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6 个结果
  • 简介:酮洛芬是2-芳基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OXs)、促炎肽和/或脂氧化酶(LOXs)的活性,从而抑制致炎性物质前列腺素(PGs)、白三烯(LTs)及血栓素的生物合成,使缓激肽释放减少,产生显著的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酮洛芬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定量地取决于药物的酸性,对白细胞介素-8(IL-8)诱导的嗜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能增强其抗炎活性。酮洛芬的抗炎活性可能还与各种活化剂所引发的清除活性氧(ROS)、活性氮(RNS)及抑制中性粒细胞的呼吸突变的能力有关。酮洛芬因抑制COX-2活性而降低内源性PGF2α浓度,有诱导癫痫发作的潜在风险。局部用酮洛芬,可因为Ⅰ型游离自由基的作用而引起光敏毒副反应,还可因分子结构中分离的羧基而导致接触性皮炎反应。该文系统地综述近年来酮洛芬的药动学、药效学和药理毒理研究进展,重点从化学本质上揭示其产生药理、药效和毒副作用的分子机制,为设计、开发酮洛芬类新产品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非甾体抗炎药物 酮洛芬 环氧合酶 脂氧化酶 二苯甲酮生色基团 光敏毒性副反应
  • 简介:杜仲又名木棉、思仙、思仲、思锦树,是第三纪冰川运动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杜仲的主要资源在中国,是我国二级珍稀保护植物。从杜仲中提取的化学成分按其结构可分为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黄酮类、苯丙素类、萜类、多糖类等。杜仲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炎、抗氧化、保肝护肾、抗骨质疏松等药理作用。其在中国、韩国、日本等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本文综述了杜仲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杜仲活性成分的药理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杜仲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作为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菊花Chrysanthemummorifoliuin化学成分复杂,用途广泛,在食品、茶饮、医药产品中大量应用。利用现代研究手段已经从菊花里分离到黄酮、萜类及有机酸等化学成分,菊花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肿瘤、调血脂、抑菌、镇痛、免疫调节、抗疲劳等多种药理作用。对近20年来,国内外对菊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 标签: 菊花 黄酮类 三萜类 抑菌 抗肿瘤
  • 简介:地榆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之功,常用于凝血、止血。近年研究发现,地榆还具有抗氧化、抗过敏、抗炎、抗菌等作用,对肿瘤和α-葡萄糖苷酶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可用于各种炎症、痤疮、压疮,并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肿瘤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且能有效治疗子宫肌瘤。本文参考相关文献,对近年来地榆的药理作用研究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地榆 药理学 临床应用 综述
  • 简介:讨论式教学已成为我国医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CBL和PBL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药理学教学中引入CBL和PBL,可以将药理学基础知识与临床实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效弥补传统灌输式教学的不足,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具有丰富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的医药学人才。该文从模式实施、优点和所面临的问题等方面分别介绍CBL和PBL教学模式,并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

  • 标签: CBL PBL 药理学 教学改革
  • 简介: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对三酰甘油和胆固醇的吸收、合成和代谢都有调控作用,有望成为抗代谢综合征新药。通过拟胰岛素样作用和促进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表达以及调控脂肪细胞PPAR-γ表达和分化,调控脂质合成、代谢和转运的各种关键酶基因的表达,从而对抗脂肪细胞激素的炎症反应和白色脂肪形成,促进棕色脂肪和骨骼肌生长、增加机体能量消耗;又都是选择性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TGR5激动剂,能稳定脂质、葡萄糖和能量的体内平衡。

  • 标签: 齐墩果酸 熊果酸 调血脂 抗肥胖 代谢综合征
  • 简介:留学生教育是当前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结合在临床药理学全英文教学工作中的经验与体会.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并探讨适合我国留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英文水平、充分进行课前备课、改善课堂讲授效果以及重视课后辅导及反馈等.是保证留学生临床药理学全英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在课堂讲授中,提倡即兴授课、优化教学语言、合理运用教辅工具及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可有效改善教学效果。

