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涎腺肿瘤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一类肿瘤,该类肿瘤结构复杂,组织学形态与生物学行为变异较大,目前治疗仍以手术为主。但除良性肿瘤及部分低度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外,大多数涎腺恶性肿瘤因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术后常出现复发、转移。近年来,表观遗传学逐渐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DNA甲基作为表观遗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认识和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旨在探讨DNA启动甲基在涎腺肿瘤的发生、治疗和预后预测中的作用。

  • 标签: 涎腺肿瘤 表观遗传学 DNA甲基化 转化医学
  • 简介:方法采用甲基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60例宫颈癌、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Syk基因启动甲基情况,  宫颈癌组中Syk基因启动甲基程度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χ2=10.22,本实验采用甲基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宫颈癌组织中Syk基因启动甲基状态

  • 标签: 中抑 启动子甲基化 基因启动子
  • 简介:端粒酶表达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其组分之一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激活是端粒酶表达的限速步骤,决定着端粒酶活性的高低。hTERT的激活表达又受多种因素调控,特别是其启动甲基。本文对近年来hTERT基因启动甲基的状态、位点、作用及临床意义等研究作一概述。

  • 标签: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启动子 甲基化
  • 简介:目的研究神经管畸形(NTDs)胚胎脑组织和皮肤组织DNA总体甲基以及错配修复基因启动甲基水平。方法在山西省吕梁地区以医院为基础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从县级医院及妇幼保健院收集经B超诊断为NTDs的胎儿标本,同时收集非病理性引产、无畸形和发育迟缓的胎儿作为正常对照组。运用甲基定量试剂盒测定脑组织和皮肤组织的DNA总体甲基水平,甲基特异性多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试剂盒检测7个错配修复基因(MLH1,MSH2,MSH6,MSH3,MLH3,PMS2和MGMT)启动甲基水平。结果共有65例NTDs胚胎,48例对照胚胎进入研究。①NTDs组的脑组织DNA总体甲基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5.3%vs6.5%,P〈0.001),DNA总体低甲基显著增加了NTDs发生风险(OR=4.98,95%CI:1.42-17.53)。皮肤组织DNA总体甲基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3%vs13.1%,P〉0.05);②NTDs和对照组的MSH6启动(MSH6-301:2.5%vs3.7%,P〈0.05)和PMS2启动(PMS2-328:5.7%vs6.7%;PMS2-142:2.0%vs2.7%,P〈0.05)的甲基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结论DNA总体低甲基、错配修复基因启动区的异常甲基修饰与NTDs发生有关。

