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4 个结果
  • 简介:研究浑浊石榴汁的稳定性,以浊度保留率和Zeta电位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合的方式,评价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海藻酸钠、黄原胶、果胶四种亲水胶体及均质条件对浑浊石榴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0.10%的黄原胶、0.07%的海藻酸钠和0.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稳定剂时,果汁稳定性较好。浑浊石榴汁最佳的均质条件为60MPa压力下,均质2次。

  • 标签: 石榴汁 稳定性 护色 均质
  • 简介:通过超声波技术从玫瑰茄中提取天然玫瑰茄色素,研究光照、温度、木糖醇、柠檬酸、食盐及金属离子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玫瑰茄色素的耐光性及热稳定性较差,木糖醇,柠檬酸,Fe~(2+),Al~(3+),Cu~(2+)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大,而食盐,K~+,Ca~(2+),Zn~(2+)影响不大。

  • 标签: 玫瑰茄 天然色素 稳定性
  • 简介:对人造肥牛脂肪的稳定性及贮藏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肥牛脂肪在室温下6h内可以保持较高的乳化稳定性,在贮藏期内(温度为4℃,21d),乳化稳定性保持在80%以上。对肥牛脂肪酸价、过氧化值、细菌总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肥牛脂肪在冷藏过程中酸价、氧化稳定性、微生物稳定性均有所下降,但仍符合食用标准。

  • 标签: 人造肥牛脂肪 乳化稳定性 贮藏性
  • 简介:对人参乳酸发酵饮料的配方、产品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发酵原液含量25.00%,总糖9.00%,总酸0.28%;稳定剂最佳配比为琼脂0.08%,羧甲基纤维素0.10%,明胶0.10%。

  • 标签: 人参 发酵饮料 配方 稳定性
  • 简介:以火龙果果皮为原料,对火龙果果皮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5%的乙醇溶液提取效果最佳,火龙果果皮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6nm,该色素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好,对光照耐受性较差。

  • 标签: 火龙果果皮 色素 提取 稳定性
  • 简介:采用不同的澄清方法、增稠剂、杀菌温度及杀菌时间等因素及水平对混浊型串叶松香草饮料的稳定性进行调研,并将经过处理的饮料贮藏6个月后,观察比较不同处理的稳定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用0.02%果胶酶作为澄清剂能达到使原汁澄清的效果,并保存串叶松香草汁液中的营养、风味物质.同时采用0.05%CMCNa和0.05%海藻酸钠作为增稠剂,产品稠度适中,无颗粒状物质附着在瓶子内壁.用90℃杀菌5min,饮料无煮熟味且能达到6个月保质期.

  • 标签: 串叶松香草 稳定性 混浊饮料 澄清剂 增稠剂
  • 简介:在pH3.4和pH4.5条件下,对黑花生衣色素花色苷溶液的热降解进行了定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黑花生衣花色苷的热降解符合动力学一级反应规律。pH3.4条件下黑花生衣花色苷活化能Ea为84.146kJ/mol,比pH4.5条件下所需Ea(67.993kJ/mol)大。在低pH值条件下有利于黑花生衣花色苷的保存,降低温度能明显地延长黑花生衣色素的半衰期。

  • 标签: 黑花生衣色素 花色苷 热降解动力学
  • 简介:五味子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将五味子提取液与牛乳相结合制成的饮料在口感和组织状态上独具一格,并且可以达到很好的适口性,影响酸性乳饮料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牛乳的脂肪上浮和蛋白沉淀,通过对不同稳定剂配比进行正交试验分析,配制出蛋白质含量1.0%以上,五味子提取液添加量12%的酸性乳饮料配方,并确定了稳定剂的种类及添加量。结果表明,采用全脂乳粉添加量4%和五味子提取液添加量12%的配比时,添加6%的白砂糖,0.035%的阿斯巴甜和0.30%的柠檬酸,pH值4.10时饮料的风味和口感最佳;当稳定剂添加量为CMC0.45%,黄原胶0.06%,螯合剂0.06%,乳化剂0.04%时,五味子酸性乳饮料的稳定性达到最好。

  • 标签: 五味子 酸性 饮料 稳定性
  • 简介:试验主要研究脂肪对黑米色素的影响、提取方案的优化以及色素在乳酸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脂肪对色素的提取影响较大.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的提取条件:以pH值为3的醋酸-乙醇为浸提剂,物料配比为1:5(g/mL),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30min.色素在乳酸中pH值越小越稳定,pH值小于3稳定性最好,温度小于80℃无明显变化,随光照时间延长其稳定性下降.

