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斑蝥素对荷瘤胰腺癌移植生长的影响。方法在培养人胰腺癌SW1990细胞的基础上建立荷瘤胰腺癌模型,内注射斑蝥素1mg/kg体重作为斑蝥素组,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观测移植大小改变及p53、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两组移植的体积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加,但斑蝥素组的增长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移植后27d体缩小40%;斑蝥素组移植Bcl-2无强阳性(++~+++)表达,p53强阳性表达6只(85.7%)。Bax强阳性表达3只(42.9%),对照组强阳性表达分别为2只(33.3%)、3只(50%)和2只(33.3%)。Bcl-2、053表达两组差异显著(P〈0.05),而Bax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斑蝥素可明显抑制胰腺癌移植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斑蝥素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p53蛋白表达有关。

  • 标签: 胰腺肿瘤 斑蝥素 免疫组织化学 p53 BCL-2 BAX
  • 简介:目的:探讨TRAIL对3AO皮下及腹腔移植的治疗作用。方法:5×10^6和2×10^7对数生长期3AO分别接种于。BALB/C右下肢皮下和腹腔内;皮下组移植长至0.25cm^3,腹腔移植移植后96h,随机分为五组。皮下和腹腔移植A、B组为TRAIL组,剂量分别取0.50g/mL和1μg/mL;C组为TRAIL0.5μg/mL加cDDP1.5mg/kg,D组为cDDP3mg/kg;E组对照组,为生理盐水,分别周和腹腔注射,观察移植率、生存期和生存期延长率。同时观察停药后1d、1wk、2wk移植细胞的细胞凋亡率及CD95、Apo2.7、P53、Bcl-2基因表达的变化。各组肝、脾和肾行病理学检查。结果:①A、B、C和D组皮下移植的抑制率为23%、49.1%、62.3%;和52.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②腹腔移植组:A、B、C、D组移植的成率分别为89.1%、72.3%、51.7%和D组为61.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③TRAIL作用移植后CD95与Apo2.7的表达均有升高,P53基因表达微有升高,Bcl-2基因表达降低。④病理学检查A、B组肝、脾和肾无明显的损害,C、D组有明显的肝、脾和肾损害。结论:①TRAIL对人卵巢癌移植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对正常器官无毒性损害作用,TRAIL能明显降低的成率及死亡率,延长其生存期。②其机制可能与基因CD95、Apo2.7、Bcl-2的调节有关。

  • 标签: TRALL 3AO裸鼠 腹腔移植瘤 治疗 细胞凋亡 卵巢肿瘤
  • 简介:目的观察温阳化痰散结方的抑作用。方法将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他莫昔芬组、温阳化痰散结方中剂量组、温阳化痰散结方高剂量组及联合组,每组6只,建立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移植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组予蒸馏水灌胃,他莫昔芬组予枸橼酸他莫昔芬溶液灌胃,温阳化痰散结方中、高剂量组分别予中、高剂量温阳化痰散结方溶液灌胃,联合组予枸橼酸他莫昔芬溶液、中剂量温阳化痰散结方溶液灌胃,均连续给药15d。观察一般状态、体重及进食量、重及肿瘤抑制率。结果给药前各组精神状态均稍弱,给药后,他莫昔芬组、温阳化痰散结方中剂量组、温阳化痰散结方高剂量组精神状态较前改善。他莫昔芬组、温阳化痰散结方中剂量组、温阳化痰散结方高剂量组给药后体重较本组给药前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阳化痰散结方中剂量组进食量较模型组、联合组均增加(P〈0.05)。他莫昔芬组、温阳化痰散结方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重明显降低(P〈0.05),他莫昔芬组与温阳化痰散结方中剂量组比较重有所降低(P〈0.05)。他莫昔芬组、温阳化痰散结方中剂量组、温阳化痰散结方高剂量组、联合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47.89%,14.03%,43.07%,25.00%。结论温阳化痰散结方可改善乳腺癌荷瘤一般状态,增加其体重,抑制乳腺癌移植的生长,且与药物剂量有一定相关性。

