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老年肺炎在临床表现、部位、并发症等方面有一定特征.本文对1986年一1996年间本区基层护理院201例老年肺炎住院病例和同期中青年肺炎(对照组)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特点,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老年肺炎 老年人肺炎 并发症 临床分析 住院病例 对照组
  • 简介:目的了解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对冠状动脉造影术的认知程度,指导护理人员有目的地进行健康宣教。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量表,将我院心内科病房32例行冠脉造影术病人及急诊病房18例行冠脉造影术病人作为训查对象。结果心内科住院冠脉造影术病人认知程度总体上高于急诊冠脉造影术病人(P〈0.05),但同一科室,病人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受到手术次数、文化程度、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历高及生活在市区的病人的认知程度较高(P〈0.05)。护理人员的教育方式方法也对冠脉造影术的认知度有很大影响。结论冠脉造影术知识的健康教育水平有待提高,应重视健康教育的方式及方法。

  • 标签: 冠状血管造影术 认知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冠脉造影患者血糖、血压、吸烟史、年龄、性别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长海医院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230例疑似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患者,采集病历数据,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腰臀比、吸烟、高血压病、收缩压、舒张压、2型糖尿病病史;测定肝功: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r-GT、血脂,肾功能:肌酐(Cr)、尿素氮fBUN)、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等生化指标。以SPSS12.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两组配对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多组均数进行ANOVA方差分析,对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各组差异。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老年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冠状动脉病变组(AS组)年龄较无病变组(C组)大,且男性多于女性;高血压发病率AS组较C组高,血AST、r-GT、空腹血糖亦高于造影阴性对照组(P〈0.05)。但两组中体重指数、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糖尿病患病率、吸烟率、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肌酐等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按冠脉病变程度分为四组后发现,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加重,AST、总胆固醇(TC)、FBG水平均有所升高。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冠脉病变程度与TC、AST、r-GT呈线性相关,与空腹血糖无明显相关。结论年龄、性别是老年冠心病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冠心病发病率增高。老年冠心病发病率在性别上的差异可能与女性雌激素的代谢效应有关。在其他危险因素中,空腹血糖升高、高血压、肝酶升高、血脂在老年冠心病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动脉硬化 冠状血管造影术 危险因素 老年人
  • 简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我国是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重灾区,据报道我国现有表面抗原携带者约1.2亿,其中约有2千万人将死于与乙肝相关的疾病,故HBV感染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有关对本病的防治,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HBV) 慢性HBV感染者 原发性肝细胞癌 表面抗原携带者
  •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病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吸入性肺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入住我院的120例老年患者,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12个月(2014年4月1日-2015年4月1日),记录患者的基本病史资料以及肺炎发生情况。应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8.0软件对吸入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本次前瞻性调查研究中16例失访,实际随访104例。单因素卡方检验表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与既往吸入性肺炎史,误吸、胃管留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血管疾病、镇静药物、抑酸药物、ACEI类药物等因素有关系(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胃管留置(OR=4.376,P=0.049),误吸(OR=4.192,P=0.04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6.264,P=0.009),脑血管疾病(OR=3.362,P=0.023),镇静药物(OR=27.255.P=0.012)是吸入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ACEI类药物(OR=0.096,P=0.001)是吸入性肺炎发生的保护因素。患者发生肺炎时主要的并发症有呼吸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加重,心力衰竭,意识障碍。结论本次前瞻性随访表明(1)老年吸入性肺炎高危人群吸入性肺炎的发病率高,容易反复感染;(2)留置胃管、误吸、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镇静药物是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ACEI类药物是吸入性肺炎发生的保护因素;(3)患者发生肺炎时主要的并发症有呼吸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加重、心力衰竭、意识障碍。

  • 标签: 吸入性肺炎 老年患者 高危因素 临床特点
  • 简介:良好的术后镇痛十分重要,能缓解病人的痛苦,阻断不良应激,促使早期活动,减少心血管、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以及下肢血栓形成或肺栓塞的发生,也促进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从而降低手术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了围手术期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术后镇痛 非甾体类药 阿片类药 联合用 围手术期病人 下肢血栓形成
  • 简介:目的分析与放射性肺炎可能相关的放疗剂量体积参数与血液学指标,以期获得具有预测价值的临床参数用以指导预防性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胸部放射治疗且年龄〉60岁的老年肿瘤患者的临床病史、物理计划和随访资料。根据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TCAE4.0),记录放疗后6个月内出现≥2级放射性肺炎的情况,统计学分析多种因素与放射性肺炎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回顾性分析患者80例,放疗结束6个月内发生≥2级放射性肺炎22例(27.5%)。单因素分析显示≥2级的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与V10、V20、V30、MLD、D-二聚体有统计学相关性(P=0.011、0.000、0.008、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V20、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是放射性肺炎严重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9、0.002)。结论通过限制V20有助于控制老年胸部放疗患者的急性期放射性肺炎的严重性,而血浆D-二聚体对于放射性肺炎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因此通过密切检测D-二聚体浓度并予以干预,有助于降低放射性肺炎的严重性。

  • 标签: 放疗 放射性肺炎 D-二聚体 剂量体积参数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人肺癌恶性胸腔积液和肺炎旁胸腔积液中叉头基因FoxM1的基因表达,寻找对于胸水良恶性的鉴别具有诊断意义的基因标志物。方法分别收集15例老年肺炎患者旁胸腔积液(A组)和21例老年肺癌患者(15例为腺癌,5例为鳞癌,1例为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B组),分别提取各组标本总RNA,再经过逆转录得到c-DNA,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析各组胸腔积液中叉头基因FoxM1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B组FoxM1基因平均相对含量明显高于A组(925.014±103.999)w(244.354±43.429),P〈0.01)。结论FoxM1的基因表达量在老年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组中明显高于老年肺炎旁胸腔积液组,对胸水良恶性的鉴别具有重要诊断参考价值。

  • 标签: 老年 肺癌 肺炎 胸腔积液 叉头基因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