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传统的药理学教学都是大讲堂授课,分成器官、系统及各种不同类型药物之作用方式,对学生作整合性之介绍。但是由于内容涵盖范围非常广,药物的类别也很多,如何能作到有效的教学,是值得大家深入探讨的一面。为了了解药理学教学,目前有许多种方式,例如:替学生修改共同笔记、作分段期中考试、由学生填写授课成效问卷、由学生考试的结果来分析。

  • 标签: 药理学教学 教学效果 教学评估 教学相长
  • 简介:从泽泻(Alismaorientalis(Sam.)Juzep)块茎中分离得到六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胡萝卜甙(1),1-二十二醇(2)。尿嘧啶核苷(3),β-谷甾醇(4),胡萝卜甙6′-O-硬脂酸酯(5),卫矛醇(6)。

  • 标签: 泽泻 化学成分 尿嘧啶核苷 卫矛醇
  • 简介:从苦楝(MeliaazedarachL)果中分得苦楝新醇(melianoninol,Ⅰ)、苦楝醇(melianol,Ⅱ)、苦楝醇(melianol,Ⅲ)、苦楝二醇(meliandiol,Ⅳ)、香草醛(vanillin,Ⅴ)和香草酸(vanillicacid,Ⅵ)。根据波谱(IR.MS.^1HNMR,^13CNMR)分析和理化常数测定,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苦楝新醇(Ⅰ)为新化合物,对菜青小虫有一定的拒食作用。

  • 标签: 苦楝果 苦楝新醇 苦楝醇 苦楝二醇 苦楝酮
  • 简介:对松科Pinaceae植物金钱松PseudolarixkaempferiGord的干燥根皮—土槿皮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应用硅胶,SephadexLH-20,MCI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分离并鉴定了26个化合物,分别为:土槿丁酸(1),土槿甲酸(2),土槿乙酸(3),土槿丙酸(4),3β-乙酰氧基-齐墩果烷-11,13(18)二烯(5),3β-乙酰氧基-齐墩果烷-9(11),12二烯(6),3β-羟基-齐墩果烷-11,13(18)二烯(7),3β-羟基-齐墩果烷-9(11),12二烯(8),CelangulatinC(9),CelangulatinE(10),17β-通关藤苷元B(11),11α-O-(2-甲基丁酰基)-12β-O-乙酰基通关藤苷元B(12),11α-O-(2-甲基丁酰基)-12β-O-巴豆酰基(顺芷酰基)通关藤苷元B(13),β-谷甾醇酯(14),伞形花内酯(15),5,7-二羟基香豆素(16),花椒毒素(17),异虎耳草素(18),芒柄花黄素(19),毛蕊异黄酮(20),CnidimolB(21),胸腺嘧啶(22),3-呋喃甲酸(23),2-呋喃甲酸(24),香草酸(25),原儿茶酸(26)。其中化合物5–2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首次归属化合物1的1H和13CNMR谱数据。

  • 标签: 金钱松 土槿皮 化学成分
  • 简介:从毛莨科植物威灵仙ClematischinensisOsbeck的根中分得两个新化合物-clemaphenolA(I)和二氢-4-羟基-5-羟甲基-2(3H)-呋喃酮.同时,还分得八个已知化合物,异阿魏酸,β-谷甾醇,胡萝卜甙,5-羟甲基呋喃甲醛,5-羟基乙酰丙酸,棕榈酸,亚油酸和白头翁素.

