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国产特比萘芬治疗老年甲真菌的疗效及安全.方法对用特比萘芬治疗30例老年甲真菌患者的结果进行疗效及副作用分析和比较.结果30例中痊愈5例(16.6%),显效6例(20%),有效13例(43.33%),无效6例(20%),总有效率36.67%.不良反应有胃肠道不适1例(3.3%),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检查未发现异常.结论口服国产特比萘芬治疗老年甲真菌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国产特比萘芬 甲真菌病 老年人 药物治疗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观察皮肤康洗液对老年外阴搔痒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取适量药液直接涂抹患处,15分钟后用清水洗净,每日一至二次或将药液按1:20的比例稀释后湿敷30分钟,每日一至二次.或将药液按1:100的比例稀释后洗浴阴部,每日一次.结果治愈率为39%,有效率为84%,无明显副作用.结论皮肤康洗液治疗老年外阴搔痒症安全而有效.

  • 标签: 皮肤康洗液 老年性外阴搔痒症 中医药治疗 安全性 疗效
  • 简介:衰老是指机体所有器官机能减退和储备能力的下降,是生物界最基本的自然规律之一。皮肤衰老作为机体整体衰老的一个部分具有特殊的意义。皮肤衰老主要分为内源衰老和外源性衰老两种形式。内源衰老是由于机体内不可抗拒因素(如重力、机体内分泌及免疫功能随机体衰老而改变)及遗传等因素所引起。

  • 标签: 皮肤衰老 机体内 储备能力 机能减退 自然规律 机体衰老
  • 简介:糖尿和骨质疏松症均是老年人的常见,据流行学调查,该二的发病率均随增龄而增加.糖尿病患者是否易发生骨质疏松,或加速骨质疏松的程度,大多认为1型糖尿可致骨质疏松较为肯定,而2型糖尿是否也可引起骨质疏松还有争议.经近几年的临床研究,由于检测骨质疏松的方法进步,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质疏松发生率约为50%左右,明显高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糖尿对照组.故目前多认为不论是1型或2型糖尿均可引起骨质疏松症,称之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有别于绝经期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骨质疏松症,后二者统称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 标签: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2型糖尿病患者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1型糖尿病
  • 简介: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静脉/口服序贯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方法100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予左氧氟沙星500mg/d静脉/口服序贯治疗或全程静脉治疗。结果序贯治疗有效率84%,菌清除率69.2%。全程静脉治疗有效率86%,菌清除率72.7%。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左氧氟沙星静脉/口服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下呼吸道感染有效,安全。

  • 标签: 氧氟沙星 序贯治疗 呼吸道感染 社区获得性感染 老年人
  • 简介:自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发现胃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后,经多年研究,证实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disease,简称PUD)的发生和复发与HP感染密切相关,称之为HP相关PUD,将HP根治后,可使PUD治愈,很少复发.

  • 标签: 老年人 非甾体抗炎药 消化性溃疡病 发病机制
  • 简介:近年来,随着对Alzheimer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逐渐发现血管因素在AD的发病及疾病进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流行学、神经病理学、神经影像学、神经分子生物学等研究领域不断有证据证实这一点.传统观点认为AD是老年变性病,病因与遗传、病毒感染、炎症、铝中毒、胆碱系统功能缺陷、细胞骨架改变以及颅脑外伤有关,均未提及与血管因素有关,而是把AD和血管痴呆(VascularDementia,VaD)截然分成变性和血管两个概念,把是否有脑血管作为区分AD与VaD的要点,显然这样的分类已显示出局限性.血管认知障碍(vascularcognitiveimpairment,VCI)这一概念的提出为AD的归属提供了新的方向,AD是否应该属于VCI的范畴呢?这个问题的澄清不单是简单意义上概念的转换,而将会为AD的诊断和早期防治提供一条新思路.

