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尿动力检查中针对性的护理配合对检查的重要作用方法对行尿动力检查的患者进行了详细的心理沟通及疏导,讲解注意事项及密切配合的重要性结果患者密切配合,顺利完成尿动力的检查结论尿动力检查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护理和密切的护理配合对检查的顺利进行所起的重要作用,提高了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标签: 尿动力学 检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动力检查对于BPH患者的意义,探讨检查过程中进行心理干预的价值以及检查所致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尿动力检查的40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结果390例患者顺利完成尿动力检查,9例发生下尿路感染。结论尿动力检查对于BPH患者病情诊断具有极高的价值,积极的心理干预对于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严格操作规范对于避免感染、减少患者痛苦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尿流动力学 心理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尿动力检查过程中,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护理配合对检查的作用。方法对320例尿动力检查的患者进行详细的围检查期患者心理沟通及疏导,通俗地讲解各种医学术语、围检查期的注意事项以及密切检查配合的重要性,观察其效果。结果320例患者配合密切,心理状态良好,顺利完成尿动力检查,均取得了准确的检查结果。结论尿动力检查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护理及密切的护理配合可提高检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标签: 尿流动力学 检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患者尿动力检查过程中的常见影响因素及护理。方法对362例女性以下尿路症状患者行尿动力检查,其中年龄22-78岁,平均(43+5)岁,均因下尿路症状(LUTS)就诊检查。其中以尿频为主诉者279例(79%),合并尿潴留8例(2%),尿失禁61例(17%),颈椎或腰椎外伤后截瘫2例(1%),子宫脱垂伴排尿困难5例(1%)。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尿动力检查,精神因素,环境,导管,体位,灌注速度,尿量,操作人员技术等都对检查结果有影响。其中精神因素影响8例,环境因素影响26例,导管因素12例,体位因素38例。结论与患者有效沟通,创造适宜的环境,自然的体位,适宜的灌注速度、操作人员的态度及技术等都影响尿动力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尿动力学检查 护理 女性
  • 简介:摘要逼尿肌收缩乏力又称逼尿肌活力低下(DU)是下尿路症状(LUTS)重要病因,男性LUTS患者中发生率11%~40%。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是治疗良性前列腺梗阻(BPO)金标准,可有效改善LUTS,但有25%~35%术后疗效不佳,研究表明TURP术后疗效不佳与DU有关。目前国际上对DU还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且对DU的评估方法较多,常用的有Schaefer列线图、逼尿肌收缩力指数(BCI)、逼尿肌收缩力强度(WF)等。本文主要论述尿动力检查中上述参数在评估逼尿肌收缩乏力(DU)中的应用。

  • 标签: 逼尿肌活力低下(DU) 瓦特因子(WF) Schaefer 列线图 逼尿肌收缩力指数(BC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位U型回肠新膀胱术后尿动力特征表现及尿控效果。方法12例肌层侵润性膀胱癌患者行原位U型回肠新膀胱术后,术后随访3~36个月,测定单次排尿量、尿流率、残余尿、储尿期回肠膀胱感觉、顺应性、稳定性、容量及排尿期回肠膀胱内压,回顾性分析尿动力检查及B超结果。结果本组12例,年龄53~65岁,平均58岁。白天控尿良好11例,夜间控尿良好10例,总控尿能力良好10例。单次排尿量250~450mL。残余尿量0~50mL,平均30mL。最大尿流率17~22mL/s,平均19.4mL/s。尿动力检查提示新膀胱尿流曲线为间断或低平尿流曲线。储尿期回肠膀胱感觉减退,稳定性较好。新膀胱容量270~410mL,平均374.6mL。储尿期膀胱内压9~18cmH2O(1cmH2O=0.098kPa),平均15.4cmH2O。顺应性31~39mL/cmH2O,平均35.4mL/cmH2O。排尿期最大膀胱内压33~46cmH2O,平均39.7cmH2O。排尿期均为腹压协助排尿。结论原位U型回肠新膀胱储尿囊压力低、控制排尿满意,是一种理想的尿流分流手术。

  • 标签: 原位回肠新膀胱 尿动力学 尿流改道术 膀胱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护理软技能改善尿动力检查过程中患者的心理状况、减少检查相关的并发症,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及检查成功率。

