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糖尿病骨骼肌病变是临床上易被忽视的一种糖尿病并发症。早期识别和预防糖尿病骨骼肌病变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改善和预后至关重要。通过对2型糖尿病骨骼肌病变的概念、发病机制、评估方法以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引起临床医生对此种并发症的重视,提高其诊治水平,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 标签: 糖尿病骨骼肌病变 2型糖尿病 骨骼肌 发病机制 评估方法 治疗
  • 简介:摘要IL-1β,活性氧(ROS)和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都参与T2DM的发病。其中NLRP3炎症小体起着中心作用。因此,本文对NLRP3炎症小体在T2DM发病进程中关键作用进行阐述。

  • 标签: IL-1&beta NLRP3 T2DM
  • 简介:目的探讨T2DM患者BMI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间的关系。方法1592例T2DM患者纳入研究。BMI(kg/m^2)分为4组:消瘦(BMI〈18.5)、正常体重(18.5≤BMI〈25)、超重(25≤BMI〈30)和肥胖(BMI≥30)。彩超检查,一侧或双侧出现下肢动脉斑块判断为下肢血管病变。结果916例(57.5%)T2DM患者伴发下肢血管病变。消瘦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下肢血管病变的阳性率分别为77.5%、59.2%、54.7%、52.7%,χ^2=10.52,P=-0.016,趋势检验P=-0.006。以正常体重为参照,使用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1(BMI分组、性别、年龄、病程)、模型2(模型1加上血脂、HbA1c)、模型3(模型2加上空腹C肽、CRP)校正后,消瘦是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风险因素,OR值及95%CI分别为3.30(1.32~8.26)、3.65(1.43—9.28)、6.02(1.93~18.74),P均〈0.05。超重及肥胖较正常体重的下肢血管病变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腹C肽在回归模型中未显示为下肢血管病变的风险因素或保护因素。结论T2DM中,消瘦患者较正常体重者有较高的下肢血管病变患病风险;超重和肥胖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发生风险与正常体重者相似。

  • 标签: 体质指数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 简介:目的调查榆林市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的患病率,分析与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榆林市中医院内分泌科的500例T2DM住院患者,男262例,女238例,进行汉密度抑郁量表评定。采集BMI、病程、文化程度等,计算抑郁的患病率,筛选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500例2型糖尿病患抑郁者184例。其中男性70例,女性114例。2型糖尿病抑郁的患病率为36.8%。进入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的有:性别、病程、文化程度。进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的有性别、病程。结论性别、病程是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的危险因素。

  • 标签: 2型糖尿病 抑郁 患病率
  • 简介:选择60岁以上T2DM患者20例,进行健康教育,坚持饮食控制、运动、按时服药等,7~12月后回访患者。结果治疗依从性提高至95%,无一例患者发生酮症。结论健康教育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 标签: 健康教育 老年 2型糖尿病(T2DM) 酮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患者与向中性肥胖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本院116例糖尿病门诊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6份病历中BMI≥25有89例。向中性肥胖比例占76.6%。主要因素摘要血糖值与体重指数,饮食控制,运动强度成正相关。结论腹型肥胖是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防止向中性肥胖是延缓糖尿病发生和有效控制血糖重要措施。

  • 标签: 2型 糖尿病 肥胖胰岛素 抵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自身抗体与生化指标在T1DMT2DM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收诊的T1DM21例及T2DM342例,均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及胰岛素自身抗体检测,观察两组检测指标间的差异。结果T1DM组4种胰岛自身抗体的单独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T2DM组(P<0.01),两组的病发年龄、BMI差异明显,生化指标上,两组的FBG、2hPG、HbA1c、TG、HDL-C上均差异明显(P<0.05),TC及LDL-C则无明显差异(P>0.01)。结论T1DMT2DM在生化指标和胰岛素自身抗体指标上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2者都具有特异性,2类指标检测对糖尿病1型和2型分型具有非常理想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胰岛自身抗体 生化指标 T1DM T2DM
  • 简介: 【摘要】 探讨血清胱抑素 C 与Ⅱ型糖尿病( T2DM )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血清胱抑素 C 升高可作为提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周围周围神经病变危险性增加的参考指标,并可能是 T2DM 患者慢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变化与高脂血症、高粘滞的关系。方法对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T2DM患者患者存在广泛血液流变学异常,全血粘度,血浆脂度,血浆纤维蛋白原聚集指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脂、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患者在降糖治疗的同时,也要关注血脂的指标,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液流变学 血脂 血粘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目标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报告以2020年5月-2021年5月作为时间区间,并截取此段区间中我院门诊MMC接收的40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例作为数据提供对象,以护理模式不同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以202例为每组人数,常规组以常规护理为主,研究组在上组基础上以MMC目标管理模式为主,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指标更低,p<0.05。结论:MMC目标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控制血糖趋于稳定,值得推广。

