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在已经有新一代药物在美国及欧洲上市的情况下,拜耳(Bayer)仍然向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第三世界国家倾销可能传播艾滋病的旧版本药物。药物安全的管理一直是令医药产业产疼的大问题,如此行径,却超出了监管部门的职权范围,早在上世纪80年代,拜耳公司从约10,000名志愿者捐献的血液中提取了大量凝血因子Ⅷ?A3笔币蛭际跸拗疲庑┎范济挥芯却恚蚨庑┎分屑赡苄薍IV病毒和其它病毒。

  • 标签: 凝血因子Ⅷ 药物安全 中极 HIV病毒 携带 艾滋病
  • 简介:目的:比较螺纹桩光固化树脂与铸造桩修复残根临床效果的优劣。方法:随机抽样各选40份,分别用螺纹桩光固化树脂与铸造桩。然后用金瓷全冠修复前牙残根,追踪观察1-3年。结果:两种桩全冠修复经统计学卡方验证,临床效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桩全冠的前牙残根修复临床效果都较好。

  • 标签: 螺纹桩光固化树脂核 铸造桩核 修复效果 对比研究
  • 简介:1990年第1次报道了编码外源抗原的裸露质粒DNA(nakedplasmidDNA)注射小鼠后可以在体内表达抗原基因。尔后,一系列动物实验证明DNA疫苗能诱导针对其所编码抗原的体液或细胞免疫。由于DNA疫苗免去了烦琐的蛋白质表达与纯化步骤,更重要的是,基因在体内的表达及诱导免疫的过程,模拟了自然状态下机体感染外源病原生物表达抗原及诱导免疫的过程。因此,DNA疫苗系统一经建立,便很快成了抗感染、抗肿瘤免疫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 标签: 细胞因子 趋化因子 DNA疫苗 基因佐剂
  • 简介:目的探讨体内产生抗抗体的抗原.方法分别以羊红细胞、伤寒沙门菌及鸡血清免疫小鼠,同时设立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商品化酶联免疫法检测抗抗体试剂盒,将酶结合物(酶标抗人IgG)换成酶标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建立检测抗抗体的SPA-ELISA法,并使其性能保持不变,用其检测小鼠的抗抗体.结果新建立的检测抗抗体的SPA-ELISA法与原法检测同一批标本,相关系数为0.931,P<0.01.小鼠血清抗抗体检测结果(阳性率):羊红细胞组为90%(9/10),伤寒沙门菌为70%(7/10),鸡血清组为100%(10/10),生理盐水对照组未检出抗抗体.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体内抗抗体可能是一类由不同抗原刺激非特异产生的抗体.蜒

  • 标签: 抗核抗体 抗原 免疫应答 自身免疫疾病 酶联免疫法
  • 简介:对43例胃癌患者B超检查,并与胃镜检查进行对照。B超诊断正确43例(100%),胃镜诊断正确39例(90.7%)。结果表明:B超作为胃镜的补充手段,能弥补胃镜的不足,获的更多的信息,起着决定能否手术的必要性。

  • 标签: B超检查 诊断 胃癌 胃镜检查
  • 简介:B型超声可显示胎儿轮廓及其内部结构。故在临床上常用来筛查胎儿先天性畸形。但对胎儿唇腭裂的B超诊断,目前国内尚未见有报道。我院自1996年3月至1998年1月,对1200例妊娠中晚期孕妇应用B型超声筛查查出唇腭裂10例,经分娩后证实9例,符合率90%。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唇腭裂 胎儿 B型超声诊断 筛查 妊娠中晚期 先天性畸形
  • 简介:从云南甘草中分出2个新皂甙。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这两个新皂甙为:3β-羟基齐墩果-11,13-二烯-29-羧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1→4)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甙和3β,21α-二羟基齐墩果-11,13二烯-29-羧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1→4)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甙,分别命名为:云南甘草皂甙A和B。

  • 标签: 云南甘草 云南甘草皂甙A 云南甘草皂甙B
  • 简介:1934年,科学家从酵母提取液中得到一种治疗严重皮炎的化合物,后来被命名为维生素B6,又称吡哆醇。维生素B6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酸性溶液中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易被破坏。通过膳食消化吸收进入体内的维生素B6与多种蛋白质结合,储存在各组织中,其中75%~80%储存于肌肉组织。

  • 标签: 维生素B6 健康 水溶性维生素 临床应用
  • 简介: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简称肾活检)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了解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指导临床治疗,判断疾病预后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自1999年6月~2005年5月用B超定位进行肾活检25例,成功25例,成功率100%。做好肾活检手术前后的护理,对保证肾穿刺的顺利成功,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肾穿刺活检 护理体会 B超引导 活体组织检查 肾活检 定位准确
  • 简介:目的:应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N-n-butylhaloperidoliodide,F2)对早期生长反应蛋白-1(earlygrowthresponse-1,Egr-1)转录及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对心肌炎症及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成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前5min,舌下静脉推注F2,监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缺血心肌组织炎性反应变化.应用RT-PCR方法及Western-blot方法分别检测缺血组织Egr-1mRNA及蛋白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F2治疗组心肌组织内炎性反应及Egr-1的转录与表达均降低,心肌功能也得到明显改善.结论:F2具有明显抑制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组织内Egr-1mRNA及蛋白表达、减轻炎性损伤的作用,这可能是F2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显著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 标签: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 EGR-1 心肌 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流动力学 炎性损伤
  • 简介:近年的多项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T2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一些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等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显著增高。此外,非糖尿病个体动态检测与观察上述炎性指标,可以较好地预测,T2DM的发生与进展。

  • 标签: 2型糖尿病 炎性预测因子 T2DM C反应蛋白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血糖
  • 简介:肝豆状变性(HLD),是以铜代谢障碍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由于铜在体内蓄积,可引起多系统损害。该病早期症状多种多样,有一部分以溶血性贫血(HA)为首发症状,临床易误诊,而HLD早期诊断与治疗对预后非常重要。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以溶血性贫血为首发症状HLD7例报告如下:

  • 标签: 溶血性贫血 首发症状 HLD 肝豆状核变性 治疗 多系统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