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较少见的皮肤转移性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提高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2002年-2006年诊治的皮肤转移性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皮肤转移首发多在躯干,以多发结节肿块型为主;皮肤转移发现时有其他脏器转移者23例。原发肿瘤部位不同生存期有差别,原发灶为乳腺癌生存时间最长。结论:皮肤转移为恶性肿瘤多脏器转移之一,预后差。合理有效的综合治疗可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皮肤 转移 恶性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皮肤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4~1998年间收治的43例原发性皮肤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皮肤淋巴瘤占我院同期收治淋巴瘤的0.96%.治疗方法以化和/或放疗为主,部分患者手术切除原发灶.整组病例的总有效率为85.3%,CR率73.5%,5年总生存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1.6%和62.5%.蕈样真菌病/Sezary综合征(mycosisfungoidesandSezarysyndrome,MF/SS)组的5年总生存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7.1%和52.9%,非MF/SS组为75.4%和71.4%,14例非MF/SS性T细胞淋巴瘤为67.1%和61.5%.88.8%的患者首次复发部位以皮肤为主.结论原发性皮肤淋巴瘤是少见的有独特生物学行为的结外淋巴瘤,对化放疗敏感,大多数亚型的原发性皮肤淋巴瘤预后好于相同类型的结性淋巴瘤.

  • 标签: 淋巴瘤 皮肤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皮肤癌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皮肤癌患者,根据患者是否采用ALA-PDT治疗分为联合组(ALA-PDT+手术治疗)43例、单纯手术组(单纯手术治疗)37例,对比两组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联合组43例患者均完成了ALA-PDT治疗,其中治疗显效38例(88.37%)、有效5例(11.63%);联合组的术前病灶面积与单纯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手术创面面积小于单纯手术组,外观满意度高于单纯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12个月的复发率为9.30%,24个月的复发率为18.60%,单纯手术组分别为16.22%、35.1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为22个月,单纯手术组为2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A-PDT结合手术治疗皮肤癌有利于减小手术创面面积,对患者术后创面外观恢复有利,但是对皮肤癌患者的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延长随访时间进行观察.

  • 标签: 5-氨基酮戊酸 光动力疗法 皮肤癌
  • 简介:放射性皮肤损伤是放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易发生在皮肤较薄的颈、胸、腋窝、腹股沟等照射野部位,可造成正常组织细胞渐进性变化、坏死,乃至广泛的纤维化损伤,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而且有可能影响治疗计划顺利实施,严重时导致放疗中断。

  • 标签: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中医中药治疗 组织细胞 治疗计划 并发症 照射野
  • 简介:目的观察三氧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病人采用三氧包裹疗法,局部消毒后用三氧盐水冲洗,使患处皮肤湿润,进气端连接三氧气体,排气口连接负压吸引装置,治疗时间为10~30min。三氧浓度、流速及总量根据病情调整。结果20例病人均在3-10d痊愈,治愈率100%。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出现的皮肤红斑、水泡、坏死、溃疡均消失。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坏死溃疡均消失。结论三氧对放射性皮肤损伤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放射性皮肤损伤 三氧疗法 治疗
  • 简介:保乳手术为乳腺癌病人提供了保留乳房的机会,但仍有病人达不到保乳条件而行全乳切除者。术后一期再造可以满足病人的美容要求。随着乳房切除术后一期再造的开展,对再造乳房的外形美观要求也大大上升。保留皮肤的全乳切除术(skin-sparingmastectomySSM)灵活选择切口,合理选择对象,不仅在切除全部乳腺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皮肤,达到根治性目的;而且并不会因为保留皮肤而提高局部复发率,也不对生存有影响。一些一期再造病人适合行SSM以达到治疗和美容的双重效果。再此基础上,保留乳头或保留乳晕的全乳切除术(nipple-sparingmastectomyNSM或areola-sparingmastectomyASM)也得到了应用。

  • 标签: 外科 整形 乳房切除术 皮下 乳房成形术 即刻 肿瘤复发 局部
  • 简介:分子靶向抗癌药物的毒副作用迥然不同于传统的细胞毒药物,尤其是其最为常见的皮肤毒性,可引发身体和心理的明显异常,导致药物的减量或中断从而影响治疗的效果。了解这些皮肤毒性的机制,制定适当的毒性分期标准,进而给予正确的防治,对确保患者生活质量及抗肿瘤治疗的连续性都十分重要。本文综述分子靶向抗癌药物中最有代表性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的皮肤毒副作用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发病机制

