临床治疗工作中提供了借鉴。

  • 标签: 消化内科 用药不合理 常见飞问题 分析与研究
  • 简介: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7岁小男孩约书亚·吉布森被称作“蝴蝶男孩”,因为他天生就患有一种罕见的“表皮分解性水疱症”,导致他身上的皮肤像蝴蝶的翅膀一样脆弱,哪怕轻轻一碰就会令其皮肤出血、起泡或掉落,以至于父母从来不敢拥抱他一下。

  • 标签: 皮肤出血 蝴蝶 布里斯班 澳大利亚 小男孩
  • 简介:摘要胎儿娩出后24小时出血超过500ml即可诊断为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之首,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来势迅猛,如不及时抢救,精心护理,将能给孕产妇带来终身后患,严重时可使产妇在短时间内死亡。为避免和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我们必须做好孕期及分娩前后各个时期的观察和护理,才能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将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产后出血的124例产妇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与采取的急救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产后出血 急救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甲硝唑在Hp所致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均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甲硝唑为主(联合阿莫西林)的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以及克拉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整体效果、Hp根除率与溃疡治愈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显效率65.0%,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率50.0%,总有效率81.7%;实验组Hp根除率为86.7%,溃疡愈合率为88.3%;对照组HD根除率为78.3%,溃疡愈合率为78.3%;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分别为5.0%和6.7%;实验组效果明显更佳(P〈0.05)。结论甲硝唑在Hp所致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疗效明显,对Hp的根除率高,值得临床积极应用。

  • 标签: 甲硝唑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2%(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满意度评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的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较低,适应性较强,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间较短,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较高。

  • 标签: 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