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自发性早产和医源性早产的病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12月我院收治的234例早产患者。结果自发性早产166例,医源性早产68例,早产发生率为6%。两组病例在年龄、孕周、新生儿体重、流产史、经产妇、早中晚期早产构成比等方面无明显差异,而在是否接受正规产检率、剖宫产率、孕妇CRP水平等方面有明显差异。胎膜早破为自发性早产的主要原因,ICP、产前出血、子痫前期是导致医源性早产的前3位因素。结论积极预防和治疗感染等早产相关危险因素能降低早产的发生率,选择合适分娩方式能降低早产儿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 标签: 自发性早产 医源性早产 发生因素 分娩方式
  • 简介:目的分析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和早产对围产儿的影响,探讨防治早产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198例早产分娩患者及同期正常分娩10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发生与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疾病、胎盘因素、臀先露、双胎及早产史、未经产前检查等因素相关,可能是发生早产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加强产前检查,积极防治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疾病等产科并发症,可能减少早产的发生,早产发生时,采取药物抑制宫缩治疗等,可延长孕周,可降低围产儿病死率。

  • 标签: 早产 危险因素 围产儿病死率
  • 简介:呼吸暂停是早产儿常见的临床症状,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我科2001年-2002年之间收治早产儿24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早产儿 呼吸暂停 护理 心理护理
  • 简介:母乳营养非常丰富,含有大量免疫物质,是婴儿尤其是早产儿最理想的食品。这不仅是因为母乳的营养价值高,还在于母乳中的某些成份能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防御和抵抗致病因子的侵袭。由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比足月儿快得多,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皮肤粘膜防御能力差,极易感染而患病,而早产儿母亲的乳汁除具备一般母乳的优点外.还有许多独特之处,最适合早产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 标签: 早产儿母亲 母乳喂养 生长发育 足月儿 营养价值 自身免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干预性早产的构成因素、分娩时机以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216例干预性早产因素构成、胎儿并发症、母体并发症的分析与探讨。结果干预性早产最常见因素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多胎妊娠、胎儿宫内窘迫、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位异常等。结论早产病因复杂,减少干预性早产的发生率关键是重视产前检查、加强高危妊娠管理、选择终止妊娠的方式,积极防治妊娠并发症。

  • 标签: 干预性早产 因素构成 防治妊娠并发症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早产儿的监护与护理,旨在指导临床护理工作,降低其死亡率,提高存活率。方法对我科自2006年10月~2007年7月收治的37例早产儿从呼吸管理、体温管理、营养管理、消化管理、预防感染、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早期干预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儿最易患呼吸窘迫综合征、肺不张、吸入性肺炎等,其次为硬肿症、窒息、消化道出血等其他疾病,故呼吸管理在早产儿护理中优为重要。另外,早产儿由于特殊的生理状态,保暖及喂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早期干预可帮助早产儿健全其生理功能,预防治疗并发症。结论早产儿的监护及护理非常重要,早产儿实行24小时专人护理,利用各种仪器监护,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制定各项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是具早产儿健康的保证。

  • 标签: 早产儿 监护 护理
  • 简介:目的评估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中住院早产儿营养摄入和体重增长情况,以期对临床上早产儿早期的营养支持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从我院NICU出院的53名早产儿,按出生体重分为体重≤1500g组和体重〉1500g组,计算体重恢复至出生体重的平均时间;体重开始增长的日龄;静脉营养时间;比较出生及出院时体重百分位数。结果53例早产儿均出现程度不同的生理性体重下降,体重≤1500g组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较长,体重开始增长日龄较晚,静脉营养时间较长,与〉1500g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出生时体重低于第十百分位的占37.7%,而出院时达到64.2%,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产儿在出生后早期容易出现生长发育落后,加强营养支持,出院后有必要续惯治疗,以完成追赶性生长。

