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赴马里维和部队医疗分队官兵在维和期间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后继维和部队和其他驻外维和部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历分析法,对在维和期医疗分队队员所患的常见疾病的发生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并分析相应的病因。结果间歇性腹泻的患病人数最多,占总患病次数的30%,其次为皮肤病、上呼吸道感染和高血压等疾病。体重降低情况普遍存在,旧疾复发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结论维和医疗分队在诊治伤病员的同时,本身也要采取有效地防护措施和自我调控,以保证自身良好的身体状况,确保维和任务的顺利完成。

  • 标签: 维和部队 医疗分队 常见疾病 病因分析 防护措施
  • 简介:目的了解住院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及用药现状。方法选择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329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合并症及用药情况。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糖尿病患者3298例,男1671例,女1627例,年龄29~85岁,平均年龄(55.62±11.86)岁,其中男性平均年龄(55.62±11.86)岁,女性平均年龄(63.86±10.66)岁,男女平均年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1周~30年,平均病程(8.96±6.32)年;体重正常者1071例(32.5%)、超重者1285例(39.0%)、肥胖者942例(28.6%)。若将HbA1c〈6.5%作为达标目标,则全部患者中仅有10.73%(354/3298)达标。若以HbA1c〈7.0%作为目标,仅有20.65%(681/3298)达标,其中男性17.59%(294/1671),女性23.79%(387/1627),女性达标率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结果显示,仅有不足1/3的患者甘油三脂(TG)、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能够达标,〉54.2%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达标;47.8%的患者合并脂肪肝,74.2%的患者都存在下肢动脉斑块形成,〈1/5的患者存在肌电图异常(13.9%)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7.1%),但是糖尿病肾病的诊断高达44.3%。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78.6%的患者应用调脂药,但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只有12.1%,61.3%的糖尿病患者都能服用二甲双胍。结论住院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及用药现状不容乐观。

  • 标签: 住院 糖尿病患者 临床特点 用药
  • 简介:目的探析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对策。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3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与红霉素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是93.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3%,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退热、止咳、音消失时间均要少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施行阿奇霉素与红霉素联合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收集并分析我院96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6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类型肝损伤的发病时间关系,比较引起肝损伤的药物种类以及临床治疗与转归,同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中收集的96例药物性肝损伤以肝细胞损伤型所占比例最高(44.79%),有68.75%的患者在用药5~90天内发生了肝损伤;在引起肝损伤的药物种类中以抗肿瘤药物(32.29%)和中药(29.17%)所占比例最大,两者涉及到的药品分别有13种和14种;96例患者临床预后均良好,停药后18~90天内肝功指标均恢复正常;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50岁、女性、BMI≥28kg·m^-2、有过敏史、合并高脂血症为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以肝细胞损伤型最多,临床需及时妥善处理,以免引发急性肝衰竭;临床使用抗肿瘤药和中药的过程中,应注意监测,避免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对于老年以及女性患者,BMI较高者以及有药物过敏史和高血脂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肝功能。

  • 标签: 药物性肝损伤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 简介:白细胞介素34(IL-34)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白细胞介素家族成员,其受体有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ζ受体(RPTP-ζ).目前,已知IL-34与集落刺激因子1(CSF-1)的生物学活性相似但不完全相同,在各种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发现IL-34在急性白血病、骨巨细胞瘤、肝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因此,研究IL-34与肿瘤的关系有助于了解肿瘤的发病机制,并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白细胞介素-34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 肿瘤 急性白血病
  • 简介:盐酸左氧氟沙星是合成的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在现有药物中,经过时间的检验和实践的比较,证明左氧氟沙星是安全性最好的药物之一。其作用机制独特(有研究提示也可作用于静止期细菌),抗菌谱广,穿透力强,组织和细胞内浓度高,且耐药率低,已成为临床上最常用的抗菌药。但临床存在滥用的现象,导致不良反应(ADR)逐渐增多[1],本文旨在分析总结我院输入盐酸左氧氟沙星导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和原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药物信息。

  • 标签: 不良反应 盐酸左氧氟沙星 氟喹诺酮类药物 药物信息 安全合理用药 作用机制
  • 简介:餐后血糖的内在机制是胰岛素早时相分泌不足,导致无法抑制肝糖异生和肝糖原分解,最终肝脏内源性葡萄糖输出增加,促进餐后高血糖,这一点在中国人群中尤为突出。因此,中国人群的血糖管理重点在餐后血糖,而且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显示餐后高血糖显著影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本文从餐后血糖升高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特点和成因入手进行分析,结合当前降糖药物特点,探讨适合中国患者的胰岛素治疗方案。