  • 标签: 威灵仙 胡萝卜甙 新化合物 化学成分 阿魏酸 Β-谷甾醇
  • 简介:从制马钱子中分离并鉴定了15个化合物,分别为番木鳖碱(1),马钱子碱(2),伪番木鳖碱(3),伪马钱子碱(4),裂环马钱素酸(5),咖啡酸(6),对羟基苯甲酸(7),对羟基苯乙酸(8),熊果醇(9),7,22,25-豆甾三烯-3-醇(10),羽扇豆醇(11),11-酮基-香树脂棕榈酸酯(12),儿茶酚(13),麦芽酚(14),腺苷(15)。化合物5-15为首次从马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制马钱子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 简介:从南刘寄奴中分离并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zhepiresinol(1),(-)-lariciresinol(2),ficusal(3),medioresinol(4),(+)-syringaresinol(5),1β,2β-epoxy-3β,4α,10α-trihydroxyguaian-6α,12-olide(6),5β,10α-dihydroxy-1α/-dehydroleucodin(7),3α-chloro-8α-acetoxy-4β,10α-dihydroxy-1β,2β-epoxy-5α,7αHguai-11(13)-en-12,6α-olide(8),13-O-desacetyleudesma-afraglaucolide(9),1,10-seco-4ξ-hydroxy-muurol-5-ene-1,10-diketone(10),1α-hydroxyafraglaucolide(11),aurantiamide(12),indole-3-aldehyde(13),loliolide(14)。所有化合物均为片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4,8,10,13为首次从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南刘寄奴 奇蒿 菊科 化学成分 小脂素 倍半萜
  • 简介:目的对重楼属植物宽叶重楼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扩大重楼属植物的药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LH-20及RP-C18等分离技术进行纯化单体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宽叶重楼根茎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分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2-苯乙基-β-D-葡萄糖苷(3)、没食子酸(4)、芦丁(5)、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6)、重楼皂苷Ⅶ(7)。结论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宽叶重楼 化学成分 偏诺皂苷元
  • 简介:自木瓜属植物光皮木瓜(ChaenomelesSinensis(Thouin.)Koehne)的果实90%乙醇的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确定了化合物1-19的结构,依次为硬脂酸,棕榈酸,10-廿九烷醇,β-谷甾醇,齐墩果酸,熊果酸-3-O-山嵛酸酯,熊果酸,酒石酸,3-乙酰熊果酸,3-乙酰坡模醇酸,胡萝卜甙,桦木酸,槲皮素,富马酸,2α-羟基熊果酸,原儿茶酸,琥珀酸,芦丁,苯甲酸。以上化合物除酒石酸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熊果酸-3-O-山嵛酸酯为一新的化合物。

  • 标签: 光皮木瓜 五环三萜 黄酮 有机酸 甾醇 熊果酸-3-O-山嵛酸酯
  • 简介:从中药吴茱萸(Evodiarutaecarpa[juss]Benth)中分离出9个吲哚类生物碱和1个芳香胺,经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果为:evodiamine(1),rutaecarpine(2),formyldihydrorutaecarpine(3),goshuyuamide-I(4),evodiamide(5),hy挹minβ-carboline(7),1,2,3,4,-tetrahydro-1-oxo-β-carbolie(8),dehydroevodiamine(9)的N-methylanthranylamide(10),其中9是新的天然产物,7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吴茱萸 化学成分 中药 吲哚类生物碱 芳胺
  • 简介:目的:研究土家族药用植物铁箍散Schisandrapropinquavar.sinensis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解析鉴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铁箍散中分离鉴定了2个倍半萜(化合物1、2)和4个木脂素(化合物3~6),分别为泽泻醇(alismol,1)、匙叶桉油烯醇(ent—spathulenol,2)、五味子酯I(schisantherin1,3)、五味子酯F(schisantherinF,4)、propinquaninA(5)、propinquaninD(6)。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铁箍散 倍半萜 木脂素
  • 简介:目的研究鄂西鹿药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LH-20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该植物中共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槲皮素(1)、二氢槲皮素(2)、木犀草素(3)、山柰酚(4)、β-谷甾醇(5)、胡萝卜苷(6)、henryiosideA(7)、henryiosideB(8)。结论化合物1~6为首次从鄂西鹿药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鄂西鹿药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 简介:从生藤(Stelmatocryptonkhasianum)的藤茎中首次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α-香树脂醇乙酸酯(1),α-香树脂醇(2),3-乙酰基-齐墩果酸(3),11α,12α-epoxytaraxer-14-3n-3β-yl-acetate(4),β-谷甾醇(5),和豆甾醇(6),并利用2D-NMR技术首次对化合物4的13CNMR进行了正确的全归属。

