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普外科切口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75例普外科切口患者与同期75例普外科手术未出现切口的患者进行研究,分为感染组与对照组,对切口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可能出现切口的因素,结果显示,除患者性别外,感染组年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口引流情况、合并症、侵入性操作及患者营养状态等因素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普外科手术切口的因素比较多,在临床治疗中应该加强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才能降低切口的发生。

  • 标签: 普外科 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 护理
  • 简介:在进行妇产科手术的过程中,经常会在术后出现的一类问题就是切口,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病患具有较厚的皮下脂肪,身体的抵抗力较差,术后的恢复状态不佳等都将引起切口的情况。本文重点分析了妇产科患者在进行腹部手术切口的原因,并且寻求有效的途径对这一问题进行预防。希望能够为相关的医疗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妇产科 切口 感染
  • 简介:目的:了解解放军第535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为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6月355例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病历,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用药疗程、预防性用药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55例骨科Ⅰ类切口手术中,227例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63.94%,符合我院骨科相关拟订值;222例术前30min-2h给药,5例术后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合理率为97.80%;预防性应用的抗菌药物主要为头孢替唑(160例,占70.04%),其次为头孢呋辛(49例,占21.59%);平均用药疗程为4.3d,超过我院骨科相关拟订值(1.3d)。结论: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性应用抗菌药物还存在不合理现象,有待继续加强培训和管理。

  • 标签: 骨科 Ⅰ类切口 抗菌药物 预防性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应用抗生素对急性阑尾炎术后伤口感的影响。方法:以麻城市人民医院于2013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220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资料展开分析。以术前0-2h为限,分为应用抗生素的观察组和未应用抗生素的对照组。手术结束后,随访两周,就两组患者伤口感的情况展开分析,总结术前应用抗生素对伤口感的影响。同时,由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就两组患者手术满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总计发生6例伤口感患者,占5.45%;对照组患者总计发生16例伤口感,占14.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8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应实施术前应用抗生素,显著减少术后伤口感,帮助患者快速恢复正常生活,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抗生素 伤口感染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把医院感染放入护理管理质量检测中的一项,把护理质量管理和业务流程进行适当的结合,建立起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理想流程管理模型。从多方面做相关工作已达到增强了手术室内各级人员对预防以及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和主动性,提高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的能力和相关护理的工作效率,降低无菌手术所致的伤口感率以及医院感染率。

  • 标签: 流程管理 手术室 院内感染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的管理及措施,为手术室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工作的95名医护人员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加强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的管理及措施,分析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隐患情况,分析比较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的管理及措施实施前后相关情况。结果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隐患为医疗流程不熟悉、缺乏医院感染知识、医疗器械清洗不洁净、医疗器械使用不当、医疗废物处理不当、自身防护不当和消毒器械使用不当,比例分别为比例分别为24.21%、30.53%、26.32%、18.95%、33.68%、28.42%和22.11%,实施前,管理情况评分为(56.75±9.52)分,满意度评分为(78.42±4.64)分;实施后,管理情况评分为(86.85±3.52)分,满意度评分为(90.51±2.43)分;实施前管理和满意度评分明显低于实施后,两者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手术室医院控制感染管理及措施显著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感染管理的评价,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手术室 医院感染控制 管理及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手术感染控制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2014年1月至2014年12的420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的420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管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率和空气菌落总数。结果观察组的切口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各类手术切口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常规管理的对照组手术室空气菌落数明显高于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观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PDCA循环管理手术感染控制,能明显降低手术室空气菌落数,降低手术切口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手术室 感染控制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分析医院手术室控制感染的管理方法及实施效果,对医院手术室的感染质量进行全面的监测,主要是采集手术室内的物体表面、空气、医护人员的手、手术室中用到的消毒剂以及无菌物品等进行检测,分析导致超标的原因,制定并实施相关的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并对实施前后进行对比分析,加强对医院手术室中感染的质量监测和管理,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合适的医院手术感染管理制度,按要求实施,有效预防因手术等原因引起的相关感染

  • 标签: 感染控制 实施效果 手术室 自测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与院内感染的相关性,为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与院内感染的防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手术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感染预防干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护理质量评分为(9.12±1.01)对照组为(4.91±0.52),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6.54%,对照组为59.6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质量与院内感染的防范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防范干预能降低院内感染的产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工作质量 院内感染 防范
  • 简介:目的总结9个月以下婴幼儿经右腋下直切口行心脏直视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2012年6月-2014年9月,该院对56例9个月以下婴幼儿施行右腋下直切口心脏直视手术,观察手术效果。结果全组病例无并发症及死亡,均痊愈出院,术后半年随访无异常。结论右腋下直切口应用于9个月以下心脏直视手术安全可靠、创伤小、切口美观,但要求手术操作精细。