  • 标签: 神经管畸形 DNA总体甲基化 错配修复基因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冠心病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是其主要病理机制。近年来发现DNA甲基异常可能调控抗炎及抗氧化应激反应过程。核转录因子PPARγ因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成为冠心病研究的热点,研究PPARγ启动甲基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本文就PPARγ启动甲基与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简单综述,旨在更深入的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表观遗传学机制,为寻找冠心病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标签: PPAR&gamma DNA甲基化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基于MRI的深度学习模型预测WHO Ⅱ、Ⅲ级胶质瘤MGMT甲基状态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经手术病理及分子病理证实的WHO Ⅱ、Ⅲ级胶质瘤患者121例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MGMT启动甲基78例、未甲基43例。收集121例WHO Ⅱ、Ⅲ级胶质瘤的T2WI及T1WI增强序列图像,并手动选取每个患者所有包含病灶层面的图像,按照7∶3完全随机分成训练集及验证集。应用EfficientNet-B3卷积神经网络构建独立的基于T2WI、T1WI增强、T2WI联合T1WI增强的预测模型(T2-net、T1C-net、TS-net),通过ROC曲线对各个模型预测效能分别进行评价。结果验证集T2-net模型对WHO Ⅱ、Ⅲ级胶质瘤MGMT启动甲基状态预测的准确度为72.3%,灵敏度为64.7%,特异度为73.3%,曲线下面积(AUC为0.72),T1C-net模型的准确度为66.8%,灵敏度为68.3%,特异度为66.9%,AUC为0.72,TS-net模型的准确度为81.8%,灵敏度为63.1%,特异度为85.0%,AUC为0.78。结论基于MRI的EfficientNet-B3卷积神经网络可以预测WHOⅡ、Ⅲ胶质瘤MGMT启动甲基状态;TS-net模型预测性能最佳。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深度学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的不同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术前脑胶质瘤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启动甲基状态的效能。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4例大脑胶质瘤患者的MRI影像资料,包括T1WI、T2WI、ADC及T1WI增强序列。其中MGMT启动甲基阳性58例,阴性56例,按8∶2比例分为训练组(91例)与验证组(23例),在T2WI及T1WI增强序列分别对肿瘤加水肿区及肿瘤核心区进行三维手工分割,提取总共688个影像组学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特征降维,方差分析用于特征筛选,应用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算法、Lasso的逻辑回归算法(Logistic regression via Lasso,LR-Lasso)、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贝叶斯分类器(native Bayes,NB)构建诊断模型,5倍交叉验证方法用于训练模型,验证组数据用于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ROC曲线用于计算模型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用于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LR模型的AUC值、准确率为0.90和91%,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2%和91%,LR-Lasso模型的AUC值、准确率为0.80和74%,敏感度和特异度为67%和82%,SVM模型的AUC值、准确率为0.89和87%,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3%和91%,NB模型的AUC值、准确率为0.69和74%,敏感度和特异度为75%和72%。基于LR模型预测效能最高。结论MRI影像组学模型对预测术前脑胶质瘤MGMT启动甲基的状态具有一定应用价值,4种模型预测效能中LR模型预测效能最高。

  • 标签: 胶质瘤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启动子甲基化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与分析宫颈癌组织中Ras相关区域家族2A基因启动甲基状态,同时分析Ras相关区域家族基因甲基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所收治的92例宫颈癌患者和7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及50例正常宫颈组织人群进行研究,并采用甲基特异性PCR对研究对象的Ras相关区域家族基因启动甲基状态进行检测。结果经检测和统计分析,宫颈癌组织中Ras相关区域家族基因甲基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上皮内瘤变(P<0.05)。Ras相关区域家族甲基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性(P<0.05)。Ras相关区域家族甲基与年龄、组织分级、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结论临床上,Ras相关区域家族基因启动甲基为常见情况,同时其可能与临床宫颈癌发生及淋巴结转移存在紧密联系,进而临床宫颈癌分子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Ras相关区域家族 甲基化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系表达基因3(MEG3)启动甲基对p53/p21信号通路的调控及其在先天性巨结肠(HSC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检测30例HSCR患儿有神经节细胞段、无神经节细胞段p53 mRNA、蛋白表达和MEG3基因启动甲基情况。应用MEG3过表达和沉默质粒转染人神经母细胞瘤SK-N-BE(2)细胞株,建立MEG3过表达(MEG3-OE)组、MEG3抑制(MEG3-KD)组及空白对照(NC)组,使用氮杂胞苷(5-aza-CdR)调控各组后检测细胞株的增殖、凋亡情况及其p2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无神经节细胞段与有神经节细胞段肠管组织p5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56±0.37和2.24±0.3,p5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 058.5±106.9和583.6±87.6,MEG3启动甲基率分别为(58.3±4.5)%和(33.3±1.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5.67,P<0.05;t=18.82,P<0.05;χ2=6.25,P<0.05)。②加入氮杂胞苷共培养72 h时:MEG3-OE组较MEG3-KD组、NC组增殖能力明显增高(吸光度值分别为0.52±0.06、0.51±0.01、0.47±0.05)、凋亡率降低[共培养72 h时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22±1.12)%、(4.08±0.57)%、(7.59±3.87)%],且p21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4.54±2.13和7.09±0.95均较另两组0.83±0.16、0.06±0.04和6.21±0.34、3.24±1.40显著升高,以上结果,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HSCR中存在MEG3启动高度甲基,可能通过上调p53/p21信号通路介导神经嵴细胞增殖和凋亡,参与HSCR的发病。

