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8 个结果
  • 简介:结合文献资料,从作物根系水平分布、垂直分布、硝态氮运移产量等几个方面,概述了不同灌溉量和灌溉方式作物影响,分析了滴灌、渗灌等微灌技术应用。最后,针对经济林木生产实际现状,进行了展望:探索一种成本低、简单易操作、便于推广应用灌溉措施更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 标签: 灌溉 根系水平分布 根系垂直分布 产量
  • 简介:利用连南1962—2013年气象观测资料及柠檬种植生长发育资料,分析柠檬生长生态气候环境条件和气象灾害种类。结果表明,连南年平均温度19.5℃,≥10℃年活动积温6750.0℃,极端低温-4.8℃,年降雨量1600.5mm,年日照时数1549.9h,无霜期312d;气象因子变化等柠檬各个生长阶段有着明显影响,特别提出是开花期降温、降水柠檬挂果率影响尤为显著;通过小波分析,连南气温1980年后呈现明显4年周期性,多年降水则显示出多重时间周期尺度嵌套结构现象。本地气象灾害种类繁多,例如低温阴雨(倒春寒)、雨雪冰冻、冰雹、雷雨大风、干旱等。因此,研究连南柠檬生长生态气象环境条件气象灾害,对于加强农业气象方面指导并提高柠檬产量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柠檬 生长环境 气象灾害
  • 简介: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法系统测定了烯啶虫胺烟粉虱不同虫态毒力、成虫持效性、抗性风险评估和不同施药方法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烯啶虫胺烟粉虱低龄若虫和高龄若虫均表现出较高毒力,对成虫也有一定毒力,而对卵效果较差。烯啶虫胺水剂100mg/L处理时烟粉虱成虫1~15d校正死亡率在80.18%~92.13%之间,随着时间延长,烯啶虫胺烟粉虱防效降低。烯啶虫胺喷雾和灌根方法效果较好,从速效性来说,喷雾好于灌根,从持效性来说,灌根优于喷雾,两种方法均显著高于单叶施药和涂茎法。经过8代6次选育,烟粉虱烯啶虫胺抗性发展缓慢,与选育前相比敏感性降低2.653倍,烟粉虱烯啶虫胺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1025,在50%~90%筛选压力下,要获得10倍抗性,需要9~21代,表明烟粉虱烯啶虫胺有产生抗性风险。

  • 标签: 烟粉虱 烯啶虫胺 生物活性测定 使用技术 风险评估
  • 简介:为了更好地了解螺旋粉虱(AleurodicusdispersusRussell)寄主植物化学选择机制,运用H型嗅觉仪和触角电位(ElectroantennogramEAG)反应技术,研究了螺旋粉虱雌雄成虫印度紫檀(Pterocarpusindicus)、番石榴(Psidiumguajava)、番木瓜(Caricapapaya)、香蕉(Musasupientum)、羊蹄甲(Bauhiniavariegata)、大叶榄仁(Terminaliaesculentum)和散尾葵(Chrysalidocarpuslutescens)等7种植物及其挥发物嗅觉行为电生理反应。结果表明:螺旋粉虱雌虫印度紫檀及其挥发物表现出显著正趋向作用;螺旋粉虱雌雄虫散尾葵及其挥发物表现出显著负趋向作用。在剂量反应试验中,螺旋粉虱雌虫EAG反应随着印度紫檀挥发油和散尾葵挥发油浓度增加而增强,当浓度增加到10mol/L时,EAG反应最强。该研究结果可为开发螺旋粉虱田间引诱剂和驱避剂提供参考。

  • 标签: 螺旋粉虱 植物挥发物 行为反应 触角电位反应
  • 简介: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Steimer& Bulzrer)Nickel引起松树枯死是松林中毁灭性病害之一,目前我省尚未发现。笔者根据我省具体情况,分析了该病在我省发病潜在威胁并提出了防止该病传入我省对策。

  • 标签: 松材线虫病 潜在威胁 对策
  • 简介:以一株侧孢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laterosporus)为试验菌株,研究其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抑制效应,并将其应用于水产养殖富营养化水体中,进行蓝藻水华生态控制。结果表明,侧孢芽孢杆菌可以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使其叶绿素a含量显著下降,从而抑制了其光合作用活性,达到限制铜绿微囊藻细胞增殖目的。这种抑制作用与侧孢芽孢杆菌细菌含量成正比,初始接种菌体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且这种限制作用在菌藻接触后8~10d较为显著。将活菌数≥108个/mL侧孢芽孢杆菌按0.50、1.00mg/L用量加入淡水池塘养殖富营养水体,在60d内不仅可使养殖水体中TN、TP和高锰酸盐指数有所下降,同时还可显著抑制藻类数量,增加藻类种类,提高养殖水体中藻类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较好地调节藻类群落结构。研究显示,侧孢芽孢杆菌因具有较强抑藻能力,在生物修复养殖富营养化水体水生生态系统方面有着良好应用前景。

  • 标签: 侧孢芽孢杆菌 铜绿微囊藻 抑制 养殖水体 水华
  • 简介:通过黏胶型性诱捕器和灯测2种方法玉米大螟越冬代成虫同地对比诱测结果表明,黏胶型性诱捕器监测越冬代大螟成虫效果好,其诱蛾趋势和峰型与灯诱基本趋于一致,可用于替代灯诱监测。对比分析发现,大螟性诱测第2蛾峰高峰日,与灯诱测雌蛾发蛾高峰期相吻合,可作为性诱简化精准预测第1代大螟发生期重要依据,具有较强实际指导价值。可以将该地此蛾峰日、峰日后7d分别作为雌蛾发蛾高峰期、盛末期,不同地区可根据实际确定。在此基础上,再加上相应产卵前期和卵历期,就可对第1代大螟卵孵高峰期、盛末期作出预测。该法适宜基层测报点推广应用。

