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病例14年前,王先生在单位组织查体时发现血糖高,确诊为2型糖尿病。当时并无明显的自觉症状,以后一直坚持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病情比较稳定。近半年来,王先生逐渐出现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并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势,现在每天至少要喝两暖瓶水,尿量达6000~7000毫升/天,每晚起夜小便达十多次。

  • 标签: 血糖高 多饮 多尿 自觉症状 2型糖尿病 进行性加重
  • 简介:约20%-40%的糖尿病(DM)患者最终发展成糖尿病肾病(DN),据资料统计在西方国家终末期肾病(endstagerenalfailure,ESRF)的40%左右为DN所致,因此DN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对于DM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早期诊断 尿NAG 终末期肾病 RENAL 西方国家
  • 简介:目的该研究旨在通过对来该院进行糖尿病治疗的患者的肺结核的影像特点分析,找出患者的患糖尿病的诱因,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方法对2010年5月—2012年5月来该院就诊60例糖尿病患者肺结核的影像学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院根据患者肺结核的影像资料分析发现,60例糖尿病患者中,患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男性居多,病灶以双肺中下肺叶分布16例,病灶位于上叶及下叶背段的40例,其他分布部位4例。呈大片状和块状影18例,发现空洞52例,单一病灶内多发虫噬状空洞50例,同时发现支气管播散比较多。结论根据患者的肺结核影像资料分析得到,不同患者在病灶的分布、形态及病灶内外的情况有不同的特点,医院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以及护理方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防止病灶发生病变。

  • 标签: 糖尿病 肺结核 影像特点
  • 简介:目的该研究针对糖尿病患者肺结核的医学影像特征进行较深入地探讨,进而不断提高其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的4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一时段的肺结核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医学影像特征。结果所有患者在病灶影响范围、病灶位置、密度及形态等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别。结论临床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具有不典型的表现,但医学影像存在不同表现,因此深入了解患者的医学影像特征对于及时确诊糖尿病患者并发肺结核症状,已采取有效治疗措施,进而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 标签: 糖尿病患者 肺结核 影像诊断
  • 简介: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患者66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蛋白尿水平。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含量和尿微量白蛋白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疗效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前列地尔 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 效果
  • 简介:我患糖尿病4年,最近检测尿常规时酮体呈阳性,有1个“+”。但尿蛋白呈阴性。请问专家我是否并发了糖尿病肾病?按照咱们杂志文章中介绍的,如果要及早查出糖尿病肾病,最好的办法是查尿微量白蛋白,但南方地市级医院在门诊看病没有这个检查项目,住院也未必能检查。请问专家,还有其他什么办法可以查出正确的结果吗?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 检查项目 地市级医院 尿常规 尿蛋白
  • 简介:目的通过临床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出现肺部并发症时的CT影响学表现。方法该次调查的样本在作者所在的医院选取,样本容量为160例,组别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选取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在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0例,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在48~72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8.54±4.8)岁;所有参与该次研究的糖尿病患者均已经出现肺部并发症,再选取同院的单纯肺结核的患者80例,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在46~69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4.31±2.9)岁。对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两组患者CT结果的差异,从中分析总结糖尿病肺部并发症患者的CT影像学特点。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CT结果进行观察比较发现,糖尿病肺部并发症的80例患者:有13例患者出现磨玻璃影(16%),25例患者CT表现为网织影(其中,10例患者表现为胸膜下线)(31%),15例患者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18%),8例患者为小叶内间质增厚(10%),6例为间质小结节(7.5%),4例患CT表现呈支气管血管周围间质增厚(5%),其余患者肺部CT影像学检查结果无异常(11.25%);观察组患者的CT影像学结果显示:磨玻璃影患者1例(1.25%),小叶间隔增厚患者2例(3.75%),网织影的患者3例(其中,CT表现胸膜下线的患者1例)(2.5%)。此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和肺部疾病两者均能促发彼此的病情恶化,临床上一般在对两种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之前,首先要进行影响学的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最终主要依据病理检查结果确诊。最终为患者有效的控制病情。

