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我们诊治1例原发性肝癌合并下静脉和右心房瘤栓致肺栓塞患者,现报道如下。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54岁,农民。既往体健。活动胸闷、气促5天”于2014年3月1日入院。查体:体温:36.9℃,脉搏:106次份,呼吸25次/分,血压90/50mmHg。

  • 标签: 肝癌 腔静脉 右心房肿瘤 肺栓塞
  • 简介: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对原发性肝癌(PLC)并发门脉高压(PHT)患者相关静脉流量和门静脉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84例PLC并发PHT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奥曲肽和普萘洛尔,给予对照组普萘洛尔治疗,3天观察脾静脉、门静脉、肝静脉流量和门静脉管内径、平均血流速度(TAV)、血流量(BF)1变化。结果治疗,观察组门静脉流量为(712.55±83.76)ml/min,显著低于对照组【(826.53±106.92)ml/min,P〈0.05】,脾静脉流量为(273.45±43.17)ml/min,显著低于对照组【(332.31±53.93)ml/min,P〈0.05】,肝静脉流量为(1232.17±792.63)ml/min,与对照组【(1195.65±801.37)ml/min,P〉0.05】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观察组门静脉直径为(10.88±0.31)mm,显著小于对照组【(11.48±0.59)mm,P〈0.05】,PVP为(2.36±0.64)kPa,显著低于对照组【(2.89±0.66)kPa,P〈0.05】,TAV为(14.93±2.56)cm/s,显著快于对照组【(13.75±2.35)cm/s,P〈0.05】。结论奥曲肽和普萘洛尔联合应用能更好地控制PLC并发PHT患者静脉高压

  • 标签: 肝癌 门静脉高压症 奥曲肽 普萘洛尔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镜止血治疗效果和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接收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内科止血治疗,治疗组34例在常规内科止血基础上再应用镜止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出血停止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对比止血成功机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出血停止时间对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1再次出血1例,发生率为2.94%,对照组再次出血患者5例,发生率为16.67%,组间比较,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为94.11%,对照组临床疗效为76.67%,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镜止血,相较于常规止血治疗,疗效显著,且镜止血操作简单,安全性较好,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 标签: 非静脉曲张 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止血
  • 简介:目的观察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在内镜治疗,早期口服营养液可行性。方法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就诊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228例,观察组114例在内镜止血12h早期给予口服营养液,114例对照组患者则接受流质饮食。结果治疗1w,观察组血清TBIL为(15.4±4.2)μmol/L、ALB为(32.4±6.1)g/L,对照组则分别为(18.7±3.67)μmol/L和(29.1±3.7)g/L,观察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NR为(12.0±1.0),对照组为(14.5±0.7),两组差异显著(P〈0.05);在随访期间,两组自发性腹膜炎、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发生率无显著阵相差(P〉0.05)。结论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镜下止血早期进食营养液,对肝功能恢复有帮助,并可能减少再出血发生