  • 标签: 乳腺癌 化痰散结 他莫昔芬 温阳 裸鼠
  • 简介:目的探讨白杨素(ChR)对膀胱癌T24细胞移植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膀胱癌T24皮下异体移植模型(n=40)。接种4周全部成后,将动物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n=8):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隔日给药1次;丝裂霉素(MMC)组(n=8):腹腔内注射MMC,4mg/kg,隔日给药1次;低剂量ChR组(L-ChR,n=8):腹腔内注射ChR,20mg/kg,隔日给药1次;中剂量ChR组(M-ChR,n=8):腹腔内注射ChR,40mg/kg,隔日给药1次;高剂量ChR组(H-ChR,n=8):腹腔内注射ChR,80mg/kg,隔日给药1次。连续治疗20d,每周称重2次,测量肿瘤2次,治疗结束处死动物,取出肿瘤称重计算抑率。结果ChR(20mg/kg、40mg/kg、80mg/kg)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皮下移植重抑制率分别是40.5%、62.8%和73.4%,与对照组比较,移植重量显著降低(P〈0.05);不同剂量ChR组的白细胞计数、血清谷丙谷草转氨酶、尿素氮及肌酐与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hR能显著抑制人膀胱癌移植生长,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是一种毒副作用较小的治疗膀胱癌新候选药物。

  • 标签: 膀胱肿瘤 白杨素 裸鼠 移植瘤
  • 简介:目的:评价^131I种子源对U87移植的抑制效果。方法:将^131I液体密封制成2.4、3.1、5.0、9.2mCi的放射性^131I种子源,分别植入小鼠的U87移植旁,定期测量肿瘤大小变化。结果:131I种子源植入后,肿瘤生长速度减慢或缩小,未见肿瘤消失。结论:^131I种子源对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标签: ~131Ⅰ种子源 肿瘤 抑制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miR-126对肺癌A549移植生长的作用,探索miR-126作为肺癌基因治疗靶点的可能性。方法培养肺癌细胞系A549,接种至皮下。成后采用表达miR-126的腺病毒进行干预治疗,观察体生长情况;观察期结束,取体做miR-126靶基因Sox2表达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以总量1×109pfu的重组腺病毒Ad5-miR126直接内多点注射,A549移植的生长速度明显被抑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治疗后,体组织内miR-126表达明显升高,同时伴随Sox2表达的降低。结论miR-126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其重要作用,其作为肺癌治疗的靶点,能够明显抑制肺癌A549移植的生长,其作用机制之一使降低其靶基因Sox2的表达。

  • 标签: 肺癌 microRNA-126 移植瘤 Sox2
  • 简介: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对人类肝癌细胞在体内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构建肝癌高转移模型LCI-D20,共21只荷瘤,分为3组,即人参皂苷Rg3组、5-FU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7只,于肝移植块后第11天开始用药,人参皂苷Rg3组采用灌胃给药,5-FU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3周,于停药后次日解剖,观察人参皂苷Rg3对移植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肝、肺转移的影响;通过免疫组化SP法观察人参皂苷Rg3对移植MMP-2、nm23、CD44和VEGF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人参皂苷Rg3组和5-FU对照组的重抑制率分别为23.66%和62.3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前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后者则差异明显(P〈0.01);人参皂苷Rg3组肝、肺转移灶的数量较生理盐水对照组为少,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人参皂苷Rg3组的nm23和CD44的表达率分别为100.00%和71.42%,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VEGF的表达率均为85.7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皂苷Rg3对肝癌高转移模型LCI-D20具有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和转移的作用,但作用较弱,其机制可能与调节nm23和CD44的表达有关,需要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 标签: 人参皂苷RG3 肝癌细胞 裸鼠 侵袭 转移 CD44
  • 简介:目的探讨中华眼镜蛇毒细胞毒素-12(CTX-12)联合射线处理,对Balb/c皮下移植膀胱肿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建立40只Balb/c雌性皮下移植的动物模型,待肿瘤体积达到(0.60±0.09)cm3时,随机将动物按处理方法的不同分成CTX-12+放射组、单纯CTX-12组、单纯放射组和空白对照组,观察并比较各组的抑率,并以流式细胞术、TUNEL系统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单纯放射组、单纯CTX-12组、CTX-12+放射组的抑率分别为18.2%、46.7%、77.9%;与对照组比较,三组动物的皮下移植肿瘤都受到抑制(P〈0.05);但CTX-12+放射组肿瘤受抑制程度明显高于单纯CTX-12组(P〈0.05)和单纯放疗组(P〈0.01);肿瘤细胞凋亡率及凋亡指数亦然。结论CTX-12联合射线处理能显著抑制Balb/c小鼠皮下移植膀胱肿瘤的生长。CTX-12联合生理剂量射线主要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达到明显抗膀胱肿瘤作用。