  • 标签: 黑米红色素 提取 稳定性
  • 简介:以W/O型猕猴桃籽油微乳液(含油量24.32%)为原料,研究其氧化稳定性和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Schaal加速氧化试验分析其氧化稳定性,通过测定还原力与对O2-·,DPPH·,ABTS+·和·OH体外模型的自由基清除率,探讨猕猴桃籽油微乳液的体外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猕猴桃籽油微乳液的过氧化值(POV)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但较普通猕猴桃籽油更具稳定性;猕猴桃籽油微乳液的还原能力,以及对O2-·,DPPH·,ABTS+·,·OH的清除率均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当质量浓度达到15mg/mL时,猕猴桃籽油微乳液对O2-·清除率达到87.57%,且对·OH的清除率明显高于VE,呈现出良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 标签: 猕猴桃籽油 微乳液 抗氧化活性 过氧化值
  • 简介:以自制的香菇葡萄酒为原料,采用植源型澄清剂琼脂、海藻酸钠和大豆蛋白对酒液进行澄清试验,对加入澄清剂后香菇葡萄酒的澄清效果、酒样的稳定性及部分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和大豆蛋白在下胶效果、保持葡萄酒的透光率和酒液的稳定性及品质方面优于琼脂。海藻酸钠的最适用量为0.4%,大豆蛋白的最适用量为0.25%,澄清后的酒液透光率分别达80%和78%,酒体透明清亮,色泽明快,且较好地保持了香菇葡萄酒原酒的品质。

  • 标签: 香菇葡萄酒 植源型澄清剂 澄清 稳定性 品质
  • 简介:研究了影响甘薯护色效果的工艺每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甘薯护色效果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护色效果的影响顺序为柠檬酸〉亚硫酸氢钠〉抗坏血酸。最佳护色工艺条件为A3B3C2,即复合护色液的各成分分配比为:柠檬酸0.8%,亚硫酸氢钠0.6%,抗坏血酸0.4%。此外,甘薯在贮藏加工中温度应低于25℃,护色时间为1h。

  • 标签: 甘薯 多酚氧化酶 褐变 护色
  • 简介:考察了超声波辅助溶剂法对亚麻籽中生氰糖苷的去除效率,从经济性、安全性和脱毒效果的综合角度确定r该系统的最佳工艺参数。

  • 标签: 亚麻籽 生氰糖苷 超声波
  • 简介:蒙古口蘑多糖是从口蘑中提取出的多糖物质,其具有抗肿瘤活性,是最具有开发前景的药品和保健资源之一。综述了蒙古口蘑多糖的提取、分离和纯化,以及结构组成和生物活性等研究现状。

  • 标签: 蒙古口蘑多糖 提取 分离和纯化 生物活性
  • 简介:脆皮菜肴入口松脆鲜嫩,是近年来较受欢迎的一道工艺菜。其外壳呈半透明状,色泽金黄,其制作关键是在调制脆皮糊。研究了脆皮糊的制作工艺,对制作脆皮糊的原理进行探讨,并对操作要点进行了论述。研究了在制作脆皮糊中,生粉、色拉油及泡打粉的用量对制糊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制糊方法:面粉200g,生粉40g,花生油40g,泡打粉6g,清水400g。

  • 标签: 脆皮糊 制作原理 制作工艺
  • 简介:以月见草籽为原料,经打浆、调配、均质、杀菌等工艺,研制月见草籽饮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月见草籽饮料的最佳配方为原浆70%,白砂糖10%,柠檬酸0.15%;乳化稳定剂为黄原胶0.25%,CMC0.30%,蔗糖酯0.30%,单甘脂0.25%。

  • 标签: 月见草籽 饮料 加工工艺
  • 简介:研究了采用LH-Ⅰ型烘房生产柿饼的加工工艺.柿饼的适宜加工工艺为:第1阶段烘制温度为35℃~40℃,烘制时间24h左右;第2阶段烘制温度为55℃~60℃,烘制时间12h左右,至柿子的水分含量降到45%左右为止;第3阶段为干燥完成阶段,烘制时间6h左右,烘制温度自然下降至40℃~45℃,然后维持该温度至烘制结束.柿饼的干燥程度以柿子水分含量为38%~42%时品质最佳.

  • 标签: 柿饼 加工工艺 加工设备 工艺参数 干燥程度
  • 简介:以枸杞鸡蛋为原料,生产卤味枸杞鸡蛋。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卤味枸杞鸡蛋的最终配方为食盐添加量3.0%,酱油添加量4.5%,白砂糖添加量1.5%,花椒添加量0.1%,八角添加量0.08%,干姜添加量0.02%,茴香添加量0.04%,桂皮添加量0.03%,陈皮添加量0.02%,料酒添加量1.0%。用该配方生产出来的卤味"枸杞"鸡蛋呈棕黄色,卤香浓郁,咸淡适宜。

  • 标签: 正交试验法 卤味鸡蛋 配方
  • 简介:通过研究4种市售流质果汁的基本成分、微观组织结构以及静态和动态流变学特性,与自制苹果汁的相关特性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温度与质量分数对自制苹果汁黏度综合影响的模型。结果表明,4种果汁均具有弱凝胶性,属于近牛顿流体,流变特性与其颗粒度有较强的关系;温度对黏度的影响符合Arrhenius方程,温度与质量分数对自制苹果汁黏度的综合影响可以用综合模型表达式来表达。结果表明,该综合模型的建立为果汁的生产、加工以及运输提供依据和参考。

  • 标签: 果汁 流变特性 黏度 贮藏模量 损失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