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胃癌根治手术的可行性、手术技巧及短期治疗效果.方法对2009年11月至2011年6月我科施行的14例手辅助腹腔胃癌根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短期随访结果.结果全组14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中位时间130min(90~180min);术中出血量50~150ml,平均(102.3±26.5)ml;术后排气时间2~4d,平均(3.2±1.3)d;术后开始进食时间(4.5±1.4)d;患者住院天数7~12d,平均住院天数(9.0±2.5)d;手术清扫淋巴结数目18~27枚,平均(22.2±5.3)枚.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病例.随访2~20个月,1例ⅢC期患者死亡.结论手辅助腹腔胃癌根治手术具有与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手术同样的微创效果,但操作相对容易,更适合有丰富开腹手术经验,而腹腔技术薄弱的高年资医生.

  • 标签: 胃癌 手辅助腹腔镜手术
  • 简介:1994年日本Kitano[1]首次报道腹腔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由于其相对于传统的胃癌根治术,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固而在国内外逐步得到了开展.早期胃癌腹腔手术经过10余年的发展,已被日本胃癌处理规约接受为标准治疗方案之一[2].随着腹腔胃癌手术技术的不断成熟,设备及器械的更新,早期胃癌腹腔手术良好的疗效促使了腹腔胃癌手术的指征从早期胃癌扩大到较早期的进展期胃癌.

  • 标签: 临床研究进展 手术临床研究 胃癌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的安全性及对患者手术后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及血红蛋白(HGB)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行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腹腔组),另60例行开腹胃癌根治术(开腹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C反应蛋白(CRP)浓度、术后并发症,以及两组手术前后血清PA、ALB、TLC及HGB的变化。结果腹腔组手术用时长于开腹组(P〈0.01),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小于开腹组(P〈0.01),两组清扫的淋巴结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CRP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两组血清PA、ALB和HGB均较术前有上升(P〈0.05),且腹腔组改善程度好于开腹组(P〈0.05),但两组TCL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同时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干扰要少于开腹组,更利于患者的恢复。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 营养状况 胃癌根治术 手术并发症 前白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在胃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10年7月至2011年8月间我院施行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术后病理和随访结果等.结果除2例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81例均在腹腔下完成胃切除和D2淋巴结清扫,其中腹腔辅助远端胃切除70例,全胃切除11例.手术时间为(173.5±60.5)min,术中失血(101.5±89.5)ml,患者术后排气时间(2.3±1.0)d,术后住院时间为(9.3±4.5)d.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1.20%)、术后胃瘫综合征4例(4.82%).手术平均清扫淋巴结(22.3±8.4)枚.术后随访1~13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围手术期及近期疗效有优势.

  • 标签: 胃癌 腹腔镜 根治手术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比较腹腔辅助与开腹根治性远端胃癌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评估其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开展的21例腹腔辅助、33例开腹根治性远端胃癌切除术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腹腔辅助与开腹手术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情况、术后康复、并发症以及术后患者近期生存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术前评估ASA评分、肿瘤组织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分期、TNM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84.7±53.9)mlvs.(130.7±55.1)ml],腹腔组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7.4±1.4)天vs.(8.6±2.1)天)]明显短于开腹组,腹腔组患者术后疼痛感觉明显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腹腔组患者2年总体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6.3%、77.4%,开腹组为88.2%、7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可达到开腹手术的效果,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疼痛轻的优点,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远端胃癌 开腹手术 腹腔镜辅助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我科开展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以来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先后顺序分3组(A、B、C组),每组50例,对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术前体重指数、既往腹部手术史、术前合并症以及肿瘤部位、术前分期、手术方式、清扫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B、C组均比A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转开腹率A组为18.0%,B组4.0%,C组2.0%,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B、C组比A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B、C组比A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大约为50例,此后手术操作可达到较为熟练的程度.