  • 标签: 先天性巨结肠 母系表达基因3 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组织中SFRP1基因启动DNA甲基状态,分析其与临床特征和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及对mRNA表达的影响,探究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7例初发PT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患者的PTC组织(观察组)和癌旁组织(对照组),采用甲基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al PCR,MSR)检测组织中SFRP1基因启动甲基状态,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SFRP1基因mRNA表达量,使用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cytidine处理PTC细胞株,且进行生化指标的检测和临床特征的收集。结果PTC组织的SFRP1基因启动甲基阳性率(70.1%)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甲基阳性率(33.0%)(χ2=26.747,P<0.001);PTC组织的SFRP1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的mRNA表达量(t=2.886,P=0.007),甲基阳性PTC组织的mRNA表达量也显著低于甲基阴性PTC组织mRNA的表达量(t=2.065,P=0.038)。随着5-Azacytidine浓度的增加,CGTHW-3细胞SFRP1基因mRNA表达量也逐渐上升。此外,PTC组织中甲基阳性率与TNM分期(χ2=5.487,P=0.019)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χ2=4.659,P=0.031)有关,且甲基组的血清TSH和TGAb水平均高于非甲基组(TSH:t=2.234,P=0.023;TGAb:t=2.312,P=0.021)。结论SFRP1基因启动区高DNA甲基可通过下调该基因mRNA表达,参与到PTC的发生、发展中。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SFRP1 DNA甲基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在预测高级别脑胶质瘤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启动甲基状态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34例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其中包括WHO Ⅲ级19例,Ⅳ级15例,术前均行颅脑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扫描及IVIM扫描,测量肿瘤实质区域及对侧正常脑组织区域,获得真扩散系数(true diffusion coefficient,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perfusion related diffusion coefficient,D*)、灌注分数(perfusion fraction,f),将肿瘤实质区测量值除以对侧正常脑实质区,得到校正后参数值:相对D (relative D)、相对D* (relative D*)、相对f (relative f),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MGMT启动甲基组与非甲基组间校正参数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阈值、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高级别脑胶质瘤MGMT启动甲基组中rD、rf值高于非甲基组,rD*值低于非甲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D、rD*、rf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6、0.814、0.719;阈值分别为:1.703、1.058、1.756;敏感度分别为:84.2%、89.5%、63.2%;特异度分别为:73.3%、60.0%、93.3%。结论IVIM能无创地评估高级别脑胶质瘤MGMT启动甲基状态,其中rD*的灵敏度较高,有助于指导患者的个性诊治方案以及对预后的评估。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DNA修复酶类 预测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患者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MGMT和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启动CpG岛甲基状态,及其在烷剂化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甲基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39例脑胶质瘤和6例正常脑组织MGMT、hMLH1和hMSH2基因启动区的甲基状态,免疫组方法测定蛋白表达。结果:脑胶质瘤患者组织MGMT、hMLH1和hMSH2基因启动甲基发生率分别为46.2%、10.3%和20.5%,3种基因启动甲基模式与其对应蛋白表达模式相似,并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和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显示39例脑胶质瘤患者中,MGMT基因甲基的患者生存期显著高于MGMT基因未甲基患者(P〈0.05,Log-rank检验)。结论:MGMT及错配修复基因甲基是脑胶质瘤发生过程中常见的分子事件,可能与肿瘤的发生有关;检测MGMT、hMLH1和hMSH2基因启动甲基状态,在判断脑胶质瘤患者预后和预测烷剂化疗耐药性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胶质瘤 启动子CPG岛甲基化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 错配修复基因
  • 简介:脑缺血为高发的脑血管疾病,且常给病人带来不可逆性伤害。作为传统的抗炎药物,小檗碱(BBR)近年来显示出对脑缺血的防治作用,但是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为此,我们从体内体外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我们发现PPARγ是小檗碱的作用靶点之一:小檗碱在缺血再灌损伤中可以上调PPARγ表达。抑制PPARγ可以减弱小檗碱对缺血再灌损伤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此外,我们还发现脑缺血损伤过程中BBR可以降低DAN甲基,下调甲基转移酶DNMT1和DNMT3a的表达。同时可以降低PPARγ启动甲基水平。上述结果提示,PPARγ是BBR的主要作用靶点之一。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BBR促进PPARγ表达的作用机制与其抑制启动区的甲基水平有关。