  • 标签: 膀胱肿瘤 放射疗法 细胞毒素类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内注射复方中药99-克星治疗肝癌SMMC-7721移植的免疫作用.方法取人肝癌SMMC-7721皮下移植模型28只,随机分为99-克星中药治疗组14只,无水乙醇治疗组7只,生理盐水组7只.全部在接种10d后每隔5d向肿瘤内注入治疗药物,共4次,治疗20d后处死.应用流式细胞仪(FCM)进行T细胞亚群分析以及电镜观察肿瘤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电镜发现克星组以肿瘤肿胀变性坏死为主,并且伴有淋巴细胞明显攻击癌细胞现象(8/14);流式细胞仪(FCM)进行T细胞亚群分析结果显示克星组的CD3/CD122双阳性细胞在肿瘤组织、脾脏组织、外周血内含量均明显高于乙醇组和盐水组.结论复方中药99-克星能够促进机体局部组织炎症反应和淋巴细胞活跃,显著刺激体内CD3/CD122双阳性细胞T细胞胸腺外分化,研究结果表明复方中药99-克星具有强大的破坏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复方中药99-克星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明显不同于无水乙醇,尤其以激发或诱导机体细胞免疫的作用机制在抗肿瘤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为传统中药治疗肝癌提供了一个新的给药途径与理论依据,其在肿瘤治疗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 标签: 克星 复方中药 超声介入治疗 肝癌 裸鼠移植瘤 肿瘤
  • 简介:目的研究桂皮醛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和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移植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观察桂皮醛对人癌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建立胃癌移植模型,以不同浓度桂皮醛ip,与卡铂治疗对比,观察移植重及重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移植细胞周期时相和凋亡率。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肿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桂皮醛对体外培养的7种人肿瘤细胞具有直接细胞毒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的范围为12.3~37.1μg·ml^-1;桂皮醛25、50、100mg·kg^-1和卡铂5mg·kg^-1ip21d均能明显抑制移植的生长,抑率分别为15.15%、41.67%、60.61%和65.15%。桂皮醛治疗组移植细胞S期比率升高,50、100mg·kg^-1剂量组诱导移植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透射电镜发现桂皮醛导致移植大量细胞发生凋亡,可见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结论桂皮醛体内抗肿瘤作用明显,其机制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 标签: 桂皮醛 抗肿瘤 裸鼠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超声加热及联合顺铂对人舌癌移植的疗效及其对正常组织的影响,评价超声热疗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的效应.方法背部皮下接种Tca8113细胞后,随机分为4组,分别进行以下处理:(1)局部超声热疗;(2)顺铂(CDDP)化疗;(3)超声热疗联合CDDP化疗;(4)平行对照.治疗结束后观察4周,评价指标为:(1)肿瘤体积的动态观察;(2)按肿瘤体积、重计算抑率;(3)计算热增比,评价热疗与化疗联合应用的效应.结果根据肿瘤体积动态观察,单独应用超声热疗或顺铂化疗均可导致肿瘤生长抑制,重抑率分别为78.11%和18.43%.超声热疗联合顺铂化疗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重抑率为97.86%,热增比为1.2.结论超声加热技术温度控制准确、可靠,适合个体化治疗的要求.超声热疗联合CDDP具有明显的抑效应,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 标签: 超声波 热疗 顺铂 鳞状细胞癌 裸鼠Tca8113细胞系
  • 简介: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是原型TNF-α的改构体,前期实验显示其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株具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广作用。目的:初步研究nnhTNF对人胃癌细胞株移植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BALB/c皮下接种人胃癌细胞株BGC-823构建移植模型,随机予rmhTNF、TNF—α。5-氟尿嘧啶(阳性对照)和0.9%NaCl溶液(阴性对照)进行干预,观察各组一般情况、移植生长情况及其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建模率为100%。各药物干预组移植生长均明显减慢.其中rmhTNF组生长抑制最为明显.生长曲线较阴性对照组明显下移,抑率显著高于TNF—α组和阳性对照组(83.1%对59.8%和50.1%.P〈0.01),一般情况与接种前相比无明显改变,移植组织中可见较多凋亡和坏死细胞。结论:BGC-823细胞在BALB/c皮下有良好的成性。rmhTNF在体内能直接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和坏死.对人胃癌细胞株移植模型具有治疗作用.

