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3 个结果
  • 简介:那是我刚刚参加工作的冬天,有一天我值班,来了一对年轻夫妻,抱着个五六个月大的孩子,孩子高烧,医生给他开了一支退热针.

  • 标签: 人性 特点 医生 病人
  • 简介:妇科白带涂片多项检查快速染色技术(CTB),是国家"九五"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及卫生部第7批"十年百项"向农村和基层单位推广的适宜医疗技术.

  • 标签: CTB技术 推广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从1985年~2000年,我院共收治钢珠弹枪伤62例,其中累及大关节者38例,占61.3%,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关节损伤 钢珠弹枪伤
  • 简介:冠心病(CHD)在我国成人中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是男性和女性首要的死亡原因。因为有女性不容易罹患缺血性心脏病的认识,所以女性心脏疾病的危险被低估了。没有被完全弄清楚的是育龄期妇女有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存在较低的心脏意外事件的风险。

  • 标签: 女性冠心病
  • 简介:随访是指追访性的诊疗服务、健康指导及患者的病情追踪。随访工作是医疗活动的继续,是一项与医院医疗、教学、科研活动密切相关的重要工作。患者在门诊或住院医疗结束之后,对疗效的观察,对继续用药和保健的指导,或是否需要继续就诊或转诊等情况,都可以通过对患者随访来完成。

  • 标签: 器官 移植 临床 随访
  • 简介:为进一步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使简便实用的中医诊疗技术更大范围地服务于临床,根据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实施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计划的通知》精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中国专家从“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整理与研究专项”通过鉴定的项目中,筛选出农村适宜技术35项,社区适宜技术38项,需要特定医疗条件的适宜技术15项,这些项目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计划项目,已于近日公布实施。

  • 标签: 中医临床诊疗技术 适宜技术 项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师 中医诊疗技术
  • 简介:摘要:在深化医疗改革和推动建设医疗联合体的背景下,构建适合于我国医疗卫生情况的药学服务体系,以科学的建设和评价指标为指导,结合地区情况,分析药学服务推广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探讨。

  • 标签: 医疗联合体实践 医联体 药学服务应用推广
  • 简介:小儿用药特点4~7岁的孩子为小儿期.小儿用药除了要考虑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比成人快,对药物反应非常敏感用药不当可能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还应考虑小儿时期体液占体重的比例较成人大,水盐转换率较成人快,但对水及电解质地调节功能较差故易致失衡,对影响水盐代谢、酸碱代谢的药物特别敏感,比成人易于中毒.

  • 标签: 小儿用药 特点注意事项 用药特点
  • 简介:由于高技术武器的广泛应用,在未来战争中,烧伤伤员的伤情更加严重,烧伤的发生率和致死致残率将明显增高.现就我院野战医疗所对烧伤的特点和救治工作探讨如下:

  • 标签: 未来战争 烧伤 特点 救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机体承受物理、化学、生物性致伤因素刺激产生躯体创口与伤情,引起组织结构破坏,打破原有机体完整性则为创伤。简单分析,创伤与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相关,创伤轻重偏差较大,轻者可自愈,重者合并器官衰竭、失血过多、肢体残缺,有着生命威胁,从急诊创伤救治角度分析,创伤后部位不同,其救治特点基于创伤的头部、胸部、腹部情况各有差异。针对多发性创伤或复杂创伤问题,需从院前急救、院内急救角度出发,衔接救治环节,围绕抢救技术/形式研究进展而完善抢救过程,获取急救时效性、协调性空间。

  • 标签: 急诊创伤 救治特点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息肉的临床特点。方法:抽取确诊为胃息肉的60例病例,患者均于2021.05~2022.05期间就诊。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全部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息肉大小及类型、Hp感染、治疗情况等,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经统计本组60例患者中女性44例,占73.33%;年龄分布以50~70岁居多,占比60.0%;发病部位以胃底、胃体、胃窦为主,占比为80.0%;32例息肉直径<0.5cm,占比53.33%;病理类型中炎性息肉为42例,占比70.0%;60例中Hp感染33例,占比55.0%,萎缩性胃炎6例,占比10.0%;经内镜下治疗多数胃息肉患者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临床上胃息肉多发于中老年、女性群体,多发于胃底、胃体部,且病理类型以炎性为主,患者多存在Hp感染,说明胃息肉发生可能与Hp感染存在关系,所以还需深入研究患者具体发病机制。

  • 标签: 胃息肉 发病部位 息肉类型 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