  • 标签: 小檗碱 脑缺血再灌注 PPARΓ DNA甲基化 神经元
  • 简介:目的:研究SFRP2启动中CpG岛高甲基与结直肠癌临床特点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检测特定CpG岛甲基程度,采用SequenomEpiTYPER技术检测20例结肠癌中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SFRP2启动甲基状态。结果:SFRP2_01_CpG_5(P=O.018)、SFRP2_02_CpG_5(P=O.018)与肿瘤位置相关,SFRP2_02_CpG_6、7、8、9(P=O.039)与淋巴结转移个数有关。SFRP2_01_CpG_1.2(P=O.043)、SFRP2_02_CpG_16(P=O.044)与肿瘤直径大小相关。结论:启动CpG位点甲基水平与结直肠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有相关性,表明SFRP2启动可能是结直肠癌的现阶段和未来进展的潜在的表观遗传学的生物学标志物。

  • 标签: 结直肠癌 SFRP2 甲基化 CPG岛
  • 简介: 【摘要】目的 研究结肠癌患者血浆及粪便中APC基因启动甲基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收入的150 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以及150例诊断明确的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组,留取上述两组外周血和粪便,应用甲基特异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对上述标本进行APC基因启动DNA甲基检测,判断各组标本启动甲基水平。 结果 150例结肠癌患者中,存在84例癌组织中检测到APC基因启动区存在甲基改变,剩下66例未检测出APC基因启动甲基改变。150例结肠癌患者组织为阳性的患者中,有69例血浆中检测出阳性,阳性率达 46.00%;150例健康者的血浆中均没有检测到APC基因启动甲基阳性,其特异性为100%。43例血浆APC基因启动甲基阳性的肺癌患者其血浆甲基APC浓度范围为1.61x102-6.98x102拷贝/mL,中位浓度为1.78x103拷贝/mL。 结论 MSP检测血浆APC基因甲基在结肠癌诊断中具有一定潜在意义,对患者诊断具有一定帮助。

  • 标签: 结肠癌 血浆 粪便 APC 甲基化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1(hMLH1)启动甲基状态与骨肉瘤患者临床病理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于2003年至2008年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行手术治疗骨肉瘤患者46例,其中男33例,女13例,年龄(20.00±9.93)岁,根据Enneking分期分为Ⅰ期27例,Ⅱ期19例。提取骨肉瘤组织中的DNA,使用巢式甲基特异性PCR(MSP)对hMLH1基因启动甲基状态进行检测。采用χ2检验分析hMLH1基因启动甲基状态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运用单因素分析Kaplan-Meier法对hMLH1基因启动甲基状态与患者总体生存、无瘤生存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得出的生存曲线进行对数秩和(Log-rank)检验。结果在24例5年内发生复发的患者中,有16例存在hMLH1基因启动的部分甲基(66.67%);在22例5年内未发生复发的患者中,有4例存在hMLH1基因启动的部分甲基(18.18%)。经χ2检验,hMLH1基因启动甲基状态与骨肉瘤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明显相关(χ2=25.956,P<0.01)。hMLH1基因启动甲基状态与其他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hMLH1基因启动甲基状态与年龄(χ2=0.054,P>0.05)、性别(χ2=0.259,P>0.05)、Enneking分期(χ2=2.609,P>0.05)、肿瘤的病理类型(χ2=1.947,P>0.05)、病理分级(χ2=0.002,P>0.05)、5年总体生存(χ2=2.832,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此外,通过对hMLH1基因启动甲基状态与总体生存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hMLH1基因启动甲基组,非甲基组患者的生存时间较长,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27,P>0.05)。对hMLH1基因启动甲基状态与无复发生存进行单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相较甲基组,hMLH1基因启动甲基组患者的复发可能性更小,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87,P<0.01)。结论hMLH1基因启动甲基状态与骨肉瘤患者的无瘤生存明显相关,与患者的总体生存无相关。

