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梗死是指因脑动脉急性闭塞所致的脑组织坏死.在我国,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复发性脑梗死(RCI)的致残率、病死率均高于初发性脑梗死(FCI).因此,预防脑梗死的复发至关重要.本研究对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RCI与FC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已便做好二级预防.

  • 标签: 复发性脑梗死 相关危险因素 初发性脑梗死 二级预防 脑组织坏死 脑梗死复发
  • 简介:目的:对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全面检索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文献,并按照文献选择标准进行筛选,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0软件对以基础治疗为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作为治疗组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通心络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高于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合并RR=1.26,95%CI[1.20,1.33]。结论:通心络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由于本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对其疗效及安全性仍有待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通心络胶囊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55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55例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治疗,分析两组各指标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需注意控制血糖水平,形成良好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变化,应用降压、调整血脂和血尿酸治疗,且根据情况予以抗凝、抗血小板等疗法,降低脑梗死疾病发生率。

  • 标签: 糖尿病 脑梗死 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脑梗死住院患者治疗用药的合理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我院60岁及以上老年脑梗死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描述性分析患者一般情况,计算每种药物的药物利用指数(DUI)、限定日剂量的费用(DDC)、人日均费用。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与脑梗死有关的诊疗指南,并将我院老年脑梗死患者用药情况与中国指南对比,分析其合理性。结果共收集到老年脑梗死住院患者430例,其中男272例,女158例;年龄为60-92岁,平均(71±7)岁。平均患病种数为5.4种,住院期间共用药物243种,平均用药种数为17种。共检索到美国、日本、中国、南非、新西兰、英国、欧洲、巴西发表的8个与脑梗死相关的诊疗指南。这些指南中涉及的药物有溶栓药、抗血小板药、抗凝药、降纤药、扩容药、扩血管药和神经保护药共7类。中国指南推荐的治疗药物有3类,分别是溶栓药、抗血小板药和降纤药,其中有2类4种在我院使用,分别是阿替普酶、尤瑞克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其DUI值分别为1.0、1.2、1.2、1.2。我院老年脑梗死患者用药涉及神经保护药13种,所需费用1782343.6元,占药费总和4599576.7元的38.75%,是指南推荐用药费用103779.7元的17倍。结论我院老年脑梗死住院患者治疗用药与指南推荐用药一致性高,但是非指南推荐的神经保护药使用数量过多、费用过高,需进一步规范。

  • 标签: 脑梗死 老年人 指南 合理化
  • 简介:目的:分析肌氨肽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把200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以及对照组,两组均为100例患者,治疗组予以肌氨肽苷(7.84±177;1.21)ml再加入生理盐水500ml,1次/d静脉点滴,半个月为一疗程。对照组则使用维脑路通(0.5±177;0.1)g,加入到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点滴每天1次,半个月为一疗程。两组都采用胞二磷胆碱(0.69±177;0.13)加入生理盐水250ml,1次/d静脉点滴,半个月为一疗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胆固醇以及血脂都有明显的改善。结论肌氨肽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十分安全且有效。

