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脑肿瘤。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胶质瘤的发生率占颅内肿瘤的35%-60%,死亡率高居癌症前列。而在胶质瘤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血脑屏障、肿瘤组织内及周边水肿组织间隙静水压较高、用药后不良反应和药物耐药性因素降低了胶质瘤治疗药物的疗效。联合用药治疗已逐渐替代单一药物治疗。最新的联合治疗方案如使用扶正平瘤汤联合替莫唑胺,平消胶囊联合脑瘤饮,有效率可分别达到70.0%和86.4%,而对照组有效率为56.7%和70.0%,同时,死亡率和中位生存期也优于对照组,说明联合用药较单一药物治疗更有效。目前,联合药物治疗已逐渐替代单一药物治疗,本文就临床现阶段常用联合药物做一综述。

  • 标签: 脑胶质瘤 药物治疗 联合治疗 替莫唑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与病变部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某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10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实验研究,采用系统神经心理学及头颅MRI检查,并对所有患者进行抑郁状态评定,探究病变部位与脑卒中抑郁之间的关系。结果左侧颞叶病变脑卒中抑郁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右侧颞叶病变部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多病灶脑卒中抑郁发病率明显高于单病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颞叶卒中、额叶卒中、左侧基底区卒中患者抑郁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左颞叶、非额叶卒中、非左侧基底区卒中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抑郁与左侧颞叶病变部位、病灶数目相关性明显,临床需加强对此类患者的心理干预,全面预防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

  • 标签: 脑卒中后抑郁 病变部位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诊断静脉窦血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9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61例静脉窦血栓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的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1例,实行CT检查,研究组30例,则给予磁共振(MRI)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确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静脉窦血栓患者给予磁共振诊断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确诊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磁共振 脑静脉窦血栓 确诊率
  • 简介:梗是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该疾病病情急,后遗症较多,所以本文探讨分析梗患者的护理方法,科学的、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病情,防止疾病恶化、减少患者痛苦,还可以为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脑梗 护理方法 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含毒性成分中成药安丸的合理应用以保证患者用药时的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的处方进行统计(用药科室、患者的年龄及用量、疾病类型以及合并用药情况)并分析。结果安丸处方用量在4~10盒的人数最多(846例,88.49%),其中4~9盒406例(42.47%),10盒440例(46.02%);每日服用1丸的人数为921例(96.34%);每张处方用药疗程多为12~30d,870例(91.00%),并且存在我院存在着超剂量超疗程以及禁忌配伍用药的情况。结论安丸在临床的使用上具有诸多不合理现象,其对患者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使患者的用药安全得到保障,药师和医院应建立对处方点评机制,对于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处方要及时进行干预。

  • 标签: 安脑丸 毒性成分 合理应用 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自拟心康散治疗瘀血内阻型眩晕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瘀血内阻型眩晕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自拟心康散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地芬尼多片(眩晕停)治疗。分别观察2组治疗1、2、3、4周后的临床效果。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眩晕程度分级评分表对2组治疗1、2、3、4周后的眩晕评分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2、3、4周后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1、2、3、4周后患者的眩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心康散在治疗瘀血内阻型眩晕患者中疗效显著。