  • 标签: 骨肉瘤 错配修复基因1 甲基化 预后
  • 简介:摘要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即使组织学分级相同,有时预后也具有显著差异,而基因分型则可以从本质上更好地阐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其中O6-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与高级别脑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HGGs)的预后和治疗决策紧密相关。它是一种关键的DNA修复酶,不仅与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相关,还与烷剂化疗的敏感性以及放疗反应相关。而MGMT启动甲基会沉默MGMT的转录表达,是MGMT表达减少的重要机制。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放射学也逐渐向人工智能的方向发展,本文对智能影像对高级别脑胶质瘤MGMT启动甲基状态的预测性能进行了综述。

  • 标签: 高级别脑胶质瘤 O6-甲基鸟嘌呤甲基转移酶 磁共振成像 智能影像
  • 简介: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广西省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中γ珠蛋白基因启动区CpG岛的甲基位点的确认和对各个CpG位点甲基率在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性分析,初步筛选出可能影响γ珠蛋白表达的主要甲基位点。采用重亚硫酸盐测序法修饰,递降PCR扩增,最后对PCR产物进行DNA克隆测序,得到目的片段中每个CG位点的甲基情况,定量检测甲基的确切位置与程度。结果表明: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与正常人γ珠蛋白基因启动区存在4个CpG甲基位点,在序列中分别位于28、122、231和234bp,均呈高度甲基,其中122和231bp位点甲基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8和234bp位点甲基率与正常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证实γ基因启动区存在甲基位点、明确位点位置且经定量分析证实无论地中海贫血患者还是正常人各个甲基位点均呈高甲基状态;初步筛选出影响γ珠蛋白表达的主要位点可能在122和231bp,为后续通过调节γ珠蛋白的表达缓解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症状、靶向基因治疗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重型Β地中海贫血 γ珠蛋白基因 基因启动子 DNA甲基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启动甲基调控的抑瘤素M受体(OSMR)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在UCSC Xena数据库中采用Student t检验和皮尔森相关性检验分析OSMR基因及其启动甲基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调控关系。收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的80例人胃癌组织,经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检测OSMR蛋白表达水平,然后采用卡方检验分析OSMR蛋白表达量与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UCSC Xena数据库分析表明OSMR mRNA在胃癌组织中(14.752±7.593)高于癌旁组织(8.098±3.457,t=-8.938,P<0.01),而OSMR启动甲基在胃癌组织中(0.195±0.104)低于癌旁组织(0.463±0.187,t=9.372,P<0.0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OSMR启动甲基与其基因表达呈负相关(R=-0.562,t=-14.517,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OSMR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总体生存时间负相关[风险比(HR)=1.535,95%可信区间(CI):1.214~1.873,P<0.01]。χ2检验结果表明OSMR蛋白高表达与肿瘤分化(χ2=9.389,P<0.01)、TNM分期(χ2=8.166,P<0.01)和淋巴结转移(χ2=4.233,P<0.05)明显相关。结论启动甲基调控的OSMR在胃癌中高表达,且其表达量与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

  • 标签: 启动子甲基化 胃癌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