  • 标签: 生藤 化学成分 中草药 α-香树脂醇乙酸酯
  • 简介:目的研究薄叶卷柏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法对薄叶卷柏70%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利用核磁共振谱、质谱等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薄叶卷柏中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分别是4′,7-二羟基二氢黄酮(1)、4′,5,7-三羟基查尔酮(2)、1,2-二羟基丙醇棕榈酸酯(3)、甘草次酸(4)、木栓烷酮(5)、二氢芹菜素(6)、胡萝卜苷(7)、β-谷甾醇(8)以及十七烷酸(9)。结论其中化合物1~5为首次从卷柏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7为首次从薄叶卷柏中分离得到。

  • 标签: 薄叶卷柏 化学成分 二氢黄酮
  • 简介:摘要目的:桃仁皮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通过研究确定其活血化瘀的具体成分,使我国桃仁皮资源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法:利用石油醚脱脂,70%甲醇提取苦杏仁苷,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流动相为甲醇:水=20:80,检测波长为210nm,流速为1mL/min,进样量为10uL;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提取桃仁皮中的丙氨酸和亮氨酸,按照薄层色谱法,以正丁醇:乙酸:水=15:7:3作为展开剂,以茚三酮试液作为显色剂,95 ℃加热后在白光下观察。结果:处理的桃仁皮均含有苦杏仁苷成分,且桃仁皮薄层鉴定出桃仁皮中含有较高浓度的丙氨酸和亮氨酸。结论:苦杏仁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证实了桃仁皮活血化瘀的作用。

  • 标签: 桃仁皮 活血化瘀 苦杏仁苷 丙氨酸 亮氨酸
  • 简介:对分离自南海海绵的真菌R!niciHiumterrestre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多种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1D,2DNMR)确定化合物结构。分离得到的8个化合物分别为cyclo(glyeyl-D—proline)(1),cyclo(L-prolyl-L-alanine)(2),cyclo(L-prolyl—D-alanine)(3),cyclo(L-leucyl—trans-4-hydroxy—L-proline)(4),cyclo(L-leucyl-cis-4-hydroxy-D-proline)(5),cyclo(L-trans-(4-hydroxyprolinyl)-L-phenylalanine)(6),hexylitaconicacid(7),hexylitaconicmethylate(8)。化合物7,8为首次从该属中分得,其余化合物为首次从该种中分得。

  • 标签: PENICILLIUM terrestre 化学成分 真菌 环二肽 有机酸
  • 简介:目的:研究蜘蛛香Valerianajatamansi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各种色谱手段(Silicagel、ODS、HPLC)对蜘蛛香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4个含氯元素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分别为rupesinB(1)、chlorovaltrate(2)、volvaltratesB(3)、1,5-dihydroxy-3.8-epoxyvalechlorineA(4)。结论:化合物1~3为首次从植物蜘蛛香中分离得到。

  • 标签: 蜘蛛香 化学成分 环烯醚萜
  • 简介:从南柴胡(BopleurumscorzonerifoliumWilld.)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为:柴胡皂甙元F(1),柴胡次皂甙F(2),3”-O-乙酰柴胡皂甙d(3),6”-O-乙酰柴胡皂甙d(4),4”-O-乙酰柴胡皂甙d(5),α”-菠甾醇(6),二十四碳酸(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 标签: 南柴胡 皂甙 三萜
  • 简介:目的对打破碗花花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样品用70%的乙醇进行提取,所得浸膏用水分散后,经石油醚-正丁醇系统进行萃取,将所得正丁醇层经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及HPLC等分离手段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根据其波谱学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5个单体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caulosideD(1)、huzhangosideB(2)、huzhangosideC(3)、hederacolchisideE(4)、clematiganosideA(5)。结论除huzhangosideB外,其余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打破碗花花 三萜皂苷 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