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急性心肌梗死梗死前心绞痛对其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心肌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将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56例,患者心肌梗死前有心绞痛病症,乙组64例,患者心肌梗死前无心绞痛病症,对患者入院就诊时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指标进行对比,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甲组患者入院就诊阶段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指标均显著低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甲组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14.29%明显低于对照组28.1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甲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其左室射血分数55.3%明显高于乙组47.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伴随梗死前心绞痛的患者其心肌梗死指标较为轻缓,同时其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也较低,在临床治疗中起参考作用。

  • 标签: 梗死前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恶性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探讨常规导联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院即刻描记常规12导联心电图并加作V3R-V5R、V7-V9导联,入院第1天每8小时描记1次心电图,第2-3天每24小时描记1次心电图;ST段测定以J点后0.08s为起始点,抬高或压低〉1mm为阳性标准,制定测量指标:①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大于Ⅱ导联ST段抬高幅度;②V2导联ST段压低与aVF导联ST段抬高幅度之比≤50%;③V1~V3ST段抬高呈递减性或V1ST段抬高而V2ST段压低。结果三个指标对诊断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7%和88%、83%和92%、54%和85%。结论常规导联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具有诊断价值。

  • 标签: 心肌梗塞 心电描记术
  • 简介:患者,男,66岁。主因头晕、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无力3h入院。3h前患者晨起时突感头晕、左侧上下肢无力并言语不清,左上肢不能持重物,左下肢行走费力,无发热、咳嗽,无头痛、恶心、呕吐,无意识障碍、抽搐、二便失禁,未行治疗,

  • 标签: 脑梗死 急性 治疗
  • 简介:摘要:脑梗死是一种因脑动脉硬化或其他一系列综合因素致使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大脑缺血缺氧而引发一系列神经功能缺损的疾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生命及生活质量,随着国家对防治残疾的工作越来越重视,促进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成为医学重点发展方向。故本文根据目前相关文献资料,浅析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以为后期研究更加科学化的中西医治疗脑梗死提供思路。

  • 标签: 脑梗死 中风 中西医 康复
  • 作者: 蔡惠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5-15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5期
  • 机构:自贡市荣县新城医院蔡惠英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迅速,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不断在发生改变,与之则来的相关疾病的高发病率,尤其是相关脑部疾病:脑梗死、脑血栓、脑冲血等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巴曲酶配合延伸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再梗死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脱水、降颅压等常规治疗,并配合延伸护理干预。同时,对照组患者加用拜阿司匹灵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巴曲酶治疗。治疗20d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的表达水平、卡氏评分(KPS)变化,比较其疗效,并记录与患者用药及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及治疗结束6个月内梗死再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22%,高于对照组的5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g及D-D表达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大便隐血阳性、鼻出血及皮肤黏膜出血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时间延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梗死发生率为5.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治疗ACI的临床疗效确切,促进了纤溶系统的平衡,有效地抑制了血栓的再发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配合延伸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巴曲酶 急性脑梗死 再梗死 纤溶系统 延伸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救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72例,时间自2022.01开始,结束于2022.12。分组执行抽签法,两组各36例。参照组、试验组分别应用常规急诊护理、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方案。检验2组急救效果。结果:试验组急救指标、抢救效果均更加优异,P<0.05。结论:急救护理流程的应用,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救护理流程 抢救时间
  • 简介:目的探讨脑梗死伴发抑郁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我院自:995年1月至2000年5月脑梗死住院患者共754例,其中伴发抑郁69例(9.16%),对其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结论神经内科医师应提高对脑梗死伴发抑郁的重视,及时识别、诊断、治疗,以更好的提高对伴发抑郁的脑梗死的医疗质量。

  • 标签: 脑梗死 抑郁 诊断 治疗 神经内科 药物
  • 简介:摘要 孕期心肌梗死为极罕见的妊娠并发症,本文通过此罕见病例的报导说明提高妇产科医生的危重症识别能力、规范孕产妇转诊途径以及多学科协作在孕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

  • 标签: 妊娠期并发症 心肌梗死 孕期管理 孕产妇转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