  • 标签: 分子靶向抗癌药物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皮肤毒性
  • 简介:目的探讨局部皮瓣在修复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10月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的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1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缺损部位、面积和形状选择皮瓣类型。6例采用叶状皮瓣,3例采用菱形皮瓣,4例采用V-Y推进皮瓣于广泛切除术后行局部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结果1例出现皮瓣部分坏死,经局部换药处理后延迟愈合,其余病例均一期愈合,经6~28个月(平均17个月)随访,皮瓣色泽、质地均佳。尚无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局部皮瓣在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修复重建的方式效果确切,可达到最佳修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皮肤恶性肿瘤 头面部 软组织缺损 局部皮瓣
  • 简介: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中Livin蛋白的表达与CD3+T细胞浸润的情况,分析两者在C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CSCC组织中Livin蛋白表达及CD3+T细胞浸润情况,并以10例正常皮肤组织作对照,分析二者与C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相关性。结果CSCC组织中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0.0%(28/40),正常皮肤组织中Livin无表达。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CD3+T细胞数量较少,为8.70±2.25,40例CSCC中为21.87±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Livin蛋白表达和CD3+T细胞的数量均与CSCC的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但二者之间无相关性(r=0.015,P=0.926)。结论Livin蛋白可以作为判断CSCC恶性程度、评价预后的指标。CD3+T细胞亦可反映机体抗肿瘤特异性细胞免疫状态和生物学行为,并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 标签: LIVIN CD3 皮肤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厄洛替尼及吉非替尼系小分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阻断细胞内受体中的ATP结合位点,阻止下游信号的传递而产生抑制肿瘤作用。目前厄洛替尼(Erlotinib,F.Hoffmann-LaRocheLtd,Basel,Switzerland)及吉非替尼(Gefitinib,AstraZeneca,London,UK)被中国SFDA批准用于含铂方案治疗失败的NSCLC的治疗,厄洛替尼联合吉西他滨则是晚期胰腺癌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EGFR单抗主要通过阻断受体的胞外部分而阻止依赖配体的活化及下游信号的传递。

  • 标签: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皮肤不良反应
  • 简介:子宫内膜增生是指子宫内膜腺体的不规则增殖,同时伴有腺体、间质比例增加的器质性疾病。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生殖内分泌紊乱所导致,与长期雌激素刺激而无孕激素对抗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子宫内膜增生的处理与管理的观点有所更新和改变。文章结合相关文献,主要围绕子宫内膜增生的分类变化、诊断性刮宫术指征的变化、子宫内膜增生管理观点的改变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 标签: 子宫内膜增生 诊断性刮宫术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管理策略
  • 简介:目的调查晚期肺癌患者预防跌倒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102例,按床号分为两组,单数床号为对照组,双数床号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实施延续管理服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3个月预防跌倒知识的掌握和遵嘱行为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预防跌倒知识的掌握情况和遵嘱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O.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预防跌倒知识的掌握情况和遵嘱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管理能有效提高晚期肺癌患者出院后预防跌倒知识的掌握和遵嘱行为。

  • 标签: 肺肿瘤 晚期肺癌 预防跌倒 延续管理
  • 简介:目的缓解胃肠肿瘤术后患者的口渴程度,并提高其口腔舒适度。方法便利选取2018年6月至2018年8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胃肠肿瘤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顺序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7W(What,Who,Whom,When,Where,Why,How)”口渴管理策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h、术后6h的口渴程度及口腔舒适度。结果以数字评分表(NRS)及口腔舒适度评分调查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2h口渴(NRS)评分均显示为中度口渴(P>0.05),口腔舒适度均处于中等水平(P>0.05)。对照组术后6h的NRS评分高于术后2h的NRS评分(P<0.05),术后6h口腔舒适度评分低于术后2h口腔舒适度评分(P<0.05)。经过口渴管理后,观察组术后6h的NRS评分低于术后2h的NRS评分,且观察组术后6h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6h的NRS评分(均P<0.05)。观察组术后6h口腔舒适度评分高于术后2h口腔舒适度评分(P<0.05),且观察组术后6h口腔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6h口腔舒适度评分(均P<0.05)。结论实施口渴管理策略能有效缓解胃肠肿瘤术后患者的口渴程度,并提高口腔舒适度。

