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B超引导下引流与开放引流在治疗乳腺脓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乳腺脓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行B超引导下引流28例,行开放引流28例,比较2组术后疼痛程度、术后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及脓肿复发率。结果:B超引导下引流组在术后疼痛程度、术后换药次数、切口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开放引流组,2组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乳腺脓肿的治疗,B超引导下引流相对开放引流创伤更小、换药次数更少,恢复更快,切口更为美观,患者痛苦明显减轻,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乳腺脓肿 B超引导 置管引流 开放引流
  • 简介:经外周静脉(PICC)是将中心静脉导管从外周静脉刺入,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从而有效避免药物直接刺激外周静脉,降低静脉炎发生概率,也能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危重症疾病新生儿需长时间静脉输液,采用PICC也是最常用、最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方式。但临床发现由于PICC引发的细菌感染等并发症也较多,影响患儿治疗,增加新生儿疼痛,也不利于预后。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预见性护理 新生儿疼痛 静脉置管 静脉输液 静脉切开
  • 简介:目的分析肿瘤患儿化疗间歇期携带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PICC)出院后发生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36例化疗间歇期携带PICC出院的肿瘤患儿,通过电话随访及回院复查了解患儿P1CC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结果患儿发生穿刺点渗血3例,导管口感染8例,接触性皮炎6例,导管堵塞2例,静脉炎1例。结论化疗患儿治疗间歇期出院后携带PICC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除了根据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还应做好健康宣教,出院期间还应定期电话随访,了解PICC部位及导管的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回院给予相应处置。

  • 标签: 血液肿瘤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治疗间歇期 小儿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胸腔镜行纵膈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60例纵膈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胸腔镜行纵膈肿瘤手术治疗。对照组全麻双腔气管插管胸腔镜下行纵膈肿瘤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引流管留置、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研究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胸腔镜下手术切除纵膈肿瘤微创、安全、术后并发症少,目前纵膈肿瘤手术治疗中值得推荐。

  • 标签: 自主呼吸 非气管插管 胸腔镜手术 纵膈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VAMT)治疗重症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101例重症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VAMT组(51例)和开胸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疼时间、术后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VAMT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疼时间、术后置管保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5.0±32.4)min、(55.3±18.0)ml、(2.9±1.7)d、(3.4±1.2)d、(8.5±3.5)d,均少于开胸组的(109.6±29.3)min、(128.9±75.6)ml、(3.9±2.2)d、(5.3±1.4)d、(12.4±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MT组发生肺尖气胸1例、肺不张1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8%;开胸组发生肺尖气胸4例、肺不张2例、肺感染2例、切口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VAMT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7,P=0.034〈0.05)。结论VAMT术治疗重症自发性气胸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止痛快,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具有安全、操作简单、有效、微创等特点。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小切口 重症自发性气胸 疗效
  • 简介:很多人在购买空气净化时都倾向于选择外国品牌,认为其质量更好,还有人甚至会专门出国购买净化。然而,国家室内环境与室内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提示,国外购买的空气净化大多存在针对的环境不同、价格高、滤芯没法在国内更换等问题。

  • 标签: 空气净化器 国外 室内环境 质量监督 检验中心 环保产品
  •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微型负压引流装置在肢体小切口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抽选60例需行手及腕部小切口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盲选原则分为橡皮片引流组(术后橡皮片引流)、自制引流组(术后自制微型负压引流装置引流)各30例,比较两种引流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自制引流组临床疗效评分(8.72±2.08)分,伤口愈合时间(7.12±0.32)d,与橡皮片引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制引流组并发症率为3.3%(1/30),橡皮片引流组并发症率为16.67%(5/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二次手术清创情况。结论在肢体小切口,尤其是手掌、腕部及指部术后采用自制微型引流装置进行引流护理,可取得较为理想的引流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微型 负压引流装置 肢体小切口手术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调查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病人吸入装置使用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31例哮喘/COPD门诊病人,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吸入装置使用依从性、用药信念、装置使用评分等进行评估。采用t检验、χ2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因素与装置使用依从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单变量分析提示,吸入装置使用依从性与装置使用评分(P〈0.01)、用药信念(P〈0.01)、是否发生药品不良反应(P〈0.05)和急性发作次数(P〈0.05)密切相关。将上述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述指标仍然与装置使用依从性密切相关(P〈0.05或P〈0.01)。结论:哮喘/COPD病人吸入装置使用依从性不理想。医务人员可以根据使用吸入装置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从而提高哮喘/COPD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病 吸入装置 用药依从性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析心力衰竭应用三腔起搏(CRT)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均运用三腔起搏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的室间隔和左心室后壁收缩时间差(SPWMD)、二尖瓣反流面积、QRS时限以及血浆脑钠素等各项临床指标均改善明显,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三腔起搏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一方面可以缩短心电图QRS时限,另一方面还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对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心力衰竭 三腔起搏器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术治疗肠癌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共50例。回顾性分析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患者的治愈率及1、3年生存率。结果四种术治疗有效率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生存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肠梗阻的手术方式可以依据具体情况做出选择,各术之间差异不显著,均可广泛运用到临床。

