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研究在PICC维护贴的固定当中使用等号固定法的效果以及具体的应用情况。方法: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2019年1月到9月在我院肿瘤住院部PICC进行导管维护的患者一共选择了3065名,根据患者使用的固定方法进行分组处理,其中使用传统方法需要固定PICC患者一共613名,将其作为对照组,使用创新固定的方法一共2452名,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出现皮肤损伤,松脱等情况以及舒适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医用黏胶出现皮肤损伤,贴膜松脱以及感觉舒适的情况都是明显超过对照组的,差异明显,P

  • 标签: 等号式固定法 PICC维护 贴膜固定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护理中植入静脉输液港(PORT)的应用效果,准确判断植入静脉输液港(PORT)的应用价值,同时总结一系列的护理体会,想方设法优化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为他们生存质量的提高、负性情绪的改善等提供有力的支持。方法: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恶性肿瘤患者选为主要的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于患者采用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植入静脉输液港(PORT)治疗。两组患者予以同样的综合性护理服务。通过比较两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服务满意度,积极改进护理工作的不足之处,实现护理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结果:实验组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恶性肿瘤患者植入静脉输液港(PORT)治疗阶段并发症的发生率普遍低于对照组。结论:植入静脉输液港(PORT)应用于肿瘤患者在治疗中比PICC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表明方法安全有效,同时减少了维护需求及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说明植入静脉输液港(PORT)更适合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使用。

  • 标签: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PORT) 恶性肿瘤患者 护理效果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恶性肿瘤PICC置管化疗患者实施家属参与护理的效果。方法:本文共计纳入92例恶性肿瘤患者,均接受PICC置管化疗处理,且时间为2021.01-2023.01。双色球法均匀分组,46例/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实践组:实施家属参与护理。比较二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实践组护理后的冲管及封管次数更少,护理服务水平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将家属参与护理实施到研究化疗患者中,可减少冲管次数,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借鉴。

  • 标签: 恶性肿瘤 PICC置管 化疗 家属参与式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隧道PICC置管术在预防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效果。方法:以2022年01月-2022年12月为研究起止时间,选取此时段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胸部肿瘤内科收治的60例静脉置管患者为研究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组,参照组30例予以常规超声引导下塞丁格PICC静脉置管干预,观察组30例予以超声引导下隧道PICC静脉置管干预。评析指标: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满意率、一次置管成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比生活质量评分,干预前二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患者满意率,干预后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一次置管成功率与非计划性拔管率,干预后前一项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后一项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进行PICC置管时,选取隧道PICC置管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减少非计划拔管情况,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建议研究使用。

  • 标签: 隧道式PICC置管 常规PICC置管 生活质量评分 一次置管成功率 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PICC管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留置导管之一,本文对PICC管的日常护理、并发症的处理以及健康宣教进行探讨。

  • 标签: PICC管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植入静脉输液港(VPA)在临床中的应用来比较不同患者更适合于哪一种导管,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选择PICC组、VPA组各30例,分别统计置管成功率,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导管留置时间。结果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93.3%,总置管成功率为100%;VPA组一次置管成功率96.7%,总置管成功率10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PICC组为20.0%,VPA组为3.3%(P〈0.05);两组因意外因素致拔管留置时间,PICC组为1年左右,VPA组为2年以上。结论从长远期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考虑,在患者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需要二年以上的长期静脉输液的推荐使用VPA,反之推荐使用PICC

  • 标签: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比较
  • 简介:华法林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长期预防血管栓塞发生的处方药物,因此,制定抗凝患者的系统教育计划,对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出血或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近几年来在临床开展抗凝管理工作的内容进行了总结,旨在帮助患者了解华法林的基本知识以及日常注意事项,掌握自我管理的技巧。

  • 标签: 华法林 临床药师 抗凝管理
  • 简介:我院自1993~1994年以来,已先后为35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拟行了瓣膜置换术。通过调查、分析,针对不同的心理反应,具体进行了心理护理,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5例,男10例,女25例,年龄39~68岁之间。所施术:换单瓣25例,换双瓣10例。2调查方法通过查房或与病人单独交谈了解病人的心理状

  • 标签: 瓣膜置换术 人的心理 术前 手术焦虑 心理反应 风湿性心脏病
  • 简介:老年患者由于多种因素,如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差、皮肤松驰.周围循环障碍以及多次反复静脉穿刺致静脉炎,特别是伴有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时,采用四肢浅静脉穿刺时困难较大,但静脉给药是治疗、抢救老年患者的主要途径,是护士工作的一项主要的技术操作,工作量大,也是大多数老年患者不愿接受的一种给药方法.为了改进给药方法减少老年患者的痛苦,保证治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我科2002年7月以来,外周静脉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以其独特的优点开始在临床使用,它可避免传统的插入途径置管,尤其锁骨下静脉穿刺可能出现气胸、血胸、感染、空气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成为老年患者长期输液、抢救的重要途径.

  • 标签: 老年患者 临床应用 治疗 PICC 抢救 体会
  • 作者: 孙会芬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5-15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5期
  • 机构:广元市朝天区人民医院孙会芬心脏在身体各个器官当中是最重要的身体器官,在身体的内部具有协调性的作用,能够使身体各方面正常运作,从而展开一系列的重要活动。心脏有四个瓣膜,分别分为二尖瓣、三尖瓣和主动脉、肺动脉,这四个瓣膜分别协调运作,促使身体血液不断的产生循环,保证身体四肢能够正常活动,在进行剧烈运动的时候具有一定的承受压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我国30~85岁居民中AF患病率为0.77%,其中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0%以上。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AF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卒中则是最常见的表现类型。

  • 标签: 心房颤动患者 抗凝治疗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瓣膜 心律失常 流行病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留置PICC导管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和自我管理能力水平进行调查,并分析两者相关性,为留置PICC导管患者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肿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CPPSM)对307例留置PICC导管的患者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留置PICC导管患者总体健康状况评分为(73.37±21.05)分;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得分(150.95±15.29)分,总体处于较好水平。留置PICC导管患者总健康状况与自我管理总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86(P<0.05)。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维度分别与日常导管观察、带管日常生活、维护依从性等维度呈正相关(P<0.05)。性别、照顾者、居住地、置管次数、病种、家庭收入水平、维护地距家距离、文化程度均为生活质量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留置PICC导管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与自我管理总分密切相关,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以使患者更好地掌握自我管理技能,促进其行为改变,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PICC 生活质量 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