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以糖化为研究对象,壳聚糖为固定化材料,采用戊二醛作为交联对糖化进行固定化,研究了戊二醛浓度、糖化浓度和固定化时间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并对比了糖化固定化前后其学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当戊二醛浓度1%,添加浓度6.0g·L^-1,固定化时间12h时,糖化的固定化效果最好,其催化可溶性淀粉的活性为7125.3U’;糖化经过0.04g·mL^-1壳聚糖固定化后其学性质如催化最适温度、pH和米氏常数Km都发生了改变,分别为温度75℃、pH5.4和Km值8mg·mL^-1;固定化连续使用4次后,其活性仍保持有最初固定化时活性的49.82%,说明其具有一定的重复使用性。

  • 标签: 糖化酶 壳聚糖 固定化 酶学性质
  • 简介:为了避免芋头制成饮料后膳食纤维作为废弃物被浪费,采用法提取芋头不溶性膳食纤维,对解温度、料液比、pH值、加量进行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法提取芋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解温度60℃,料液比1∶10,pH值6.0,淀粉用量0.18g.经验证试验,得到芋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平均提取率为4.125%.经60℃烘干的芋头不溶性膳食纤维呈淡黄色,可以直接用作食品配料.

  • 标签: 芋头 膳食纤维 酶法
  • 简介:单宁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广泛地分布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单宁自发现以来就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并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医药、饮料、酿酒、制革、化工等行业.单宁即单宁酰基水解,可水解鞣质的酯键,产生没食子酸、没食子酯葡萄糖.综述了单宁的微生物来源、发酵条件、纯化方法和生物技术进展.

  • 标签: 微生物单宁酶 来源 发酵条件 纯化方法 酶生物技术
  • 简介:我国高等院校积极倡导的双语教学是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所采取的重要举措。"食品添加"是高校食品类专业本科生的重要课程之一,分别从教材选择、内容设置、学生英语水平、教学方法及实践教学等5个方面深入分析了"食品添加"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和建议。

  • 标签: 食品添加剂 双语教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抗性糊精属于水溶性膳食纤维范畴,可以作为益生元添加到食品中。以山药淀粉为原料,通过微波预处理-解的方式制备山药抗性糊精,并对其溶解性、热性质、相对分子质量和体外消化性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在山药淀粉经过微波功率60W,微波时间6min预处理后,再通过添加β-淀粉20U/g,转苷35U/g,在解温度75℃的条件下解时间20min,可得到含量为40.33%的山药抗性糊精。该山药抗性糊精分子量约为4000Da,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对人造胃液和小肠液具有很强的抗消化性能。该方法制备的山药抗性糊精分子量小、溶解性好、热稳定性高,适用软饮料的配制。

  • 标签: 山药淀粉 抗性糊精 微波预处理-酶解 理化特性
  • 简介:以宁夏枸杞为原料,在65、70、80℃、相对湿度65%条件下,研究了枸杞干制过程中非促褐变反应。结果表明,还原糖和氨基酸态氮是美拉德反应的两种反应物,根据非褐变的特点,在不同温度下两种物质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确定枸杞热风干制后期有美拉德反应存在,且温度越高,越有利于美拉德反应的发生;通过人为条件诱导枸杞发生美拉德反应,以枸杞色差值和5-羟甲基糠醛含量的变化验证了美拉德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枸杞 非酶促褐变 美拉德反应
  • 简介:“表面活性”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针对在“表面活性”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作了一些改革尝试,以提高高职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适应社会的需求。

  • 标签: 表面活性剂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考核方式 改革
  • 简介:以水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以棉籽蛋白发泡、添加的外加为辅助原料。以搅拌发泡产生的泡沫制作泡沫混凝土试块,干燥养护后对泡沫混凝土的抗压抗折性、密度、吸水率进行测量。研究水灰比、物料配比、发泡添加量、搅拌发泡时间、加入速凝剂和减水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灰比0.40,发泡添加量3%~4%,水泥与粉煤灰配比6∶4,发泡的搅拌时间5min;加入1%的萘系减水剂,1%的硫酸钠,0.07%的三乙醇胺,使得其强度与性能之间取得平衡,在降低容重的前提下最小程度地降低泡沫混凝土的强度。

  • 标签: 棉籽蛋白发泡剂 泡沫混凝土 外加剂
  • 简介:以新疆哈密瓜品种西州密25号为试材,采后分别用0.5‰、1.0‰、1.5‰三种浓度水杨酸(SA)浸泡5min,6-8℃冷库低温贮藏,研究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对哈密瓜贮藏特性和防御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后不同浓度SA处理可抑制哈密瓜果实的腐烂,延缓果实失重率的上升,对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不明显,保持较好的果实硬度,增强苯丙氨酸解氨(PAL)、多酚氧化(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其中1.0‰SA处理效果最好。

  • 标签: 哈密瓜 水杨酸 贮藏特性 酶活性
  • 简介:采用响应面法对枸杞非褐变反应产物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枸杞非褐变反应产物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31%,料液比1∶20(g/mL),提取温度46℃,提取时间1.4h,此条件下非褐变反应产物提取率为46.40%。按照最优提取工艺分离得到的组分LB-Ⅰ和LB-Ⅱ,抗氧化性测定结果表明,LB-Ⅰ和LB-Ⅱ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升高,其抗氧化能力增强,其中组分LB-Ⅰ的抗氧化能力优于LB-Ⅱ。

  • 标签: 枸杞 非酶褐变反应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 简介:以"波兰2号"樱桃果实为试材,研究不同处理方式(裸果处理相对湿度70%-75%,挽口处理相对湿度90%-95%)和不同温度贮藏条件下(0、10、20、30℃)果实衰老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樱桃果实的失重率、腐烂率、乙醇和丙二醛(MDA)含量在两种处理中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挽口处理果实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相同温度条件下的裸果处理,与20℃和30℃高温贮藏相比,0℃和10℃低温贮藏明显降低了果实的失重率和腐烂率,抑制了乙醇和MDA含量的上升;樱桃果实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CAT)及超氧化物歧化(SOD)活性均在贮藏期间先上升后下降,与裸果相比,挽口处理有效地延迟POD、SOD活性峰值的出现时间,无论裸果还是挽口,0℃和10℃低温在一定程度上均维持了较高的POD和SOD活性。与裸果处理相比,挽口处理樱桃果实保鲜效果相对较好,而且在0-30℃范围内,温度越低,保鲜效果越好。

  • 标签: 樱桃 温度 相对湿度 衰老 抗氧化酶活性
  • 简介:对"新红星"苹果进行1-甲基环丙烯(1-MCP)、自发气调包装(MAP)与乙烯吸收(EA)处理,然后于0℃下冷藏,研究不同处理在冷藏270d后20℃货架期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贮后货架期间,"新红星"苹果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明显变化,虎皮病增多;MAP包装与1-MCP+EA+MAP能较好维持冷藏期间"新红星"苹果果实硬度,同时1-MCP+EA明显降低了冷藏期间虎皮病病情指数、显著降低了果实乙烯释放量和呼吸速率,并且抑制果皮α-法尼烯及共轭三烯的生成。综合分析认为,1-MCP+EA+MAP处理能较好维持"新红星"苹果冷藏和货架期间的品质,并能显著控制果实虎皮病的发生。

  • 标签: “新红星”苹果 1-甲基环丙烯(1-MCP) 乙烯吸收剂 自发气调包装(MAP) 品质 虎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