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非典型腺瘤增生(AAH),称为微泡增生,在病症类型上归属于瘤病变。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在对泌尿系统肿瘤分类上明确指出,该症主要出现在良性结节周围单一成分的小腺体。单从形态上,AAH与临床常见高分化腺癌存在着较大的相似性。基于上述特点,临床对于该症的诊断效率在很长时间未能得到提高。为此,本文主要针对前列非典型腺瘤增生(AAH)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和鉴别诊断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非典型腺瘤样增生 前列腺癌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萎缩后再增生
  • 简介:胎儿先天性肺囊性腺瘤畸形(CCAM)是一种良性非肿瘤性的异常肺组织,病理特征为末梢支气管过度生长,呈腺瘤生长,肺泡发育不良。其发生率约占胎儿先天性肺畸形的25%,常累及肺的一叶或数叶,也可双侧肺受累,但相当罕见。典型病例为单侧,常引起肺受压变形及纵隔移位。其预后取决于病变的类型、累及肺叶的程度及其合并征象。

  • 标签: 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 超声诊断价值 胎儿 过度生长 非肿瘤性 病理特征
  • 简介:目的对胃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择选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所接收的76例胃癌行胃癌切除术治疗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常规组,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之上,对研究组患者予以并发症护理。之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42%)小于常规组患者(39.47%),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对胃切除术患者采取并发症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身体的恢复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胃切除术 并发症 肺部感染 腹腔感染
  • 简介:1例65岁女性患者因乙型肝炎肝硬化、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呼吸衰竭给予乳果糖口服液、呋塞米、螺内酯、恩替卡韦、15%氯化钾注射液、多烯磷脂酰胆碱、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还原型谷胱甘肽、人血白蛋白、胸腺五肽、维生素K1、门冬氨酸鸟氨酸、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替考拉宁、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兰索拉唑、复方甘草酸苷、苦黄注射液、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因房颤加用盐酸胺碘酮(先予0.15g缓慢静脉滴注,后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10mg/ml,3ml/h持续静脉泵入).第2天夜间,患者左侧大腿出现散在红斑.第3天皮疹范围扩大至左下肢,停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替考拉宁,给予盐酸异丙嗪25mg肌内注射、葡萄糖酸钙1g静脉注射,皮疹范围减小.当晚,患者心率128次/min,盐酸胺碘酮泵速调为6ml/h.第4天,皮疹遍及四肢和胸部,停用苦黄注射液,给予盐酸赛庚啶4mg口服,2次/d.第7天,患者全身呈弥漫性红斑,停用胸腺五肽、复方甘草酸苷.第8天,患者皮疹颜色加深,伴脱屑,考虑为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引起的猩红热红斑型药疹,停用该药,给予地塞米松10mg、葡萄糖酸钙1g静脉注射.停用盐酸胺碘酮第2天,患者皮疹好转.