  • 标签: 结肠癌 肠梗阻 治愈率 生存率
  • 简介:目的:分析某院100例哮喘和慢性阻基}生肺病(COPD)患者吸入给药装置的用药情况,为合理正确使用吸入给药装置的患者,提供药学服务时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呼吸科就诊并使用吸入给药装置的哮喘和COPD患者100例,从吸入给药装置的7个操作步骤(装药、呼气、咬紧、吸气、屏气、重复和漱口等),分析其用药情况。结果:给药中,漱口、呼气、吸气与屏气的用药的操作错误率较高,分别为43.00%、42.00%、34.00%和25.00%;单药用药错误发生率为噻托溴铵95.74%、沙美特罗一替卡松273.33%和布地奈德一福莫特罗260.87%。结论:哮喘和COPD患者在使用压力定量吸入给药装置时,操作步骤多而复杂,患者不易掌握其用药技巧,药师需有针对性地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以提高吸入给药装置用药的正确率。

  • 标签: 哮喘 COPD 吸入给药装置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免疫性睾丸损害导致无精子症的发病机制.方法给雄性大鼠足垫、背部及睾丸多次分别注射同种异体生精小匀浆与弗氏佐剂混悬液及结核菌素,诱导免疫性睾丸损害.对实验组及对照组生精小进行组织学、免疫荧光检查并对腔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组睾丸质量及生精小管管腔液中大多数化学成分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生精小无精子,组织学检查基底膜出现增厚及透明样变性,免疫荧光检查基底膜可见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沉积.结论由注射同种异体生精小匀浆与弗氏佐剂混悬液及结核菌素诱导的免疫性睾丸损害可导致生精小管管腔液成分出现显著变化,生精小病理改变及生精障碍型无精子症.

  • 标签: 大鼠 生精小管 免疫组织化学 精子发生
  • 简介:瘤是向小汗腺末端分化的一种良性肿瘤,皮损好发于眼睑、颈部和前胸,皮疹以硬韧的扁平丘疹或半球性丘疹为主要表现,常为多发,散在或密集分布,但不融合,很少自行消退,终生处于进展之中,直接影响面部美观,给许多女性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我科对50例眼睑汗瘤患者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疗程短,临床效果显著。现将该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眼睑汗管瘤 小汗腺 球性 二氧化碳激光 光敏性药物 皮损面积
  • 简介:目的探讨引导教育理念对脑瘫儿童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71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予以常规护理)及观察组(36例,采用引导教育理念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A区、B区、C区、D区、E区)、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评分分别为(73.1±5.4)、(64.5±7.3)、(51.2±6.3)、(46.5±7.6)、(28.9±6.4)、(58.6±12.3)分;观察组GMFM评分(A区、B区、C区、D区、E区)、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评分分别为(82.5±5.3)、(79.8±6.4)、(65.4±4.3)、(58.9±7.5)、(37.8±6.5)、(68.5±10.3)分。观察组GMFM评分(A区、B区、C区、D区、E区)和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402、9.398、11.121、6.919、5.812、3.681,P〈0.05)。结论引导教育理念能够有效提高脑瘫儿童康复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引导式教育理念 脑瘫 康复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动态心电图,对比其与无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的诱因和阵发性房颤的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75例检测为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试验组,75例无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并分析2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房室早搏发生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性心脏病伴阵发性房颤多数患者是因为房室早搏引发的,因此医务人员应该重视患者动态心电图中发生的房室早搏现象,及时发现患者问题进行治疗。

  • 标签: 器质性心脏病 无器质性心脏病 阵发性房颤 动态心电图 房室早搏
  • 简介: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子宫切除术(TVH)在子宫良性病变中的微创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某院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术23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8例患者行TVH手术,对照组78例患者行TAH手术(经腹子宫切除术)。对2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发热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VH手术早期阴道残端肉芽发生率远较TAH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V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非脱垂子宫 阴式子宫切除术 微创
  • 简介:目的喹硫平与利培酮联合治疗脑质性精神障碍82例的疗效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2例脑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喹硫平治疗,治疗组采用喹硫平与利培酮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自的智力状态检查表评分结果都增加,同时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的智力状态检查表评分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质性精神障碍患者采用喹硫平与利培酮联合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障碍情况,使得患者的智力状态明显康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喹硫平 利培酮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不同移植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60例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移植术A、B组,每组80例。移植术A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移植术B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实验情况和翼状胬肉治疗效果、术后干眼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实验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有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实验情况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移植术B组翼状胬肉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移植术A组(85.00%)(P<0.05)。移植术B组术后干眼症发生率(2.5%)明显低于移植术A组(12.5%)(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的临床效果优于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效果,对泪液功能无不良影响,可降低术后干眼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 不同移植术式 干眼症 临床
  • 简介:目的分析评价家庭医生服务对城乡糖尿病自我管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册的糖尿病管理对象中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访视干预,观察组给予家庭医生服务干预。比较两组在实施不同干预前后对糖尿病疾病知识掌握、对体重血糖水平的控制及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体质量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饮食、活动、用药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家庭医生服务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对糖尿病疾病知识掌握及依从性情况,患者体重、血糖水平经过干预得到有效控制,患者自我管理情况良好。

  • 标签: 家庭医生式服务 糖尿病 自我管理 社区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