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刮痧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人们就运用苎麻作为刮痧工具治疗痧症.《痧胀玉衡》、《理论骈文》、《松峰说疫》、《串难外编》、《杂病源流犀烛》等古代医籍中也有不少篇幅论述刮痧疗法.到了近现代,用刮痧治疗多种疾病的报道层出不穷,有的医学工作者还对刮痧的治病机理作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并在刮痧的工具及操作技巧上进行了较大的改进与创新,为现代刮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于此种疗法疗效确切、立竿见影。

  • 标签: 刮痧疗法 《杂病源流犀烛》 《痧胀玉衡》 《松峰说疫》 医学工作者 理论骈文
  • 简介: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人感到事事不如意,内心充满疲倦、无力感,或感觉愤慨、内疚、无奈,甚至厌恶生活。其中的原因便是一些局限性的信念导致的结果。若想改变这些不良情绪,必须先改变这些信念。

  • 标签: 负性情绪 疗法 不良情绪 无力感 生活 信念
  • 简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指患者在麻醉和手术后出现的认知能力的减退、记忆受损、注意力不能集中、语言理解能力或社会行为能力减退等一系列大脑功能紊乱的症状。POCD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层,但老年人更易患病且不易康复,可能与其本身就存在多种易感因素有关。

  • 标签: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星形胶质细胞 综述文献
  • 简介:根据最近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探讨药物通过雾化吸入疗法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最新进展。雾化吸入疗法借助其优点,已成为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有效手段。

  • 标签: 雾化吸入疗法 儿科 呼吸系统疾病 进展
  • 简介:目的:建立完整的Caco-2细胞单层模型,以利于药物转运的研究。方法:通过测量细胞生长过程中跨膜电阻(TEER)值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评估Caco-2细胞单层模型是否建立成功。结果:细胞接种到Transwell板后的第7天,TEER值就已达到209,75Q·cm^2,第10天后,几乎成线性上升,直到第22天到达-个稳定值627Q·cm^2:细胞生长的第3天,磷酸酶活性非常低,第15天时磷酸酶活性比较高。到了第22天时,磷酸酶活性进-步增加,AP/BL为第15天时的2倍。结论:建立的Caco-2细胞单层模型致密且完整,检测细胞生长过程中TEER值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可用于评估Caco-2细胞单层模型建立成功。

  • 标签: CACO-2细胞单层模型 跨膜电阻(TEER)值 碱性磷酸酶
  • 简介: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特点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4例肾嫌色细胞癌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结果本组14例患者,肿瘤直径3~12cm,平均直径7cm。肿物切面呈灰黄色或棕褐色,实性。镜下瘤细胞多呈实性巢索状排列,有灶性的管状或小梁状排列。癌细胞呈大圆形或多边形,胞膜较厚,界限清楚,透明的核周空晕明显。14例患者中,肉眼血尿6例,腰部胀痛5例,兼有3例,1例合并子宫颈鳞状细胞癌,1例有骨转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高分子量CK、EMA和CD117均阳性,7例CK7阳性;Vimentin均为阴性,Ki-67(+2%~+3%)。结论嫌色性肾细胞癌是来源于集合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预后较透明细胞癌好。

  • 标签: 嫌色细胞癌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运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及远红外线治疗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148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Ⅱ度烧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创面涂抹rhGM-CSF凝胶,并定时外用远红外线照射创面。对照组常规运用磺胺嘧啶银。观察第7、14、21天的创面愈合情况、7天创面细菌检出率、瘢痕评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各个时间段的创面愈合时间均减少(P〈0.05),抑菌效果相当(P〉0.05),瘢痕评分(色泽、柔软度、厚度及血管分布)降低(P〈0.05)。结论rhGM-CSF凝胶联合远红外线治疗Ⅱ度烧伤创面效果良好,可广泛使用。