  • 标签: 自拟脑心康散 瘀血内阻型 眩晕 中医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低频超声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慢性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乐山老年病专科医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慢性供血不足患者4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低频超声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液黏度及脑部(大脑前动脉、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大脑前动脉、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液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大脑前动脉、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液流速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超声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慢性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确切,其可有效降低血液黏度,加快血液流速,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脑供血不足 低频超声 低频电刺激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神经病变采用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24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采取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神经传导速度及血糖、HbAlc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显著高于对照组(82.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正中感觉神经、腓感觉神经、正中运动神经、腓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血糖、HbAlc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实施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疗效显著,可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尿病神经病变 前列地尔 甲钴胺
  • 简介: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中老年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胶质瘤治疗的中老年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12小时之内实施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结果60例患者常规CT多呈现出圆形与类圆形,且实质影块相对较多。成像检查显示不同级别质瘤患者的CBC、CBV、PD检测值比较,差异具备统计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中老年胶质瘤的诊断治疗当中具备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对胶质瘤进行准确定量和定性分析,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关键词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中老年;胶质瘤;诊断价值本次就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胶质瘤治疗的中老年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于中老年胶质瘤的诊断作用。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选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胶质瘤治疗的中老年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60例患者男性患者有32例,女性患者有28例,年龄均在60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6±4.2)岁。此次研究获得医药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1.2方法根据我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与治疗的相关指南,按照非典型、核分裂指数、内皮细胞增殖与坏死程度的相关指标,把患者分为低级别组(低级别胶质瘤)、高级别组(高级别胶质瘤),主要包括三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与四级多形形胶质母细胞瘤。仪器采用多层螺旋CT与高压注射器。扫描参数设置为管电压为120千伏,管电流为170毫安,探测器层列为128×0.625mm,矩阵512×512,螺距为1.0,旋转时间设置为0.33秒,图像重建层厚设置为3毫米,重建间隔设置为2毫米。扫描的方法是患者在检查之前,要将头部金属饰物去除,患者采取仰卧体位,头部先进,按照眦耳线作为基线,实施常规的平扫,并且确定肿瘤的位置,再进行CT灌注扫描,通过3~4ml/s的速度注入碘海醇50毫升。再使用20毫升生理盐水进行冲管,注药之后5秒启动灌注相应的扫描程序,扫描的时间间隔为4秒,供扫描15个循环。检查完之后,对图像实施平滑处理,减小图像噪声,对血流量、血容量、平均通过的时间、血管表面通透性进行测量。1.3观察指标对各级别质瘤患者的CBC、CBV、PD检测值进行比较,CBC正常范围参考值为20~40m5/100g·min,CBV正常范围参考值为0.5~2m5/100g,PD正常范围参考值为0.01~0.05m5/100g·min。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满意度指标以(%)表示,行X2检验。评分情况以(X±s)表示,行t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60例患者常规CT多呈现出圆形与类圆形,且实质影块相对较多。高级质瘤患者有28例,低级质瘤患者有32例。高级质瘤患者CBC、CBV、PD检测值分别为(168.6±82.6)m5/100g·min、(8.24±5.4)m5/100g、(14.2±6.0)m5/100g·min。低级别质瘤患者CBC、CBV、PD检测值分别为(120.6±40.8)m5/100g·min、(4.2±2.0)m5/100g、(0.38±0.22)m5/100g·min。成像检查显示不同级别质瘤患者的CBC、CBV、PD检测值比较,差异具备统计意义(t=2.91、3.94、13.04,P<0.05)。3讨论伴随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逐渐应用于临床。多层螺旋CT检测具备较高时间分辨度与空间分辨度,让脑部CT灌注成像可以有效的把组织形态和血流动力学相结合,提供组织功能性信息。以上研究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检测可以有效分辨出质瘤级别,且高级质瘤的CBC、CBV、PD检测值要显著高于低级质瘤患者,因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检测在中老年患者的疾病诊断当中具备重要价值。中老年患者体质特殊,若不能够及时进行准确判断,则容易耽误患者的最佳救治时间。而多层螺旋CT检测能够对质瘤进行准确判断,有助于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综上所述,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中老年胶质瘤的诊断治疗当中具备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对胶质瘤进行准确定量和定性分析,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参考文献1刘刚,崔国胜,孙宝山等.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胶质瘤病理分级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6)61-62.2王伟,罗敏.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胶质瘤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5,26(9)673-675.3林静.CT在胶质瘤卒中与单纯脑出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1519,1521.4王宇,吴文,许敬辉等.胶质瘤共面、非共面容积旋转调强及螺旋断层放射治疗技术的剂量学比较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8,15(2)47-5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PV、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在早期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7月收治的通过相关诊断为早期宫颈病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通过HPV、TCT和阴道镜单一性检测以及联合诊断,对比分析不同检测方式对在早期宫颈病变筛查中的检测阳性率。结果TCT检测阳性47例,阳性率39.17%,;HPV检测阳性98例,阳性率81.67%。TCT病变检出率为75.83%;HPV病变检出率为85.0%;HPV、TCT联合阴道镜病变检出率为100.0%;3种方法对比HPV、TCT联合阴道镜检查的病变检出率最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HPV TCT 阴道镜 早期宫颈病变筛查
  • 简介:目的就病变内激素注射结合抑酸疗法来治疗喉接触性肉芽肿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60例喉接触性肉芽肿患者进行分析,其中实验组30例,采用病变内激素注射结合抑酸疗法来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30例,采用单纯抑酸疗法来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愈成功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且其平均治愈时间也要低于对照组患者。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病变内激素注射结合抑酸法来进行喉接触性肉芽肿的治疗时,拥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 标签: 病变内激素注射 抑酸疗法 肉芽肿
  • 简介: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开封市中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下肢腓总神经和上肢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enerveconductionvelocity,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nerveconductionvelocity,MNCV)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下肢腓总神经和上肢正中神经的SNCV、MNCV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30%(36/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8%(2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显著。

