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改良翼状胬肉手术方法进行安全性评估研究。方法188例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改良方法进行翼状胬肉手术。对照组按照《眼科手术图谱》传统翼状胬肉切除术方法进行手术。记录所有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术后每周随访,记录术后1周、2周、3周、4周时结膜充血情况及结膜充血完全消退时间。随访3个月,记录发生角巩膜溃疡、结膜肉芽以及翼状胬肉复发病例数。结果实验组有96人完成随访,对照组有92人完成随访。实验组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为2.42±0.68天,对照组为4.27±1.05天,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结膜充血评分术后1周、2周、3周、4周时分别为3.31±0.47、2.76±0.74、1.89±0.860.94±0.70,对照组分别为3.84±0.37、3.58±0.67、2.93±0.71、1.85±0.78,两两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膜充血消退时间实验组为5.15±0.92周,对照组为7.20±1.08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未发生结膜肉芽,对照组为14例,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发生角巩膜溃疡4例、复发4例,对照组为7例、5例,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翼状胬肉手术方法在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术后结膜充血程度、结膜充血消退时间、结膜肉芽发生率上忧于传统手术方法,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角膜溃疡发生率、翼状胬肉复发率上改良手术方法与传统手术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翼状胬肉 手术方法 改良
  • 简介:目的探讨危重症小组干预模式在降低住院患者夜间外出不归发生率中应用。方法2015年7月-12月,我院危重症小组以"降低住院患者夜间外出不归发生率"为主题,开展为期6个月品管圈活动,探讨降低住院患者夜间外出不归方法。结果住院患者夜间外出不归由实施品管圈方案前19.8‰降低至实施6.5‰。结论开展危重症小组干预模式,能降低住院患者夜间外出不归状况,既保证病人安全,也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小组干预 外出不归 安全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下睑翻倒睫,切除下睑皮肤、轮匝肌,皮带睑板缝合矫正翻倒睫,同时可以美容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7例(75眼)下睑翻倒睫病例采用皮肤、部分轮匝肌切除,皮带睑板缝合法矫正。结果对47例(75眼)下睑翻倒睫病例采用皮肤、部分轮匝肌切除,皮带睑板缝合法,倒睫全部矫正无双重睑出现。结论对下睑翻倒睫患者行皮肤、部分轮匝肌切除,皮带睑板缝合法下睑翻倒睫可得到良好矫正,方法简单、可靠且同时起到良好美容效果。

  • 标签: 下睑内翻倒睫 皮内带睑板缝合 美容
  • 简介:目的探讨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临床治疗。方法对我院2005年-2015年住院治疗青光眼患者及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发生11例(13眼)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结果男性8例,女性3例,单眼9例(9眼),双眼2例(4眼),年龄65-78岁,平均70岁,开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3例(3眼),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2例(2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6例(8眼),经滴用2%阿托品眼用凝胶、静脉滴注甘露醇注射液、服用醋甲唑胺片降低眼压等,非手术治疗6例(8眼),晶状体摘除联合联合玻璃体前界膜切开4例(4眼),眼前段玻璃体切割术1例(1眼)。结果:11例13眼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中经过及时药物及手术治疗,均形成前房,眼压正常。视力:0.053例(3眼),0.1-0.25例(5眼),0.3-0.53例(5眼),取得较好效果。结论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临床治疗过程中,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正确处理,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 标签: 青光眼 睫状环阻塞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结膜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完全性上下泪小阻塞有效性,并评价这种手术优势、术后并发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完全性上下泪小阻塞患者22例22眼作为研究对象,施行微创结膜囊鼻腔吻合术。术后随访3~27mo,记录患者的人口学数据、手术时长、义长度、随访时间、义通畅情况、术后并发、对手术是否满意,分析数据结果,评价微创结膜囊鼻腔吻合术临床意义。结果:手术总体成功率为95%(21/22),患者总体满意度为68%(15/22)。术后并发包括鼻腔肉芽组织包裹义管下口2例(9%),中鼻甲黏膜堵塞义管下口3例(14%),鼻黏膜覆盖义管下口1例(5%),义管管被分泌物堵塞5例(23%),异物不适感10例(45%),干眼2例(9%),鼻腔分泌物逆流入结膜囊8例(36%)。结论:微创结膜囊鼻腔吻合术可有效治疗完全性上下泪小阻塞。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组织损伤小,并发少,且不遗留面部皮肤瘢痕。

