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无痛人工流产术是育龄妇女意外怀孕被迫终止妊娠有效方法之一,由于手术比较简单安全、无痛苦,以致部分育龄妇女误认为对人体没有伤害,从而忽视了避孕,使受术人数逐年递增。本文详细阐述了无痛人流术后并发症及对受术者术前术后健康教育重要性,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 标签: 无痛人流术 健康教育 重要性
  • 简介:皮肤病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提高皮肤病防治水平至关重要,中医治疗有其独到之处,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中医治疗皮肤病临床思维进行探讨,总结出以下几点:①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支撑,整体观为认识基础;②“病-症-证”相结合;③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④把控动态,三因制宜;⑤经典与经验相结合;⑥内治与外治相结合。

  • 标签: 皮肤病 临床思维 中医
  • 简介:长期以来,临床医生治疗特应性皮炎通常选用抗过敏药、皮质类固醇制剂、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等,其中外用激素类制剂疗效最为肯定但其带来副作用早已被公认,除造成常见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局部免疫力下降、继发感染等副作用外,还有可能

  • 标签: 特应性皮炎 副作用 免疫抑制剂 皮质类固醇 抗过敏药 毛细血管扩张
  • 简介:临床思维能力是临床医生透过疾病现象揭示疾病本质理性认识过程,科学临床思维方法是临床医师成长和成功关键。在皮肤科实习医生中开展临床思维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式重大改革。该文立足基础知识掌握,拓宽知识面,通过去伪存真,把握疾病要点,培养多向性临床思维,对皮肤科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开展启发式教学查房等多方面、多角度培养。

  • 标签: 皮肤科教学 教学实践 临床思维
  • 简介:在实践性教学中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模式具体内容入手,结合中医皮肤科临床特点,从收集资料、现状分析、提出鉴别、推断诊断、制定方案几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临床思维模式培养关键环节,探讨了在实践性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领会知识并运用到临床工作中去。

  • 标签: 皮肤科 实践性教学 临床思维模式
  • 简介:皮赘是一种发生于老年和肥胖人群身体屈侧最常见良性毁容性肿瘤,女性发病率较高,皮赘治疗方法多样。即便是一种简单非侵袭性快速冷冻法,治疗一个皮赘也需1—3min。为加速皮赘治疗,组织钳已作为一种有效快速简单工具投入使用。通过使用组织钳,身体不同部位37个皮赘已被成功治疗,无复发及美容方面的缺陷。

  • 标签: 治疗方法 组织钳 皮赘 工具 器械 外科
  • 简介:皮肤位于人体表面,易于观察及分析,因此皮肤病学是最适宜应用各种图像技术临床二级学科,也是人工智能在医学研究主要应用领域之一。皮肤病学涵盖2000多种不同皮肤病,皮肤健康和皮肤疾病是发生率最高医学问题(几乎每个人均有)。

  • 标签: 皮肤病学 脉络 诊疗 影像 人体表面 图像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生殖器疱疹(GH)患者HSV—Ⅰ、Ⅱ型IgG、IgM抗体检测临床意义,评价其对GH诊断重要性和实用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生殖器部位有皮损者检测HSV抗原及IgG、IgM抗体。结果男性患者有生殖器皮损者215例,HSV抗原阳性率45.58%(98/215),抗体阳性率98.14%(211/215)。女性患者有生殖器皮损者193例,HSV抗原阳性率为38.86%(75/193),抗体阳性率99.48%(192/193)。生殖器有皮损者HSV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抗原阳性率。男女IgMⅠ型阳性率42.37%(100/236),提示HSV—Ⅰ所致GH明显增加。结论对生殖器皮损时间短进行HSV抗原检测,及对生殖器皮损时间长或反复者进行抗体检测是判断HSV感染检测方法。IgM抗体检测对有生殖器皮损但抗原检测阴性,及对无皮损排毒期具有辅助诊断意义。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 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斑秃患者皮肤镜征象表现及其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消失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初诊或复发后初诊斑秃患者初始皮肤镜征象以及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消失顺序,并分析其原因.结果斑秃发病男女比例相近,平均发病年龄为26.5岁,平均病程为32.6个月,临床类型以斑片型多见;斑秃患者皮肤镜征象出现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黄点(87.5%)、黑点(82.5%)、断发(77.5%)、短毳毛(76.25%)、感叹号发(45.0%),黄点、断发、短毳毛与斑秃病程呈负相关,感叹号发与轻拉发实验呈正相关,黑点、断发、感叹号发两两之间亦呈显著正相关.二苯环丙烯酮(DPCP)组患者随访期间内均未见明显新生毛发,而另外3组有1种或以上皮肤镜征象消失患者均伴有新生毛发增多.复方甘草酸苷组、复方倍他米松组、口服激素组中4种征象(黄点、黑点、断发、感叹号发)均有.患者治疗后征象最先消失比例最高为感叹号发,平均时间为治疗后7.3周,第二消失比例最高为黑点,平均时间为7.6周,第三消失比例较高为断发,平均时间为8.2周,最后消失为黄点,平均时间为8.4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感叹号发与病情活动度呈正相关,DPCP组患者病程长,病情活动度少,以重型及难治型患者占大多数,治疗起效慢.治疗后皮肤镜征象消失与治疗方法无关,与治疗起效时间有关,开始起效时间约在7.3周左右.超过随访时间所有征象均未消失患者,说明病情活动未得到控制,需调整治疗方案.治疗起效后毛囊重新进入生长期,引起感叹号发首先消失,随之黑点、断发亦消失。

  • 标签: 斑秃 皮肤镜 感叹号发 治疗
  • 简介:应着重反映研究中创新内容和作者独到观点,不必列出本学科已成为常识内容;不要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论著类文章摘要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发现(包括关键性或主要数据)和主

  • 标签: 文章摘要 关键词 研究方法 创新内容 重复题 撰写格式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蜱形态及生活史,并结合国内外近期文献及我科经验,对解除蜱叮咬常用方法作以归纳评价,并给出了残余口器处理意见和预防性给药方案。

  • 标签: 蜱叮咬 口器 预防性给药
  • 简介:黑甲是甲板或甲床呈灰黑色、棕黑色或黑色,可弥漫性或条带状或斑点状分布,可单发或多发。成年人甲母质中黑素细胞约有200个/mm2。任何引起黑素细胞活性增加或黑素细胞增生因素均可引起黑甲,例如真菌感染、理化因素、药物、系统性疾病、色素痣和黑素瘤等等。黑甲形成原因复杂多样,可为甲良性病变,亦可为恶性程度极高甲黑素瘤。为让临床医生对黑甲有全面的认识,本文对不同病因引起黑甲及其临床表现作一综述。

  • 标签: 黑甲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皮肤科护理工作中护患沟通技巧。方法:总结护士在进行语言和非语言性沟通技巧。结果:有效语言沟通要注意语言情感性、保密性、通俗性和准确性;有效非语言沟通要注意面部表情、目光、距离、仪表和倾听。结论:恰当地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能调动患者积极情绪,主动配合治疗,有利于患者身心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 沟通 皮肤科
  • 简介:作者报道3例患者因酗酒引发4次炎症性皮肤病。每个病例发疹特征相似。患者用润肤剂和局部用类固醇治疗迅速起效,但用锌替代治疗无效。未发现其他营养缺乏。此外,长期缓解依赖于酒精摄入减少。作者推测这是长期酗酒一个独立皮肤表现,这一症状可能比之前认识更普遍。

  • 标签: 皮肤征象 过度饮酒 炎症性皮肤病 长期酗酒 类固醇治疗 替代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