  • 标签: 黄芪桂枝五物汤 西药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药师联合多部门在干预曲克芦丁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等重点监控药品合理使用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对2017年7–10月我院所有应用曲克芦丁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的病历进行分析,对比联合干预前后该药在临床用量及合理性等情况。结果:连续干预后曲克芦丁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用量及使用人数较干预前有明显的减少,占重点监测用药金额比例从9.87%下降至1.78%,合理用药率从干预前41.8%提高到干预后9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干预后使用时间不合理率从干预前32.68%下降至6.52%,联合用药不合理率从干预前28.10%下降至4.76%,两者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处罚情况较干预前有明显的好转。结论:临床药师联合多部门干预后,临床合理使用曲克芦丁蛋白水解物有明显的提升,为重点监控用药管理提供了更好的基础,为临床药师下一步开展医保控费及单品种控费等用药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 标签: 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 临床药师 联合干预 重点监控药品 效果
  • 作者: 赵艳娟张兵刘宇张立波赵艳清杨本强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8-12-22
  • 出处:《药物与人》 2018年第12期
  • 机构:北部战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赵艳娟张兵刘宇张立波赵艳清杨本强摘要: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及增强扫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这个时间段中入住我院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总计40例,查阅并记录我院内与研究选取患者相关的各项资料,对比分析MRDWI与增强扫描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种诊断方法下各类肝脏占位性病变均存在特异性表现,MRDWI的诊断效果与增强扫描进行比较具有明显优势。结论结合MRDWI的信号表现能够准确分析刚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病情,诊断准确性明显优于增强扫描,值得广泛落实应用到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
  • 简介:目的分析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特征及视盘参数,探讨其病变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山西省眼科医院确诊为首次发病的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77例77眼,另外选取同期于我院就诊的健康人69名为对照组。记录其人口学特征、眼科常规检查、眼眶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和血清学检查,应用Optvue光相干断层扫描仪(OCT)行视盘光相干扫描,对其视盘参数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在高血压史、高脂血症、视杯面积、视盘面积、杯/盘面积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史、收缩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视盘面积、杯/盘面积比是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病例组全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各象限神经纤维层水肿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史、收缩压、甘油三酯、TC、FBG、视杯面积、杯/盘面积比是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视盘水肿各象限无差异。

