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5 个结果
  • 简介:本刊讯“2015心率管理先锋行动暨心率管理走进基层”项目启动会由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主办,阿斯利康(中国)支持,于2015年9月10日在上海世博洲际酒店隆重开启。本次启动会特别邀请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霍勇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颜焕珠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冯颖青教授。

  • 标签: 管理 心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 阿斯利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稳心颗粒在治疗甲亢引起心率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4年 6月—— 2015年 6月我院收治的甲亢引起心率失常的患者 8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常规使用心得安、甲巯咪唑,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用药的基础上使用稳心颗粒,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 61.22%,有效 32.65%,无效 6.12%,总有效率 93.88%;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 45%,有效 37.5%,无效 17.5%,总有效率 82.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12%,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心颗粒临床治疗甲亢引起的心率失常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稳心颗粒 甲亢 心率失常
  • 简介: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各项指标改变差异的临床意义。方法以动态心电图中的时域指标SDNN(连续24h内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全程记录中每5ra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PNN50(相邻R—R间期差值〉50ms百分比)等对200例健康者、50l例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进行对比研究,并比较2组患者心电图的频域指标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结果冠心病患者的24hHRV时域指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其频域指标LF、HF也显著下降。结论冠心病患者HRV降低,提示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害。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心率变异性 时域指标 频域指标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为提高老年临床麻醉安全性,促进科学麻醉,本文分析了实施心率变异性分析的必要性,简要阐述了此种分析的常见实施手段,并且重点阐述了应用此种分析进行麻醉深度监测、心血管异常预测以及药理分析的常见临床方法。

  • 标签: 麻醉 老年患者 心率变异性 心血管事件 麻醉风险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可达龙治疗高血压室性早搏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方法:对56例高血压频发室性早搏的患者进行HRV检测,服用可达龙4周后复查HRV,与治疗前作对照观察HRV的变化。结果:可达龙可改善高血压室性早搏患者的HRV。

  • 标签: 可达龙 药物治疗 高血压 室性早搏 心率变异性 并发症
  • 简介:目的评价血管转换酶抑制剂培垛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选择56例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给予口服培垛普利4~8mg,1次/d,疗程4月,试验前后做24h动态心电图测HRV,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治疗前HRV明显减低(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HRV明显升高(P〈0.01)。结论培垛普利可有效提高HRV,能改善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

  • 标签: 高血压 培垛普利 心率变异性 心脏植物神经
  • 简介:目的对老年性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的收治的100例老年性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观察组使用口服胺碘酮方法治疗,对照组使用口服倍他乐方法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90.00%)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0.0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6.00%)低于对照组(22.00%),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性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使用胺碘酮方法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胺碘酮 老年冠心病 心律不齐
  • 简介:【摘要】目的:确保落实先天性监测工作,减少出生缺陷的漏报,提高出生缺陷监测的质量,并探索有效和准确的管理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月,和2019年1月~2020年1月两个阶段当地医院的原始数据,按照当地妇幼保健院制定的统一质量控制要求,在辖区内与监视医院有关部门按原管理标准进行监督操作,并采用新的管理方法进行监督操作,比较工作前后的出生缺陷漏报率。结果:出生缺陷漏报率从最初的14.3%下降到0%。结论:根据当前的质量控制要求,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来有效减少出生缺陷漏报情况的发生。

  • 标签: 出生缺陷 管理 监测质量
  • 简介: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用药前及用药后2周分别记录24h动态心电图,评价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心率变异性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丹红注射液组较对照组更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心绞痛 心率变异性
  • 简介:<正>我国ADR监测报告工作近年又有了新的进展:1998年3月我国成为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计划的正式成员国;1999年11月出台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试行)》;2000年6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卫生部联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会议。这些可喜的进展显然会促进我国ADR监测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但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形成一完整的ADR监测报告系统(monitoring

  • 标签: ADR监测 药物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监测报告 药物监测 报告系统
  • 简介:目的研究厄贝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86例Ⅰ—Ⅲ期高血压病患者经厄贝沙坦治疗4周,用Holter系统监测心率变异性指标,如SDNN,SDANN,LF和HF,结果厄贝沙坦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同时SDNN,SDANN,LF和HF明显改善(P

  • 标签: 高血压 厄贝沙坦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心率变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取2019年12月-2021年1月我院接收的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以及精神症状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的血压、心率指标均有下降,但两组治疗前后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的精神症状评分较低(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但对机体血压,心率的基本无影响,应用的安全性相对较高。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心率 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率变异性、ST段改变与冠心病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疑诊冠心病行冠脉造影术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患者200例。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正常/轻度狭窄组、单支血管病变组、双支血管病变组、三支血管病变组各50例。观察三组患者冠脉造影结果、24H动态心电图中的心率变异性相关指标(SDNN、rMSSD、pNN50、HF)及ST段改变情况。结果: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多,心率变异性呈明显下降,三支血管病变组心率变异性SDNN、LF与正常/轻度狭窄组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心率变异性 ST段 冠心病 冠脉病变程度
  • 简介:病例监测栏目主要刊登关于典型病例的用药选择、药品不良反应个案、药物滥用误用等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借鉴意义的稿件。在病例临床资料中,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既往病史、临床检查与诊断、治疗情况、处理与预后等。讨论部分应参考2006年以后的相关文献对药品与不良反应的关联性评价与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机制、防范措施、用药注意事项、

  • 标签: 病例监测 栏目 药品不良反应 用药注意事项 临床资料 用药选择
  • 简介:目的:了解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住院病人用药情况,为有效利用处方自动监测系统(prescriptionautomaticscreeningsystem,PASS)监测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PASS回顾性监测本院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47058例住院病人的用药医嘱,并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提取出2524896条用药医嘱,有效黑灯用药医嘱14343条,占总医嘱的0.57%。黑灯用药医嘱中,主要的监测类型是国内注射剂配伍。结论:利用PASS进行合理用药监测,可以防止用药差错,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但PASS本身尚存在一定局限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 标签: 处方自动监测系统(PASS) 黑灯用药医嘱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科医生模式治疗社区老年慢性疾病对心率、血压及血糖指标的改善。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疾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行常规治疗的30名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30名患者予以全科医生模式治疗。结果:观察组心率、血压、血糖指标较对照组更好,治疗依从性已达96.67%,比对照组76.67%更高,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全科医生模式治疗 老年慢性疾病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