  • 标签: 护理软技能 尿流动力学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动力检查常见并发症并分析其预防的方式。方法选取2014年10月到2015年11月在我院进行尿动力检查的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对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总结,并且分期其出现的原因。结果在本次研究的患者之中有10例出现了并发症,占总人数的6.67%。其中血尿1例,严重膀胱痉挛1例,置管失败2例,发热4例。结论在进行尿动力检查时,应该谨慎使用,操作切记轻柔勿粗暴操作,并且进行严格的消毒等操作,对于可能出现的发热、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要提前做好预防的准备,并且在出现后及时处理。这样才能够让尿动力检查更加有价值。

  • 标签: 尿流动力学检查 并发症 研究及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动力血检查在诊断排尿困难和尿失禁的病因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本组190例排尿困难、尿失禁患者进行全面尿动力检查,根据结果作出诊断及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180例排尿困难者,其中男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占170例,皆有出口梗阻(BOO)其中小前列腺患者占30例几乎全表现为膀胱颈硬化症,(大多表现为平均尿流率低于12ml/s,Sch?fer图示在Ⅲ区以上,提示有梗阻,大多数有不同程度残余尿和逼尿肌不稳定(DI),有10例为严重低顺应性膀胱,20例为完全性尿潴留表现为逼尿肌无力、高顺应性膀胱和大量残余尿);女性膀胱颈硬化症10例,均为出口梗阻和残余尿存在。10例尿失禁患者,男性前列腺患者7例,其中1例为完全性尿失禁,6例为充盈性尿失禁,表现为高顺应性膀胱和残余尿存在;女性3例均为压力性尿失禁,表现为逼尿肌不稳定和低顺应膀胱。结论尿动力检查应作为排尿困难,尤其是准备前列腺手术和女性膀胱颈硬化症手术治疗的患者常规检查项目,这对明确诊断,指导手术及药物治疗有重要意义,同时对防范医疗纠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尿动力学 排尿困难 尿失禁 前列腺增生症 膀胱颈硬化症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尿动力检测的价值。方法在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泌尿科被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6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目标,对所有患者的尿动力检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分析,并对其检测的结果进行探讨。结果通过检查得知,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有效的诊断,65例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中,其中,8例膀胱表现出顺应性的增加,所占比例为12.31%,20例患者的逼尿肌表现出不稳定的现象,所占比例为30.77%,45例患者的膀胱出口表现出梗阻的现象,所占比例为69.23%。尿动力检测对患者的相关指标以及功能进行准确的反映,通过检测与分析,对其具体的病变情况进行准确的显示,得出以下结论,最大逼尿肌压力为(103.4±24.1)、初始尿意容量为(148.5±70.5)、最大容量则为(235.6±112.4)、剩余尿量为(78.5±32.5),最大尿流率为(6.4±0.7),表明患者的膀胱功能受到了相应的损害,逼尿功能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结论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尿动力检测的价值比较显著,可对患者的尿道功能进行有效的反映,在其病情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另外还可为其治疗手段的确定提供相应的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老年患者 尿流动力 临床检测 逼尿功能 膀胱功能 最大尿流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男性急性尿潴留尿动力特征,评价检查的价值。方法以泌尿外科收治的老年人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开始时间2015年2月,截止2016年8月,入选并发急性尿潴留患者50例,纳入病例组,选择同期未并发急性尿潴留的患者50例,纳入对照组,进行尿动力检查,并指导治疗。结果病例组完成检查43例,对照组40例;病例组最大逼尿肌压力、BC低于对照组,病例组逼尿肌顺应性、VMCC、BUA高于对照组,病例组逼尿肌不稳46.0%(23/50)出口梗阻20.0%(10/50)高于对照组则为22.0%(11/50)、0.0%(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治愈率94%(47/50)。结论尿动力检查评估老年男性急性尿潴留可用于分析病因,指导治疗。

  • 标签: 尿动力学 男性 老年人 急性尿潴留
  • 简介:摘要光动力疗法能有效地破坏脉络膜新生血管,而对视网膜、脉络膜和视神经几乎无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封闭典型的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方法。我科为接受眼科光动力疗法的患者制定了系统规范的护理干预方法。在治疗前制定了输注维速达尔的标准流程,确定固定的医护合作小组,详细地向患者讲解治疗中需要配合与注意的事项,保证患者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治疗。在治疗中严格地执行输注维速达尔的标准流程,加强医护、护患沟通,密切观察、配合,保证顺利进行。在治疗后采取电话回访的形式,观察患者在光敏反应期的表现,并进行日常生活的指导。有效地促进遵医行为,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形成了良好的医护合作模式,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光动力学 眼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动力检查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干预价值。方法选择盆底器官脱垂者80例,Ⅲ度及以下者和Ⅳ度者各40例,对不同程度盆底功能障碍者进行尿动力检查,记录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最大膀胱容积、最大逼尿肌压,了解腹压漏尿点。结果存在Ⅲ度及以下盆底器官脱垂者最大尿流率大于Ⅳ度者(P<0.05),平均尿流率大于Ⅳ度者(P<0.05),最大膀胱容积大于Ⅳ度者(P<0.05),最大逼尿肌压低于Ⅳ度者(P<0.05),腹压漏尿点压力大于Ⅳ度者(P<0.05)。结论尿动力检查可作为盆底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一种辅助评判标准。

