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基)酯[Di—(2-ethylhexy)phthalate,DEHP]作用于孕鼠后,胎鼠睾丸组织基因组DNA甲基水平变化及3种DNA甲基转移酶表达情况;探讨DEHP所致表观遗传修饰改变在睾丸下降过程中作用。方法妊娠昆明小鼠(KMmice)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玉米油对照组和DEHP实验组,每组15只。玉米油对照组和DEHP实验组自妊娠第12.5天到妊娠第18.5天分别持续经口予以玉米油和DEHP,用量按每日500mg/kg,正常对照组不予灌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基因组DNA甲基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种DNA甲基转移酶表达量。结果正常对照组和玉米油对照组DNA甲基水平和3种甲基转移酶表达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EHP实验组DNA甲基水平比对照组增高约1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3种甲基转移酶表达量均比对照组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Dnmt1,P〈0.05;Dnmt3a,P〈0.01;Dnmt3b,P〈0.05)。结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DEHP通过影响3种甲基转移酶表达而导致基因组DNA甲基水平升高,从而抑制睾丸下降过程中多种基因表达,发生隐睾。DNA甲基等表观遗传学修饰改变可能是DEHP诱发隐睾分子机制之一。

  • 标签: DNA甲基化 转移酶类 二乙基已基邻苯二甲酸/免疫学 隐睾
  • 简介: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患儿血液中p73基因转录表达、启动子甲基状态及二者之间关系。方法收集45例肾母细胞瘤患儿为病例组,以健康体检或因其他原因就诊性别、年龄匹配15例(排除肿瘤等恶性疾病)儿童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儿童外周血,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甲基特异性PCR(USP)法检测p73基因转录表达水平及其启动子甲基状态,并分析病例组中p73基因表达及甲基与临床资料关系,及p73基因甲基对其转录表达影响。结果病例组中p73mRNA相对表达量(3.2±0.9)高于对照组(1.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p73基因甲基阳性率(20%)低于对照组(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中甲基p73mRNA相对表达量大于非甲基p73mRNA相对表达量(P〈0.01),且大于对照组中甲基p73mRNA相对表达量(P〈0.01);非甲基p73mRNA相对表达量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0)。结论。肾母细胞瘤外周血中p73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是其基因表达调节方式之一,并与肾母细胞瘤发生发展有关;发生甲基p73基因在肾母细胞瘤中有可能充当癌基因角色,转录水平过度表达与其甲基状态有关

  • 标签: P73 肾母细胞瘤 外周血 启动子甲基化 转录表达 儿童
  • 简介:腺样体肥大是儿童鼻咽部最常见疾病之一,是引起儿童睡眠呼吸障碍、鼻窦炎、中耳炎及听力障碍常见原因。通过影像学检查,测量腺样体厚度与鼻咽腔宽度比值(A/N)是临床评价腺样体肥大常用方法之一。该方面研究资料很多^[1-7],但有的学者主张以X线或数字X线摄影(DR)片测量,有的学者认为螺旋CT(SCT)或MRI评价更为清晰而准确,且存在不同测量方法和评价标准,

  • 标签: 数字化X线摄影 腺样体肥大 螺旋CT扫描 睡眠呼吸障碍 影像学检查 MRI评价
  • 简介:申昆玲教授很高兴接受《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编辑部邀请,主持儿童囊性纤维(CF)相关问题专家对谈。CF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可累及呼吸、消化和生殖等多系统,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咳嗽、咯大量黏痰、反复发作肺部感染、脂肪泻、生长发育迟缓和男性不育等。CF是欧洲和北美洲高加索人种中最常见遗传性疾病之一,发病率达1/2000,而亚洲人中少见。

  • 标签: 囊性纤维化 儿童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生长发育迟缓 遗传性疾病 慢性咳嗽
  • 简介:目的研究神经管畸形(NTDs)胚胎脑组织和皮肤组织DNA总体甲基以及错配修复基因启动子区甲基水平。方法在山西省吕梁地区以医院为基础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从县级医院及妇幼保健院收集经B超诊断为NTDs胎儿标本,同时收集非病理性引产、无畸形和发育迟缓胎儿作为正常对照组。运用甲基定量试剂盒测定脑组织和皮肤组织DNA总体甲基水平,甲基特异性多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试剂盒检测7个错配修复基因(MLH1,MSH2,MSH6,MSH3,MLH3,PMS2和MGMT)启动子区甲基水平。结果共有65例NTDs胚胎,48例对照胚胎进入研究。①NTDs组脑组织DNA总体甲基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5.3%vs6.5%,P〈0.001),DNA总体低甲基显著增加了NTDs发生风险(OR=4.98,95%CI:1.42-17.53)。皮肤组织DNA总体甲基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3%vs13.1%,P〉0.05);②NTDs和对照组MSH6启动子(MSH6-301:2.5%vs3.7%,P〈0.05)和PMS2启动子(PMS2-328:5.7%vs6.7%;PMS2-142:2.0%vs2.7%,P〈0.05)甲基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结论DNA总体低甲基、错配修复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修饰与NTDs发生有关。