  • 标签: 结膜囊鼻腔吻合术 微创 上下泪小管阻塞 Medpor泪道义管
  • 简介:目的探讨化脓性泪小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28例化脓性泪小炎确诊患者。把他们分为4组。第1组单纯泪小炎,冲洗泪道有液体进入鼻口腔。第2组泪小炎合并泪小阻塞。第3组泪小炎合并慢性泪囊炎但不合并泪小阻塞。第4组泪小炎合并慢性泪囊炎及泪小阻塞。所有组用聚维酮碘结膜囊冲洗及泪小管灌洗,同时泪小中用妥布霉素冲洗并注入盐酸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眼局部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脓性分泌物减轻1组给予保守治疗;第2组给予泪小切开术。第3组给予泪囊鼻腔吻合术。第4组给予泪囊鼻腔吻合+泪小切开术,术后同术前保守治疗。结果所有组泪小炎全部治愈。但第2及第4组各有1例泪小阻塞。结论聚维酮碘结膜囊冲洗及泪小管灌洗,泪小中用妥布霉素冲洗并注入盐酸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眼局部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或在此基础上合并泪小切开和/或泪囊鼻腔吻合术,简单方便,疗效确切。

  • 标签: 化脓性泪小管炎 诊断 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眼表观察比较两翼状胬肉手术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原发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成AB2组,各38人。A组采取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术中使用丝裂霉素C;B组采取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移植。比较2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复发率,角膜修复时间、形态,术后不适症状改善。结果2组患者角膜修复行为不同。2组患者于术后周观察角膜上皮修复程度,B组好于A组(P〈0.05);2组患者BUT比较,A组术前与术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术前与术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A、B两组术后6个月泪膜破裂时间,B组较A组更长(P〈0.05);2组术后6个月眼部干涩、异物感等症状改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移植术后角膜上皮修复快,泪膜稳定性有明显提高。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 丝裂霉素C 泪膜
  • 简介: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后,局部应用1g/L环孢霉素A对胬肉复发抑制效果。方法:对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58例58眼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入选眼均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根据术后是否应用1g/L环孢霉素A滴眼液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追踪随访1a,观察患者胬肉复发率。结果:术后试验组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test,SⅠt)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9.93±1.59vs8.47±1.53mm/5min);SⅠt结果也显示1g/L环孢霉素A使患眼术后泪液分泌量较术前有所增加。术后1a试验组与对照组胬肉复发率分别为10%和39%。对照组并发出现率要高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局部应用1g/L环孢霉素A滴眼液能够安全有效地降低胬肉复发率。

  • 标签: 环孢霉素A 翼状胬肉切除术 复发 并发症
  • 简介:目的参照眼球解剖参数,观察4术式治疗APACG急性发作临床效果,研究其手术方式选择,减少并发发生。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择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科治疗APACG急性发作期患者,48例53眼。根据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和眼球参数(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前房深度等)作为手术方式选择条件分别作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青白联合手术、单纯白内障手术、激光虹膜周切术,观察术后眼压(非接触性)、BCVA、房角改变、前房深度、滤过泡形态、并发等。结果术后眼压较术前均明显下降,青白联合手术后眼压水平低于其他术式。视力较术前均有提高,单纯白内障手术提高最明显。前房深度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加深,青白联合手术和单纯白内障手术加深显著。术后并发无明显差异。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和青白联合手术术后滤过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具有短眼轴、晶状体相对比较厚APACG患者,白内障手术指针可适当扩大,倡议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时联合行晶状体摘除术,术后眼压控制更好,同时提高视力,短期内避免二次手术。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青白联合手术 激光虹膜周切术 晶状体厚度
  • 简介:目的探讨自我管理项目在门诊青光眼患者应用及效果。方法将112例门诊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56例对照组、56例干预组。对照组给予门诊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健康教育指导;干预组在门诊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自我管理项目干预,比较两组病人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水平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12周,干预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项目干预能提高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水平和生活质量。