  • 标签: 腹腔镜 胃癌根治手术 学习曲线 淋巴结清扫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3D和2D腹腔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3D腹腔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优势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52例胃癌患者行腹腔胃癌根治术(D2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其中3D腹腔手术共22例.2D腹腔手术共30例。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病理分期。结果3D腹腔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2D腹腔手术组[(202.7±21.9)minvs.(258.0±56.3)min,P〈0.001]。3D腹腔手术组清除淋巴结数量多于2D腹腔手术组[(23.6±3.8)枚vs.(20.1±4.2)枚,P=0.02]。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无明显差异[(146.8±35.6)mlvs.(148.8±82.4)ml,P=0.9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病理分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3D腹腔胃癌根治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和增加淋巴结清扫数量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 标签: 胃癌 3D腹腔镜 2D腹腔镜 淋巴结清扫
  • 简介:目的比较腹腔与开放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术后短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间,收住我科的67例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及同期70例开放胃癌根治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及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09.00±40.71min和133.25±37.45min(P〈O.05),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61.83±196.37ml和258.92±56.83ml(P〈O.05),平均排气时间分别为42.12±21.36h和64.92±31.58h(P〈O.05),开始进食流质时间分别为2.11±1.28d和3.56±1.91d(P〈O.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5.36±1.88d和8.28±3.48d(P〈O.05)。结论腹腔下远端胃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在术中失血、术后早期进食,缩短住院日方面较开腹手术更有优势。

  • 标签: 腹腔镜 进展期胃癌 对比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胃癌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16例施行腹腔手术切除的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例残胃癌患者,13例行腹腔下D2根治性残胃切除术,2例行姑息性残胃切除,1例中转开腹姑息性残胃切除术.腹腔手术时间180~265min,平均(229.1±27.7)min,术中出血量45~160ml,平均(89.4±-30.2)ml,淋巴结清扫13~27枚,平均(19.9±3.3)枚.术后住院时间9~17d,平均(11.2±1.9)d.术后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全组患者术后随访10~46个月,3例姑息性手术患者1例死于肝脏转移,1例死于腹膜转移,存活14例.结论腹腔下残胃癌手术切除技术上安全可行,近期疗效满意.

  • 标签: 残胃癌 腹腔镜 胃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手术的学习曲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1年62例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日期先后顺序分为初期A、后期B两组;其中远端胃癌根治术45例,根据手术日期先后顺序分为初期Da、后期Db两组.分别比较初期与后期手术的手术情况.结果62例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手术,初期与后期两组在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排气时间、进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淋巴结清扫总数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初期A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33.07±46.62)min,显著长于B组(209.24±50.15)min(P<0.05).45例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中,初期Da组平均手术时间(234.7±45.32)min,术中出血量(111.3±40.63)ml,显著高于后期Db组的(198.2±40.57)min、(89.5±36.42)ml(P<0.05).结论腹腔胃癌根治手术开展的不同阶段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等方面体现出学习曲线特征.不同手术方式及不同手术团队具有不同学习曲线的规律.

  • 标签: 胃癌 根治切除 腹腔镜手术 学习曲线
  • 简介:目的探讨无瘤技术在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总结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在我科接受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随访结果,总结无瘤技术在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经验.结果39例患者均在腔下成功完成胃癌根治术,无中转开腹和二次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32.5±53.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10.6±67.4)ml.清扫淋巴结数目16~41枚,平均(23.6±6.2)枚.所有大体标本术后病理均显示上、下切缘阴性,肿瘤浸润深度T1~T3,术后TNM分期Ⅰ期6例,Ⅱ期19例,Ⅲ期14例.39例患者术后随访12~22个月,无局部复发,无腹腔及远处转移,未发生切口和穿刺口肿瘤种植.结论不接触原则、整块切除、切口保护、安全切缘、血管处理、锐性分离、操作由远及近等无瘤技术可在腹腔辅助胃癌根治术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 标签: 无瘤技术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 随访
  • 简介:腹腔肖癌根治性手术近年来逐渐成为肖肠外科的新热点和新趋势.相比于传统剖腹术,腹腔的优势在于视野放大、多角度、高亮度和高清晰度,新角度的术野需要新角度的解剖学阐释.腹腔的劣势在于丧失了宝贵的手的触觉.弥补这一劣势最好的方法无疑足更加详尽和针对性的局部解剖学知识.

