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加巴喷丁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及其对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随皮肤瘙痒及失眠患者88例,以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以常规方式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给予加巴喷丁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72%,对照组为79.54%,观察组治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为(4.13±0.98)分,对照组为(6.21±1.25)分,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加巴喷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及睡眠质量,具有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血液透析 皮肤瘙痒 睡眠质量 加巴喷丁
  • 简介:目的利用持续腰蛛网膜下腔引流可以排除炎性脑脊液,又可以定时向蛛网膜下腔注药,治疗颅内感染及预防室管膜炎、脑室炎的发生.同时又可以持续降低颅内压,预防脑积水发生.方法在全身抗菌素治疗同时们采用持续腰蛛膜下腔引流成功治疗的80例颅内感染及术后皮肤切口瘘的患者,获得良好效果.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每日1~2次直接经导管术端用含庆大霉素8万U的脑脊液稀释液缓慢置换注入蛛网膜下腔.或者每日1次注入0.5g不稀释的氯霉素注射液[1],连用3日,每日复查CSF.结果以上病例采用本方法,颅内感染46例全部治愈.检查CSF,白细胞数<10个/L切口瘘34例,切口全部愈合.复查平扫及强化CT均未发现室管膜炎、脑膜炎影像.其中2例脑室轻度扩大,其余均未发现脑室明显扩大.结论采用腰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可以排除炎性脑脊液,重新产生新的无菌性脑脊液,置换出炎性脑脊液,炎症消退,同时注入抗菌素,抑制细菌生长,提高免疫力,能够控制颅内感染,预防室管膜炎、脑室炎的发生,致热原消除,高烧也减退.

  • 标签: 持续腰蛛网膜下腔引流 注药 治疗 颅内感染 术后 皮肤切口瘘
  • 简介: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又称“危机管理”,风险管理概念于20世纪3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中,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其中包括了对风险的确定、度量、评估和应变等策略。理想的风险管理事先已排定优先次序,可以优先处理引发最大损失及发生概率最高的事件,其次再处理风险相对较低的事件。

  • 标签: 风险管理 危机管理 优先次序 发生概率 再处理
  • 简介:阿利奥塔(Aliotta)将病例管理定义为"一个合作过程,这个过程通过判断、计划、实施和评估各种选择和服务来适应不同个体的卫生保健需要,通过交流达到持续性的护理,

  • 标签: 病例管理 管理员 卫生保健需要 持续性
  • 简介:造口手术的早期,外科医生多着重手术技术的改进,很少关注造口的长期管理;而当时护士又缺乏相关专业护理知识,所以现代造口手术早期,虽然医生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但是由于造口带来的各种并发症,常使患者又陷入痛苦之中。

  • 标签: 造口 管理 手术技术 外科医生 护理知识 并发症
  • 简介:睡眠中心是进行睡眠医学研究及睡眠相关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医疗机构。睡眠中心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各类患者有关睡眠全面的数据,支持或确定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本文将从人员配置、实验室配备、分级、医师认证、睡眠障碍诊断及治疗等方面阐述德国睡眠中心的规范化管理,从而为睡眠医学中心的建设提供帮助。

  • 标签: 睡眠中心 管理 德国
  • 简介:目的:探讨4R危机管理理论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从缩减、预备、反应、恢复4个阶段对护理风险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各阶段护理风险的应对策略,提高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结果:4R危机管理理论为护理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对护理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4R模式 风险管理 护理管理 患者安全
  • 简介:目的:调查手术室医务人员对手术患者安全管理态度,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手术患者安全。方法:随机抽查重庆市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培训班继续教育培训人员46名,使用手术团队成员手术安全管理态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管理态度条目平均得分为(2.55±1.00)分;不同职称及不同等级医院人员在个别条目存在明显差异。个人及管理层均最关注患者安全。86.96%被调查者反馈在手术室犯过错误,错误被及时讨论以免再犯,且匿名、机密的报告制度非常重要,19.57%认为"只要患者病情好转,管理过程中犯点错误不重要"。结论:被调查者患者安全管理态度正向,对错误有较积极的认识,但在鼓励质疑、上报不良事件及协调多学科团队协作、有效沟通上仍须努力。

  • 标签: 态度调查 患者安全 手术室 错误
  • 简介: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一直是广大护理管理者积极探索的课题,尤其是经历了抗击"非典"的斗争后,更加体现了护理工作的价值,进一步做好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工作是摆在医院护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现将我院护理部的管理方法做一介绍.