  • 标签: MMC管理模式 2型糖尿病 血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药学指导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中的效果方法:筛选T2DM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80例,时间范围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和观察组(常规药物治疗+药学指导),各40例,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BP、DBP、FBG、2hP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2型糖尿病 高血压 药学指导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台组12月50例(T2DM门诊病人,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25人和对照组25人。观察组选用新药艾塞那肽治疗,对照组选择用胰岛素+噻唑烷二酮类治疗。结果观察组疗20例疗效显著,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水平。5例血糖略有波动,加用甲双胍或噻唑烷二酮类联用后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对照组10例疗效稳定,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水平,10例血糖水平控制不理想,5无效。结论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显著高于胰岛素+噻唑烷二酮类治疗组。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T2DM)能有效的控制血糖在理想水平并具有很好的改善脂肪的分解代谢,降低或减少脂肪肝的发生,减少腹型肥胖,并全面调节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紊乱的功效,是理想的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新型药物。

  • 标签: 2型糖尿病 艾塞那肽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开展运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T2DM患者86例纳入研究,随机数字配对法分组,对照组(43例)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3例)在此基础上开展运动护理,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总胆固醇水平、三酰甘油水平较对照组相比,要明显的降低(P

  • 标签: 2型糖尿病 运动护理 血糖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基于"互联网+"的手机app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11~12月在清远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诊治并建档的T2DM患者120例纳入实践观察中,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行专科对症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随访管理,试验组同时应用健康管理手机app,持续12个月。比较分析两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及体重指数(BMI)变化,并通过问卷评测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执行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FBG、2 hBG、HbA1c、血压及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试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问卷评测,试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6.67%,遵医用药率为96%,饮食控制率93.33%,坚持运动率为88.33%,对照组分别为85.00%、85.00%、80.00%、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2DM患者健康管理中应用"互联网+"app,可有效强化血糖水平和质量控制效果,提高患者的健康认知,强化健康行为执行能力。

  • 标签: "互联网+" 2型糖尿病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改善T2DM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T2DM胰岛素患者均口服中药自拟祛胰抵方治疗,每日一剂,早晚分服。结果总有效率达95%。结论祛胰抵方改善T2DM胰岛素抵抗临床疗效肯定,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T2DM胰岛素抵抗 祛胰抵方 中药 临床疗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T2DM患者护理中使用MMC目标管理模式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受治疗的80例T2DM患者,按随机方式分组,其中40例采取常规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另40例在此基础上使用相应的MMC目标管理模式方法干预(观察组),护理后经观察对比,得出结论。结果:对于各项数据的对比来说,观察组护理方法的各项数据更加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各项数据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2DM患者中,MMC目标管理模式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从而促进血糖水平的控制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MMC护理管理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21.5-2022.5选取我院收治的T2DM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80)与对照组(n=80),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MMC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生理功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等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C护理管理可控制T2DM患者血糖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具有护理价值。

  • 标签: MMC护理管理 T2DM患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对相关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方法将50例脑梗塞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作为试验组,另选取5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年龄、吸烟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甘油三酯、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塞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吸烟指数、高甘油三脂、高血压等,防治措施有吸烟的控制、饮食的护理、甘油三酯的控制等。

  • 标签: 脑梗塞 2型糖尿病 危险因素 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