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胃肠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120例胃肠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达到94.6%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6.4%(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2%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3.2%(P<0.05);结论: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提高了胃肠手术患者的临床恢复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可以进行推广。

  • 标签: 胃肠手术 人性化护理 满意度
  • 简介:目的研究临床路径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并采取介入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进行临床路径管理。对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以及费用情况、生存质量、不良反应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比较。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62.5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满意度85.00%(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及相关费用并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 临床路径
  • 简介:目的应用氦氖激光照射治疗肝炎综合征患儿,观察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20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两组患儿均实施保肝降酶退黄药物治疗。此外,对观察组加用氦氖激光照射患儿肝俞穴。比较两组患儿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14d后,观察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为(39.7±24.5)μmol/L、谷丙转氨酶为(58.4±28.3)U/L,谷草转氨酶为(66.2±30.7)U/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3±30.8)μmol/L、(86.5±42.4)U/L和(85.6±28.1)U/L(P均〈0.001)。结论对肝炎综合征患儿应用氦氖激光照射肝俞穴治疗可提高疗效,加速肝功能指标的恢复。

  • 标签: 婴儿肝炎综合征 肝俞穴 氦氖激光照射 血清总胆红素
  • 简介:目的:探究胃肠肿瘤标志物诊断大肠癌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50例大肠癌患者视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其它胃肠疾病患者50例视为对照组以及健康体检者50例视为健康组,对各组的胃肠肿瘤标志物,包括糖链抗原72-4(CA72-4)、糖链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进行检测和比较,分析各胃肠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的价值。结果:同对照组和健康组CEA、CA72-4、CA19-9水平相比,实验组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各胃肠肿瘤标志物单独诊断的有效性、敏感性、特异性相比,联合诊断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癌的临床诊断中,胃肠肿瘤标志物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提升临床诊断的效果

  • 标签: 胃肠肿瘤标志物 大肠癌 诊断 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8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根因分析法(RCA)。两组均连续护理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前降低,生存质量评分均较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1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8.54%(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结论RCA法的应用从根本上减轻了AP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护理中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护理差错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根因分析法 急性胰腺炎 护理效果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兰索拉唑治疗应激性溃疡的效果及对VCL(黏附连接相关蛋白纽蛋白)、FAK(黏着斑激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应激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I(各75例),研究组患者应用兰索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I应用安慰剂。另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Ⅱ,观察应激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VCL、FAK、EGF、IL-2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髙于对照组I的41.33%(P<0.05)。研究组治疗后6h、12h、24h、72h的胃液pH值均显著髙于对照组I(P<0.05)。研究组治疗后24h、72h的胃液pH值与对照组II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VCL、FAK、EGF、IL-2值均显著髙于对照组I(P<0.05),且与对照组II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VCL、FAK在应激性溃疡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兰索拉唑能有效提髙VCL、FAK水平,治疗应激性溃疡的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

  • 标签: 应激性溃疡 兰索拉唑 VCL、FAK
  • 简介:目的:研究酪酸梭菌联合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腹泻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用酪酸梭菌治疗,实验组采用酪酸梭菌联合锌制剂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参照组(80.00%),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低于参照组(18.00%),症状缓解时间少于参照组,组间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酪酸梭菌联合锌制剂可有效治疗小儿腹泻的症状,临床效果显著,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酪酸梭菌 锌制剂 小儿腹泻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比较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LC)与急诊Lc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诊治的9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其中应用SLC治疗52例,应用急诊Lc治疗40例。在行SLC时,先行在B超实时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抽出胆汁,同时予以抗感染治疗。在炎症控制后3月,再人院行Lc,在行急诊Lc时,于发病72h内行急诊LC术,手术中依照常规方法留置腹腔引流管,手术结束后进行抗感染治疗。结果两组均成功顺利完成手术。SLC治疗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0.2±7.0)min、(24.1±3.3)h和(5.6±1.3)d,中转开腹和胆道损伤发生例数分别为3例(5.8%)和0例(0.O%),而急诊Lc治疗组则分别为(58.7±8.1)min(P=0.784)、(26.2±5.8)h(P=0.047)和(8.1±1.9)d(P=-0.029),中转开腹和胆道损伤发生例数分别为8例(20.0%,P=0.018)和7例(17.5%,P=0.039);SIC组术后发生出血、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和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结论SLC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效果好,更安全,应尽量减少行急诊LC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

  • 标签: 急性胆囊炎 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护理中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90例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随机将患者分组,对照组予护理常规操作,干预组予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率;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长、血压控制理想时间;护理前后舒张压、收缩压情况、自我管理水平;主动脉夹层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长、血压控制理想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舒张压、收缩压情况、自我管理水平相似,P>0.05;护理后干预组舒张压、收缩压情况、自我管理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主动脉夹层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效果好,可改善舒张压、收缩压情况、自我管理水平,减少主动脉夹层治疗效果

