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3 个结果
  • 简介:16岁男性患者,全身反复瘀斑、瘀点20d,伴腹痛、关节痛1周。皮肤科检查:双上、下眼睑可见片状瘀斑,压之不退色;躯干、四肢可见散在分布瘀点、瘀斑,部分融合,稍高于皮面,压之不退色。诊断:过敏紫癜(混合型)。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眼睑
  • 简介:54岁男性患者.胡蜂蛰9h后入院,总计蛰约43处.患者病情危重,出现横纹肌溶解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给予积极抗炎、控制感染、补液及血液净化等治疗,患者康复出院.

  • 标签: 蜂蛰伤 横纹肌溶解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简介:为了提高皮肤科临床诊断技能实战,需要提高广大皮肤科医师对伍德灯认识,根据切身临床工作体会并结合文献,探讨总结了伍德灯在色素性感染皮肤病中应用。伍德灯临床应用价值在于对某些皮损进行快速无创诊断鉴别诊断,是皮肤科医师需要掌握门简单、方便、实用临床诊断技能。

  • 标签: 伍德灯 色素性皮肤病 感染性皮肤病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女性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甲状腺功能或抗体指标异常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6月于我院就诊136例女性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体检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分析并比较两组受试者甲状腺功能或抗体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或抗体指标异常影响因素。结果:女性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发病年龄以50岁以上居多,平均病史为(6.83±1.28)年,皮损部位常位于大小阴唇及阴道口,且皮损形态多呈现色素脱失或减退并伴有定程度萎缩,临床症状多以瘙痒为主。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甲状腺功能或抗体异常发生率为16.91%(23/136),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13,P=0.02)。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病程(OR=4.27)、复发(OR=3.56)及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OR=8.11)是发生甲状腺功能或抗体异常影响因素。结论: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甲状腺功能或抗体异常发生率明显升高,临床医生应对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行甲状腺激素抗体水平检查,对继发性甲状腺疾病进行提早干预,以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外阴硬化性苔藓 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自身抗体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DNA完整与精子常规参数及形态相关。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12月于我院就诊男性不育症患者72例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男性100例为对照组。采用WLJY-9000型彩色精子质量检测系统检测精液常规参数及精子形态学参数,采用精子染色质扩散法(SCD)分析精子DNA完整。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检测指标差异。将观察组进步划分为少精症组(n=16)、弱精症组(n=33)、白细胞精子症组(n=23),对比各小组检测指标的差异。分析观察组中精子DNA完整与其它指标的相关。结果:观察组精子浓度、精子存活率、前向运动精子占比、正常形态精子占比、精子DNA完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精症组精子浓度最低,弱精症组精子存活率最低,白细胞精子症组前向运动精子占比及正常形态精子占比最低,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精子DNA完整与精子浓度、精子存活率、前向运动精子占比、正常形态精子占比均呈正相关(r=0.398、0.304、0.662、0.404,P均〈0.01)。结论:不孕症男性精子DNA完整、精子浓度、精子存活率、前向运动精子占比、正常形态精子占比均明显下降,且精子DNA完整与后4项观察指标均呈明显正相关。

  • 标签: 精子 DNA完整性 精子形态 精液参数 不育症
  • 简介: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治疗中效果安全。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科收治400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前、后,观察患者血β-HCG、血孕酮及包块直径变化,并统计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β-HCG、血孕酮含量及包块直径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β-HCG、血孕酮含量及包块直径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血β-HCG(1252±87.62)IU/L、血孕酮(4.53±1.13)U/L及包块直径(1.52±0.22)cm明显低于对照组血β-HCG(1367.84±93.47)IU/L、血孕酮(7.12±1.06)U/L及包块直径(2.17±0.24)cm,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88.50%(177/200)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1.50%(163/20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50%(43/200)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50%(45/200)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4,P=0.107)。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患者,改善患者血孕酮及血β-HCG含量,明显降低包块直径,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米非司酮 异位妊娠 安全性 甲氨蝶呤
  • 简介:甲真菌病约占所有甲病病例50%。糖尿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免疫抑制、肥胖、吸烟年龄增长是感染诱发因素。真菌镜检培养仍是诊断甲真菌病标准,但新实验诊断技术发展很快。激光和光动力疗法是可以选择替代治疗方案,还需要更进深入研究。

