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同理式沟通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30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方,2015年12月~2016年l1月收治的30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同理式沟通护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STAI)分别进行抑郁和焦虑评分。结果在治疗3个月时,研究组死亡2例,对照组死亡4例,治疗6个月时,研究组死亡8例,对照组死亡6例;入院时,研究组患者HAMD评分和STAI评分分别为(21.5±4.7)分和(37.5±8.5)分,与对照组的[(22.2±4.4)分和(36.6±9.0)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研究组HAMD评分为(18.8±3.7)分和(13.7±2.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4±4.2)分和(18.5±3.6)分],研究组STAI评分为[(27.7±6.4)分和(21.8±4.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7±7.6)分和(30.4±6.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8%(P〈O.05)。结论同理式沟通能让医护人员设身处地地为患者考虑,有助于改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肝硬化 同理式沟通 负性情绪
  • 简介:目的:观察非语言沟通宣教图册在ICU气管插管重症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ICU气管插管重症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根据沟通方式不同,将纳入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住院期间采用常规沟通方式,实验组沟通中加以非语言沟通宣教图册,比较两组一次沟通时间及一次沟通成功率、沟通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沟通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一次沟通时间(2.14±0.66)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2±1.08)min(P<0.05);实验组一次沟通成功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沟通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显著低于沟通前(P<0.05),且实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沟通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实验组服务态度、护理技术、有效沟通、满足需求、住院安全感满意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出血量、出血时间分别为(454.23±15.38)ml及(27.52±3.51)h,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气管插管重症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非语言沟通宣教图册,能够缩短一次沟通时间,提高一次沟通成功率,减小患者因躁动、焦虑等引起的血压、心率升高,缓解患者出血情况,降低沟通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ICU气管插管 清醒患者 非语言沟通 宣教图册
  • 简介:本文简介了内镜下早期胃癌的形态特点、可疑病灶识别、规范观察和电子染色、色素喷洒及共聚焦筛检技术,对提高内镜下早期胃癌识别能力很有帮助。

  • 标签: 早期胃癌 形态特点 内镜 电子染色
  • 简介:目的:探究肝硬化合并早期肝性脑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加强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科室2017年4月-2018年4月入院治疗的58例肝硬化合并早期肝性脑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奇偶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分组统计58例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后6个月遵医行为以及疾病复发情况,进行组间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躯体功能、生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按规用药、合理饮食、规律生活以及定时复检的达标率高于对照组,且疾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显著,统计学计算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早期肝性脑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医嘱的遵守情况,促进患者预后质量的提升,降低疾病复发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常规护理 综合护理 肝硬化 肝性脑病
  • 简介:目的:研究酪酸梭菌联合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腹泻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用酪酸梭菌治疗,实验组采用酪酸梭菌联合锌制剂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参照组(80.00%),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低于参照组(18.00%),症状缓解时间少于参照组,组间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酪酸梭菌联合锌制剂可有效治疗小儿腹泻的症状,临床效果显著,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酪酸梭菌 锌制剂 小儿腹泻 临床效果
  • 简介:一、炎症性肠病(IBD)及其合并结直肠癌的现状在工业化国家,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率维持在0.005%~0.01%,其中以瑞典最高,英国和美国次之,我国的UC发病率较低.克罗恩病(CD)的发病率在过去30年内增加了6倍,现约为0.004%.尽管IBD合并的结直肠癌只占普通人群结直肠癌的1%~2%,但结直肠癌仍为IBD的严重并发症,是1/6IBD患者的死亡原因[1].Eaden等[2]对116项UC合并结直肠癌的研究数据进行了荟萃分析,结果发现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随病程的延长而增加,进而反映在累计概率中,每10年增加2%,每20年增加8%,每30年增加18%.UC合并结直肠癌的总体发病率为3.7%,当病变累及全结肠时,发病率增至5.7%.我国UC合并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远低于欧美人群.王利华等[3]总结了北京协和医院1994~1997年346例UC的资料,其中仅3例发生癌变(0.87%).

  • 标签: 5-氨基水杨酸类 药物 预防措施 炎症性肠病 结直肠癌 溃疡性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