  • 标签: ALZHEIMER病 血管性认知障碍 神经分子生物学 病发病机制 血管性因素 脑血管病
  • 简介:随着社会老年化日益明显,痴呆和糖尿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两大主要疾患。流行学调查显示在美国10%以上老年人患2型糖尿,1994年北京地区的55岁及以上糖尿病患病率为10%~12%;美国70岁及以上痴呆患病率达13.9%,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的痴呆患病率为3.5%~4.8%。老年人群中糖尿和痴呆的流行学研究发现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如两者在老年人群中均具有高发病率、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高医疗支付等,而这两大疾病的相关研究成为国内外学者探讨热点。

  • 标签: 2型糖尿病 社会老年化 痴呆 糖尿病患病率 流行病学调查 老年人健康
  • 简介:慢性阻塞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是由有毒颗粒或气体导致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所引起的[1]。慢阻肺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吸烟,但其他环境暴露如生物燃料和空气污染起了重要作用。除了上述暴露,宿主因素也有作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患病率 慢阻肺 噻托溴铵 慢病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肺保护通气在全麻手术合并轻中度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评估肺保护通气对该类疾病患者围术期肺部感染的作用,为临床该类疾病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提供针对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择期行全麻手术的轻中度COPD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行全凭静脉麻醉,根据术中采取的通气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通气组和肺保护通气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包括麻醉前、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以及第7天)的肺部感染进行评分(CPIS)并比较,观察2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CPIS分值随着时间的延长均有所上升,但常规通气组患者的第1、3、5天CPIS分值较麻醉前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保护通气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6.7%(2/30)明显低于常规通气组的20%(6/30)(P〈0.05)。结论与常规通气比较,肺保护通气可以减少全麻手术合并轻中度COPD患者围术期肺部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正压通气 肺部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急性髓白血临床及生物学特征、影响预后的因素及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1994-2005年收治58例老年AML患者(≥70岁)回顾分析了其临床及生物学特征、影响预后的因素及治疗方案的比较。结果亚标准剂量组(A组)33例.减量组(B组)9例,支持治疗组(C组)8例。A组与B组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39.4%.22.2%。生存期明显异常(P=0.01).分别为167天和68天。C组生存期176天,与亚标准化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化疗引起副反应明显减少,平均住院时间缩短(P〈0.05)。预后因素分析表明:生存状态,继发性,PBWBC〉10×10^9/L.骨髓原始细胞比率〉50%,染色体核型,免疫表型是预后的显著影响因素。结论70岁以上AML患者有特殊的临床和生物学特征,治疗应个体化,其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

  • 标签: 老年人 白血病 粒细胞 急性 治疗 预后
  • 简介:目的利用PDGF-A基因修饰的全层皮肤皮片,利用HE染色、PCR、蛋白定量分析几个层面,探讨其对眼睑皮肤损伤修复的情况及部分机理。方法贵州小香猪6只,背部脊柱两侧造成全层皮肤缺损圆形创面(Ф3.67cm)各3个,共36个创面。A组(基因修饰皮片组)“PDGF-A基因修饰皮片”,移植到其右侧的18个创面作为实验组;B组(细胞皮片植入组)以HAM负载未经基因修饰的自体bMSCs与角朊细胞,构建成“细胞皮片”植入其左侧前6个创面;C组(单纯HAM敷盖组)单纯HAM敷盖其左侧后12个创面,作对照组。观察移植后1~4周内,各组创面愈合、肉芽组织生长、上皮化等情况。并进行创面组织HE、Laminin免疫组化及胶原含餐等检测。结果(1)A组于伤后15~17d愈合,B组于伤后21~23d愈合,C组于伤后24~26d愈合,A组较其它两组分别提前5~6d与8~9d愈合,且愈合质量好。(2)A组创面于移植15~17d,其肉芽组织生长旺盛,肉芽组织中Laminin、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含量丰富,可见胶原沉积。两对照组创面组织仍见许多炎细胞浸润,肉芽组织中Laminin、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含量少,胶原沉积不明显。结论PDGF-A基因修饰皮片移植对眼睑皮肤的创伤有较好的促愈作用,愈合质量较高。

