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与生俱来”真是个让人很惆怅的词,有些人平时也没怎么花心思去搞口腔卫生,但牙齿又齐又自,羡煞旁人;有些入每年都去洗,平时也很注意刷牙和漱口,不过还是不断出现蛀牙……对于后者,如果想去补牙的同时把洗了,是应该先洗呢,还是先补牙?

  • 标签: 洗牙 补牙 口腔卫生
  • 简介:张伯今年79岁,一个月前掉光厂最后2颗,变得吃不下饭,近来更是站不直、坐不稳,一直头晕,消瘦。经检查,被诊断为贫血。

  • 标签: 贫血 缺牙 老人
  • 简介:柯大夫:过年回家,老妈总是捂着一边的脸说牙疼。我让她去医院,她说不用去,反正也快掉了,让它自己掉吧,并且,老妈非常怕痛,不敢去拔牙。请问,这种情况,是等着这颗坏自己掉好,还是去医院拔掉好?

  • 标签: 坏牙 柯大夫 医院
  • 简介:目前,中国的更年期(现称围绝经期)女性人数居世界首位,约1.2亿人,占全球的23%,更年期女性人口的增长速度在进一步加快。另外,由于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导致压力增大,女性更年期已有提前的趋势,并且更年期症状亦加剧,其中性健康状况更加令人担忧。

  • 标签: 女性更年期 女性人口 更年期症状 性健康状况 围绝经期 社会竞争
  • 简介:目的:探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青少年不拔牙矫治对唇部软组织的影响。方法对30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病例采用上颌快速扩弓,3个月后运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完成非减数矫治。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唇部软组织指标进行测量统计分析。结果(1)在唇部各点相对于X、Y轴的线距上,治疗后表现为垂直方向上明显增长(P<0.05)。(2)在软组织角度与线距的测量上,治疗后软组织面凸角与反映唇部突度的鼻唇角、上唇倾角和上下唇突度的变化明显(P﹤0.05),反映了上唇前突和面部侧貌协调性的改善。结论运用快速扩弓扩大牙弓宽度是不拔牙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快速扩弓 头影测量分析 安氏Ⅱ类
  • 简介:“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强化基础护理及规范护理行为,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实惠的服务[1]。优质护理服务是随着2010年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对护理工作提出新要求,是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加强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改善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的护理改革。

  • 标签: 优质护理 护士工作压力 护理服务质量 手术室 临床护理工作 患者满意度
  • 简介:目的:调查徐州市村卫生室用药状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为进一步提高村卫生室合理用药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徐州市某镇16个村卫生室2013年2月1日至2013年2月28日的处方。将处方所有内容录入Excel表,对处方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每张处方平均药品品种数6.0;抗菌药物使用率87%;静脉给药率99%;抗菌药物与激素联用的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57.8%;抗菌药物联合激素和抗病毒药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29.5%。结论:存在单张处方药品数量过多、给药途径不当、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无指征使用抗生素、激素、抗病毒药等问题。对不适当联合用药、不适当配伍等问题,应加强培训指导,以提高村卫生室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村卫生室 用药状况 合理用药
  • 简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副主任权在'浙江在线健康网'上针对'全国药品安全网络知识竞赛'中答错频率最高的题目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为民众健康用药提供重要的提示。非处方药分两类,OTC标识底色为绿色的更适合自我药疗

  • 标签: 用药错误 药学专家 周权 自我药疗 药学部 安全网络
  • 简介:近年来,外动脉留置导管在ICU应用越来越广泛。一方面用于需要频繁采集动脉血标本进行血气分析的患者,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及血管壁损伤,并能减轻临床护士工作量;另一方面用于需要持续动态监测有创血压的危重患者,为医生提供迅速、直观、准确的血压数值,及时发现瞬间的动脉血压变化,提高临床监测效率,实时指导临床用药。因此,维持外动脉留置导管通畅成为护理关注的焦点。如果导管阻塞,不仅影响正常的监测,还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增加医疗费用。所以,广大护理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 标签: 留置导管 外周动脉 临床监测 护士工作量 血压数值 血标本
  • 简介: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技教育司副司长王辰在8月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我国艾滋病毒检测窗口期已由之前的3至4缩短至2以内,这将有效减少在没有抗体产生的窗口期造成艾滋病传播的可能性。王辰表示,目前,我国通过对艾滋病感染者实施早期抗病毒治疗可使新发感染率降低67%;联合治疗研究使艾滋病实现功能性治愈目标成为可能。部分艾滋病二线治疗药物防治创新进展顺利,一批创新药物已进入临床研究。

  • 标签: 病毒检测 窗口期 艾滋病传播 中国 艾滋病感染者 新闻发布会
  • 简介:FDA于2013年8月15日发布药物安全信息通报,要求更新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说明书和相关用药指导,以便更好地提醒这类药物可能导致严重外神经炎的副作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导致的这种严重的神经损害可以出现在用药后不久,这种损害可能是永久性的,而且目前证据仅支持口服或注射给药有此风险眼睛和耳朵等局部应用尚不清楚是否会导致外神经炎。

  • 标签: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外周神经炎 药物口服 局部应用 注射给药 永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