  • 标签: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远红外线 Ⅱ度烧伤创面
  • 简介: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后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24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七氟醚组,阻断肝门30min后建立大鼠70%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S组)仅游离肝门,但不阻断;肝缺血再灌注组(IR组)采用阻断肝门30min,再灌注1h的方法制备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七氟醚预处理组(SP组)吸入2.1%七氟醚30min,停止吸入10min后制备肝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1h时处死动物,留取肺组织,测定湿/干重比(W/D比),采用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计算细胞凋亡指数(AI),采用Westernblot法测定核蛋白NF-κBp65表达,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和SP组再灌注各时点肺组织W/D比值、细胞凋亡指数(AI)和NF-κB活性水平及MDA含量均显著增高(均P〈0.05);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IR组比较,SP组W/D比值、细胞凋亡指数(AI)、NF-κB表达水平与MDA含量显著降低(均P〈0.05);而SOD活性显著增加(P〈0.05);SP组肺组织损伤较IR组减轻。结论细胞凋亡可能在肝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七氟醚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后肺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降低肺组织NF-κB的活性,从而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 标签: 七氟醚 细胞凋亡 缺血再灌注
  • 简介:目的:研究肝X受体激动剂TO901317对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0,10,20,40μmol/L)TO901317处理MCF-7和MDA-MB-231两种人乳腺癌细胞不同时间(0,12,24,48h),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33342染色及流式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进一步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和cleaved-Caspase3等的表达。结果:随着TO901317处理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对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凋亡现象逐渐明显。进一步通过Westernblot检测发现,TO901317可下调Bcl-2蛋白表达,促使凋亡蛋白Bax和cleaved-Caspase3表达增多,进一步证实TO901317促进两种乳腺癌细胞凋亡。结论:TO901317能促进MCF-7和MDA-MB-231两种人乳腺癌细胞凋亡。

  • 标签: TO901317 人乳腺癌细胞 细胞凋亡
  • 简介:γδT细胞是一种固有免疫T细胞,是IL-17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在许多银屑病模型中,已证明γδT细胞在银屑病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聚焦于几种具有重要价值的γδT细胞亚型及其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

  • 标签: γδ T细胞 银屑病 综述
  • 简介:目的观察普纳替尼(Ponatinib)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血管形成及NO合成释放的影响,从细胞水平评价Ponatinib血栓不良反应形成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体外划痕法、Matrigel基底膜成管法及NO检测试剂盒分别考察Ponatinib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细胞毒作用、迁移能力、血管形成能力及细胞NO释放水平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Ponatinib对HUVECs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69±0.05)μmol/L。非毒性剂量的Ponatinib能够不同程度抑制HUVECs细胞的迁移、血管形成及NO的释放(P<0.05)。结论Ponatinib通过影响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血管形成等正常功能而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可能为其诱发血栓的原因之一。

  • 标签: PONATINIB 血栓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机制
  • 简介:目的:观察湿疹小鼠动物模型外周血中的CD4^+和CD8^+的水平,分析化湿汤结合润肤止痒膏对湿疹小鼠CD4^+、CD8^+及其比值的影响,探讨化湿汤结合润肤止痒膏治疗湿疹的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成年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湿疹模型组、湿疹阳性药物组、化湿汤组、润肤止痒膏组及化湿汤结合润肤止痒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湿疹模型。空白对照组和湿疹模型组不进行治疗;湿疹阳性药物组用醋酸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而化湿汤组、润肤止痒膏组及化湿汤结合润肤止痒膏组则采用相应药物治疗,每日1次。通过流式细胞仪对小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测定。结果与湿疹模型组相比,湿疹阳性药物组、化湿汤组、润肤止痒膏组及化湿汤结合润肤止痒膏组小鼠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T/CD8^+T均明显提高(P均<0.01),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下降(P均<0.01)。与湿疹阳性药物组相比,化湿汤组、润肤止痒膏组小鼠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T/CD8^+T均明显降低(P均<0.01),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均<0.01);而化湿汤结合润肤止痒膏组小鼠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T/CD8^+T无差异(P>0.05)。与化湿汤组、润肤止痒膏组相比,化湿汤结合润肤止痒膏组对小鼠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T/CD8^+T的作用有显著差异(P<0.01或<0.05)。结论化湿汤结合润肤止痒膏可能是通过提高CD4^+T百分比,降低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以及提高CD4^+/CD8^+,纠正了CD4^+T淋巴细胞相对减少,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相对增多,恢复了湿疹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和纠正了免疫失调。

  • 标签: 湿疹 化湿汤 润肤止痒膏 细胞免疫
  • 简介:目的研究吡非尼酮(pirfenidone,PF)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PF对HepG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PF处理后HepG2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PF对HepG2细胞具有显著增技抑制作用,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Hoechst33258染色可见PF处理后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PF处理后的HepG2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PF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与诱导HepG2细胞凋亡有关.

