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活动对ICU呼吸衰竭患者血氧分压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ICU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呼吸衰竭康复运动,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活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氧分压、呼吸及肺功能。结果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血氧分压、呼吸情况以及肺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ICU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活动干预有利于改善血氧分压和肺功能,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早期康复活动 ICU 呼吸衰竭 血氧分压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床上活动对经皮肾脏穿刺组织活检术(PRB)后患者腰背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于我院行经皮肾脏穿刺组织活检术后的72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投掷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为其中一组仅提供术后常规的活动方法,纳入对照组。为另一组患者实施早期床上活动,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活动方式对患者术后腰背疼痛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术后6h、12h、24h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由腰背疼痛引发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同样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结论对经皮肾脏穿刺组织活检术后患者进行早期床上活动可有效降低其术后疼痛程度,改善腰背疼痛及相关并发症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 床上活动 经皮肾脏穿刺组织活检术 腰背 疼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早期活动对脑出血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实验选取自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来我院就治的共八十例患有脑出血的病人随机将他们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加上早期活动这种护理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血流峰速度和血流平均速度,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结果实验组的血流峰风速度和血流平均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活动这种护理方式能有效预防脑出血患者在手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值得临床实践。

  • 标签: 早期活动 脑出血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康复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及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接诊的12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患者术后3~5d,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措施实施干预,观察组则在患者术后当天即开始对患者实施早期康复功能锻炼。术后4周,调查记录两组的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效果及肩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88.33%)明显高于对照组(61.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1.3778,P=0.0007)。前屈、后伸、外展及内收的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功能锻炼可显著改善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肢功能状况,提升肩关节活动度,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癌根治术 康复功能锻炼 患肢功能 肩关节活动度
  • 简介:摘要早期胃癌是指病变局限在粘膜下层的胃癌,胃癌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随着外科技术以及医学技术不断提高,早期胃癌治疗也取得很大进展,包括外科治疗、微创治疗等,均有一定效果,现综述早期胃癌临床治疗进展,为胃癌治疗方式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早期胃癌 内镜治疗 分子靶向指标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35例肘关节骨折术后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骨科手术的肘关节骨折患者35例,术后即康复治疗,对所有患者定期随访,评定肘关节活动度和MaYo评分情况。结果本组患者随访24周,MaYo评分优良率85%,而肘关节总活动度在24周时达到200度的有32例。结论肘关节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肘关节骨折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制定产褥早期中医护理方案并实施,探索该方案的可行性及实用性。方法将320例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0例,实验组按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护理,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在子宫复旧、乳汁分泌、睡眠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褥期中医护理方案简便可行、实用性强,更利于产妇产后身心恢复。

  • 标签: 产妇 产褥早期 中医护理方案 可行性 实用性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7-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7年第1期
  • 机构:Chaer基因是诱发心肌肥厚的早期关键分子开关。国际顶尖杂志《自然?医学》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李红良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部肌腱损伤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为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57例手部肌腱损伤患者,分别针对患者的肌腱损伤部位及损伤程度进行个性化的早期康复护理,观察所有患者的关节总主动活动度(TAM)。结果所有手部肌腱损伤患者经过早期康复护理后,TAM康复优良的患者有32例,TAM康复良好的患者有23例,手部肌腱康复总有效率达96.49%,康复效果较好。结论对手部肌腱损伤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护理效果较好,患者康复率较高,值得在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手部肌腱损伤 早期康复护理 关节总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妊娠早期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的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月到我院门诊接受早孕期筛查的3052例孕周≤8周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结果实行分组,以促甲状腺激素(TSH)和游离甲状腺素(FT4)等指标明显异常者为高异常组(171例),TSH和FT4无明显异常者为低异常组(2881例)。结论高异常组甲状腺功能异常孕妇中甲减、甲亢和总异常率均显著高于低异常组;高异常组的孕妇在早产、子痫前期、胎儿窘迫和胎盘早剥等方面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低异常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早期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对孕妇妊娠结果影响重大,了解相关指标意义并进行相应的治疗,能有效地改善妊娠结果。