  • 标签: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内镜治疗 口服营养液
  • 简介:背景:协同刺激分子异常表达与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关系密切。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是重要负性协同刺激分子,与相关配体结合可诱导并维持肿瘤细胞免疫耐受,从而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PD-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5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第医院88例结直肠癌患者,以16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可溶性PD-1(sPD-1)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3+T细胞上PD-1表达。结果: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sPD-1含量和CD3+T细胞上PD-1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sPD-1含量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和肿瘤部位无关(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PD-1高表达,且与肿瘤分期、转移呈正相关。检测PD-1有助于估计病情进展,有望成为新肿瘤标记物或抗肿瘤靶点。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程序性死亡受体-1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流式细胞术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胃肠肽激素变化情况。方法以8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是否行血液透析治疗分为观察组A(29例未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B(53例行血液透析治疗),另选40例同期进行健康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三组患者胃动素、血清胃泌素、生长抑素、血清瘦素水平及胃肠道症状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A和观察组B患者胃动素、血清胃泌素、生长抑素、血清瘦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B血清胃泌素、血清瘦素水平高于观察组A,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B胃肠道症状发生率为34.0%,明显高于观察组A24.1%及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肾脏是胃肠肽激素主要生物降解和清除场所,血液透析治疗可影响患者胃肠肽激素血清水平,增加胃肠道症状发生率,是引起患者消化道功能紊乱主要原因。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胃肠肽激素 胃肠道症状
  • 简介:背景: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临床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目的:探讨DILI患者临床特征。方法:收集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并确诊DILI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并探讨临床特征与预后相关性。结果:共纳入DILI患者51例,男女比例为1∶1.32,平均年龄(50.6±17.9)岁,其中60岁及以上人群占比最高(43.1%)。肝细胞损伤型为主要肝损伤类型(84.3%)。引起DILI最常见药物依次为中草药、心血管系统药以及激素和内分泌代谢药,分别占51.0%、19.6%和9.8%。患者合并基础疾病涵盖全身多个系统。DILI临床表现不典型,实验室检查亦缺乏特异性,5.9%患者自身抗体阳性。大部分DILI患者预后较好,治愈率和好转率分别为21.6%和66.7%,死亡率为5.9%,死因均为肝衰竭。患者入院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水平和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结论:DILI好发于老年人群,中草药不规范使用可能是导致其发生重要因素。DILI临床表现不典型,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好。入院时ALT、AST、TBIL、白蛋白水平和PT、INR与预后密切相关。

  • 标签: 药物性肝损伤 中草药 临床特征 治疗 预后
  • 简介:背景:自身免疫性肝病相互之间以及与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重叠增加了诊断难度,深刻认识其临床特征至关重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探讨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对PBC-AIH重叠综合征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般情况、临床表现、生物化学指标、免疫学指标、肝组织学表现、影像学特点以及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分为合并组和非合并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结果:81例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男女比例为1∶9.1,平均发病年龄为(58.1±9.9)岁。53.1%患者存在临床症状,其中黄疸和皮肤瘙痒占18.5%。血清ALT、AST、ALP、GGT、TBil、Glo水平均升高,多数患者血清IgG、IgM水平升高。ANA阳性率、AMA和(或)AMA-M2阳性率、SMA阳性率、gp210和(或)sp100阳性率分别为100%、90.1%、1.2%、11.1%。门管区淋巴浆细胞浸润、界面性肝炎为主要组织病理学特征,同时具有PBC和AIH病理表现者占50.6%。影像学证实28例(34.6%)患者肝硬化,76例(93.8%)腹腔淋巴结肿大。23例(28.4%)PBC-AIH患者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为干燥综合征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合并组GGT水平显著低于非合并组(P=0.001),其余临床特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深入认识PBC-AIH重叠综合征临床特征同时筛查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至关重要,尤其是干燥综合征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 标签: 肝硬化 胆汁性 肝炎 自身免疫性 回顾性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非肝病患者肝功能指标的临床特征。方法纳入A组150例为〈60(46.83±6.08)岁,B组222例为60-74(65.89±4.61)岁和C组278例为〉/75(82.91±4.77)岁患者。常规检测肝功能指标。结果B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分别为(24.35±28.82)U/L、(36.45±34.23)U/L、(78.44±35.44)U/L,均分别高于A组[(17.85±9.65)U/L、(28.38±22.23)U/L、(72.78±28.79)U/L,P〈0.05]和C组[(17.72±12.05)U/L、(28-31±19.04)U/L、(70.36±20.04)U/L,P〈0.01];血清总胆汁酸(TBA)、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在A、B、C组呈现出依次下降趋势(P(0.05或P〈0.01);B组和C组基础疾病患病率分别为74.77%和179.50%,显著高于A组32.67%(P〈0.01),合并罹患多种基础疾病比例也随年龄呈上升趋势。结论60岁-74岁老年组肝功能异常突出,随年龄增长肝脏合成和代谢等功能降低,尤其是蛋白合成功能降低更明显,基础疾病患病率明显升高,提示临床上应慎用加重肝脏负担药物,避免药物性肝损伤发生,并注重营养支持治疗。

