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是自然界的抗生现象.每一种抗菌药物进入临床后伴随而来的是细菌的耐药,即细菌在药物浓度高于人类接受的治疗剂量浓度下能生长繁殖.这种耐药可能与整个菌种的固有特性有关,也可能出现在正常敏感菌种内,通过变异或者基因转移获得.耐药基因决定了各种各样的机制,使细菌抵抗特定抗菌药物的抑制作用.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对每一种新药的耐药现象逐渐增加,耐药的普遍性随地理区域和时间而变化,但细菌对每种抗菌药物耐药迟早都会出现,这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 标签: 临床治疗 机制临床 治疗对策
  • 简介:抗菌药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如果不能合理应用,不仅给病人加重经济负担,而且易导致不良反应,造成耐药菌株的产生,使以后的临床用药选择更为困难.因此,分析、评价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利用情况,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特收集了近年来对常见菌株的耐药性研究进展,以供讨论.

  • 标签: 临床常见 常见细菌 细菌耐药性
  • 简介:目的:评价利福昔明胶囊治疗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肓平行对照研究.利福昔明胶囊组,每次口服利福昔明胶囊0.4g,首日t.i.d,以后b.i.d;对照环丙沙星胶囊组,每次口服环丙沙星0.2g,首日t.i.d,以后b.i.d,疗程均为3~5d.治疗前后查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用于安全性评价.结果:利福昔明胶囊组治疗感染性腹泻16例,有效率93.8%,对照环丙沙星胶囊组治疗感染性腹泻19例,有效率89.5%,两组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35例中有11例治疗前粪便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31.4%,治疗后细菌清除率为100%.利福昔明胶囊组未观察到不良反应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对治疗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利福昔明胶囊具有与环丙沙星胶囊同等的疗效和安全性.

  • 标签: 利福昔明 环丙沙星 急性细菌感染性腹泻
  • 简介:国产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172例细菌感染性疾病,临床有效率和细菌阴转率均超过90%。和对照组诺氟沙星相比,无显著差异。169株细菌纸片法药敏试验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假单胞菌20%(6/30)耐药,大肠杆菌21.6%(11/51)耐药。药物副反应9.4%。测定3种不同给药途径的血药浓度,口服组和静脉组的血药浓度与文献报告一致,肌往后血药浓度偏低。

  • 标签: 氧氟沙星 药物敏感 药代动力学
  • 简介: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生物医学材料的应用日益增多,如心脏瓣膜置换、人工关节置换、动静脉导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应用愈加普遍,使得生物医学材料相关感染发生率亦升高,导致生物医学材料应用受到限制.在对生物医学材料相关感染和某些慢性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难以控制的病因研究中,小林宏行提到了细菌生物被膜病(BacterialBiofilmDisease)的概念[1].由于生物被膜可以保护细菌抵御抗菌药物的杀伤和逃逸宿主的免疫[2],导致临床相关感染的难治性,所以关于生物被膜耐药屏蔽的研究已成为国外医学、药学、微生物学专家所关注的问题.

  • 标签: 生物膜 细菌生物 耐药屏蔽
  • 简介:近年来,各医院越来越重视医院内感染问题,“三甲”的复审对院内感染也提出明确要求。为了各临床科室更加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我们将我院二零零三年主要细菌的分离情况和细菌的耐药情况统计如下:

  • 标签: 耐药情况 细菌分离 医院内感染 临床科室 抗生素 问题
  • 简介:来源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内毒素是药品污染了热原而引起的毒性发应的最常见原因。它们的致热活性远远高于其它致热物质的活性。这些内毒素是脂多糖。尽管有一小部分热原具有不同的结构,如果可以排除非内毒素性致热物质的存在,检品中不存在细菌性内毒素意味着没有致热成分,这种结论是合理的。

  • 标签: 细菌内毒素 革兰氏阴性细菌 干扰因素 变形细胞裂解物鲎试剂法 家兔热原试验法
  • 简介:目的:建立杏丁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ⅪE、XIXF进行实验和结果判断.结果:用标示灵敏度为0.5EU·ml-1的鲎试剂,杏丁注射液在≤最大有效稀释倍数(6一MVD)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作用.13批杏丁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量均小于3EUml-1.结论: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代替家兔热原检查法控制其热原.