  • 标签: 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护理 整体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使用盐酸氨溴索静脉注射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及对患儿消化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肺炎患者,选取时间段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病例数为6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并行静脉注射氨溴索,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对患儿消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中患儿的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VT(潮气呼吸指标潮气量)、RR(呼吸频率)、TPTEF/TE(达峰时间比)、VPEF/VE(达峰容积比)方面两组患儿在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P<0.05),而观察组患儿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胃部不适及腹痛腹泻等症状发生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炎中,运用盐酸氨溴索以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治疗效果明显,患儿的各项潮气呼吸指标均显著改善,同时无不良反应情况,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盐酸氨溴索 布地奈德 潮气指标 效果 消化系统
  • 作者: 费学东
  • 学科: 医药卫生 > 消化系统
  • 创建时间:2023-05-27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6期
  • 机构: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定塘分院,浙江 宁波 315732
  • 简介:目的:通过对比单纯采用莫沙必利,联合莫沙必利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应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中,对患者胃功能你影响,探讨莫沙必利+氟哌噻吨美利曲辛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的100例样本,选自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连续经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将100例样本分为两组:抽取其中50例样本为对照组,单纯采用莫沙必利进行治疗;抽取另50例样本为观察组,采用莫沙必利+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44例,其中临床治愈14例,显效19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0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36例,其中临床治愈9例,显效10例,有效1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2.00%,组间治疗有效率对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健康状况、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机能等评分明显更高,组间对比(P<0.05)。结论: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中,采用莫沙必利+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胃功能指标,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莫沙必利;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功能
  • 简介:葛根为豆科藤本植物,野葛根在我国分布甚广,采收季节为春秋两季,性味甘平,无毒。中医药教材将其列入辛凉解表药之类。近来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古今文献资料,认为葛根用途广泛,作用显著,其作用不仅限于以治风热表症为主的解表退热功能,临床上合理配伍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现介绍如下。

  • 标签: 临床应用 野葛根 辛凉解表药 采收季节 临床经验 文献资料
  • 简介: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对1999—06收治的12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手术切除率为83.2%,根治切除率为48.5%,Ⅰ、Ⅱ、Ⅲ、Ⅳ期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98.2%、65.4%、49.3%和0,Ⅰ期的5年生存率为95.2%。结论对50岁以上的男性胃部分切除者,建议自术后10年开始每年1次胃镜加活检随诊。外科治疗以根治性全胃切除加D2淋巴清扫术为宜。

  • 标签: 残胃癌 例临床观察 生存率 外科治疗 根治 随诊
  • 简介: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PHC)临床特点,为PHC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310例PHC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0%以上的患者以非特异性症状与体征就诊,12.26%因并发症、合并症或转移症状就诊,3.55%因体检异常就诊;在有病理诊断的病例中,肝细胞癌占70.7%(29/41);HBV感染率为81.61%,男性高于女性(P〈O.01);AFP阳性率为70.5%,HBV感染者AFP阳性率明显高于非HBV感染者(P〈0.01);2.9%具有血吸虫病史,33.23%有嗜烟、酒史;4.52%具有PHC家族史。结论HBV感染是PHC的主要病原学因素,嗜酒、吸烟及血吸虫病等也可能是肝癌的风险因素。积极预防和控制HBV感染流行,是减少PHC发生的关键所在;定期对健康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进行B超、AFP等检测,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原发性肝癌生存率的关键。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 甲胎蛋白 临床特点
  • 简介:大黄系一味传统的中草药,目前经现代方法提取有效成分的单味大黄内服制剂,仅有大黄流浸膏,味苦而涩,又含有40%~50%的乙醇,病人携带及服用都极为不便。新近发现,中药大黄能够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进展,虽然大黄灌肠剂也同样具有改善氮质血症水钠潴留、高血脂症的临床症状,降低BUN,但灌肠给药,病人耐受差,泻下作用也会逐渐减弱,易导致氮平衡失调和营养不良。为此,我们设计研制了大黄胶囊剂,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其临床应用 大黄胶囊 慢性肾功能衰竭 制备 临床应用效果 大黄流浸膏
  • 简介:为了解保定市HGV感染情况,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本地流行HGV株与国内外其他地区流行株间的关系,我们对本地300例健康供血员及141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抗HGV测定,对部分抗HGV阳性者进行HGVRNA测定,对其中4例HGVRNA阳性标本进行HGVRNANS5区部分序列分析并与国内外流行株相应序列比较,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庚型肝炎 临床及实验研究 急性肝炎 供血员 传染病医院 HGV感染
  • 简介:临床护理工作中,持续胃肠减压是普外科最常见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并且对疾病的转归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人体的生理解剖特点及病人的心理因素,有时也会造成插管失败,从而给病人造成一定的不适和痛苦。为了提高插管的一次成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我院普外科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渐提高了插管的一次成功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持续胃肠减压 临床应用 护理技术 插管技术 护理经验 心理护理
  • 简介: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和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筛选应用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常用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等已有较多的观察报告。多数人认为这些血清指标水平对早期诊断肝纤维化有帮助。但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为此,我们对各型肝炎和肝硬变的病人

  • 标签: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临床评价 慢性肝炎 早期肝纤维化 急性肝炎 层粘连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