  • 标签: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医风建设 护士长 质量管理
  • 简介:护理管理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就是通过执行严格的纪律,实行岗位责任制和使用奖惩等手段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服务,这其中易被忽视的一个因素就是情感。运用情感因素是指护士长用关心、理解、尊重、信任的态度去激发护理人员的内在动力,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从而达到护理管理的各项目标。

  • 标签: 情感因素 护理管理 护理人员 岗位责任制 护士长
  • 简介:目的:探讨在临床用药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如何规避,达到安全用药。方法:采取全院大查房的形式讨论药物在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各科在临床工作中安全用药经验。结果:促进了医护及临床药剂师人员之间的沟通及对药物知识的掌握,药品的规范管理,安全用药。结论:严格的药物使用、保管制度及对药物使用知识的掌握是保证临床安全用药的关键。

  • 标签: 药物 使用 安全 管理
  • 简介:我院自2005年1月始在脑系科试行无陪伴病区,截至2005年6月除产科、儿科外的所有病区全部实行了无家属陪伴制度。实施住院患者无陪伴制度以来,围绕以患者为中心,保证无陪伴病区护理工作质量,推行了一系列护理改革,探索出了一套现代护理管理的新模式。及时到位的治疗护理;责任明确的规范化工作流程;周到的生活护理、个性化的心理疏导、良好的护患沟通,使患者身心获得安全感、满足感和良好的治疗效果,真正体现了从生理到心理的全面的整体护理。

  • 标签: 现代护理管理 病区 护理工作质量 陪伴制度 心理疏导 治疗效果
  • 简介:高血压是我国发病率、致残率以及致死率最高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据2010年中国心血管疾病年度报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部分省市达到25%,全国患病人数估计达2亿,即每6个人就有一人是高血压患者。在中国,高血压所导致最常见疾病是卒中,而血压对卒中的影响远远高于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影响。因此,提高我国血压的控制率对于减少卒中的发生、再发以及死亡是至关重要的。从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经验中发现:老年人是血压控制不好的人群,也是卒中的高发人群,老年人的血压波动特点、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特点以及老年人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特点使治疗难度远远高于一般人群,因此,了解老年人群高血压特点及提出指导性的治疗建议有助于老年人群血压控制。另外,高血压的急症和亚急症也是高血压治疗中的难点,高血压患者在发生过度血压增高或突然血压增高时受累最明显的器官就是脑血管,因此,高血压急症中最常导致是卒中发生,其次才是心血管及肾脏并发症。而对这类高血压急症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也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高血压 老年 治疗
  • 简介:《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是由中华临床医药学会主办的国际性医院管理专业期刊,具有ISSN/CN标准刊号,被《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国家科技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华首席医学网等收录,并得到国内1000多家权威医院及2000多

  • 标签: 中华现代医院 杂志征稿 现代医院管理
  • 简介:近年来,虽然我国护士的规范化管理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随着新技术、高风险技术在临床应用的日益增多,由此产生了许多值得关注、令人堪忧的问题,若不加以重视和规范,就很难保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欧洲一些国家均建立了技术准人制度,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应该说,实行技术准入管理也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 标签: 规范化管理 护理技能 准入 临床应用 人民群众 高风险
  • 简介:2010年1月底马晓伟副部长在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在全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加强临床护理,改革护理管理。我院成为了全国首批72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中的一员,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改革护理管理模式,落实护士职责,

  • 标签: 护理管理模式 护士职责 改革 护理服务 护理工作 临床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机动护士的岗位设置与管理方法。方法:针对临床科室的特殊用人需求,如护士短缺、病人需要特护、执行应急任务等,护理部在每年新毕业的护士中选拔机动护士,制定机动护士工作要求和管理制度,对机动护士进行统一调配,支援护士紧缺的科室或完成医院的各项应急任务。结果:2003-2010年,先后有78名新毕业护士担任过机动护士的工作,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外出参加保健26人次,支援护士紧缺科室117人次,参加特护11人次,H1N1甲型流感期间支援发热门诊23人次,有效地保障了临床科室在护士紧缺时能正常运转。结论:机动护士的设立有效支援了临床科室的工作,满足了医院各项应急任务对护理人力的需求,并圆满完成了一些特殊护理任务。

  • 标签: 机动护士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