  • 标签: 糖尿病 肺部并发症 CT影像学 表现
  • 简介:纳入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包括降糖、降压、抗凝及调节血脂等,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PGEl治疗(10μ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共5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的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观察组治疗一周起尿微量白蛋白即有明显下降(P〈0.05),第二、第三周尿微量白蛋白继续下降,第三周下降达到最大降幅(分别和上一周比P〈0.05;和治疗前比P〈0.01),以后未有进一步下降(第四、第五周和第三周比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第五周起尿微量白蛋白方有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每周比较尿微量白蛋白均有明显下降(第一周P〈0.05;第二周起P〈0.01);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PGE1能快速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第三周达到最大临床疗效,我们临床使用前列地尔应避免长疗程使用,以减轻患者医疗开支,取得最大疗效。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 前列第尔
  • 简介:对160例糖尿病前期伴CHF及Ua1b异常患者,应用瑞彤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u)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胰岛素(FINs)、LIMb、CHFNYHA分级,6分钟步行试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评价左心室舒缩功能。结论:瑞彤在改善胰岛素抵抗(IR),降低FPG、PG,调节脂代谢紊乱的同时,对改善心脏舒缩功能,减少UA1b有效。

  • 标签: 瑞彤(吡格列酮) 糖尿病前期 慢性心力衰竭(CHF) 尿白蛋白(UA1b)
  • 简介:将120例D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降糖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α-硫辛酸;分析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肌酐(CR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尿液中足细胞标志蛋白(PCX)及尿素(UREA)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能够减少PCX的脱落,降低VEGF水平,从而减轻肾小球足细胞的损伤或减少其凋亡,对DN患者发挥治疗作用。

  • 标签: Α-硫辛酸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标志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蛋白尿患者接受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的效果。方法2015年11月—2016年11月该院对98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开展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9例患者,观察组患者接受前列地尔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开展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共有29例显效,16例有效,4例无效,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1.84%;对照组有24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有效率是79.59%。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2例咳嗽、1例皮肤潮红,不良反应率是6.12%;对照组有2例咳嗽,2例潮红,2例头痛患者,不良反应率是12.24%。两组的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接受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的效果比较突出,患者的治疗安全性较高,临床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前列地尔 贝那普利 糖尿病肾病蛋白尿
  • 简介:目的探讨来氟米特治疗糖尿病肾病IV期蛋白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在该院收治糖尿病肾病患者IV期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常规的降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来氟米特进行治疗,两组同时连续使用2个月后分析治疗效果。结果1疗效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8%(39/50)和50%(25/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4h蛋白尿定量: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含量分别为(3.27±0.95)g/d和(3.27±0.90)g/d;治疗后两组尿蛋白含量依次为(2.05±0.34)g/d、(3.01±0.44)g/d;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患者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中肝功能异常患者2例,先暂停患者用药后其肝功能又逐渐恢复正常,其余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来氟米特治疗糖尿病IV期蛋白尿效果显著,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同时联合给药并未增加严重不良反应的几率,患者耐受性较好。

  • 标签: 来氟米特 糖尿病肾病 IV期蛋白尿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使用胱抑素C联合尿RBP检测的诊断意义。方法文章所选择的糖尿病患者一共135例,纳入的时间为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将其列为该次研究的研究组,对其基本资料进行前瞻性分析,其中,单纯糖尿病的67例作为DM组,早期肾损伤的68例为DN组,随机抽取70名同一时段来该院体检的正常人为常规组。分别抽取3组清晨开腹时的血液及尿液为检测标本,检测分析胱抑素C、尿RBP,观察其胱抑素C、尿RBP水平及联合检测的灵敏性。结果研究组胱抑素C、尿RBP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胱抑素C、尿RBP显著高于DM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DN组在胱抑素C、尿RBP联合检测下阳性检测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胱抑素C联合尿RBP检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具有较高的灵敏性,临床诊断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患者 早期肾损伤 胱抑素C 尿RBP 价值
  • 简介: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DN)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在糖尿病肾病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片口服。治疗组则联合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和替米沙坦片口服。结果:尿素氮、血肌酐、空腹血糖和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101.39±12.03)mg,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替米沙坦可显著降低DN患者的尿蛋白水平,保护患者的肾功能,延缓病情的进展。

  • 标签: 前列地尔 替米沙坦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 24小时尿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检测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对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设成观察组,选择同期来该院健康体检的60例人员设成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比较检测含量及阳性检出率。结果对照组人员的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G检测含量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15.0%、10.0%,低于观察组患者的73.3%、61.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G的含量检测及阳性检出率结果,可为临床诊断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尿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G Β2微球蛋白 老年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根据血糖不同水平将患者分为低水平组、中水平组和高水平组。同时以该院健康成人作对照组。比较上述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及对照组上述3项指标有差异,同时不同亚组糖尿病肾病患者上述指标也存在差异。结论该文认为尿微量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检测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肾病 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