  • 标签: 老年患者 肝功能 基础疾病 临床建议
  • 简介: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影响。方法以80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全麻,观察组给予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VAS评分情况、PCIA使用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术后2、4、8、12、24h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0.05);观察组48hPCIA按压次数低于对照组,镇静评分髙于对照组(/><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32.5%(/><0.05)。结论胃癌患者手术时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提髙术后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改善预后及生活质量,其临床应用价值髙。

  • 标签: 胃癌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镇痛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精细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治疗过程中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中心治疗137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9例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运动指导等精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空腹血糖和餐2h血糖水平、对护理措施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1%,明显低于观察组89.9%(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2小时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2%,明显高于对照组75.0%(P〈0.05)。结论对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指导及定期随访等精细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治疗社区管理效果,良好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预后,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 标签: 糖尿病性胃轻瘫 护理干预 治疗
  • 简介:贲门失弛缓(AC)是由于食管缺乏蠕动和食管下段括约肌(LES)失弛缓而致压力增高,对吞咽动作松弛反应减弱所导致。其病因较为复杂,目前存在争议,主要认为是食管壁间神经丛节细胞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可累及整个胸段食管,但以食管中下部最为明显。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咽下困难、食物反流和下段胸骨不适或疼痛。本病治疗方式包括般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本文就贲门失弛缓治疗进展作综述。

  • 标签: 贲门失弛缓症 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结肠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影响。方法以92例行气管插管手术治疗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静脉全麻,观察组给予全麻符合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插管和术后MAP、Sp02、HR变化情况,肺部感染、肺部啰音、发热、咳痰发生情况以及免疫学指标(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CD4+/CD8、TH1/TH2)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各时间点MAP、Sp02、HR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0.05)。对照组术后发热、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6.1%、23.9%,明显髙于观察组4.3%、4.3%,差异显著(/><0.05)。两组患者术后3d中性粒细胞均较术前升髙,淋巴细胞、CD4+/CD8+、TH1/TH2较术前降低(/><0.05),但观察组淋巴细胞、TH1/TH2水平髙于对照组(/><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有效预防或减少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对患者免疫抑制较轻,是较为理想麻醉方式,具有较髙应用价值。

  • 标签: 结肠癌 气管插管 全麻 硬膜外麻醉
  • 简介: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病人舒适化诊疗服务也逐渐普及,其中无痛消化镜对消化道疾病诊疗作用更是日益突出。老年人群体因其特殊生理状况往往使消化镜检查过程麻醉管理更为棘手。本文通过文献复习,对老年人无痛消化镜麻醉管理过程多方面事项包括评估、实施、药品对比及并发处理方案进行归纳综述,为临床老年人无痛消化镜麻醉管理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老年人 胃肠镜 麻醉管理
  • 简介:目的:观察胃镜下胃黏膜肾上腺素注射联合金属钛夹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探讨其优点与操作注意事项。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入选108例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据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胃镜治疗组(57例)与常规治疗组(51)例,胃镜组于入院12h内行胃镜下胃黏膜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钛夹止血,常规组予静滴质子泵抑制剂、生长抑素,口服去甲肾上腺素冷生理盐水等内科止血,比较两组止血效果、输血例数与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胃镜组术中即时止血率100%,2例胃镜下血管裸露患者术后48h发生再出血,该行外科止血,5例溃疡面较大者出现钛夹脱落。常规组10例内科止血效果不佳者改行胃镜止血措施,8例成功止血,2例改行外科止血。治疗中,胃镜组输血比例(1.8%)明显低于常规组(11.8%)(P〈0.05);治疗48h两组总体止血效果构成差异显著(P〈0.05),胃镜组总体有效率(96.5%)显著高于常规组(84.3%)(P〈0.05),平均住院时间[(5.4±1.7)d]显著低于常规组[(7.7±2.1)d](P〈0.05)。结论胃镜下胃黏膜注射肾上腺素与放置金属钛夹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协同止血作用,较常规内科药物止血效果明显提高,且极大减轻外科手术率。