  • 标签: 胃肠肿瘤 外科手术 医护管理 外科护理 患者舒适度
  • 简介: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是指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术期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其核心是减少手术和麻醉对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创伤应激,减少并发症,达到术后快速康复。目前虽然ERAS已在许多外科专业、麻醉、护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但ERAS在临床实践中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临床上要贯彻落实好ERAS的相关措施并形成规范化流程。就应高度重视ERAS围术期的全程管理,本文就现阶段此热点问题进行系统阐述。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 围术期 管理 多学科协作团队
  • 简介:目的研究持续性宣教管理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98例食管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就诊于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的患者作为常规组,选取就诊于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的患者作为宣教组,每组49例。术后第1天和术后4周,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7(GAD-7)和患者健康问卷-9(PHQ-9)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4周的负面情绪;采用生活质量(QOL)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4周的生活质量。结果术后4周,宣教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和本组术后第1天(P﹤0.05);术后4周,宣教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术后4周,宣教组患者QOL量表身体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QOL量表身体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P﹤0.05)。结论持续性宣教管理可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的负面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持续性宣教 管理 食管癌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精细化综合器械管理在肝胆胰癌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94台精细化综合管理前肝胆胰癌腹腔镜手术所使用的器械管理资料(对照组)和396台精细化综合管理后肝胆胰癌腹腔镜手术所使用的器械管理资料(观察组),统计分析两组手术器械的准备情况(缺失率、损坏率、不适用率)、抽查情况(遗失率、损坏率、消毒不合格率)和手术医师的满意度。结果术前准备中,观察组手术器械的缺失率、损坏率、不适用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80、7.33、4.73,P﹤0.05);随机抽查时,观察组手术器械的遗失率、损坏率、消毒不合格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医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P﹤0.05)。结论精细化综合器械管理可以优化肝胆胰癌腹腔镜手术的器械管理工作,提高手术医师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胆胰癌 精细化综合器械管理 腹腔镜 护理配合
  • 简介:2017年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微创外科管理分会第三届年会将于2017年5月5-6日在广州(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流花路120号东方宾馆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大会由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做创外科管理分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协办。本次年会将重点围绕微创外科规范化问题和最新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深入探讨.将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对焦点和争议性话题进行深入研讨,充分展示目前国内外微创外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水平。诚挚地欢迎各位同道莅临本次盛会。

  • 标签: 微创外科 外科管理 行业协会 广东省 年会 医疗
  • 简介:目的评价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和铁剂以及静脉多次应用氨甲环酸(tranexamicacid,TXA)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中的临床效果,能否进一步降低围术期失血量和异体输血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4年5月至2017年1月,在我中心行初次单侧THA的患者1998例,根据相关血液管理策略分为A组、B组和C组,静脉单次应用TXA的患者分为A组,在此基础上应用EPO和铁剂的患者分为B组,在此基础上静脉多次TXA的患者分为C组,比较三组患者的围术期失血量、异体输血率、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下降水平。结果围术期失血量A组(1102.0±503.7)ml,B组(937.0±441.9)ml,C组(774.5±380.6)ml;异体输血率A组7.3%,B组4.1%、C组1.6%;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A组(23.8±12.4)g/L,B组(18.3±10.8)g/L,C组(16.1±10.3)g/L;术后第1天血细胞比容A组(0.068±0.038),B组(0.056±0.036),C组(0.048±0.036);术后第3天血红蛋白A组(12.1±16.3)g/L,B组(10.1±8.3)g/L,C组(7.5±9.2)g/L;术后第3天血细胞比容A组(0.033±0.027),B组(0.030±0.025),C组(0.026±0.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C组的围术期失血量、异体输血率、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下降水平均少于A和B组,三组的异体输血率依次为7.3%,4.1%和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应用EPO和铁剂联合可显著减少THA围术期失血量和异体失血率,联合静脉多次应用TXA效果更优。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氨甲环酸 输血 血液管理
  • 简介:2017年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微创外科管理分会第三届年会将于2017年5月5-6日在广州(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流花路120号东方宾馆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大会由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微创外科管理分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协办。

  • 标签: 外科管理 行业协会 广东省 微创 医疗 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