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研究发现,当HF急性发作时,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出现最早。因此,对HF的患者应立即行血流动力学监测。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PICCO)技术通过将经肺热稀释技术与脉搏轮廓波形分析技术相结合,能实时动态的评估心输出量情况,同时可监测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肺水指数(EVLW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等多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时了解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容量负荷状态,对其病情早期判断、早期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PICCO监护指标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判断意义,为临床治疗与护理提供参考。

  • 标签: 血流动力学监测 心力衰竭患者 心输出量 预后判断 重症监护室 轮廓
  • 简介:目的:探讨强化降血糖治疗是否能延缓糖尿病徽血管并发进展。方法:进行甘精胰岛素初始干预改善临床结局试验(ORIGIN),将12537例糖尿病、糖耐量异常和空腹血糖受损患者随机分成标准降糖治疗组或标准降糖治疗联合甘精胰岛素组。

  • 标签: 微血管并发症 空腹血糖受损 正常化 甘精胰岛素 风险 降糖治疗
  • 简介:目的运用电子喉镜对上形态、结构及表面特征的直接观察,Muller呼吸试验模拟上阻塞状态下咽腔塌陷情况推断睡眠时气可能发生阻塞的部位,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OSAHS)病人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30例OSAHS病人和30例单纯鼾对照者进行电子喉镜检查,分别在平静呼吸及Muller呼吸状态,观察其悬雍垂根部、扁桃体下极、会厌上缘平面塌陷程度,并对两组所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OSAHS组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OSAHS患者上狭窄表现在多个平面。不同程度OSAHS病人咽腔Muller氏试验下缩小范围有明显差异。结论电子喉镜对OSAHS患者上的阻塞平面及其变化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术前评估OSAHS病人上呼吸道情况的方法。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喉镜检查 Muller呼吸
  • 简介: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80名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护理效果,总结护理方法。结果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过积极的护理后取得良好的效果,患者的病情得到良好的恢复,并发发生率也大大降低。结论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容易引发感染,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 标签: 肺结核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e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异位后实时处置引导正位的作用及出现血栓等并发时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外周静脉血管行导管置入术的122例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在X线发现有导管异位后立即在彩超引导下行位置调整及再固定,并对实施PICC导管置管后的肿瘤化疗患者或化疗结束即将拔管的肿瘤患者行外周血管彩超检查。结果122例中,X线发现有18例导管置入发生异位,均在彩超引导下一次调整成功;并经彩超检查发现有10例外周血管发生血栓形成。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对肿瘤化疗患者置管过程中出现的导管尖端异位准确复位,并对置管后出现的血栓等并发准确判断,为临床处置提供及时协助。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异位 血栓形成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ofprematurity,ROP)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发生的一种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临床上可造成视网膜变性、并发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多种严重并发[1]。随病变的发展严重影响患儿视力,甚至致盲[2],是世界范围内早产儿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指南,ROP患儿早期每隔1~2周需进行一次眼底检查[3],接受定期全麻下眼底检查术,能够有效给予健康指导,对于病情变化能够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有效降低早产儿的致盲率,挽救患儿视力。

  • 标签: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麻醉并发症 心理干预 麻醉前 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情绪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胃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行胃镜检查的1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例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经过严格护理风险管理)85例和对照组(未经过严格护理风险管理)71例,观察两组术后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中胃出血1例,贲门撕裂1例,肿瘤出血2例,死亡0例,总不良反应率为4.7%;对照组中胃出血2例,贲门撕裂4例,肿瘤出血3例,死亡1例,总不良反应率为14.3%,两组总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54,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能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有助于胃镜检查的安全实施,从而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 风险管理 胃镜 检查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单纯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与SIMV辅以压力支持(PS)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治疗效果,探讨SIMV+PS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采用SIMV+PS通气模式的39例RDS患儿为观察组,以单纯SIMV通气的39例RDS患儿为对照组,评估两组患儿出生后28d内及出院或死亡时的结局.结果观察组第28天时补氧率为41.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3.8%(P<0.05);观察组RDS患儿出生起至死亡或出院的最终脱机日龄为20(12~38)d、机械通气时间为19(10~31)d及补氧时间为20(14~33)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者出生后28d内肺动脉高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分别为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出生后28d内死亡率及间质性肺气肿、气胸坏死性小肠结肠炎、Ⅲ和Ⅳ级脑室内出血、动脉导管未闭等并发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MV辅以PS可在不增加呼吸做功的前提下,降低RDS的氧依赖,减少补氧时间,降低机械通气时间,对新生儿机械通气早期阶段实施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具有实用价值.

