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形成早期康复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FMA评分与BI评分显著要高.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早期康复 护理方法 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采用腹腔镜手术方法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手术治疗后所采取的护理手段。方法纳入此次研究的86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接收的早期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予以治疗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此研究中入选的患者在治疗后经过针对性护理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愈合良好。结论对于选择腹腔镜手术方法治疗宫颈癌的患者而言,需要在治疗后按照其实际状况采取针对性护理方法,从而减少患者的恢复时间。

  • 标签: 腹腔镜 宫颈癌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血压波动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影响。方法:分析某院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例,依据术后有无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19例)和未再出血组(51例),分析2组病例术前收缩压、舒张压、血肿量,分别统计出术后再出血和未再出血病例的收缩压(SBP)〉150mmHg和〉170mmHg次数及频数百分比,进行术后血压波动与再出血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再出血组与未再出血组术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未见明显差异(P〉0.05),再出血组与未再出血组的术后SBP〉150mmHg的频数百分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再出血组与未再出血组的术后SBP〉170mmHg的频数百分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较未再出血患者术后血压波动范围大且频数多,提示患者术后再出血与术后血压波动相关。

  • 标签: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血压波动 再出血
  • 简介:目的建立小鼠1型糖尿病模型,研究糖尿病早期时睾丸中睾酮合成关键酶的变化。方法雄性成年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糖尿病模型组10只。通过ip链脲佐菌素(150mg/kg)制备糖尿病模型,成功制备糖尿病模型后4周处死小鼠,取血清和睾丸组织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睾丸组织中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类固醇激素合成灵敏调节蛋白(StAR)、细胞色素P450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VI型(3β-HSD6)、17a-羟基化酶/17,20-裂解酶I型(P450c17a1)及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III型(17β-HSD3)相应mRNA(Lhcgr、Star、Cyp11a1、Hsd3b6、Cyp17a1和Hsd17b3)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睾酮和黄体生成素(LH)含量、睾丸组织中3β-HSD1、P450c17a1及17β-HSD3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4周糖尿病小鼠血清中睾酮和LH含量显著降低(P〈0.05);睾丸组织的Lhcgr、Star、Cyp11a1、Hsd3b6、Cyp17a1和Hsd17b3mRNA含量显著降低(P〈0.05、0.001);3β-HSD1、P450c17及17β-HSD3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早期糖尿病小鼠睾丸中睾酮合成关键酶的表达显著降低。

  • 标签: 糖尿病 睾丸 睾酮 类固醇合成酶 黄体生成素
  • 简介:目的分析早期应激与大学生人格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childhoodtraumaquestionnaire,CTQ)对2016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精神科接受检查的大学生100名进行调查,随机将大学生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研究组经历过早期应激,对照组未经历过早期应激,分析早期应激与大学生人格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大学生儿童时期虐待问卷调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人格与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有相关性(P〈0.05)。结论早期应激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有显著影响。

  • 标签: 早期应激 大学生 人格影响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比较早期不同营养支持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ICU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住院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肠外营养组与肠内营养组,各33例。肠外营养组予以早期完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肠内营养组予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d、治疗21d血清蛋白水平、体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7d、治疗21d两组患者血清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d肠外营养组血清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治疗7d、治疗21d两组患者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d肠外营养组体质量低于治疗前(P〈0.05)。肠外营养组消化道出血、腹泻、呕吐、肠道感染、苏醒后拒食发生率高于肠内营养组(P〈0.05)。结论较早期完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ICU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更好,可减少患者体质量丢失,改善营养状态,且并发症少。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早期营养支持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消化内镜对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价值,指导消化道早癌的临床诊断。方法5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将患者排序,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诊断和治疗技术,观察组采用消化内镜进行诊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和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病灶形态影像、胃小凹分型影像、毛细血管影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26±0.76)、(3.89±0.93)、(3.98±0.7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24±0.48)、(2.04±0.43)、(1.84±0.5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消化道肿瘤的疾病诊断和治疗,采用消化内镜的效果更佳,可清晰的观察到病灶形态影像、毛细血管影像等,同时采用消化内镜治疗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消化内镜 消化道肿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11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及预后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Hb)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感染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较肠外营养支持能显著缩短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其Hb值,且能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与疾病病死率。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血红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电子医嘱缺陷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发挥圈员的潜能,利用头脑风暴法选定主题为"降低电子医嘱缺陷率",拟订活动计划,制订标准化流程,并按步骤实施,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电子医嘱缺陷率由10.54%降至3.33%,圈员能力得到了提高。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电子医嘱的缺陷率,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的管理能力,增强了圈员责任感。