  • 标签: PDGF-A基因修饰皮片 全层皮肤缺损创面 眼睑皮肤组织修复
  • 简介:衰老是生物的自然衰退现象。皮肤在衰老阶段,出现组织变薄、弹性降低、皮肤干燥、免疫与防御功能降低等改变。皮肤是人体的最大器官和重要的免疫器官,皮肤衰老不仅仅使老年人群更容易患感染和干燥皮肤疾病,还使得皮肤成为一些老年的主要受累器官,如糖尿足。

  • 标签: 皮肤衰老 评价标准 中国 免疫器官 皮肤干燥 防御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2003~2007年间治疗全膝置换术后感染病例11例,其中2例急性感染,9例慢性感染感染细菌:表皮葡萄球菌3例,金葡菌4例,川崎杆菌1例,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例。结果4例感染采用保留假体清创术,其中2例感染复发。4例Ⅱ期翻修,术后随访3~48个月,无感染复发,KSS评分平均83分。3例膝关节融合,其叶1例术后伤口不愈,术后6~12个月随访膝关节均融合。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是十分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早进行诊断,同时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从临床治疗效果观察,Ⅱ期翻修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感染 修复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与老年糖尿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方法将264例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DM)组164例、早期糖尿肾病(EDN)组60例和临床糖尿肾病(CDN)组40例,选择正常对照组60例.分别测定血清肌酐(Cr)、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血尿酸(UA)、谷丙转氨酶(AL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浆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铁蛋白(SF)、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肾小球滤过滤(eGFR)等指标,对各组RDW-SD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与相应指标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各组RDW-SD水平高于对照组[(38.8±5.8)flvs(35.1±5.4)fl,P<0.05],且随着eGFR水平的降低RDW-SD水平升高(P<0.05),EDN组RDW-SD水平与HbA1c、eGFR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糖尿病程、HbA1c、FBG、TC、TG、HDL-C、UA、Cr、ACR、Hs-CRP、SF呈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程、HbA1c、RDW-SD和ACR是eGF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RDW-SD增加时eGFR降低,两者有相关RDW-SD有可能作为糖尿肾脏的一个早期检测指标.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 糖尿病肾病 尿白蛋白/肌酐 肾小球滤过率
  • 简介:衰老相关疾病,俗称老年.包括老年痴呆(如AD)、帕金森等神经退行性疾病,老年糖尿、骨质疏松、心、脑血管、呼吸等系统疾患,以及肿瘤.其种类繁多,难以一一枚举.不同系统的衰老有其不同表现,因而各种老年亦表现各异.但老年的根本病理基础,无不是细胞的衰老.他们可以以神经系统的细胞(如老年痴呆)的衰老为主,可以以内分泌系统的细胞(如老年糖尿)的衰老为主,亦可以以免疫系统细胞的衰老为主.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病多与其自身的基因网络有关.衰老相关疾病的研究,如置遗传与细胞衰老于不顾,不免舍本求末.但老年的发病受内外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举例如下:

  • 标签: 老年病 分子机理 帕金森病 糖尿病 肿瘤
  • 简介:痴呆是由各种原因造成人的智能全面减退的临床综合征,它不仅限于个体的疾病,而且因其带来的巨大社会负担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发达国家,痴呆是继心脏、癌症、中风后的第四位死因,据估计我国现有约500万左右患者.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迅猛发展,老年痴呆必将成为我国不可忽视的卫生和社会问题,而阿尔茨海默(Alzheimer'sdisease,AD)是老年期痴呆中的主要类型.

  • 标签: 流行病学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 公共卫生问题 老年性痴呆 disease 临床综合征
  • 简介:衰老与老年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衰老是生命过程中的一种生理现象,人体在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发育成熟后,就可能出现某些老化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化征象逐渐增多,到了高龄阶段.老化日趋严重,不可避免地出现衰老。老化和衰老主要表现为组织细胞的退行改变和一系列生理功能的减退。所谓老年,大多数是在退行改变基础上发生的疾病,是一种病理状态。衰老与老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本质的区别。本文仅就衰老与老年的关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 标签: 衰老 老年病 退行性改变 征象 严重 生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