  • 标签: 盐酸胺碘酮 红斑型药疹 胺碘酮注射液 猩红热样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 简介: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对有机磷中毒患者M症状及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有机磷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我院全程护理推行时间将受试患者分成研究组(A组,n=42)和对照组(B组,n=42)两组。B组仅予以常规急救护理措施,A组则在上述基础上予以全程护理干预措施。比对两组患者M症状消失时间、肠道清洁耗时、阿托品化时间、苏醒时间、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总住院时间差异,记录其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①A组患者M症状消失时间、肠道清洁时间、阿托品化时间、苏醒时间、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B组患者(P〈0.05);②A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14.3%和7.1%,均显著低于B组的35.7%和21.4%(P〈0.05)。结论对有机磷中毒患者予以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节省治疗时间、促进病情转归、降低死亡风险,于患者预后提升有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全程护理 有机磷中毒 M样症状 康复情况
  • 简介:在食管外科领域,胃是消化道重建的首选器官。最早期开展的是全胃代食管,近年来,开展的管状胃代食管得到了大力推广,管状胃更符合食管的解剖生理,在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比全胃更具优势。本文就管状胃在临床应用中优势、不足、存在的争议等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食管癌 管状胃 现状 进展
  • 简介:骨质疏松症是由多种病因诱发的骨密度、骨质量下降,骨组织结构遭到破坏,骨脆性增加进而极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损伤疾病。老年人、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者为高危人群,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也随之上升[1]。临床中骨质疏松性椎压缩性骨折(OVCF)最为常见,给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降低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仍倾向于保守治疗,但近年来由于微创手术止痛及术后恢复快速的特点,经皮穿刺椎成形术(PVP)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保守治疗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症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在未婚异位妊娠行输卵管切除患者中进行相应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120例未婚异位妊娠行输卵管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的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治疗组患者加行围手术期舒适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焦虑情绪进行评分,记录两组患者轻度焦虑、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例数。结果治疗组患者中无、轻度、中度和重度焦虑发生例数分别为5、44、18、3例,对照组患者中无、轻度、中度和重度焦虑发生例数分别为0、18、20、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患者加行舒适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未婚异位妊娠行输卵管切除术患者的焦虑情绪,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未婚 异位妊娠 输卵管切除术 围手术期 舒适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子宫切除术(TVH)在子宫良性病变中的微创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某院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术23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58例患者行TVH手术,对照组78例患者行TAH手术(经腹子宫切除术)。对2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发热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VH手术早期阴道残端肉芽发生率远较TAH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V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非脱垂子宫 阴式子宫切除术 微创
  • 简介:目的探析高频宫颈环形电切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中重度糜烂改变的疗效。方法92例慢性宫颈炎的中重度糜烂改变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高频宫颈环形电切刀治疗,对照组给予微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阴道出血时间、宫颈创面愈合时间以及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浓度。结果观察组的阴道出血时间、宫颈创面愈合时间以及sIgA浓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宫颈炎的中重度糜烂改变患者实施高频宫颈环形电切刀治疗,不仅能明显帮助患者改善其个性临床症状,还能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

  • 标签: 高频宫颈环形电切刀 慢性宫颈炎 中重度糜烂样改变 疗效
  • 简介:子宫肌病广义上是指子宫内膜的腺体及部分间质侵入子宫肌层,进行性生长,合并出血,致子宫肌层局部或广泛增大的一种预后良好的疾病,临床表现为经量持续增多、经期延长和或继发性、进行性加剧的痛经,痛经率甚至高达64.8%~77.8%[1]。其具有粘附、侵袭及转移等类似于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目前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发生原因与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本研究拟探讨整合素-β3及ER、PR在子宫肌病中的表达并分析其意义。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整合素 孕激素受体 临床意义 β3 进行性生长
  • 简介: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了舒适护理在椎骨折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的6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进行分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远高于对照组的80.00%,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96%,远低于对照组的25.2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椎骨折患者的护理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舒适护理 椎体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小梁切除术是目前治疗青光眼最常见的手术方法之一,但术后早期因滤过旺盛而导致的低眼压、浅前房、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会影响手术效果[1]。若患者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或处理方法不当,可造成虹膜前后粘连,角膜内皮损伤,最终导致大泡性角膜病变和并发性白内障等严重并发症[2],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滤过手术的最终目标是要在角巩膜缘建立一个能够使房水不断向眼外渗透的不坚实的“滤过口”[3],小梁切除术是现阶段最为常用的穿透性滤过性手术,其手术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控制眼压[4]。