  • 标签: 肌氨肽苷 急性脑梗死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尼莫通结合复方丹参、右旋糖酐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3年6月诊治的脑梗死患者194例,随机分为两组,97例患者采用复方丹参结合右旋糖酐治疗为对照组,97例患者采用尼莫通结合复方丹参、右旋糖酐治疗为观察组,疗程2周,于治疗前后给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脑梗死病灶范围的变化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血小板凝集指数、红细胞积压均明显下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升高.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血小板凝集指数、红细胞积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脑梗死病灶范围缩小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脑梗死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通结合复方丹参、右旋糖酐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尼莫通 复方丹参 右旋糖酐 脑梗死
  • 简介:复方丹参滴丸可通过调节机体脂质代谢、抑制血栓形成、拮抗钙超载、抗炎抗氧化等多种机制发挥防治急性心肌梗死(AMI)作用.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 标签: 复方丹参滴丸 急性心肌梗死 作用机制 中药
  • 简介:目的:探讨自由基清除剂与亚低温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之间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性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亚低温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后血糖、血乳酸、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基清除剂联合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因而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自由基清除剂 亚低温 急性脑梗死
  • 简介:目的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商品名新活素)在心肌梗死后难治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心内科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心肌梗死后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新活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浆c反应蛋白、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每搏输出量(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含量为(2.12±0.98)mg/L、NT—proBNPB含量为(48.194±20.15)p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94±1.11)mg/L和(92.734±25.32)pg/L(P〈0.05);观察组患者SV为(78.394±5.64)mL和LVEF为(53.81±6.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434-6.55)mL和(42.29±5.78)%(P〈0.05)。结论脑利钠肽治疗心肌梗死后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具有安全、高效、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 标签: 脑利钠肽 心肌梗死 难治性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灯盏生脉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二级预防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的脑梗死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Qn)、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Qd),行二级预防治疗措施。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片(10mg,Qn)、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Qd)、灯盏生脉胶囊(540mg,Tid)。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脂蛋白a、C反应蛋白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后评定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6个月内卒中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脂蛋白a、C反应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IHSS评分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脂蛋白a、C反应蛋白水平、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脂蛋白a、C反应蛋白水平、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生脉胶囊用于脑梗死二级预防,不但能够降低脂蛋白a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还有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减少卒中患者再次发病,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灯盏生脉胶囊 脑梗死 脂蛋白A C反应蛋白
  • 简介:目的研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IV-tPA)治疗在中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和对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56例诊断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IV-tPA药物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清除自由基、活血化瘀、降低颅内压、调节血压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IV-tPA药物;分析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hs-CRP等生化指标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NIHSS均明显下降,但是同期IV-tPA治疗组却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HDL-c升高,hs-CRP、LDL-c、PMA、PLA和PNA则显著降低。结论IV-tPA静脉注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

  • 标签: 脑梗死 急性病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生化指标 老年人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过程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MI)产生慢血流症状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本科室进行急诊PCI治疗的30例AMI患者.结果入选30例AMI患者经手术均成功开通罪犯血管,符合标准:残余狭窄<20%,获得TIMI3级血流,操作成功,同时住院期间无主要临床并发症(如死亡、再次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缓解或消失.术中4例患者经冠脉造影证实为慢血流,TIMI2级,其中上腔静脉(LAD)病变3例,右冠脉主干(RCA)病变1例,4例慢血流患者立即予冠脉内注入替罗非班10ml,其中1例同时注入硝酸甘油200μg,重复造影,证实慢血流消失,血流TIMI3级.术后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治疗,1周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在急诊PCI术中采用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班和硝酸甘油法治疗AMI引起的慢血流效果较为满意,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并加以推广.

  • 标签: 心肌梗死 急诊处理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注射用三磷酸腺苷辅酶胰岛素(能量合剂)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所导致的心肌梗死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60min后进行再灌注,与正常Ⅱ导联心电图(ECG-Ⅱ)比较,冠脉结扎后10min,ECG-Ⅱ的ST段抬高0.2mV以上者作为缺血成功;再灌注后10min,ECG-Ⅱ中抬高的ST段下降30%以上者作为再灌注成功。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能量合剂组(3.6mg·kg^-1·d^-1);另设8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给药30d后测定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心肌梗死范围;ELISA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脱氢酶(LDH)及心肌肌钙蛋白(cTnT)的表达。结果能量合剂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大鼠的左心室功能,明显提高左心室的射血分数、降低左室舒张末压,减少心肌梗死范围,表明能量合剂能清除氧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的生成,从而起到保护损伤心肌的作用。结论能量合剂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所导致的心肌梗死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注射用三磷酸腺苷辅酶胰岛素 能量合剂 心肌缺血再灌注 心肌梗死 A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