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到了夏季,奥汗症越发严重,给患者带来无尽的烦恼。25岁的女青年李娜(化名),虽然口才、身体、人缘都很好,但平时却总是刻意回避各种集体文体活动,尤其是在夏天,原因只有一个——怕出汗。原来,只要她身体一出汗,就会有一股难闻的异味散发出来,周围的人就会不自觉地躲着她,这让她感到很尴尬。李娜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局部性臭汗症。

  • 标签: 局部性臭汗症 局部用药 缓解 文体活动 医院检查 女青年
  • 简介:目的探讨心肌病患儿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对15例心肌病患儿临床手术麻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全部安全度过手术治疗,麻醉效果满意。结论在麻醉过程中要保持正常的窦性心律。小心使用正性肌力药。慎用硝酸酯类和外周血管扩张药。

  • 标签: 心肌病 儿童 肥厚型心肌病 麻醉
  • 简介:《儿科常见疾病中药新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技术指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临床评价学组制定的、指导儿科中药Ⅱ期、Ⅲ期临床试验和上市后有效性再评价方案设计的、具有病种特色的系列临床评价技术指南,旨在推动儿科中药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水平的提高,并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儿童用药。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共识会议法'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发展共识方案(GPP)有关原则,国内全部18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中医儿科专业的临床儿科专家以及国内相关临床评价专家参加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轮状病毒性肠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遗尿症、手足口病、湿疹11个儿科常见病种指南的起草或多次提出修改建议,历经3年反复完善,最终形成共识,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于2013年10月发布。本指南从研究背景、研究目标、总体设计、诊断标准、受试者的选择、给药方案、安全性评价、有效性评价、试验流程、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质量保证、相关伦理学要求、试验结束后的医疗措施、资料保存等方面阐述了小儿湿疹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的设计与评价技术要点,期望能为申办者与研究者在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中提供指导。

  • 标签: 中药新药 小儿湿疹 临床评价 技术指南
  • 简介:目的制备平阳霉素脂质体,建立包封率测定方法,考察处方影响因素,优化处方。方法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平阳霉素脂质体;以SephadexG-50微柱离心法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应用HPLC法测定药物含量,计算包封率;通过单因素考察优化硫酸铵梯度法的处方工艺,考察不同处方因素对包封率的影响。结果SephadexG-50微柱可完全吸附平阳霉素游离药物,空白脂质体回收率为98.3%~101.2%;平阳霉素浓度在5~200μg·mL^-1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2%,回收率为98.3%~100.1%。通过单因素考察优化平阳霉素脂质体的处方为:磷脂100mg;胆固醇20mg;平阳霉素15mg。优化工艺为采用浓度为250mmol·L^-1硫酸铵溶液制备空白脂质体,加入平阳霉素溶液后在40℃水浴中载药40min。结论硫酸铵梯度法适用于制备平阳霉素脂质体,微柱离心法测定包封率准确可靠,处方工艺优化后的平阳霉素脂质体的包封率可以达到63.7%。

  • 标签: 平阳霉素 硫酸铵梯度法 脂质体 微柱离心法 包封率
  • 简介:目的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制备用于连接于人工晶体的金雀异黄素微球。方法采用改良的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金雀异黄素微球,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以动态透析法评价微球的体外释放。结果以水相与油相的比值和聚乙烯醇浓度为考察因素,以包封率、载药量和粒径为考察指标进行处方优化,结果表明二次多项式拟合的效果较好,较优的处方为聚乙烯醇浓度0.88%;水相与油相的比值为6.46。通过优化处方制得的微球形态圆整,包封率、载药量、平均粒径分别为73.72%、6.70%和34.21μm,与方程预测值的偏差分别为1.25%、1.33%和7.81%,微球体外168h累计释放率达64.53%。结论本试验建立的处方优化模型预测性良好,制得的金雀异黄素微球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并且满足长效缓释的要求。

  • 标签: 金雀异黄素 微球 星点设计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体外释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用于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2年5月至2014年9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0.5μg/kg右美托咪定,维持剂量为0.4μg/(kg·h),实验组使用1.0μg/kg右美托咪定,维持剂量为0.8μg/(kg·h),观察比较两组甲状腺手术患者切皮、分离甲状腺上极、缝皮时的疼痛评分以及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甲状腺手术患者切皮、分离甲状腺上极、缝皮时的疼痛评分以及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甲状腺手术患者使用1.0μg/kg右美托咪定,维持剂量为0.8μg/(kg·h)进行麻醉,能够有效降低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值得推广。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颈丛麻醉 甲状腺手术
  • 简介:目的:评价丙泊酚与雷米芬太尼联用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72例,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在成功麻醉后单一给予丙泊酚维持麻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用雷米芬太尼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疼痛程度和术中呼吸频率(RR)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VAS评分值的优良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为77.14%(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OAA/S评分值为(1.24±0.1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为(3.58±0.23)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RR、HR、SpO2和SBP指标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与雷米芬太尼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可维持和稳定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其镇静、镇痛疗效和麻醉效果均优于单用丙泊酚。

  • 标签: 丙泊酚 雷米芬太尼 臂丛神经阻滞
  • 简介:目的:采用PDCA循环管理办法规范病区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方法对医院各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统计,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阶段实施管理。结果医院病区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要达到规范化管理与使用,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及管理质量目标,加强培训与宣传教育是提高全体医护人员管理意识的重要环节,认真督促检查考核是重要手段。结论PDCA循环法对规范病区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 标签: PDCA 循环 麻醉药品 第一类精神药品 病区 管理
  • 简介:目的:比较盐酸羟考酮与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对喉显微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喉显微手术患者120例,年龄22~65岁,体重42~85kg,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均分2组(n=60例)。所有病人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常规去氮给氧依次静注丙泊酚2.0mg·kg^-1+芬太尼3.0μg·kg-1(F组)或丙泊酚2.0mg·kg^-1盐酸羟考酮0.1mg·kg^-1(O组),以1.0mL·s^-1的速率静脉推注芬太尼或盐酸羟考酮后,观察1min内患者的呛咳反应,然后再给予米库氯胺2.0mg·kg^-1,待肌松完全后行气管插管。记录入室前(T0)、静注芬太尼或盐酸羟考酮后1min(T1)、插管后1min(T2)、插管后5min(T3)、拔管后3min(T4),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采集静脉血用放免法检测皮质醇(Cor)、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去甲肾上腺素(NE)、用己糖激酶法测定血糖(Glu),同时记录麻醉诱导时两组患者呛咳反应(FIC)发生率;麻醉苏醒和离开手术室时间及恶心呕吐、呛咳躁动、咽喉疼痛、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F组、O组在T2、T3、T4时点NE、Cor、Glu、MAP、HR虽有所升高,但与T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时点,F组MAP明显升高、HR明显加快,NE、Cor、Glu分泌水平也明显增加,O组T0与T1时点相比,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F组患者FIC的发生率18例(30%)明显高于O组的0例(P<0.05);术后呼吸抑制F组发生率6例(10%)明显高于O组的1例(1.7%)(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F组10例(16.7%)明显高于O组的2例(3.3%)(P<0.05);两组清醒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咽喉疼痛、苏醒期呛咳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0.1mg·kg^-1)作为全麻诱导辅助药可以增强心血管稳定性、降低�

  • 标签: 盐酸羟考酮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喉显微手术 芬太尼 丙泊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