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指压腹和四缝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厌食症患儿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治疗组采取指压腹和四缝治疗,对照组给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2组均治疗20d为1个疗程,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体质量增长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体质量总增长率分别为90.48%,69.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91%和42.8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指压腹和四缝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满意,不仅避免了针刺刺激引起患儿的恐惧,易为年幼患儿接受,而且方法简单,经济实惠,不受场地及器材的限制,适合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厌食症 指压 腹穴 四缝穴 临床观察
  • 简介:在小儿推拿中,独疗法以三字经流派见长。总结临床应用有效的大肠、天河水、六腑、板门、小天心的独治病方法,供同道参考指正。

  • 标签: 独穴 推拿 小儿
  • 简介:目的观察吴茱萸涌泉贴敷佐治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抗菌、补充维生素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吴茱萸涌泉外敷治疗。5d后对2组病例愈显率、总症状积分分值变化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6.0%,对照组为70.0%,治疗组在愈显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χ2=11.9773,P〈0.01);2组治疗后总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症状积分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吴茱萸涌泉贴敷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效果显著。

  • 标签: 疱疹性咽峡炎 吴茱萸 涌泉穴 外敷
  • 简介:目的探讨神阙干姜末贴敷配合捏脊疗法对虚寒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白介素-18(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确诊的32例急性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血清,采用穴位贴敷配合捏脊手法治疗,5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用ELESA法检测患儿治疗前后血清中IL-18和TNF-α的含量。结果治疗后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血清IL-18和TNF-α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神阙干姜末贴敷配合捏脊手法治疗可明显降低轮状病毒肠炎(虚寒型)患儿血清中IL-18和TNF-α的含量,这是其促进疾病恢复的机制之一。

  • 标签: 轮状病毒肠炎 神阙穴 贴敷 捏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