  • 标签: 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胃镜 肾上腺素 钛夹
  • 简介: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致冠心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精细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口服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精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出血量及护理再出血情况、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髙于对照组82.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尸<0.01);实验组护理出血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止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1)。实验组护理并发及半年内再出血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护理护理满意度为97.50%,明显优于对照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对阿司匹林致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出血量,减少并发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消化道出血 冠心病 阿司匹林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究对糖尿病合并胰腺炎患者实施连续性血糖监测和整体性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89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分别给予连续性血糖监测和整体性护理以及常规血糖监测和护理。结果干预后,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并发发生情况、住院天数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并发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服务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血糖监测和护理措施相比,对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连续性血糖监测和整体性护理措施可以保持合适血糖水平,防止并发发生,减少住院天数并提高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 标签: 糖尿病 急性胰腺炎 血糖监测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消化道黏膜下肿物在超声镜下表现特征。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我院114例消化道黏膜下肿物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入选对象均采用超声镜检查,观察黏膜下肿物在超声镜下影像学特征。结果检出黏膜下肿物包括平滑肌瘤(35例)、胃肠道间质瘤(29例)、脂肪瘤(20例)、类癌(12例)、异位胰腺(8例)、神经鞘瘤(4例)、错构瘤(4例)、血管球瘤(2例);超声镜诊断符合例数为97例,总诊断符合率为85.96%。其中对平滑肌瘤(94.29%)、胃肠道间质瘤(93.10%)、脂肪瘤(100.00%)、类癌(75.00%)、异位胰腺(75.00%)、血管球瘤(100.00%)均具有较高诊断率,而对神经鞘瘤(25.00%)和错构瘤(0.00%)诊断符合率相对较低。结论各种消化道黏膜下肿物在超声镜下具有不同表现特征,对消化道黏膜下肿物鉴别及治疗方法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消化道 黏膜下肿物 超声内镜
  • 简介:目的明确上皮瘤变概念,对结直肠上皮瘤变进行病理诊断分析,旨在指导医护人员正确诊断患者病情,避免误诊。方法选取我院收治镜活检病理诊断为“上皮瘤变”48例作为研究对象,保留同患者镜活检资料和手术标本,期间共获得同患者手术前镜活检切片48张,HE染色切片188张,由3名医师分别复查,最后诊断以手术标本切片为准。结果48例患者中有23例在术前被诊断为低级别上皮瘤变,有25例在术前被诊断为髙级别上皮瘤变,术后通过病理诊断,有6例确诊为腺瘤,并伴随有低级别上皮瘤变,有11例确诊为髙级别上皮瘤变,剩余31例均确诊为腺癌,癌症比例为64.58%,其中浸润性腺癌26例(54.17%)。根据患者镜活检资料和同患者手术标本相互比较,并通过3名医生复检,有两例在术前被误诊为腺癌。结论认真领会上皮瘤变概念,并应用到结直肠患者病理诊断分析过程中,通过与临床医师有效配合,降低误诊率,延长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结直肠 上皮内瘤变 病理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镜(EUS)在诊断直肠癌及其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中价值。方法纳人经结肠镜和临床病理证实为直肠癌患者59例,均行EUS检查,并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以临床病理为“金标准”,EUS诊断直肠癌浸润深度准确性为84.75%,1\期、T2期、T3期、T4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7.78%、83.33%、92.31%、66.67%,与临床病理病理T分期致性较好(k=0.544);EUS诊断准淋巴结转移准确率为77.97%,队期、味期、N2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9.17%、81.48%、62.50%,与临床病理1^分期致性较差(1<=0.305)。结论EUS评估肿瘤浸润深度准确性较髙,且能够反映淋巴结转移情况,具有较髙应用价值。

  • 标签: 直肠癌 超声内镜 术前分期 浸润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