  • 标签: 右腋下直切口 婴幼儿 心脏直视手术
  • 简介: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对I类切口手术期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7—12月间医院外科I类切口手术患者296例作为对照组;另选2016年3—8月间I类切口手术患者210例作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合理率及抗菌药物使用平均费用。结果:干预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4-29%低于对照组为88.18%(P〈0.05),使用合理率为83.40%高于对照组为56.18%(P〈0.05);抗菌药物使用平均费用为(768.00±42.00)元低于对照组为(1526.00±78.00)元(P〈0.05)。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外科I类切口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提高外科I类切口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降低患者的药品费用,促进了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标签: 临床药师 I类切口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 简介:目的:了解干预前后普宁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评价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干预前(2011年1—6月)、干预后(2014年1—6月)Ⅰ类切口手术归档病历各200份,对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前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分别为96.50%(193/200)、27.00%(54/200),抗菌药物选药合理率分别为24.87%(48/193)、74.07%(40/54),预防性用药疗程分别为4.50、1.20d。结论:干预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明显提高,但仍存在预防性给药时间不当、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当等现象,还需进一步干预。

  • 标签: 干预前后 Ⅰ类切口手术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药师参与骨科创伤病人静脉血栓风险筛查,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提供合理的用药治疗方案,其工作得到医护患的认可.

  • 标签: 临床药师 骨科 药学服务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切口部位妊娠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阴道出血量、住院天数和用药后的血β-HCG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阴道出血量、住院天数和用药后的血β-HC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具有临床疗效好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切口部位妊娠 保守治疗 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切口阑尾切除术,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患者手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安全性高,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阑尾炎 小切口 阑尾切除术 基层医院
  • 简介:摘要据数据统计,我国的剖宫产率在全球位列第一,占46%以上,但有专家指出,实际上我国的剖宫产率比上述结果更高,可达到50%以上,部分医院的剖宫产率可能达70%。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由剖宫产引发的疾病人数也日益增多,如经期延长、阴道不规则出血等,引起上述疾病主要是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导致,笔者就对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的危险因素及其治疗进展进行探析。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切口瘢痕缺陷 危险因素 治疗进展
  • 简介:终末期肝病患者采用内科治疗效果不佳,通过肝移植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然而,肝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能会引发感染,不仅影响疗效,也会增加死亡率,是肝移植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此,肝移植后抗感染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 标签: 抗感染治疗 免疫抑制剂 肝移植 感染患者 治疗效果 移植后
  • 简介: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诊治肺部结节病变的价值。方法30例肺部结节病变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对患者的肺部结节病变性质进行划分,包括良性病变患者8例、恶性病变患者22例。均以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术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2例恶性病变患者中,18例为原发性肺癌患者,以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4例患者出现转移,以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病灶切除术进行治疗。8例良性患者中,对其实施病灶切除术。对患者进行后期随访,原发癌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7.1±1.3)个月,随访结果为无瘤生存患者17例,仅1例患者术后5个月时出现复发情况。4例转移患者随访时间为1~6个月,在随访期间内死亡。良性肿瘤患者中,进行为期6~12个月的随访,未发现复发情况。结论以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诊治肺部结节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小切口 肺部结节病变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低领小弧形切口切除术在甲状腺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甲状腺肿瘤病患,按照实施的不同术式进行分组实行传统手术的半数患者归入对照组,实施低领小切口术的半数患者归入研究组。组间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率上均要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低领小弧形切口切除术创伤更小、操作更加简便迅速,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更好,此术法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 标签: 低领小弧形切口切除术 甲状腺肿瘤 临床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本刊除《综述与论坛》外一律采用结构式摘要,具体层体为: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具体要求:⑴目的:应与正文前言相一致,与结论相呼应;⑵方法:应包括文中所使用的主要方法的名称、药品名称、检测方法和必要的仪器与实验分组情况;⑶结果:与研究结论相关的主要结果及数据、统计学意义均应列出,数据应与文内核实无误。

  • 标签: 结构式摘要 抗感染 写作 药学 药品名称 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