  • 标签: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 餐后血糖 机制
  • 简介:目的:对多西他赛和紫杉醇在抗癌过程中所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对四川省西昌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8月因多西他赛和紫杉醇导致的45例严重不良反应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调查问卷方式调查用药情况、严重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对原患疾病的影响、治疗措施及相应的治疗与转归。结果:给药方式均为静脉滴注。9例患者为联合用药,其中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3例,多西他赛联合顺铂1例,多西他赛联合卡铂2例,紫杉醇联合卡铂3例。多西他赛组和紫杉醇组的不良反应类型以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反应、骨髓抑制和肠毒性居多;其中多西他赛组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低于紫杉醇组(P〈0.05),过敏性反应和骨髓抑制的发生率高于紫杉醇组(P〈0.05)。使用多西他赛的21例患者中,因不良反应导致化疗周期延长者8例;使用紫杉醇的24例患者中,7例因不良反应导致化疗周期延长,两种药物对原发疾病的影响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在经停药、吸氧、抗过敏、升白细胞、升血小板等对症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或消失。多西他赛组14例好转,7例痊愈;紫杉醇组16例好转,8例痊愈。两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西他赛组和紫杉醇组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特点各不相同,用药时需加强监测力度,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多西他赛 紫杉醇 严重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表现躯体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收集分析32例因急性脑梗死入院,住院期间证实患非颅内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男23例,女9例,平均年龄(47.1±3.2)岁。32例患者均急性起病,发病前均无躯体疼痛,主要症状为局灶神经功能缺损。11例患者有一种或多种脑卒中危险因素。偏瘫14例,失语7例,其他包括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复视、眩晕、构音障碍、单眼黑朦等。外周血D-二聚体增高20例,CA-l25增高22例,CA-l99增高24例。弥散加权成像(DWI)均累及多支动脉供血区,20例累及双侧前循环和后循环,12例累及双侧前循环。病灶累及小脑半球2例,大脑半球脑叶皮层下14例;大脑半球深部7例,基底节、丘脑、内囊各2例,脑干3例。心脏彩超均无发现异常,CT血管造影(CTA)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显示7例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27例头部DWI出现2个以上同一颅内不同动脉供血区的分散小病灶。肿瘤类型按部位,肺癌最多见,按病理类型分腺癌多见。恶性肿瘤确诊时间多为脑梗死发生后3-14d,确诊时14例已发远处转移。脑梗死后30d,预后良好12例,预后不良19例,死亡1例。结论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恶性肿瘤患者常缺乏传统脑卒中危险因素,其外周血D-二聚体和肿瘤抗原水平升高、脑内多发性脑梗死灶、血液高凝状态均与脑梗死的发病有关。静脉溶栓治疗恶性肿瘤并发脑梗死的安全性尚待研究,临床目前偏向于接受重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更安全有效。

  • 标签: 脑梗死 躯体恶性肿瘤 临床特点 发病机制
  • 简介:目的总结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并探讨血浆分泌型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剂(SLPI)在治疗期间的变化。方法以152例MPP患儿为对象,分析患儿病例资料,并测定入院时和恢复期的血清学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hs-CRP)和SLPI。结果所有患儿胸部X线均可见片状阴影,临床以发热(92.11%),咳嗽(83.55%),肺部啰音(71.05%)为主要表现。患儿进入恢复期后,中性粒细胞数和hs-CRP分别为(3.7±1.6)×109/L、(6.8±2.4)mg/L,较入院时显著下降(t=3.973、7.482,P〈0.05)。恢复期WBC与入院时无显著差异(t=0.124,P〉0.05)。入院时SLPI为(9.2±4.6)ng/mL,恢复期SLPI为(12.7±6.3)ng/mL。恢复期SLPI较入院时显著升高(t=3.664,P〈0.05)。治疗7d后,治愈86例(56.58%),好转64例(42.10%),无效2例(1.32%),治疗有效率98.68%。住院时间4~18d,平均(10.2±3.6)d。所有患儿出院时,各项生理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临床体征消失。结论MPP患儿在发病期间,以咳嗽、高热、肺部啰音为主要症状,X线可见片状阴影,白细胞未见异常变化,但是中性粒细胞、hs-CRP和SLPI有异常表现。

  • 标签: MPP SLPI 血清学指标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及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Anti-GBM)阳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月收治的64例肾炎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ANCA和Anti-GBM的检测,根据ANCA和Anti-GBM检测结果将64例患者分为A组(ANCA和Anti-GBM均为阳性)18例和B组(ANCA阴性,Anti-GBM阳性)46例。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预后以及ANCA和Anti-GBM情况。结果两组的临床表现以及pH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球性硬化明显高于B组(P<0.01),但两组其他肾组织活检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3年后的人存活率和肾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预后均较差。结论ANCA和Anti-GBM同为阳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较Anti-GBM单阳性患者严重,且两组的预后效果均较差。