  • 标签: 大螟 黏胶型性诱捕器 监测效果 发生期预测
  • 简介:研究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活性炭(AC)、抗坏血酸(VC)、柠檬酸(CA)和硫代硫酸钠(hypo)5种防褐化剂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生长褐化情况影响。测定不同时间愈伤组织中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酚类物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PVP细胞生长促进效果最好;第20天时hypo处理PPO活性最低,低于对照78.77%,第15天时VC处理POD活性最低,低于对照604.92%;第20天时,CA处理总酚含量最低,低于对照108.82%。所选5种防褐化剂在降低红豆杉细胞褐化均具有一定效果。

  • 标签: 南方红豆杉 愈伤组织 防褐化剂 酚类物质 酶活性
  • 简介:为明确480g/L毒死蜱乳油苹果绵蚜桃小食心虫防治效果,特选取虫害发生较重苹果园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80g/L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药后21d苹果棉蚜防效最高可达89.70%,药后15d桃小食心虫防效最高可达94.34%,防效较好且果树安全。

  • 标签: 480 g/L毒死蜱乳油 苹果绵蚜 桃小食心虫 防效
  • 简介:稻田喷施杀虫剂会大量杀伤稻田蜘蛛,反复施药导致稻田蜘蛛长期处于低密度状态。影响稻田蜘蛛发生有药剂种类、剂型、施药部位、用量、喷药次数、施药器械与喷径等因素。

  • 标签: 稻田 农药 蜘蛛
  • 简介:试验表明,控制暴发性稻飞虱危害,要提早预测预报与预防,科学选用具有强烈熏蒸、触杀作用药剂与内吸传导作用药剂混配,及时施药到水稻基部,1~3d内能有效遏制稻飞虱毁灭性危害。

  • 标签: 暴发性 稻飞虱 防效
  • 简介:茶尺蠖是茶园主要害虫之一。为了验证短稳杆菌杀虫剂茶园尺蠖防控效果,确定最佳用药量和使用方法,以4.5%高效氯氰菊酯为对照,用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茶尺蠖进行了2年4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833.3~1500mL/hm^2剂量茶尺蠖防控效果都较高,且茶树及其他非靶标生物安全,具有较好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短稳杆菌 茶尺蠖 防控效果
  • 简介:研究表明,毛竹受毛竹黑叶蜂危害后,竹叶中单宁含量随着危害加重显著增加,干物质单宁含量由未受害时0.386mg/g增加到重度受害时0.553mg/g;总酚含量随着受害程度加重呈显著下降趋势,由未受害时3.763mg/g下降到中度受害时3.126mg/g,再下降到重度受害时2.653mg/g;竹叶中黄酮含量呈上升趋势,由未受害时2.631mg/g增加到重度受害时3.658mg/g。试验得出:毛竹受毛竹黑叶蜂危害后竹叶中单宁、总酚、黄酮含量变化均属于毛竹受害后生理应激反应。

  • 标签: 毛竹黑叶蜂 危害 次生物质
  • 简介:以4个豇豆(VignaunguiculataLinn)品种种子作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进行胁迫处理,研究了盐胁迫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盐害指数幼苗根系活力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程度增加,各个豇豆品种呈现出一定差异;4种豇豆种子低盐浓度(≤25mmol/L)表现出一定适应性,低盐胁迫种子发芽率影响较小,而对发芽指数影响则较大;随着盐浓度增加,各个豇豆种子盐害指数呈递增趋势,较高浓度盐胁迫4个品种萌发与幼苗根系活力有较强抑制作用;在50mmol/L盐浓度下,德州白条盐害指数最低,并显著低于德州灰嘴、禹城18粒和德州紫皮,而德州灰嘴盐害指数明显高于其它品种。综合分析认为,耐盐能力最强品种为德州白条,其次为德州紫皮和禹城18粒,而德州灰嘴耐盐能力最差。

  • 标签: 豇豆 种子 盐胁迫 发芽指数 根系活力 盐害指数
  • 简介:茉莉酸(JA)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是植物防御反应一种重要信号分子。根据目前研究茉莉酸合成途径、茉莉酸诱导直接和间接防御反应以及外源茉莉酸处理害虫控制作用进行概括和总结,并茉莉酸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茉莉酸 直接防御 间接防御 挥发物
  • 简介:本文研究了甲黄隆水稻不同品种幼苗不同生育阶段安全性。结果表明,水稻不同品种甲黄隆敏感性表现较大差异,仅协优10号耐药性最强,IC50值为9.608mg/Kg;其次为黑宝、威优77和汕优63;赣早籼31号最敏感,IC50值为0.008mg/Kg。水稻幼苗以芽期甲黄隆最敏感,依次为一心潮和一叶一心期。

  • 标签: 安全性 甲黄隆 水稻幼苗
  • 简介:本文研究了2.1%氯·阿乳油菜粉蝶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结果表明,2.1%氯·阿乳油在室内莱粉蝶共毒系数为204.3;田间使用1000~2000倍液,药后1~3d菜粉蝶防效为86.8%~100%,药后7d达97.8%~100%。

  • 标签: 2.1%氯·阿乳油 菜粉蝶 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