  • 标签: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胃肿瘤 细胞系 肿瘤 肿瘤移植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富集乳腺癌移植中的乳腺癌干细胞并进行分选。方法将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接种于20只右侧腋窝皮下,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30 d后剥离肿瘤,对组织进行HE染色,并从组织中分离出肿瘤细胞。用含血清的DMEM培养液培养分离出的移植细胞,观察移植细胞的形态及生长情况;应用流式细胞分选仪检测移植细胞中干细胞(CD44+ CD24-/low细胞)比例。用含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B27细胞培养添加剂的无血清DMEM培养液培养移植细胞,获得细胞微球体;应用流式细胞分选仪检测培养第10天微球体中干细胞比例,并根据细胞表面标志分选出干细胞。结果20只皮下注入MDA-MB-231细胞9 d后,17只皮下出现肿瘤,肿瘤组织实质细胞多,间质少,细胞呈条索样排列,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细胞核大小不一,深染,核分裂象多见,核仁清晰,多形性明显。用含血清的DEME培养液培养移植细胞24 h后,细胞开始贴壁,3 d后贴壁率达60%,7 d后细胞增殖加快,细胞形态更趋于一致,多呈梭形,和MDA-MB-231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其中干细胞比例为(0.10±0.02)%。用含细胞培养添加剂的无血清培养液培养移植细胞后,细胞呈球样生长,第10天微球体中干细胞比例为(70.47±2.03)%。结论皮下接种MDA-MB-231细胞能建立乳腺癌异位移植模型,分离出的移植细胞经无血清培养能富集移植中的乳腺癌干细胞,从而能分选出更多乳腺癌干细胞,为研究乳腺癌干细胞生物学特性提供基础。

  • 标签: 乳腺肿瘤 肿瘤干细胞 肿瘤移植 乳房肿瘤,实验性 细胞分离 小鼠,裸 流式细胞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移植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皮下接种前列腺癌PC-3细胞建立人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性移植模型,成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姜黄素组腹腔注射姜黄素50mg/kg,每天1次,共4w;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含6%(体积分数)聚乙二醇和含6%(体积分数)无水乙醇的水溶液。取肿瘤称重,并对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ting检测FASN、Bax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姜黄素可明显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皮下移植生长,姜黄素使肿瘤组织中脂肪酸合成酶FASN的表达水平降低,而使Bax的表达水平升高。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下调FASN及上调Bax的表达抑制前列腺癌PC-3移植的生长。

  • 标签: 姜黄素 前列腺癌 FASN Bax 移植瘤
  • 简介:目的探讨竹节香附素A对人肝细胞癌移植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人肝癌移植模型,随机将成分为3组,即竹节香附素A治疗组、顺铂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于种植细胞后第3天开始ip药物,治疗过程中隔天记录体大小、各组抑率及药物对生存率的影响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竹节香附素A治疗组能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移植生长,治疗8d竹节香附素A组及顺铂组与对照组相比已有明显差异(F=5.579,P=0.015),抑率分别达到48.97%和53.7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差异更加显著;治疗结束后竹节香附素A组和顺铂组平均体质量较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7.96,P=0.000);与化疗药顺铂组相比体大小及抑率均未见差异。竹节香附素A对体质量影响较小,治疗结束后竹节香附素A治疗组存活率为100%,顺铂治疗组存活率仅为62.5%,两组存活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理学观察竹节香附素A治疗组体小,肿瘤细胞稀疏减少。结论竹节香附素A对人肝癌移植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竹节香附素A毒性低,安全性好。