  • 标签: 尿动力学 盆底功能障碍 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试验分析、探索奥美拉唑的药代动力。方法选择我院的男性健康体检者20名,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要求其分别口服20mg洛赛克肠溶胶囊与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采用高效液相法对两药品的血药浓度进行测定。结果采用3P87软件自动处理所有药物浓度数据后,根据结果可判断奥美拉唑与口服一级吸收一房室开放模型相符合,药代参数主要有V/F(c)=(38.37±18.87)L,CL/F(s)=(18.56±8.24)L/h,AUC=(3397.87±2206.32)nmol/L?h,Cmax=(1156±589)nmol/L,Tmax=(1.93±0.22)h,T1/2=(1.67±1.04)h。结论奥美拉唑与洛赛克具有生物等效性。

  • 标签: 奥美拉唑 药代动力学 血药浓度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PH)术后效果不满意的尿动力检查意义。方法对38例BPH手术后排尿改善不佳的病人,按症状分为排尿不畅组和尿液不自主溢出组。均行尿动力检查,研究其结果。结果排尿不畅组30例,其中膀胱肌收缩力低下10例,膀胱颈口狭窄20例;尿失禁组8例,其中6例为急迫性尿失禁,2例为压力性尿失禁。结论BPH术后排尿症状改善不佳的主要原因为膀胱出口梗阻和膀胱肌功能损害,尿动力检查可予明确原因和对进一步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手术 尿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磁性药物的特点,介绍磁性药物靶向系统的组成和载体分类,以及近几年靶向动力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阅读文献,归纳分析文献内容,利用运动方程建立外磁场作用下磁流体在血管里流动的动力模型。结论磁性药物靶向治疗在生物医学、生物工程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标签: 磁性药物 磁性纳米颗粒 靶向给药 靶向动力学
  • 简介:摘要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病理状态下药物代谢动力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病理状态是否会引起药物药代动力的改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 标签: 病理状态 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尿动力检查评估TVT-O治疗SUI的手术疗效,为评估TVT-O的手术疗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2010年至2013年于我院及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行TVT-O手术治疗的女性SUI患者26例,术前及术后6个月均进行国际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尿动力检查评估手术疗效。结果与术前相关指标比较,术后6月ICI.Q.SF、Qmax、ALPP较术前有显著地改善,而MCC、Ppre-void、PQmax,PVR等无明显差异,静止期尿道压力分布测定,MUP、MUCP、SFL术后6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VT-O手术是治疗女性SUI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提高尿道压、加强控尿功能,同时对膀胱功能无显著影响,同时尿动力检查可以作为评估TVT-O手术疗效的客观手段。

  • 标签: 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VT-O) 压力性尿失禁(SUI) 尿动力学检查
  • 简介:摘要中成药的发展形式很好,问题不少。研究复方中药制剂的药动学规律,对阐述其组方原理,进行新药开发、剂型改革、质量评定,指导合理用药,充分发挥中医方剂的疗效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复方中药制剂组方复杂,成分繁多,干扰因素多,因此,其药动学研究不同于化学药物制剂,难度颇大。针对其发展现状,应该从药理临床等方向加强对中成药研究工作。

  • 标签: 中成药 发展现状 复方中药制剂 药动学 研究方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Beagle犬皮下注射重组人胰岛素28天的毒代动力。方法18只Beagle犬分成3组,分别以1.5、4.5、10IU/kg皮下注射,每天一次,连续28天。于第1、15、28天用ELISA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重组人胰岛素的血药浓度。结果在1.5~10IU/kg剂量范围内,单次或多次给药后的AUC和Cmax与剂量呈正比,同剂量下多次给药的Cmax和AUC与单次给药比较未见显著变化(P>0.05)。结论重组人胰岛素多次给药不会引起药物明显蓄积。

  • 标签: 重组人胰岛素 Beagle犬 毒代动力学 E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