  • 标签: 切除术解剖 胃癌切除术 腹腔镜远端
  • 简介:目的调查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研究原发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LQI)测定45例原发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比较腔手术与开腹手术生存质量的不同.结果患者术后GLQI评分与患者年龄无相关性.随病理分期增高,患者GLQI总分、心理情绪状态、生理功能状态及主观症状评分显著降低(P<0.05),而社会活动状态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男性患者在GLQI总分及生理功能状态上均优于女性患者(P<0.05),而在心理情绪状态、社会活动状态及主观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2周腹腔组在GLQI总分、生理功能状态及主观症状方面优于开腹组(P<0.05),而在心理情绪状态及社会活动状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3个月以后,腹腔组在GLQI总分及主观症状优于开腹组(P<0.05),而在心理情绪状态、生理功能状态及社会活动状态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肿瘤病理分期、性别及手术方式是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其中病理分期早优于分期晚的患者,男性优于女性,腹腔手术优于开腹手术.

  • 标签: 胃癌 胃癌根治术 腹腔镜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研究腹腔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以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医院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4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3例接受腹腔手术治疗(腹腔手术组);26例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开腹手术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长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手术组手术时间较传统开腹手术组略长,但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开腹手术组(P〈0.05)。两组所清扫的淋巴结数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相比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具有传统开腹手术无可比拟的优势及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早期胃癌 胃癌根治术 疗效比较
  • 简介:目的探讨双源CT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对进展期胃癌胃周血管的三维重建能力,评价其对腹腔胃癌根治术的指导意义.方法25例拟行腹腔胃癌D2根治术患者行腹部双源CT增强扫描,用容积再现技术(volumerenderingtechnique,VRT)进行三维血管重建,根据其CTA表现评价胃周血管的空间解剖特征,将所得的解剖学资料与腹腔下血管解剖对比.结果双源CT血管重建准确显示胃左动脉25例,胃右动脉15例,胃左静脉5例,肝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全部显示,其中肝右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1例,胃左静脉直接汇入门静脉2例.脾动脉起源相对固定.根据CTA结果指导腹腔下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重建的胃周血管与术中活体解剖完全吻合.结论双源CTA能清晰显示腹腔干及其分支动脉,以及部分静脉血管,对腹腔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双源CT血管造影 腹腔镜 胃癌根治术
  • 简介: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腹腔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32例腹腔胃癌根治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程序,检索相关文献结合临床经验制订护理方案,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32例患者中术后出血1例,皮下气肿1例,无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循证护理有利于腹腔胃癌根治术患者减轻术前焦虑,减少术后不适和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胃肿瘤 胃癌根治术 腹腔镜 围手术期 循证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及措施在高龄患者腹腔胃癌根治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间在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接受腹腔胃癌根治术的高龄患者临床资料,按围术期是否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措施分为ERAS组(n=30)和对照组(n=30),ERAS组患者围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和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术前基本资料、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2周胃肠功能生存质量、手术并发症的情况。结果ERAS组术后住院时间[(8.51±0.97)天vs.(9.43±1.55)天,P〈0.05]、住院费用[(49482.07±4486.59)元vs.(51774.47±3464.14)元,P〈0.05]均少于对照组,ERAS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67%vs.30.00%,P〈0.01)。结论高龄患者行腹腔胃癌根治术围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和措施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老年人 胃癌 腹腔镜 加速康复外科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中、术后早期并发症及其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3例行腹腔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探讨其处理.结果术中并发症14例,包括术中出血5例,皮下气肿3例,高碳酸血症2例,横结肠系膜损伤4例;中转开腹2例,中转率为3.17%,1例为术中血管损伤引起出血,1例为严重高碳酸血症;余均在腹腔下成功处理.术后早期并发症11例,包括术后腹腔内出血2例,戳孔感染2例,戳孔血肿1例,十二指肠残端瘘2例,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1例,吻合口出血1例,淋巴漏1例.结论了解腹腔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并发症的原因和种类是减少术中和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胃癌 腹腔镜 胃癌根治术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