  • 标签: 竹节香附素A 肝细胞癌 顺铂 HEPG2细胞 裸鼠移植瘤
  • 简介:本文进行了天花粉蛋白对棵人体卵巢无性细胞移植作用的研究。结果提示了给药组移植的生长率是327.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9.42%。流式细胞计分析给药组移植细胞周期中G0/G1期峰趋向集中。S期缩短,峰值低于对照组;细胞内DNA含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光光度计测定给药组移植辔细胞内DN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光学显微镜下给药组移植细胞核分裂减少。电子显微镜下给药组移植细胞核与值的比例趋于正常,核成形,有较多线粒体存在。本实验提示天花粉蛋白可能是—抗癌药物。

  • 标签: 药组 对照组 天花粉蛋白 瘤细胞 移植瘤 细胞移植
  • 简介:目的:观察熊果酸对人肝癌SMMC-7721小鼠移植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强度,为本药的进一步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荷瘤小鼠作为移植性肿瘤实验动物模型。将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和熊果酸组。阳性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20mg/kg,熊果酸组给药剂量为4.5mg/kg,阴性对照组给予等量无菌注射用水,每日一次腹腔注射,连续14天。给药期间定期测定动物体重和体积。实验结束后处死,取出体称重,计算肿瘤抑制率。结果:给药期间动物一般状况未见明显改变,饮食未见异常,体重较实验前有所增加。熊果酸组体积缩小,株抑率达53.7%,阳性对照组的抑率为39.2%,两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熊果酸组和阳性对照组的相对肿瘤体积(RTV)分别为33.16±22.36,21.61±12.88,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62.09±32.80)(P〈0.05),两组的相对肿瘤增殖率均小于60%。结论:熊果酸对人肝癌SMMC-7721小鼠移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标签: 熊果酸 动物模型 抗肿瘤 抑瘤率
  • 简介:目的探讨顺铂(DDP)对宫颈癌淋巴转移作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4只建立人宫颈癌移植模型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顺铂组各7只,对照组腹腔注射PBS缓冲液,顺铂组腹腔注射顺铂。观察淋巴转移情况,采用病理学方法认证淋巴结及淋巴结内部的宫颈癌浸润,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小球足突细胞膜黏蛋白(Podoplanin)和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phosphorylase,TP)的表达。结果顺铂组对淋巴转移有明显抑制作用,顺铂组淋巴转移个数及淋巴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顺铂组Podoplanin和TP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顺铂治疗后,对淋巴转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淋巴结中Podoplanin和TP的表达下调,抑制宫颈癌移植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可能是顺铂抑制宫颈癌淋巴转移的机制之一。

  • 标签: 宫颈肿瘤 顺铂 淋巴转移 PODOPLANIN 胸苷磷酸化酶
  • 简介: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对膀胱癌细胞体内增殖的影响以及相关机制。方法将膀胱癌T24细胞注射到20只皮下,建立膀胱癌动物模型。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TanⅡA组(n=10),分别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和TanⅡA(15mg/kg,1次/3d),并且开始定期测量体大小(1次/3d),连续6次,绘制肿瘤增殖曲线。末次给药24h后,处死小鼠,RTPCR检测两组肿瘤组织中AuroraA、HIF-1α和Bcl-2mRNA表达水平。结果相比对照组,TanⅡA能够明显抑制T24细胞在皮下的增殖,呈时间依赖性,并且可以显著降低TanⅡA组肿瘤组织中AuroraA(P<0.0001)、HIF-1α(P=0.0047)和Bcl-2(P=0.0005)mRNA表达水平。结论TanⅡA可能通过降低AuroraA、HIF-1α和Bcl-2的表达水平,抑制膀胱癌的增殖,发挥抗膀胱癌的作用。

  • 标签: 丹参酮ⅡA 膀胱癌 增殖 低氧诱导 细胞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