  • 标签: 临床药理学 全英文教学 留学生 经验
  • 简介:质量是学科建设永恒的主题。为了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重复性[1],原国家卫生部于2012年下发了《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其中临床检验管理与持续改进第4.15.4条明确了血涂片复检要求。在既往的工作中,一般医院也是仅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不分类或血小板特别高与低的情况时进行血涂片复审,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 复审规则 显微镜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心肌病患儿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对15例心肌病患儿临床手术麻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全部安全度过手术治疗,麻醉效果满意。结论在麻醉过程中要保持正常的窦性心律。小心使用正性肌力药。慎用硝酸酯类和外周血管扩张药。

  • 标签: 心肌病 儿童 肥厚型心肌病 麻醉
  • 简介:目的:了解门诊处方的质量和用药情况,促进处方书写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2013年广东省人民医院惠福分院门诊处方共382605张,对其进行点评与分析,采取图表方式进行分类统计,解析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结果:382605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286张,占0.07%。286张不合理处方中,用药不适宜处方所占比例最大,共191张,占66.78%。高、中级职称医师处方合理率相当,均高于初级职称医师;肿瘤科处方合理率较低,为99.19%(2923/2947)。结论:门诊处方基本合理,但仍存在较多问题,根据情况应加大《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力度,加强对处方的监督、检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 标签: 门诊处方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 简介:本文旨在分析白芷镇痛的主要化学成分。大鼠足底注射甲醛致痛造模,腹腔灌注白芷精油和水煎液高、中、低剂量组,观察各组大鼠疼痛反应,然后腹主动脉取血,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大鼠血清。结果显示:白芷水煎液低剂量组镇痛不明显外,其余各组对模型大鼠都有镇痛作用。24.941、25.755、29.854、32.761和33.928min的色谱峰是各组模型大鼠血清的公共峰,它们来自白芷精油和水煎液吲。白芷镇痛成分可能是色谱峰24.941、25.755、29.854、32.761和33.928min所示化合物,及其一些微量成分和代谢产物。

  • 标签: 精油 水煎液 血清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红花岩黄芪根在民间不仅作为一种草药入药,同时在我国某些地区还作为药典品种红芪的代用品入药。本文首先建立了红花岩黄芪根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采用建立的方法对不同批次的红花岩黄芪根进行了化学指纹分析,确定了22个共有指纹峰,指认了其中8个特征指纹峰的化学结构。结果显示尽管不同产地红花岩黄芪根的化学指纹稍有差异,但主要成分基本一致?而红花岩黄芪根和红芪的化学指纹谱图则完全不同,因此至少从化学角度表明红花岩黄芪根不宜作为红芪代用品入药。

  • 标签: 红花岩黄芪 岩黄芪属 HPLC指纹图谱 质量分析 品种鉴别
  • 简介: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广泛应用,伴随而来的是一些药物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发生。2012年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中药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报告数量与2011年相比增长58.2%,因此如何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是广大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严峻问题。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提高小儿静脉穿刺输液的成功率。方法2000例留观输液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0例。观察组对输液患儿头部固定方法、输液贴粘贴方法进行改进,并对如何保护输液部位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仍沿用传统的输液贴粘贴方法,对输液部位保护不予干预,顺其家属自然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输液不成功的原因及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输液失败者23例,对照组62例;对输液部位保护不利致输液失败者,观察组9例,对照组37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固定患儿头部,改进输液贴粘贴方法及加强对输液部位的保护,可减少静脉穿刺失败及输液过程中因穿刺针完全或部分穿透血管壁、移位,而导致的药液渗漏和脱针,顺利完成输液。

  • 标签: 小儿 穿刺输液 输液贴 |
  • 简介:目的:总结2014年6月至9月我院住院医嘱问题用药的构成.并对其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并总结药师干预的医嘱,归纳用药不合理类型.分析其中原因。结果:在所有不合理医嘱中.药品的溶媒选择错误和用法用量错误的医嘱占所有不合理医嘱的比例较高,分别为46.89%和41.30%。结论:药品的溶媒选择和用法用量非常容易出现错误.药品的相互作用、重复用药和配伍禁忌问题更不容忽视,值得临床注意。