  • 标签: 青光眼 自我管理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前葡萄膜炎并发白色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确诊为并发性白色白内障患者15例24眼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虹膜粘连范围广泛采用23G玻切环切虹膜缘瞳孔再造,每例均行前囊膜染色。术后观察视力、眼压、瞳孔对光反应、前房炎症反应、并发及葡萄膜炎复发情况。结果24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1w脱残率87.5%,6m脱残率92.7%。瞳孔恢复灵敏对光反应8眼,对光反应迟钝10眼,并发包括发性白内障1眼(0.04%),轻微虹膜粘连眼3眼(12.5%),过性高眼压眼3眼(12.5%),术后未见葡萄膜炎复发。结论前葡萄膜炎并发白色白内障常常伴随虹膜粘连,晶体全白膨胀,手术复杂,但选好手术时机熟练掌握手术方法,超声乳化吸除术安全可靠,视力恢复好。

  • 标签: 前葡萄膜炎 并发性白色白内障 超声乳化吸除术 囊膜染色
  • 简介: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微信等方式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出院后进行延伸护理服务,以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和改善护患关系影响。方法将160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观察组患者于出院周开始电话回访,以后分别于两周、月、三月、六月、年回访。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对2组患者遵医行为和再入院人数及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随访期间遵医行为人数及满意度调查,明显好于对照组,再入院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延伸护理服务有利于患者掌握闭角型青光眼相关健康教育知识,增强患者遵医行为,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对延缓病情进展、预防并发、减少再入院次数、减轻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

  • 标签: 延伸护理服务 遵医行为 健康教育指导 青光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AIM:TocomprehensivelyevaluatethepotentialassociationofCOL1A1polymorphismswithhighmyopiaby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METHODS:AllassociationstudiesonCOL1A1andhighmyopiareporteduptoJune10,2014inPubMed,Embase,WebofScience,andtheChineseBiomedicalDatabasewereretrieved.Oddsratios(ORs)and95%confidenceintervals(95%CIs)wereanalyzedfor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SNPs)usingfixed-andrandom-effectsmodelsaccordingtobetween-studyheterogeneity.PublicationbiasanalyseswereconductedbyEgger’stest.RESULTS:Atotaloffourstudiesfromreportedpaperswereincludedinthisanalysis.TheMeta-analysesforCOL1A1rs2075555,composedof2304highmyopiapatientsand2272controls,failedtodetectanysignificantassociationwithhighmyopia.Atotalof971casesand649controlsweretestedforCOL1A1rs2269336.TheassociationofCOL1A1rs2269336withhighmyopiawasobservedinrecessivemodel(CCvsCG+GG,P=0.03)andinheterozygousmodel(CGvsGG,P=0.04),butnotinothermodels.CONCLUSION:ThisMeta-analysisshowsthatCOL1A1rs2269336(CCvsCG+GG)affectsindividualsusceptibilitytohighmyopia,whereasthereisnoassociationdetectedbetweenSNPsrs2075555andhighmyopia.Giventhelimitedsamplesize,furtherinvestigationsincludingmoreethnicgroupsarerequiredtovalidatetheassociation.