  • 标签: 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 抗体 抗肾小球基底膜 肾炎 预后
  • 简介:目的:了解美国药师和药学技术员的认证体系,为我国药学专业人员的认证与培训体系的发展提供借鉴。方法:通过访问美国药学认证委员会、药学专家委员会等官方网站并检索国内文献,了解美国临床药师与药学技术员认证所针对的学员及准入资格、认证流程与再认证等内容。结果:美国药师和药学技术员的培训与认证机构繁多,针对不同阶段、不同专科药学人员有不同的机构设置和授权机构。药学专家的认证是针对"临床药师"的专业认证,下设不同专科,且认证有周期性;药学技术员的培训准入及通过的要求相对较低。结论:美国对药师和药学技术员的培训与认证的准入资格、性质等要求明确,流程严谨。中国可以之为鉴,尽快建立、完善药学工作者认证制度,明确药学工作者的职责与价值,推动临床药学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 标签: 美国 临床药师 药学技术员 药学专家 认证
  • 简介:对比分析目前各高校制药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的模式,结合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s,MOOC)以及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技术在教学方面的应用,提出基于MOOC和VR技术的实习教学新模式。旨在解决制药工程专业实习教学中的局限性,希望通过结合MOOC和VR技术这两个21世纪高等教育变革中的新生力量,探索全新的实习教学模式。

  • 标签: MOOC VR 教学模式 制药工程
  • 简介:目的:评价分离团注技术64排CT尿路成像(CTU)检查全泌尿系统显示情况,分析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将64排CTU检查患者60例随机分成单次团注技术组和分离团注技术组,将延迟扫描图像进行三维重组,比较2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单次团注组30例中全尿路显示良好26例,满足诊断3例,不能诊断1例;分离团注组30例中全尿路显示优27例,显示良好2例,满足诊断1例。分离团注组尿路图像质量优于单次团注组,分离团注组减少一次扫描,因此辐射剂量明显减少。结论:分离团注技术在64排CTU检查中,可以减少伪影得到更优质的尿路图像,病变显示更清晰,并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 标签: CTU X线计算机 三维重组 分离团注技术
  • 简介:目的:建立妇科止带片中龟甲胶成分的检测方法。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妇科止带片中龟甲胶的特征分子离子峰进行检测,选择龟甲胶特征分子离子峰m/z631.3(双电荷)→546.4和m/z631.3(双电荷)→921.4作为检测离子对,离子化模式为ESI+,进行多反应监测。结果:36批市售样品中均可检出龟甲胶的特征分子离子峰。结论:经方法学验证.所建方法专属性强,可用于妇科止带片中龟甲胶成分的检测,为妇科止带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妇科止带片 龟甲胶 特征分子离子峰
  • 简介:为减少中小型医院医学工程技术人才流失,提升医学工程技术团队素质。文章从分析当前中小型医院医学工程技术队伍现状入手,指出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保留和发展面临着社会、医院、个人多方面的困难,并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提出对策和建议。医院应从加强思想重视、引进优秀人才、鼓励在职教育、健全奖惩制度、倡导人文关怀等方面入手,构建优秀医学工程技术团队。通过医院管理能够进一步提高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对提高保障临床服务质量具有较大的意义。

  • 标签: 中小型医院 医学工程 人员发展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化疗后肺部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CT多平面重组技术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肿瘤化疗后肺部真菌感染患者103例,均给予CT薄层扫描检查,将其原始数据以CT多平面重组技术展开各个方向的图像重建,观察图像表现,并与横断位上对比。结果:与横断位图像观察结果相比,CT多平面重组技术图像在短毛刺征间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深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片状阴影、大片实变、支气管征、空气半月征以及磨玻璃方面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化疗后肺部真菌感染采用CT多平面重组技术可实现早期诊断,早发现,能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肿瘤 化疗 肺部真菌感染 CT多平面重组技术
  • 简介:目的用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苍耳亭在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中的作用靶点,并通过WesternBlotting实验检测其对肝癌HepG2细胞相应靶点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在EMT过程中的关键因子蓬乱蛋白(Dhs)、波形蛋白(Vimentin)、Snai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为作用靶点,采用分子对接虚拟技术评价苍耳亭与其空间结合能力,并与相应内源性物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醋酸离子、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N-乙酰葡糖胺对比;培养HepG2细胞,给予1、5、20μmol/L浓度的苍耳亭,利用WesternBlotting实验检测其对Dhs、Vimentin、Snail、VEGFR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苍耳亭与EMT过程中作用靶点均具有一定亲和力,其中与Dhs、Snail、VEGFR3的亲和力高于内源性物质,与Vimentin的亲和能力不及内源性物质;WesternBlotting实验结果显示,苍耳亭显著下调Vimentin、Snail、VEGFR3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P〈0.05、0.01、0.001)。结论苍耳亭对肝癌侵袭转移关键因子E-cadherin、Vimentin、Snail、VEGFR3有明显影响,可能是其潜在靶点;分子虚拟对接和Westernblotting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能预先提示潜在靶因子。

  • 标签: 苍耳亭 上皮间质转化 分子对接 Western BLOTTING 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