  • 标签: 住院医嘱 不合理用药 溶媒选择 用法用量
  • 简介:对我院2014年7-12月门诊中超说明书用药处方184张进行统计,涉及超给药频次、超剂量、超适应症给药这三类主要情况.其中超适应症给药的有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治疗放疗后溃疡;醋酸甲羟孕酮片激发癌症晚期患者食欲;奥氮平治疗化疗中呕吐.超剂量给药有白介素-2治疗恶性黑色素瘤;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治疗肿瘤化疗后红细胞低下;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减少肺癌术后并发症.超给药频次的有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癌痛;钙尔奇增频治疗甲状腺癌术后钙、维生素缺少症.超说明书用药均有一定科学理论和临床循证医学的支持,但考虑其药品不良反应和使用风险,仍需更多的临床研究.

  • 标签: 超说明书用药 处方分析 超适应症 超剂量 超给药频次
  • 简介:目的分析影响凝血检验项目的相关因素,总结提高凝血检验项目准确性的操作对策,为临床手术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医院行凝血检验患者187例。每位患者各取3份标准检验用血量所需血液,通过控制血液样本放置时间、控制样本离心时间、分析样本溶血情况的方式观察可能影响凝血检验项目结果的因素,包括凝血酶时间(TT)检验、凝血酶原时间(PT)检验、纤维蛋白原(FIB)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验,进而分析解决对策。结果不同血液样本存放时间下,PT基本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1h后TT和FIB数值呈明显下降趋势,APTT数值则呈明显上升趋势,3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离心时间对TT、FIB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PT、APTT影响则较为明显,即PT时间及APTT测定时间会随离心时间的增加而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标本溶血后,TT、PT、FIB、APTT数值对比标准血液数值均出现明显变化,溶血使PT、APTT和FIB数值上升,使TT数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样本放置过久、离心时间过长或溶血均会对凝血检验项目结果造成影响,故为确保凝血检验结果准确性,检验工作需依照标准要求操作,以充分实现其在临床手术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凝血检验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目的:了解安康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2—2015年我院收集的190例ADR报告中患者性别、年龄及使用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0例ADR中,男性116例,女性74例,男女之比为1.6∶1.0;〉60岁患者46例(占24.21%);静脉给药引发ADR127例(占66.84%),口服给药引发ADR40例(占26.32%);抗感染药引发ADR62例次(占合计195例次的31.79%),居首位;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85例次,占合计255例次的33.33%)。结论:应加强医院ADR监测工作,合理、规范用药,避免或减少ADR发生,保证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了解儿童氯氮平药物中毒的临床情况,探讨儿童氯氮平血药浓度与血液灌流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进一步防范和抢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2例服用氯氮平儿童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对患者年龄、误服剂量、血液灌流疗效等进行统汁分析。结果22例儿童经过治疗,治愈13.6%,好转86.4%。血液灌流前后比较,氯氮平的浓度平均下降(280.8±180.2)ng·mL-1,前后浓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灌流组与非灌流组的清醒所需时间分别为(25.8±1.5)h和(34.8±4.1)h,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儿童氯氮平中毒均为误服,临床药师应及时宣讲贮藏药物安全知识,避免类似事件发生。根据氯氮平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以及临床症状,及时进行血液灌流,能有效减少患儿清醒所需时间。

  • 标签: 氯氮平 中毒 血液灌流 儿童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输卵管结核超声造影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并从中总结出规律,以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方法对38例经腹腔镜证实的输卵管结核患者的超声造影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患者的超声造影表现,可以分为以下4种类型:Ⅰ型:病灶局部的周边呈现环状增强,病灶的内部无增强,呈腊肠样,共12例(31.6%)患者为Ⅰ型;Ⅱ型:病灶的周边呈环状增强,内部呈分隔样增强信号,共10例(26.3%)患者为Ⅱ型;Ⅲ型:病灶局部呈不均匀增强,内部不规则无增强,共12例(31.6%)患者为Ⅲ型;Ⅳ型:病灶局部不均匀增强,内部呈现结节样增强,共4例(10.5%)患者为Ⅳ型。结论周边环状增强是输卵管结核超声造影的常见表现,超声造影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输卵管结核病灶的增强情况,为输卵管结核的诊断提供客观的依据,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超声造影 输卵管 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