  • 标签: 早产儿 营养 追赶性生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保健对早产儿的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早产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随 机数字表方法平分80例早产儿,即观察组40例采用儿童保健模式,对照组40例采用基础管理,对比两组体格发育和发育商情况。结果:观察组采用儿童保健后早产儿的 体格发育以及发育商均好于对照组,组间数据以P早产儿为胎龄小于37周分娩的胎儿,和足月新生儿对比而言,早产儿因为器官发育问题极易产生黄疸、缺氧和颅内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健康[1]。新生儿身心发育主要阶段为 0-3 岁,应该予以相应的营养,尤其是新生儿需要予以重视,确保其体格和发育商。此次研究探究儿童保健对早产儿的体格发育以及发育商的影响,内容如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宫颈长度与早产的关系,探讨宫颈长度预测早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住院保胎的43例28~36周先兆早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经阴道B超测量其宫颈长度,并追踪分娩结局。结果:43例孕妇中,11例宫颈长度≤3.0cm,其中1周内早产者9例;32例〉3.0cm,其中1周内早产者2例。宫颈长度与早产的发生呈负相关。宫颈长度〉3.0cm早产发生率为6.25%,宫颈长度≤3.0cm早产的发生率为81.82%,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预测早产具有一定临床价值。该方法测量简单、安全、经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子宫颈 超声波 早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早期干预对防治早产儿脑损伤致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临床价值。目的: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目的,将68例早产儿脑损伤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8例、30例。观察组采取家长自愿,采用早期丰富环境及有针对性的功能练习和手法康复。对照组30例仅接受常规治疗和健康指导。两组患儿在生后3d行头颅CT检查,生后第28天、纠正月龄3个月、6个月、1周岁各检查评估一次(新生儿期采用20项神经行为测定法,婴儿期患儿采用52项神经运动检查法)生后3个月复查CT或MRj检查脑实质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生后6个月、1周岁进行神经行为评估,结果显示差异有显著性(P〈O.05)。观察组2例有神经运动及精神发育异常征象,而对照组6例诊断为脑瘫、3例有精神发育迟滞,听力障碍、语言发育迟缓、癫痫各1例。结论:早期干预措施对早产儿脑损伤有促进正常神经系统发育及脑损伤后早期修复作用,且干预越早,效果越好。

  • 标签: 早产儿 脑损伤 早期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产儿出院后个体化喂养指导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8年2月~2019年6月出院的早产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出院健康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化喂养管理指导,比较两组早产儿出院三个月后体重、身长、头围及神经系统发育的差异。结果:出院后三个月,观察组早产儿体重(4.23±0.64)kg及身长(53.2±1.26)cm分别高于对照组早产儿体重(3.67±0.48)kg及身长(50.9±1.23)cm,P<0.05.(此处加上头围及神经系统发育的观察对照数据)

  • 标签: 早产儿 出院后喂养 个体化喂养指导
  • 简介: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高危因素和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新生儿科住院的RDS患儿共106例,按胎龄分为早产儿组(〈34周)62例和晚期早产儿/足月儿组(〉34周)44例,回顾分析其特点。结果选择性剖宫产、绒毛膜羊膜炎、妊娠期糖尿病是晚期早产儿/足月儿组RDS的高危因素(P〈0.05);与早产儿组相比,晚期早产儿/足月儿组RDS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效果相对较差(P〉0.05),需要机械通气比例高(P〈0.05);晚期早产儿/足月儿组RDS更易并发气胸(P〈0.05)。结论1选择性剖宫产和绒毛膜羊膜炎、妊娠期糖尿病是晚期早产儿/足月儿RDS的高危因素;2晚期早产儿/足月儿RDS症状更危重,气胸发生率高。

  • 标签: 晚期早产儿 足月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选择性剖宫产
  • 简介:目前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相关报道认为早产低出生体重是发病的根本基础,对于某些小孕龄、发育差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来说,不合理氧疗是ROP的重要诱发因素。不合理氧疗包括吸氧浓度高、时间长以及吸氧时的氧分压大幅波动。本文重点介绍ROP与氧疗的关系,以探讨其确切发病原因和机制,寻找有效的预防措施。

  • 标签: 早产儿 早产 视网膜疾病 氧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超声对自发性早产的预测价值,指导临床早干预、早治疗,保障母婴安全。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2月在本院产检顺利分娩的122例晚期妊娠孕妇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孕妇的妊娠分娩结局进行分组对照,其中101例足月分娩的孕妇纳入常规组,另21例自发性早产孕妇纳入研究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并超声检查宫颈长度、宫颈前角,比较宫颈长度、宫颈前角、宫颈长度与宫颈前角联合预测自发性早产的效能。结果:研究组自发性早产孕妇分娩孕周、宫颈长度更小,宫颈前角更大,与常规组足月分娩的孕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宫颈长度 宫颈前角 超声检查 自发性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