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我院在1998年9月至2005年5月期间对250例肝癌晚期病人施行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治疗术,年龄23—78岁(平均45.23±9.40),男性216例,女性36例,其中肝癌42例,肝癌合并肝硬化208例,(合并远处转移者8例),ASAⅡ-Ⅲ级。250例灌注术期间并发截瘫者3例,均为男性,发生率1.2%。现将报告如下。

  • 标签: 肝动脉插管 栓塞化疗术后 截瘫者 灌注化疗药 分折 晚期病人
  • 简介:2011年对心力衰竭(HF)的研究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本文主要综述了在心衰方面所发表研究进展的文献。预测方面:空腹血糖(未患糖尿病的老年人),载脂蛋白(Apo)B/apoA-1对男性心衰有预测作用,而甘油三酯对女性心衰有预测作用(无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群),^123Ⅰ-MIBG心肌显像在预测HF方面被证实有价值。风险预测方面,两个生物标志物的组合使用优于单一生物标志物。病理生理学方面:miRNA在心衰发病机制中的研究取得进展。遗传学研究发面:发现肾上腺素受体-1和一种终止其信号的蛋白激酶(GRK5)可以显著影响HF的结果。治疗方面:流量触发的自调节通气(sorvoventilation)治疗和醛固酮的使用对心衰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而远程病人监护应该得到重视与推广。除了ICD以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应用应得到重视。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生物标志物 预测作用 APOA-1 肾上腺素受体
  • 简介:无创通气系指无需建立人工气道进行的机械通气支持,最早应用于慢性肺部疾患。由于其可避免因建立人工气道而带来的诸多并发症,近年来在急性呼吸衰竭病人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本文综述了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介绍了相关领域最新的临床指南。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 并发症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接受肝移植的晚期肝病病人,均伴有轻重不等的肺综合征和门肺高压。了解其病理生理机制,对于围肝移植期病人的肺保护策略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肝肺综合征 门肺高压 肝移植 肺保护 策略
  • 简介:目的:观察去甲肾上腺索治疗肝移植术中新期的高血流动力效应。方法:10例肝硬化施行肝移植患者,分为治疗.且和对照组.每组5例。治疗组在新期之初,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溶液持续静脉泵注治疗,直至术毕.观察并记录有创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MAP和外周血管阻力(SV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均未超出正常范围;心输出量(CO)、HR、肺血管阻力(PVR)和尿量在两组均未见显着性变化。结论:在肝移植新期应用适宜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持续静脉泵注,对“高排低阻”血流动力学状态具有治疗作用.效果明显。

  • 标签: 去甲肾上腺素 肝移植术 新肝期 血流动力学 心输出量 肺血管阻力
  • 简介:目的:观察晚期癌痛伴爆发性疼痛患者,应用曲马多PCIA其在控制慢性癌痛、减少爆发性疼痛次数和减轻疼痛程度的效果。方法:选择晚期癌痛伴爆发性疼痛患者15例(均已有全身转移),单纯应用曲马多PCIA,不用其它镇痛药物和方法。用药剂量量随疼痛强度及VAS镇静评分进行调整,保持VAS疼痛评分≤1、VAS镇静评分≤3。记录镇痛前(T1)、镇痛后曲马多剂量400mg(T2)、600mg(T3)、800mg(T4)和1000mg(T5)时的VAS疼痛评分、爆发性疼痛次数、最剧烈点的疼痛强度、VAS镇静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舆镇痛前比较,镇痛后VAS疼痛评分显著下降,爆发性疼痛次数显著减少,最剧烈点疼痛强度下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VAS镇静评分提高。结论:对晚期癌痛伴爆发性疼痛患者实施曲马多PCIA,可以控制慢性癌痛,有效减少爆发性疼痛次数和减轻疼痛程度。

  • 标签: 曲马多 PCIA 晚期癌痛 爆发性疼痛 临床观察 中枢性镇痛药
  • 简介:目的:探讨温度对5种挥发性麻醉药在30%脂肪乳中分配系数的影响。方法:采用注射器—锥形瓶二次顶空平衡法,利用气相色谱仪测定在17℃、21℃、25℃、29℃、33℃、37℃和41℃七个不同温度条件下,地氟醚、七氟醚、异氟醚、安氟醚和氟烷在30%脂肪乳中的分配系数。结果:5种挥发性麻醉药在30%脂肪乳中的分配系数与温度之间均呈直线负相关(P<0.01);不同挥发性麻醉药的温度系数与37℃条件下在30%脂肪乳中的分配系数呈直线相关(P<0.01)。结论:随着温度的升高,挥发性麻醉药在30%脂肪乳中的分配系数逐渐下降;分配系数愈大的挥发性麻醉药,温度对其分配系数变化的影响愈大。

  • 标签: 挥发性麻醉药 温度 脂肪乳 分配系数
  • 简介:系统性血管炎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疾病,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主要为急进性肾炎和其他系统病变,病情进展迅速。一旦发生肺部大出血,常常因为顽固性呼吸衰竭而死亡。本科自2007年03月起连续收治2例诊断为抗中性粒细胞胸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引起的患者。以甲强龙加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后患者肺部出血继续加重,并发呼吸衰竭

  • 标签: 系统性血管炎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血浆置换 并发 抗中性粒细胞胸浆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