  • 标签: 视神经病变 缺血性 视盘 危险因素 光相干断层扫描
  • 简介:目的:探讨氨溴索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时不同用药剂量的效果差异及其对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某院治疗的101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取氨溴索注射(15毫克/次,3次/天),观察组采用大剂量静脉注射法(100毫克/次,3次/天),1周为1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肺部湿啰音、痰多、痰液较粘稠、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血气分析(氧合指数)等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6.27%)明显高于对照组(6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使用氨溴索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肺部感染,对缓解术后呼吸困难,减少咳痰与黏液分泌,减轻肺部啰音状况有显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氨溴索 肺部感染
  • 简介:药物安全性评价中毒性病理学评价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而毒性病理学评价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体系中重要的一环,用以确定损伤靶器官、靶组织的形态及程度变化,评价受试药物是否具有毒性并判断其能否推向临床的重要指标。对组织学技术进行质量控制与评估则是确保毒性病理诊断准确性及一致性的重要前提。该文对组织学技术流程进行叙述并探讨流程中相关影响因素。

  • 标签: 药物安全性评价 毒性病理 组织学技术 人工假象
  • 简介:目的:分析经不同途径或方式给予榄香烯对实验兔肝功能及组织学的影响,探讨临床局部应用榄香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势。方法:将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等分为外周静脉注射、肝动脉灌注、肝动脉碘化油栓塞、肝动脉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及肝脏直接穿刺注射5组,每只兔均给予临床等效剂量的榄香烯注射液。抽取实验兔给药后6h及1周时的静脉血检测其肝功能,并制取同时段肝脏的组织学切片。结果:碘化油组、直接穿刺组及明胶海绵组实验兔给药后6h血清AST分别为(414.7±235.2)、(333.3±250.6)和(92.3±73.6)μmol/L,ALT分别为(209.0±116.5)、(118.7±50.0)和(68.3±21.4)μmol/L,与给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后1周这些指标已大部分恢复接近正常;而静脉组或动脉灌注组实验兔的相应指标和给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6h碘化油组、明胶海绵组及直接穿刺组实验兔肝组织均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凝固性坏死或细胞水肿变性,1周后则见明显的汇管区小胆管增生、炎细胞浸润和脂肪变性。动脉灌注组和静脉注射组实验兔肝组织仅表现为细胞的水肿变性,但动脉组的药物效应明显强于静脉组。结论:临床等效剂量的榄香烯经外周静脉或肝动脉给药均安全,经动脉灌注药物显示有明显的"首过效应",经肝动脉栓塞或直接穿刺注射后兔肝局部坏死明显,可为临床对肝脏肿瘤的局部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榄香烯 静脉 肝动脉 穿刺注射
  • 简介:目的:研究阿帕替尼联合AIM方案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的近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既往治疗失败、疾病进展、复发或转移入住黄石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的晚期软组织肉瘤患者4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阿帕替尼联合AIM方案,对照组单用AIM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并对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共入组42例患者,均可以评价疗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疾病进展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腹泻、高血压、蛋白尿、口腔黏膜炎等,但多为Ⅰ-Ⅱ度,除蛋白尿以外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AIM方案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能够提高晚期软组织肉瘤的近期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可控。

  • 标签: 软组织肉瘤 阿帕替尼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高效可靠的大鼠髂动脉球囊损伤血管再狭窄模型,观察损伤血管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方法取42只雄性SD大鼠,用2F球囊导管自腹主动脉切口插入,推拉3次造成左侧髂动脉损伤并分别于术后即刻、3、7、14、21、28和56d,取大鼠左侧髂动脉及右侧正常髂动脉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损伤后不同时间血管组织形态学变化,测量并计算内膜面积与中膜面积的比值(N/M),评价内膜增生情况。结果42只大鼠1只死于术后出血,发生并发症3只,建模成功率90%(38/42)。球囊损伤可以使大鼠髂动脉内膜剥脱,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新生内膜增生,导致管腔狭窄。损伤后3d开始有新生内膜形成,7d时内膜面积与N/M值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后内膜面积逐渐增加,28d达到最大,内膜面积及N/M值14、21、28、56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14、21、28d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8d与56d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导管建立大鼠髂动脉损伤模型高效可靠,可以满足血管损伤后再狭窄研究的需要。

  • 标签: 大鼠 髂动脉 再狭窄 球囊损伤 内膜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