  • 标签: 品管圈 电子医嘱 缺陷率 医疗质量
  • 简介:目的分析间接盖髓及早期充填预防年轻恒牙冠折后牙髓炎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年轻恒牙冠折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施行脱敏治疗,观察组施行间接盖髓联合早期充填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修复成功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90d,观察组发生牙髓炎2例(4颗牙),占4.00%;对照组发生牙髓炎20例(25颗牙),占40.00%;观察组术后牙髓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间接盖髓及早期充填预防年轻恒牙冠折后牙髓炎应用效果良好,牙髓炎发生率较低,可以考虑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间接盖髓 早期充填 年轻恒牙冠折后 牙髓炎
  • 简介:目的研究巴曲酶注射液对大鼠血栓栓塞性脑卒中急性超早期的保护作用。方法自体血凝块闭塞左侧大脑中动脉法制备大鼠血栓栓塞性脑卒中模型,32只造模成功大鼠按神经缺陷程度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及巴曲酶注射液低、高剂量(0.3、1.0BU/kg)组和阿替普酶(rt-PA,9mg/kg)组,每组8只,另设假手术组8只。造模1h后尾iv给药,给药后6h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核磁共振(MIR)技术进行大鼠脑SE-T2WI序列扫描,测量脑病变范围;给药后24h评分后取脑进行TTC染色,测量脑梗死范围;给药后6、24h取血浆,测纤维蛋白原(FIB)浓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巴曲酶注射液0.3BU/kg治疗24h(P〈0.05)、1BU/kg治疗6、24h(P〈0.05、0.01)显著改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给药后6hMRI结果显示,巴曲酶注射液0.3、1.0BU/kg显著缩小病变范围(P〈0.05、0.01);给药后24hTTC结果显示,巴曲酶注射液0.3、1.0BU/kg显著缩小梗死范围(P〈0.05);巴曲酶注射液0.3、1.0BU/kg于药后6、24h均可显著降低血浆FIB浓度(P〈0.05、0.01、0.001)。结论巴曲酶注射液能改善大鼠脑缺血急性期受损神经功能、缩小脑病变范围、降低血浆FIB浓度,具脑保护作用。

  • 标签: 巴曲酶注射液 大鼠 血栓栓塞性脑缺血 核磁共振 TTC染色
  • 简介:目的降低门诊药品周转天数,减少药品积压,提高医院资金利用率,提高医院的药事管理水平。方法引入品管圈理念,采用评价表、流程图、雷达图、检查表等方法,引导员工积极参与药事管理过程,促进沟通,增强工作责任心。结果拟定了4个对策:一是设定每一种药品的库存上下线,二是完善领药制度,领用药品超过库存上线时,需要科主任同意;三是确定可拆零药品品种,减少药品领用过多;四是修订备用药品管理制度。有形成果方面,门诊药品周转天数由改善前的11.6d降低到6.3d,目标达标率为115.22%;无形成果方面,全体员工积极性与责任性明显增强。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药房取得良好效果,药学人员熟练掌握品管圈应用方法,为进一步提高药事管理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品管圈 门诊药房 周转天数 降低
  • 简介:目的:比较肠内肠外早期营养支持对神经内科重症疾病患者肺内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治疗患者8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住院期间肺内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的肺内感染、肺内二重感染、肺内感染病死率以及呼吸机使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肺内感染治愈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疗法能够有效降低神经内科重症疾病患者肺内感染的发生率,改善了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神经内科疾病 肺内感染 二重感染
  • 简介:目的研究高血压前期患者血清网膜素-1(Omentin-1)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并以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为诊断指标,探究高血压前期是否存在早期肾损伤。方法收集体检中心患者97例,根据血压水平分为高血压前期组(52例),健康对照组(4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Omentin-1及hs-CRP水平,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高血压前期组的Omentin-1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41±53)与(214±34)ng/mL](P〈0.01),hs-CRP水平和UACR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1±0.5)与(1.5±0.6)mg/L和(10±4)与(7±5)mg/g](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Omentin-1是影响UACR的主要因素且二者呈负相关。结论高血压前期人群存在着Omentin-1及hs-CRP水平的异常变化,Omentin-1水平下降与早期肾损伤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

  • 标签: C反应蛋白质 高血压前期 网膜素-1 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