  • 标签: 神经管畸形 DNA总体甲基化 错配修复基因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目的通过多元统计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中主题词共现方式,研究儿童心血管学科知识发展、分布,研究学科知识聚类,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方法于2012年12月以PubMed数据库心血管疾病Mesh主题树下全部主要主题词/副主题词,选取全部心血管专科杂志,影响因子>1内科综合杂志和儿科学杂志检索文献,同时将研究分为1966至1980年、1981至1990年、1991至2000年和2001至2010年4个时间段,在每个时间段中分别使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及EndnoteX6提取主要主题词/副主题词,建立共词矩阵.之后使用SPSS22.0软件对共现矩阵进行转换、降维和聚类分析,并根据聚类分析结果绘制战略坐标图.最后使用Ucinet6.0软件绘制可视网络.结果共提取文献50200篇.成功建立儿童心血管学科知识发展可视图谱,直观展示全球范围内儿童心血管学科知识发展.1966至1980年儿童心血管学科以心血管疾病病理生理学及病因学研究为主,发展方向相对局限,所关注疾病种类较少.1981至1990年先天性心脏病逐步成为研究核心,聚类归纳较好,新兴研究领域发展稍显不足;同时通过超声心动图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整个学科发展.1991至2010年先天性心脏病整体治疗及保护性策略研究成为核心,并伴随多种治疗手段如导管治疗、心脏移植等逐步应用,各个聚类间发展更为平衡,知识更新快速,学科研究所关注疾病种类进一步增多.结论目前儿童心血管学科发展良好,研究热点与时代发展相联系.新型诊断技术及治疗手段对于学科发展推动力显著,儿童心血管学科知识网络逐渐完善,先天性心脏病已成为儿童心血管学科核心问题.

  • 标签: 儿童心血管学科 多元统计 社会网络分析 知识图谱 可视化
  • 简介:作为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吃得好,长得壮。但是,很多父母仅仅重视孩子膳食质量,这是远远不够

  • 标签: 孩子 人性化 喂养 膳食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血压轨迹现象,了解肥胖儿童对血压轨迹现象影响.方法于1996年9月份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合肥市某小学1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同时每年9月份重新测量他们血压及身高、体重、心率等相关变量,随访4年观察他们血压变化趋势.结果不同性别的儿童血压无论收缩压和舒张压都表现为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趋势,初查与后4年复查血压相关系数,收缩压依次为0.1724,0.5173,0.2024,0.5779,舒张压为0.4347,0.3327,0.1669,0.1481.复查时间跨度愈小,相关愈明显.肥胖儿童与非肥胖儿童之间血压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儿童血压存在着明显轨迹现象,肥胖是引起血压升高重要因素,提示儿童期血压持续偏高及肥胖个体成年后可能成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 标签: 儿童 血压 轨迹现象 肥胖 体重 心率
  • 简介: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个多基因遗传性疾病,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决定哮喘发生和发展。目前国、内外学者应用多种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哮喘候选基因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发现与人类哮喘有关候选基因有261个,分布在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上,本文就国内鲜有报道候选基因作如下综述。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候选基因 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分子生物学方法 常染色体 环境因素
  • 简介:能量摄入(摄食)与消耗精细平衡是保持正常体重关键,肥胖是最常见能量失衡状态、近10余年来,对于调控摄食和体重生理机制研究,尤其在调控摄食和能量代谢平衡分子信号通路方面的研究有了巨大进展。

  • 标签: 摄食调控 分子机制 能量摄入 正常体重 代谢平衡 生理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厌食症危险因素,以降低儿童厌食症患病率。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150例厌食症儿童(病例组)和15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研究儿童厌食症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添加辅食月龄、喂养方式、儿童是否喜欢肉食、是否喜欢蔬菜、是否喜欢咸食、是否常进食零食和/或饮料、是否边吃边玩、家长是否要求儿童按时进食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添加辅食时间晚(OR=5.408)、常进食零食和/或饮料(OR=11.813)、喜欢边吃边玩(OR=6.654)是儿童厌食症主要危险因素;而喜欢肉食(OR=0.093)、喜欢蔬菜(OR=0.272)以及家长要求儿童按时进食(OR=0.079)是儿童厌食症保护因素。结论适时添加辅食、合理膳食、培养儿童正确饮食和生活习惯可以减少儿童厌食症发生。

