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镇痛,一般特指中枢性镇痛或称为“麻醉类镇痛”,即属于阿片(鸦片)类提取物或人工合成品,具强大的镇痛作用,但多次使用后易产生精神和躯体(生理)依赖性(成瘾性)。解热镇痛抗炎药,又称外周性镇痛,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一大类具不同化学结构的弱、中效镇痛,其中大多数还具有很强的解热、抗炎作用。

  • 标签: 解热镇痛抗炎药 麻醉类镇痛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 中枢性镇痛药 人工合成品 镇痛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01年,全球消炎镇痛市场销售总额已经达到了250亿美元。目前,这一市场品种繁多,竞争激烈。对疼痛的控制也逐渐趋向于合并用药治疗,因此,任何一个新药如果想在这个领域异军突起,那必须具备比现有品种更佳的临床表现。

  • 标签: 镇痛药 阿片类 市场销售 神经性疼痛
  • 简介:您了解疼痛的病因与危害吗?当备受病痛侵扰的同时,您会因为使用外敷镇痛是否安全而深深忧虑0-57在选择外敷镇痛时,您会参考哪些因素?认清外敷镇痛的优势与劣势,让病痛远离我们的健康!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我们的调查,我们希望得到您最直接、最全面的反馈意见。

  • 标签: 调查问卷 镇痛药 外敷 自我药疗 病痛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麻醉性镇痛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对我院2004年麻醉性镇痛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麻醉性镇痛主要用于癌症止痛和手术及术后止痛,癌痛用药以吗啡控释片和吗啡针为主,手术及术后止痛主要以芬太尼注射液和哌替啶注射液为主,口服片剂在肿瘤科使用最多,注射剂主要为麻醉科和外科使用,除美施康定外,DUI均<1或接近于1.结论我院对麻醉性镇痛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 标签: 麻醉性镇痛药 限定日剂量 药物利用指数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麻醉性镇痛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5年全部麻醉药品处方1326张进行统计分析,判断用药是否合理.结果:我院常用麻醉药品有6种,2种剂型.用药频度排序由高到低分别为盐酸哌替啶注射液、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硫酸吗啡控释片、磷酸可待因片、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哌替啶片.六种麻醉药品的药物利用指数(DUI)≤1.结论:我院麻醉性镇痛用量基本合理,但在癌痛治疗的药物选用及用法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需引起重视.

  • 标签: 麻醉性镇痛药 用药频度 药物利用指数
  • 简介:分析和评价我院2003年麻醉性药品用于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止痛的使用情况,以WHO建议的限定日剂量为标准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与其用药原则进行比较。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不尽合理,临床医师应改变其用药习惯。

  • 标签: 晚期癌症 疼痛 麻醉性镇痛药 合理用药 个体化给药
  • 简介:目的:全面了解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关节置换术围术期镇痛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骨科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应用镇痛的品种、消耗量、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骨科2007—2009年关节置换术围术期镇痛的用量、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连续3年DDDs排序前2位的药品均为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和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结论:我院骨科关节置换术围术期镇痛应用基本合理。

  • 标签: 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 镇痛药
  • 简介:目的探讨高位硬外麻醉时不同辅助镇痛方法对呼吸和血气的影响。方法比较单纯硬外麻醉、静脉辅助镇痛、硬外辅助镇痛三组条件匹配的乳腺手术患者呼吸与血气变化。结果静脉组和硬膜外组对呼吸均有抑制作用,硬膜外麻醉后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低于静脉组。结论高位硬膜外阻滞下在硬膜外腔辅用镇痛较静脉辅助镇痛对呼吸影响更小。

  • 标签: 硬膜外阻滞 镇痛药 安全性
  • 简介:目的:监测与了解医院门诊的麻醉性镇痛使用情况,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西院门诊药房2013年435张麻醉性镇痛品处方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435张麻醉性镇痛品处方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品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20mg、5mg),其次为芬太尼透皮贴剂(8.4mg、4.2mg)和硫酸吗啡缓释片(30mg、10mg),而吗啡片(5mg)则使用频率较低.结论:我院西院区门诊麻醉性镇痛的用药趋势符合医疗需求,使用较为合理,缓释剂型为癌痛患者的首选药物.

  • 标签: 麻醉性镇痛药 癌症止痛 门诊药房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近5年来口服中枢性镇痛使用情况并分析其趋势,为防止药物滥用、科学管理及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HIS系统提取2005—2010年每年第4季度我院口服中枢性镇痛各品种的总用量、使用总天数、恶性肿瘤患者总病例数等数据资料,同时以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率(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等为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就诊恶性肿瘤患者病例数逐年增加;使用量方面,羟考酮缓释片、弱阿片类和吗啡片使用量逐年增加,而吗啡控释片呈下降趋势。其药物利用指数为:弱阿片类、小规格羟考酮控释片及吗啡片DUI〈1,吗啡控释片、较大规格羟考酮缓、控释片DUI〉1。结论:我院口服中枢性镇痛使用基本合理,不存在滥用现象。

  • 标签: 口服中枢性镇痛药 限定日剂量 用药频率 药物利用指数
  • 简介: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配伍不同镇痛用于人工流产术时的宫颈软化,扩宫镇痛的效果。方法180例早孕要求人工流产的妇女分为三组,每组60例,均在术前2h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0.6mg,Ⅰ、Ⅱ两组术前15min分别肌注盐酸奈福泮、盐酸曲马多;Ⅲ组不加任何镇痛。结果Ⅰ、Ⅱ两组受术者术中疼痛明显轻于Ⅲ组P<0.05,Ⅰ组无痛率略优于Ⅱ组P<0.05。人工流产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术中及术后出血减少。结论米索配伍镇痛能有效地缓解受术者在人工流产术中的疼痛,减少人工流产术常见的并发症发生。

  • 标签: 人工流产 奈福泮 曲马多 米索前列醇
  • 简介: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且大多数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由于儿童在感染疾病时出现发热症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所以解热镇痛抗炎药在儿科的药物使用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普通感冒、急性扁桃体炎、肺炎和某些急性传染病都是引起发热的主要疾病.众所周知,持续高热(腋温>39℃)会直接威胁患儿健康,它不仅使机体耗氧量和各种营养素的代谢增加,促发高热惊厥,还可使人体消化功能及防御感染的能力降低.因此,适当应用退热药可以快速降低体温,缓解高热引起的并发症.但退热药只是对症治疗,药效仅能维持数小时,体内药理作用消除后,体温将再度上升.儿童发热多具有自限性,一般不会危及生命,因此,选用退热药的主要依据是其疗效及副作用的大小.合理使用此类药物,对儿童的健康和身体的康复非常重要.本文着重对本院2005年4月份门诊儿科患儿使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进行统计,通过查阅相关用药经验报道,与本院实际情况进行比较,以期评价和指导本院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 标签: 解热镇痛抗炎药 门诊 小儿 并发症 消化功能 营养素
  • 简介:镇静和镇痛是机械通气患者治疗的一部分,运用得当,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危重病人的死亡率。本文综述了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治疗的目的、方式的选择以及最新研究成果等。

  • 标签: 机械通气 镇静药物 镇痛药物 RAMSAY评分 Riker镇静-躁动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