  • 标签: COL1A1 HIGH MYOPIA ASSOCIATION META-ANALYSIS
  • 简介: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中连续锁边缝合不同结膜瓣对泪膜稳定性影响。方法双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26例,双眼均行小梁切除术,左眼组:以穹窿部为基底结膜瓣组26例26眼;右眼组:以角膜缘为基底结膜瓣组26例26眼,两组中结膜瓣均采用连续缝合密闭切口,并检测术前1d、术后1d、7d、14d、30d、60d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Time,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Itest,SIT)、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fluorescenceintegral,FI)。结果两组间BUT、SchirmerI试验于术后1d、7d、14d、30d及60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连续锁边缝合以穹窿为基底结膜瓣小梁切除术显著降低了泪膜稳定性,为提高患者舒适度我们主张以角膜缘为基底作为手术切口。

  • 标签: 小梁切除术 连续锁边缝合 结膜瓣 泪膜
  • 简介:目的:研究泪小主要致病菌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西安市第医院就诊泪小患者57例57眼,取泪小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泪小管内排出硫磺颗粒碾开涂片以寻找放线菌。结果:泪小患者57例57眼中,有56眼挤压泪小管见硫磺颗粒经泪点排出,取硫磺颗粒碾开涂片均见放线菌。57眼患眼取泪小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55眼为阳性,共培养出菌株63株,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和肺炎球菌,其他菌种少见。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利福平、头孢西丁、氯霉素、美洛西林等药物敏感性较高。结论:放线菌为泪小主要致病菌,且大部分存在于其他细菌合并感染。利福平、头孢西丁、氯霉素、美洛西林等药物治疗泪小炎敏感性高。

  • 标签: 泪小管炎 致病菌 药物敏感性 诊断
  • 简介:马凡氏综合常染色体不完全外显性遗传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涉及心血管、骨骼和眼等系统,病死率高。对发病患者应加强健康教育、风险管理,积极治疗护理,给予心理支持。患者生育正常儿和患儿几率各为50%,这就意味着提高正常儿出生率是医务人员为之奋斗目标,也是马凡氏综合患者福音,所以,加强遗传学、优生优育教育将成为马凡氏综合健康教育新动向。

  • 标签: 马凡氏综合症 健康教育 遗传 优生优育
  • 简介:目的:应用Pentacam眼前节测量分析系统对高度近视眼行飞秒激光LASIK和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后角膜表面的变化进行观察比较。方法:选取2015-05/12于我院行激光角膜屈光手术高度近视患者(-6.00D≤等效球镜度数≤-10.00D)67例132眼,根据患者接受手术方式不同分成飞秒激光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简称FS-LASIK组)66眼和行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简称SMILE组)66眼,术中SMILE组角膜帽厚度和FS-LASIK组术中角膜瓣厚度都设置为110μm。分别于术前、术后3、6mo利用Pentacam测量患者角膜表面高度,观察对比其术前术后角膜表面高度变化量。结果:术后6mo,FS-LASIK组角膜表面高度为6.47±1.65mm,显著高于术前5.20±1.32mm。SMILE组角膜表面高度为6.40±1.33mm,显著高于术前5.18±1.25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mo,FS-LASIK组角膜表面高度前凸量(1.29±1.28mm)与SMILE组(1.22±0.89mm)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S-LASIK和SMILE矫正高度近视术后均出现定程度角膜表面前突,表面高度值增加;FS-LASIK相较于SMILE,术后早期角膜表面变化量略大,但无明显临床差别,SMILE术后角膜表面形态稳定性相对略好。

  • 标签: 角膜磨镶术 飞秒激光 基质透镜取出 PENTACAM 高度近视 角膜后表面高度
  • 简介:目的探讨两不同方案99锝-亚甲基二膦酸盐(云克)对Graves病引起浸润性突眼治疗效果对比。方法对90例确诊Graves病经治疗甲亢治愈但仍有突眼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突眼组别,每组随机分为99Tc-MDP长疗程治疗组和短疗程治疗组。经五疗程(5月)观察其眼部变化。结果99Tc-MDP对浸润性突眼治疗效果显著,且轻、中、重度各突眼组长疗程99Tc-MDP治疗对减轻眼部炎症效果比短疗程更为明显(P〈0.05)。结论99Tc-MDP治疗浸润性突眼较好且安全;长疗程99Tc-MDP治疗对减轻眼部炎症更为有效。

  • 标签: 云克 GRAVES眼病 GRAVES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