  • 标签: 厌食症 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 儿童
  • 简介:  胆道闭锁(biliaryatresia,BA)是引起新生儿阻塞性黄疸最常见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基本病理变化为肝内、肝外胆管进行性炎症和肝纤维,临床表现为阻塞性黄疸、陶土样大便和肝脾肿大三联症,且进展迅速.若能在生后2~3个月内确诊,30%~80%患儿可通过肝门-肠吻合术(Kasai手术)重建胆汁引流,但70%~80%患儿术后仍发生进行性胆管破坏和肝纤维,最终出现肝硬化、门静脉脉高压、出血,甚至肝功能衰竭,需要肝移植[1].……

  • 标签: 胆道闭锁/病因学
  • 简介:哮喘是一种小儿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在儿童时期因缺乏规范治疗是导致其患病率逐年上升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运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哮喘GINA防治方案,自1998年2月至2001年10月在广西南宁市江南区对部分哮喘息儿进行规范治疗,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哮喘 儿童 规范治疗 GINA防治方案
  • 简介:王建设教授很荣幸邀请到分别被称为“Citrin之父”和“Citrin之母”佐伯武赖和小林圭子教授,以及日本松本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张春花所,一同参加关于Citrin缺陷病专家对谈。佐伯伍赖教授自鹿儿岛大学退休后,

  • 标签: CITRIN缺陷病 科学研究所 退休后
  • 简介:小儿肝胆疾病,特别是先天性胆道疾病在我国很常见,其发病率远远高于欧美国家。提高小儿肝胆疾病诊疗水平,发展相关学术研究,对于促进儿童健康和提升我国小儿外科在国际上学术影响力具有极为重要意义。小儿外科性黄疸与胆道畸形是小儿肝胆外科领域最常见临床问题,近年来,在诊断、治疗和临床学术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 标签: 小儿外科 外科性黄疸 先天性胆道疾病 肝胆疾病 学术研究 临床问题
  • 简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是儿童期尤其是学龄期儿童最常见精神障碍之一,也是学龄期儿童患病率最高慢性健康问题。以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和冲动性为特征,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正在探索中,致病因素是多源性,是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形成疾病模型。文献报道ADHD患病率差别很大,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报道患病率各不相同,主要原因与过去20年间曾对ADHD诊断标准多次修订有关,另外与对诊断标准掌握尺度有关。全球范围患病率为3%~10%,男女比例为4~9:1,在西方国家儿童中患病率为3%~5%,国内调查患病率为3%~10%。对ADHD治疗始于20世纪30年代,目前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有40%~50%患儿可延续至成人期。ADHD共患其他精神障碍危险度很高,因此对该病正确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本文对ADHD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共患疾病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临床研究 生物-心理-社会 ADHD 学龄期儿童 注意力不集中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电极位置对心电图波形影响,以获得更好儿童心电监护电极位置。方法采用缩短电极距离改良电极位置以及传统电极位置分别测量50例儿童体表监护心电图,比较两种不同电极位置所获心电图P波、QRS波振幅差异,以及改良电极位置后,患者体位变化对P波、QRS波振幅影响。结果改良电极位置以及传统电极位置两种方式测量心电图P波、QRS波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电极位置后,患者体位变化对P波、QRS波振幅影响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电极位置可获得理想体表监护心电图,而且不受体位影响,提示在儿童改良电极位置可以替代传统电极位置进行体表心电图监测。

  • 标签: 心电图 电极位置 P波 QRS波 儿童
  • 简介:胆道闭锁(Biliaryatresia,BA)是一种由于进行性胆道系统炎症及胆道纤维导致肝外胆管阻塞并以梗阻性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新生儿罕见疾病。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发病率在成活新生儿中约1/5000—1/18000,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 标签: 胆道闭锁 手术治疗 Ⅲ型 肝外胆管阻塞 梗阻性黄疸 罕见疾病
  • 简介:庞贝病(Pompedisease)又称Ⅱ型糖原贮积症,是一种由于缺乏酸性α-葡糖苷酶(GAA)引起糖原在溶酶体内贮积罕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尤以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受累最为严重。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和运动障碍,伴或不伴有肥厚性心肌病。GAA基因突变具有种族和地域差异,随着研究进展人们不断发现新突变位点。庞贝病诊断金标准是基因分析,传统方法如皮肤肌肉活检与干血斑样本检测对其诊断具有局限性。近年出现产前诊断与新生儿筛查对其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酶替代治疗(ERT)效果令人满意,但可能引起免疫不耐受。新兴靶向基因治疗、改进ERT治疗有望在未来投入应用。该文就目前庞贝病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庞贝病 诊断 酶替代治疗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