  • 标签: 杏丁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凝胶法
  • 简介:细菌鉴定和耐药性检测对于指导临床精确用药和及时治疗患者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进行细菌鉴定和耐药检测仍以表型检测方法为主,主要包括:传统手工鉴定与药敏实验方法、自动化药敏鉴定系统.传统方法虽然能够满足临床的部分需要.但这些方法仍然存在一些缺点.例如检测时间较长和检测结果不够准确等。

  • 标签: 耐药性检测 细菌鉴定 表型检测方法 耐药检测 治疗患者 检测结果
  • 简介:对48例腹腔严重细菌性感染患者进行了疗效试验。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95.8%,治愈显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和62.5%,治愈显效率统计学检验有显著差异(P<0.05)。

  • 标签: 泰能 腹腔细菌感染 抗菌效应
  • 简介: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作用于机体使局部组织产生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利用微波的特性对感染根管进行消毒治疗,以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为观察根管消毒的效果,以不同功率及时间的微波进行根管消毒前后的细菌学观察,为临床合理应用微波治疗提供实验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微波 根管内 消毒
  • 简介:WHO西太地区分部曾于1991年在本地区建立了多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络,中国上海地区监测网和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网曾参加这一地区间的合作计划.因重新调整和改进,西太地区于2001年曾暂停这一监测计划的实施.2005年6月亚洲与太平洋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控研讨会在菲律宾召开,与会代表就西太地区重新开始监测数据的收集,南亚地区也着手进行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达成了共识.

  • 标签: 细菌耐药性 监测 亚太地区
  • 简介:目的:通过头孢尼西钠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研究,探讨内毒素检查限值的适用性。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动态比浊法和凝胶法进行试验。结果:部分头孢尼西钠原料细菌内毒素的量在0.15EU/mg-0.35EU/mg之间。结论:有必要统一头孢尼西钠的检测限值。

  • 标签: 头孢尼西钠 细菌内毒素限值 细菌内毒素检查
  • 简介:目的肝硬化患者合并白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较为常见,国内外许多学者在病原学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从细菌培养、细菌迁移、抗感染及预防性抗生素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细菌病原学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和展望。

  • 标签: 肝硬化 合并症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病原细菌学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用凝胶法检测哌拉西林钠中细菌内毒素.方法:按2000年版细菌内毒素检查要求进行干扰实验和结果判断.结果:当哌拉西林钠浓度范围为0.06mg/ml至5mg/ml时,细菌内毒素与鲎试剂的反应不干扰检测,确定本品细菌内毒素限值为0.05EU/mg.结论:可以用凝胶法检测哌拉西林钠中细菌内毒素.

  • 标签: 哌拉西林钠 细菌同毒素检查 凝胶法 热原检查
  • 简介:随着抗生素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传统意义的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医院内感染问题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引起院内感染菌株的耐药性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化,微生物实验室对病原菌耐药性的监测就显得非常必要。我院微生物实验室采用美国MicroScan全自动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为临床合理有效使用抗生素提供有力的指导。下面是我院2003—04年细菌的分离和耐药情况统计:

  • 标签: 2003—2004年 天坛医院 细菌分离 耐药性 药物敏感试验
  • 简介:细菌感染是临床感染性疾病中最主要的原因。在成人中80%左右的感染均是由细菌引起的。由于细菌的细胞结构和生理代谢过程远比病毒复杂,与哺乳类动物细胞又有明显的区别,在开发治疗药物方面容易找到突破口,做到既能有效杀灭细菌,又不会破坏人体的细胞结构,在治疗难度上远低于病毒性感染。特别是随着抗生素类药物的发现和广泛应用,以往困扰人类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基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 标签: 免疫促进剂 细菌感染 治疗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