  • 标签: 小梁切除术后 按压治疗 浅前房 青光眼 临床研究 大泡性角膜病变
  • 简介:目的研究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不同移植术式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60例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移植术A、B组,每组80例。移植术A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移植术B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实验情况和翼状胬肉治疗效果、术后干眼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实验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有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实验情况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移植术B组翼状胬肉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移植术A组(85.00%)(P<0.05)。移植术B组术后干眼症发生率(2.5%)明显低于移植术A组(12.5%)(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的临床效果优于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效果,对泪液功能无不良影响,可降低术后干眼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 不同移植术式 干眼症 临床
  • 简介:目的:评价前列舒通与左氧氟沙星对慢性细菌性前列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间收治的慢性细菌性前列炎(湿热淤滞证)患者80例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舒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症状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0.00%高于对照组为47.50%(P〈0.05),且治疗后的慢性前列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值和前列液中白细胞计数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列舒通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安全性高。

  • 标签: 前列舒通 左氧氟沙星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NIH-CPSI评分
  • 简介:终板骨软骨炎简称椎终板炎,是一种发生于软骨的无菌性炎症,多由于椎间盘变性引起。临床表现腰部疼痛,局部积液,可引起椎间盘炎症、黄韧带增厚、周围组织炎等。是造成临床局部疼痛的原因之一,临床极易误诊、漏诊。本文收集30例,分别发生于颈椎、胸椎及腰椎,

  • 标签: 椎体终板 成像效果 磁共振 终板骨软骨炎 CT 临床表现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椎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压缩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OVCF)术后邻近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OVCF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PVP术治疗。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再骨折分为再骨折组104例和未再骨折组196例。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PVP术后邻近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骨水泥渗漏为OVCF患者PVP术后邻近椎再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骨密度为保护因素(P<0.05,P<0.01)。结论OVCF患者行PVP术后发生邻近椎再骨折与年龄、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骨水泥渗漏有关,临床应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 标签: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危险因素
  • 简介:1例49岁男性患者,右足恶性黑色素瘤手术切除后出现胸闷、胸痛,诊断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给予抗凝、抗感染及对症治疗。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全程药学监护,包括结合指南和专家共识评估病情分级、协助制定抗凝方案、根据监测指标调整抗凝剂量、监护不良反应、进行心理干预、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管理。患者INR达到目标值,病情平稳后出院。

  • 标签: 癌症相关栓塞 肺栓塞 抗凝治疗 药学监护
  • 简介:目的比较静脉滴注舒芬太尼与推注舒芬太尼复合吸入七氟醚全麻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择期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静脉滴注,对照组间断静脉注射。两组采用相同的方法诱导后插入气管导管,观察组在插管完成后静脉滴注舒芬太尼,对照组缓慢静脉注射同等体质量剂量舒芬太尼,比较两组在插管前(T1),插管后5min(T2)、10min(T3)及拔管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并比较两组拔管后即刻和术后24h视觉模拟评分和当天及24h内下床活动时间。结果对照组在T2时刻心率较观察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h(D2)疼痛者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当天下床活动者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滴注舒芬太尼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对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微小,能有效改善手术患者术后的活动行为,对预后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舒芬太尼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静脉滴注 血流动力学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检测分析PC组织中PD-1和PD-L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癌(LELC)患者临床病理生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1例原发性肺LELC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PD-1和PD-L1的蛋白表达情况,对肿瘤组织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中PD-L1和PD-1的表达进行分析评价。结果21例患者中,原发性肺LELC肿瘤细胞的PD-1、PD-L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3/21)和57%(12/21),原发性肺LELC的肿瘤细胞PD-L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PD-1的阳性表达率(P<0.05)。原发性肺LELC肿瘤细胞周围免疫细胞的PD-1、PD-L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6%(10/21)和42.9%(9/21),免疫细胞的PD-1、PD-L1阳性表达率均较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肺LELC肿瘤组织及肿瘤细胞周围T细胞的PD-1、PD-L1的阳性表达在患者的不同性别、年龄、时期、TNM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L1在原发性肺LELC的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中有40%以上的阳性表达率,PD-1在原发性肺LELC肿瘤细胞阳性表达率较低,但在免疫细胞的阳性表达率>40%。表明PD-1和PD-L1的阳性表达可能与原发性肺LELC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 PD-1 PD-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