  • 标签: 吡非尼酮 HEPG2细胞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研究荞麦七提取物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荞麦七水提物及荞麦七蒽醌处理肺癌A549细胞,锥虫蓝染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aspase9和P5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荞麦七水提取物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随浓度而增强,72h的抑制率明显较24h及48h强,荞麦七蒽醌3种浓度的抑制率之间差异不大。2种提取物对Caspase9的诱导作用均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对P53的抑制作用也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强。结论荞麦七水提物及蒽醌能抑制人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aspase9的表达及下调P53的表达有关。

  • 标签: 荞麦七 中草药 肺肿瘤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对比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疗效。方法1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1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奥美拉唑+呋喃唑酮治疗;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呋喃唑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18%)高于对照组(8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幽门螺杆菌(Hp)抑制率(95.77%)高于对照组(8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1.27%)低于,对照组(16.9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奥美拉唑与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更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三联疗法 消化性溃疡 左氧氟沙星 阿莫西林 呋喃唑酮 奥美拉唑
  • 简介: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SMI)对RBL-2H3细胞脱颗粒的影响及其原因。方法以C48/80为工具药建立RBL-2H3细胞脱颗粒模型,检测不同浓度C48/80与RBL-2H3细胞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β-己糖苷酶、类胰蛋白酶和组胺的释放率以及细胞活力,在细胞活力大于80%情况下,选择释放程度较高的指标和条件为优选考察指标和条件。将SMI和其溶剂(Tween-80)原液等比稀释成不同浓度后与RBL-2H3细胞共同培养,通过中性红染色法观察细胞脱颗粒的形态学变化,分别用显色法和间接荧光法检测细胞上清的β-己糖苷酶和组胺释放率,采用细胞计数法(CCK-8)检测细胞的活力。结果RBL-2H3细胞脱颗粒模型的最佳作用时间为30min,最佳指标为β-己糖苷酶和组胺释放率。与空白组相比,SMI质量浓度低于13.3g生药/L(3倍临床浓度)时,细胞中性红染色未见脱颗粒现象,组胺和β-己糖苷酶释放率亦无差异;而在Tween-80质量浓度为1.00g/L时,SMI40g生药/L(9倍临床浓度)组和溶剂1.00g/L组细胞中性红染色均可见脱颗粒现象,细胞上清组胺和β-己糖苷酶释放率亦明显增加。此外,CCK-8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各浓度的SMI对细胞活力均无影响。结论SMI低于3倍临床浓度无明显RBL-2H3细胞脱颗粒作用;而在9倍临床浓度能刺激细胞脱颗粒,这种脱颗粒作用可能与所含溶剂(Tween-80)有关,与其对RBL-2H3的细胞毒性作用无关。提示SMI在低于3倍临床浓度相对安全,在9倍临床浓度时有致类过敏反应的风险。

  • 标签: 参麦注射液 RBL-2H3细胞 类过敏反应
  • 简介:大肠癌是人类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世界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三位。绝大多数患者并非死于原发肿瘤的局部并发症,而是肿瘤的进展和扩散,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1]。大肠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改变渐进性累积的复杂过程,其病因现在尚未完全清楚。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关键成分的异常改变,导致该通路的高度激活,在细胞水平上表现为过度增殖,在组织水平上表现为肠黏膜上皮转变为腺瘤性息肉。这是大肠癌形成的重要起始环节之一[2]。

  • 标签: 信号通路 GLI1 肠癌细胞 原发肿瘤 腺瘤性息肉 多基因改变
  • 简介: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12月翼状胬肉手术病例500例(556眼)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胬肉组织,自术眼上方或下方取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移植片移植到病变切除区缝合。观察术后移植片生长、角膜愈合、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术后观察半年至2年,复发率3.42%(19/556)。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显著控制了术后复发率,是一种易行、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 移植术
  • 简介:目的探讨竹节香附素A对人肝细胞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肝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将成瘤裸鼠分为3组,即竹节香附素A治疗组、顺铂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于种植瘤细胞后第3天开始ip药物,治疗过程中隔天记录瘤体大小、各组抑瘤率及药物对裸鼠生存率的影响及瘤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竹节香附素A治疗组能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治疗8d竹节香附素A组及顺铂组与对照组相比已有明显差异(F=5.579,P=0.015),抑瘤率分别达到48.97%和53.7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差异更加显著;治疗结束后竹节香附素A组和顺铂组平均瘤体质量较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7.96,P=0.000);与化疗药顺铂组相比瘤体大小及抑瘤率均未见差异。竹节香附素A对裸鼠体质量影响较小,治疗结束后竹节香附素A治疗组裸鼠存活率为100%,顺铂治疗组存活率仅为62.5%,两组存活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理学观察竹节香附素A治疗组瘤体小,肿瘤细胞稀疏减少。结论竹节香附素A对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竹节香附素A毒性低,安全性好。

  • 标签: 竹节香附素A 肝细胞癌 顺铂 HEPG2细胞 裸鼠移植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