  • 标签: 甲真菌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狼疮肾炎是系统红斑狼疮种常见严重并发症,是急性肾损伤终末期肾病重要原因。目前认为免疫复合物是狼疮肾炎发展过程中重要启动因子。近年,狼疮肾炎免疫抑制治疗模式已从单纯皮质类固醇激素发展为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或霉酚酸酯治疗。在诱导缓解长期维持治疗中,也出现了多种新治疗方案,如神经钙调蛋白抑制剂生物制剂,为狼疮肾炎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

  • 标签: 狼疮性肾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甲疾病种类繁多,其中甲感染性疾病是重要组成部分。临床上最常见甲感染性疾病是甲真菌感染,但临床上甲感染性疾病还包括病毒、细菌、梅毒螺旋体疥螨等感染,临床工作中容易漏诊或误诊。

  • 标签: 感染性甲病 病毒 细菌 梅毒 疥疮
  • 简介:目的:探究与分析上皮卵巢癌组织中miR-26b、CD146TfR1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78例上皮卵巢癌患者设为观察组、78例卵巢良性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检测与比较两组患者组织miR-26b、CD146TfR1表达情况,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FIGO分期与病理分型患者表达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上述指标与上皮卵巢癌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组织miR-26b、CD146TfR1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中FIGO分期较高者阳性率高于分期较低者(P〈0.05),低分化患者则高于高分化中分化患者(P〈0.05),中分化患者高于高分化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述指标均与上皮卵巢癌有密切关系。结论:上皮卵巢癌组织中miR-26b、CD146TfR1呈现高表达状态,不同FIGO分期与病理分型患者表达情况也存在明显差异,其对于疾病诊断FIGO分期、病理分型了解具有较高临床意义。

  • 标签: 上皮性卵巢癌 组织 miR-26b CD146 TfR1
  • 简介:脱发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症状,脱发病因复杂、病种繁多,治疗也不尽相同。脱发疾病诊断,除了需要对毛发生理、疾病分类各脱发疾病临床表现有深入理解,还要结合相关检查所获得辅助诊断信息,尤其是毛发镜组织病理学检查。目前,毛发镜和头皮组织病理应用在国内还在起步阶段,但已经得到越来越多重视。本文将常见脱发疾病临床特征、毛发镜以及组织病理学表现进行结合,探讨脱发疾病准确诊断。

  • 标签: 脱发 诊断 毛发镜 组织病理
  • 简介:化脓肉芽肿(PG)是种多见于儿童、发生于皮肤或黏膜、常见良性获得血管肿瘤,临床多表现为快速增长、带蒂或宽基底发红色光滑丘疹,轻微损伤极易出血。PG好发于头颈部、四肢末端皮肤及口腔黏膜,患者常因皮损出血不止、影响美观或疼痛需要积极治疗。本病有多种治疗方法,传统方法包括冷冻、CO2激光、手术等;新近治疗包括外用β受体阻滞剂、长脉冲1064nmNd:YAG激光等治疗,效果显著、患者耐受好、不良反应少。PG有定复发风险、瘢痕形成及暂时性色素异常,在选择治疗时需要兼顾病因、美观及患者耐受等因素。

  • 标签: 化脓性肉芽肿 治疗 激光 手术 Β受体阻滞剂
  • 简介:随着研究不断深入,近年血管瘤与脉管畸形临床治疗进展迅速。外用药、全身用药、激光、血管内硬化、介入等治疗手段日渐成熟,治疗方案也逐渐规范化综合化。很多非手术治疗日渐成熟,并取代手术治疗成为首选治疗方式。但在很多情况下,手术治疗作为其他治疗方案补救措施仍具有不可替代重要作用。因此,如何进步明确手术治疗适应症,恰当地选择手术介入时机,将手术治疗作为脉管性疾病多学科、序列化综合治疗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亟待解决问题

  • 标签: 血管瘤 脉管畸形 手术 适应症
  • 简介:先天性血管瘤(congenitalhemangiomas,CH)是罕见良性血管肿瘤,出生时即存在并完全长成。根据其自然病程,分为两种主要亚型即快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RICH)、非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NICH)个中间亚型即部分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PICH)。RICHNICH临床特点相似,无性别差异。皮损好发于头颈、四肢躯干,常表现为紫红色或紫蓝色皮肤肿物,周边可见白色晕圈,表面可见毛细血管扩张。NICH皮损较RICH平坦。RICH通常在出生后数日至数周开始消退,大多在6—14个月时全部消退。NICH不会自行消退,与儿童成长成比例生长。PICH则表现出RICHNICH重叠特征。CH主要依据临床诊断,未能确诊或疑为其他肿瘤,则需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MRI)、动脉造影/或组织病理学检查。RICH可自行消退,般无需治疗,除非有并发症,皮损完全消退前应定期临床监测。NICH不会消退,如皮损保持无症状且不影响患者,则没有必要治疗,较大、明显增厚或有症状皮损,首选手术切除并建议在学龄期前进行。