  • 标签: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压力支持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伴发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行PCI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给予支持性心理疗法及认知疗法,观察2周.于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干预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PCI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

  • 标签: 冠心病 PCI术后 焦虑 抑郁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系统追踪法在手术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院手术于2012年10月成立系统追踪管理小组,以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手术行手术治疗的95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以2011年9月~2012年9月在本院手术行手术治疗的91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结果①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追踪法在手术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有利于手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积极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系统追踪法 手术室 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不良事件
  • 简介: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在高龄患者机械通气初期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2011年5月—2012年7月北京军区总医院干二科收治高龄机械通气27例,观察组14例于机械通气初期给予咪达唑仑,对照组13例未给任何药物。观察两组呼吸、心率、血压、动脉血气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呼吸、心率、二氧化碳分压和氧分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出现低血压,给予相应处理后血压恢复正常,未出现不良情绪,对照组均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结论高龄患者对气管插管耐受性差,给予咪达唑仑可最大限度降低氧耗,系统的护理可避免发生不良情绪。

  • 标签: 咪达唑仑 老年人 呼吸 人工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酮替芬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上呼吸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上呼吸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各31例,A组单用酮替芬口服治疗,B组单用盂鲁司特钠口服治疗,C组患者采用酮替芬联合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疗程均为14d,比较三组患者咳嗽症状得分,评定治疗效果。结果C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55%,显著优于A组(67.74%)和B组(64.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咳嗽症状评分均比治疗前下降(P〈0.05),C组尤为显著,与A、B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替芬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上呼吸感染后咳嗽,能够明显缓解咳嗽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酮替芬 孟鲁司特钠 上呼吸道感染 咳嗽 疗效
  • 简介:目的:对头孢他啶2种给药方案治疗下呼吸感染的效果进行经济学评价。方法:将86例下呼吸细菌性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给予常规剂量静脉滴注治疗,B组给予头孢他啶持续性小剂量泵入治疗,观察疗效并进行经济学分析。结果:2组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细菌清除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组的治疗费用却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头孢他啶持续性泵入治疗下呼吸感染效果更佳且经济。

  • 标签: 头孢他啶 持续静脉滴注 下呼吸道感染 药物经济学
  • 简介:目的:探讨药师如何对重症肌无力患者提供个体药学服务.方法: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密切配合,通过药物基因检测、审查药物相互作用、跟踪治疗药物监测结果、进行患者用药教育等方式,提供药学服务.结果:患者治疗方案调整后,实验检查无明显异常,他克莫司血药浓度达到正常范围,病情有所改善.结论:临床药师加入临床治疗团队,提供个体药学服务可以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效果.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免疫抑制剂 药物基因检测 治疗药物监测 药物相互作用
  • 简介:“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强化基础护理及规范护理行为,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实惠的服务[1]。优质护理服务是随着2010年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对护理工作提出新要求,是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加强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改善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的护理改革。

  • 标签: 优质护理 护士工作压力 护理服务质量 手术室 临床护理工作 患者满意度
  • 简介: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很多人都在想着如何让自己能够更长寿,但有些人却在想着怎样能够使我们生活的大环境变得更好,通过和谐的环境使大家部能够长寿。虽然这种观点已经不在前卫,但在如今这个浮躁的时代敢于坚定提出,并且勇于践行的人,是值得崇尚的,刘更生教授就是这样的人。

  • 标签: 养生 长寿 环境
  • 简介:临床药师为银屑病患者实施的药学监护:抗感染药物、环孢素、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相互作用以及患者出院教育等多方面对银屑病患者开展药学监护,促进合理用药,提高银屑病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银屑病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 简介:目的分析颌下腺导管结石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近4年住院及门诊治疗的49例下颌下腺导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口服催涎剂和颌下腺区域按摩等术后处理方法不同分成A、B、C、D四组,分析各组特点并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四组患者3年后恢复良好率分别为:A组33.3%、B组77.7%、C组83%、D组90%。结论采取口服催涎剂和颌下腺区域按摩与颌下腺导管结石取出术后的愈合相关,两者联合运用可提高颌下腺导管结石取出术后的恢复良好率。

  • 标签: 颌下腺疾病结石 手术 口腔 辅助治疗
  • 简介:目的: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房颤合并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抗凝治疗的药学实践,优化选择有利于患者药物治疗的方案.方法: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病情变化,从疾病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提供咨询意见,与临床医师协商,制定个体的治疗方案并随时调整.结果:经过反复调整华法林剂量以及其他治疗药物,并进行详细的患者教育,最终达到满意的抗凝治疗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实践,有利于制定个体给药方案,有利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更好地保障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华法林 抗凝 房颤 冠心病 临床药师
  • 简介:临床药师参与患者临床治疗并开展药学监护,对优化治疗方案、避免发生不良后果、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现将笔者参与1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药物治疗及药学监护的实践总结如下。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药学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