  • 标签: 甲状腺功能 妊娠早期 检测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与防治对策的分析与探讨。方法随机从我院选取60例冠心病患者,选取时间范围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之内。依据诊断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前者采用频谱心电图检查法诊断,后者采用同步心电图检查法进行诊断,同时对所选患者进行防治护理,观察护理前后患者的冠心病病情变化。结果实验组的早期诊断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实施防治护理后患者的冠心病病情稳定性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有效的冠心病早期诊断方法,施以有效的防治护理对策,可以帮助患者稳定病情,降低病残率和病亡率。

  • 标签: 冠心病 早期诊断 防治对策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儿童牙颌畸形早期治疗的效果以及早期预防方法。方法随机选取于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进行的牙科检查的儿童40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儿童牙颌畸形的发生率以及牙齿畸形的种类,观察早期治疗的效果,总结预防方法。结果此次随机选择的400例研究对象中有45例(11.25%)的儿童出现牙颌畸形,其中有12例(26.67%)前牙反牙合,有10例(22.22%)为前牙拥挤,有6例(13.33%)为开牙合,有4例(8.89%)为牙间隙宽,有5例(11.11%)为深覆牙合,有8例(17.78%)为下颌后缩;治疗后患者的磨牙移位、切牙凸距离减小量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此次研究显示有10%左右的儿童会出现牙颌畸形,因此应加大预防的力度,对儿童牙颌畸形应该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儿童牙颌畸形 预防 早期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早期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妊娠早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孕妇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孕妇2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妊娠结局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2%、18%、14%;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4%、6%、5%,可以看出观察组妊娠期并发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妊娠期并发症率,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体重儿、早产儿、流产的发生率分别为7%、6%、5%;对照组低体重儿、早产儿、流产的发生率分别为2%、1%、1%,可以看出观察组低体重儿、早产儿、流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生率,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均为2%,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娠早期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孕妇及妊娠结局均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应在妊娠前期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妊娠早期就对甲状腺功能异常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整个孕期甲状腺功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以将并发症及不良情况发生率降低,才能确保母婴健康安全。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异常 妊娠早期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各48例。康复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常规组行基础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语言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康复组总体满意度46例(95.83%)显著高于常规组38例(79.17%),两组干预前的肢体功能评分以及语言功能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康复组的语言功能评分和肢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语言功能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急性脑梗塞患者 早期康复 临床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CT方案应用于早期肺癌诊断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并总结误诊原因。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入院诊断的早期肺癌患者中,随机抽选52例进行研究,术后病理已证实,并选择CT方案进行检查,观察CT方案准确率。结果52例确诊患者中,CT方案检出50例,有2例患者出现误诊,准确率是96.15%(50/52),(P>0.05)。结论当早期肺癌患者接受诊断时,选择CT方案可保证准确率,除了可对患者细小型病灶准确定位外,还能准确判断其疾病类型,因此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CT方案 早期肺癌 准确率 误诊原因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妊娠合并子宫畸形的诊治方法以及实施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15例早期妊娠合并子宫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诊治方法以及手术效果。结果15例早期妊娠合并子宫畸形患者在B超的指导下进行人工流产手术,手术均成功,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无漏吸、人流不全、子宫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手术结局较好,所有患者在术后护理下康复出院,无后遗症。结论对早期妊娠合并子宫畸形患者实施B超监护下人工流产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简单有效,可作为早期妊娠合并子宫畸形的首选术式,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早期妊娠 子宫畸形 诊治方法 人工流产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改良早期预警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2015年4-2016年8月本院内科急诊留观以上处置患者426例,均进行MEWS评分,再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0~4分段死亡0例,死亡率为0,5~9分段死亡3例,10分以上的在急诊科死亡6例。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通过将急诊患者病情分值化,为护理计划的制定提供更充分的依据,进而提高了急诊护理的针对性。

  • 标签: MEWS 急诊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5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MBI指数和FA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能够强化恢复效率,显著的提高患者的机体和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脑梗塞 早期康复护理 观察
  • 简介:摘要当前早产儿脑损伤的早期护理干预模式较为多样,包括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干预、家庭模式的干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感知器官的刺激、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恢复训练。加强早产儿脑损伤的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助于促进早产儿的大脑和机体的发育,可以预防脑瘫的发生率。

  • 标签: 早产儿 脑损伤 早期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