  • 标签: 先天性血管瘤 临床表现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口服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有效及安全。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60例予口服枸地氯雷他定8.8mg,每天1次;对照组60例予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5mg,每天1次,两组疗程均为30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比较两组血清IL-2、IL-10、IgE水平差异。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10、IgE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血清IL-2水平在治疗后均有所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IL-10、IgE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试验组IL-2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地氯雷他定能通过调节Th1/Th2失衡及降低血清IgE水平而有效改善慢性荨麻疹症状,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有效而安全。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枸地氯雷他定 疗效性 安全性
  • 简介:系统红斑狼疮(SLE)是种多系统受累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儿童期发病患者约占15%-20%。儿童患者较成人更易出现狼疮肾炎、中枢神经受累及多脏器受损,其临床表现更为复杂、疾病进展快、预后差、病死率高。儿童系统红斑狼疮(jSLE)发病遗传易感基因突变密切相关,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是重要诱发因素,并和疾病严重程度脏器受累有关。2017年ACREULAR联合发布了SLE新分类标准,增加了各项诊断要点权重积分,有助于脏器受累患者诊断,提高了诊断特异性敏感性。近年达标控制治疗理念逐渐应用于儿童系统红斑狼疮治疗,中、重度患者常采用诱导缓解达标控制之后长期维持治疗。目前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策略主要目的是早期控制病情活动、防止脏器受损,从而提高患儿生存率生活质量。随着治疗理念新型免疫抑制剂尤其是靶向治疗药物应用,儿童SLE预后得到显著改善。

  • 标签: 自身免疫性疾病 风湿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儿童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对慢性湿疹患者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检测,探讨食物不耐受与慢性湿疹相关。方法:选取慢性湿疹患者106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人群6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微孔板技术检测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结果:观察组对照组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0.19%、4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3.49,P<0.01)。两组间,除鸡肉、猪肉、大米、牛肉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外,其他食物检测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阳性率由高到低食物依次为蛋清/蛋黄、牛奶、蘑菇、大豆、蟹、虾、玉米、西红柿、小麦、鳕鱼。观察组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阳性患者中,超过半数患者对两种及以上食物呈阳性反应。结论:食物不耐受在慢性湿疹发病中具有重要地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对慢性湿疹诊断及后续饮食调整方案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慢性湿疹 食物不耐受 特异性IGG抗体
  • 简介:系统红斑狼疮(SLE)是种慢性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涉及到多系统多器官损害。其临床表现多样,病程迁延反复,治疗及疾病管理非常复杂。首先需要控制包括疾病复发在内炎症反应,其次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因炎症控制不足导致不良后果以及长期药物治疗(尤其是糖皮质激素)带来不良反应。在患者整个生存期进行复杂而多样疾病管理是种慢性疾病管理模式。医师们要考虑不仅是治疗原疾病,还需要考虑到控制疾病长期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中风)、肾脏疾病、预防控制感染等。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预后 疾病管理
  • 简介:尽管对系统红斑狼疮(SLE)研究进行了个多世纪,然而其发病机制及病因还不十分明确。普遍认为该病是在遗传背景基础上,环境因素如感染、紫外线、药物、饮食等通过表观遗传修饰打破免疫系统平衡,导致细胞凋亡频率增加凋亡物质清除效率降低、免疫细胞异常分化活化等,产生大量自身抗体,最终导致多种组织器官损伤。因此,本文对现有的发病机制在基因学、表观遗传学、免疫学及环境因素四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总结,旨在为SLE病因学研究提供理论实验基础,并为SLE诊治提供新途径靶点。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基因学 表观遗传学 免疫学 环境因素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勃起功能障碍有效。方法:按照严格纳入标准,检索国内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数据库、维普资源系统)已公开发表有关针刺治疗勃起功能障碍随机对照试验,应用CochraneHandbook5.1.0中工具进行文献偏倚风险评估,应用Revman5.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项研究包括589例病例被纳入,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组,无论单独使用针刺或针药合用均能有效提高患者IIEF-5评分,但临床有效率因组间差异过大无法合并。结论:目前证据虽然提示针刺具有较好疗效,但纳入研究缺乏严谨设计及较为客观指标,结论需要谨慎地对待。

  • 标签: 针刺 勃起功能障碍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