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4 个结果
  • 简介:宏观经济对于普通高校的管理学和经济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它不仅是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同时也是其它课程学习的基础,在其他各类专业课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当今高校的实际宏观经济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我们要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之上,探究改革方案,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宏观经济,有利于学业进步.

  • 标签: 宏观经济学 教学现状 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模式
  • 简介:1981—1983年我们在彭坡、克什米尔(Pampore,Kashmir)地区蚕业站试验,研究土壤和叶面氮供给对叶产量以及桑树品种高雪尔米生长特性的影响.试验由四个处理组成:没有供给氮,50%叶面供氮.50%土壤供氮,100%土壤供氮和100%叶面供给氮肥.经过三年的试验,结果表明100%的叶面氮供给显示出在总产叶量上的增加,还发现氮供给50%通过叶面,50%通过土壤比单一通过土壤的增产明显,100%的叶面供氮又比单一土壤供氮的效果更显著.叶面氮供给的产叶量比对照增加46.6%,而50%叶面和50%土壤供氮比对照增加38.70%,100%的叶面供氮比100土壤供氮增加7%.

  • 标签: 叶面施氮 氮素 桑叶产量 土壤供氮 氯素 氮供给
  • 简介: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首次阐述了中国经济常态,是深入分析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环境变化走向、国内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和宏观经济基本走势基础上的重大战略判断。其论述对蚕桑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1分析经济常态,把握合川蚕业重要战略机遇期1.1充分了解中国经济常态主要特征1.1.1中高速经济增速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左左中高速增长,并运行一段时间。

  • 标签: 蚕业发展 战略判断 蚕桑生产 合川区 全球经济环境 国际金融危机
  • 简介:家蚕的体型自然突变型——体节畸形(bodysegmentmoster,基因记号mbs),其形态特征与其他遗传性畸形蚕显著不同.幼虫以第8~10体节前后愈合形成畸形为主,不同个体在第2~11体节上一处或多处、2~3个环节或更多个环节发生畸形,在蚕体背面形成程度不同的瘤状突起和愈合痕,并引起体形扭曲、短缩及腹肢缺少或错位、个别有过剩尾角等.本研究系统调查描述了此突变型幼虫、蛹、蛾及胚胎的畸形性状,摄制了相应的形态图片,并调查了历代群体发生畸形蚕的比例,与其他畸形蚕进行了形态上的比较.

  • 标签: 家蚕 自然突变 体节畸形 形态学
  • 简介:西藏旅游业已经成为西藏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在经济发展常态背景下,西藏旅游业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旅游产品线路,提高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等。

  • 标签: 新常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西藏旅游业 互联网+
  • 简介:作者1991——1995年对桑树上发生的一种害螨——柑桔始叶螨为害桑树情况和室内生活史进行了初步研究,究明该螨在桑上年可发15~17代,卵期:23~24℃5~6天。27~30℃3~4天;幼螨至成螨历期:20℃左右9~10天,23~24℃6~7天,27~28℃5~6天;成螨寿命最短13天,最长51天。雌成螨产卵前期1—3天,产卵期10—41天。每雌产卵量最高90粒,最低为12粒,总平均为40.89粒。雌雄性比为2.05:1。该螨主要在桑树主干近基部疤痕、裂缝等处越冬,4月初上树为害,5~6月形成高峰。7-9月虫口锐减。10-11月再形成小高峰直至桑树落叶。四川桔桑混载地区均有发生。

  • 标签: 桑树 柑桔始叶螨 生物学
  • 简介:“十二五”期间广西蚕桑产业飞速发展,蚕桑生产整体水平、规模效益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蚕桑产业成为广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但生产成本上升、茧丝质量欠优、替代品竞争、产业链短等各种问题日益突出,广西蚕桑产业正面临巨大挑战。以广西蚕桑产业发展供给矛盾为导向,立足中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通过提高优茧供给比例、强化蚕桑科技创新、加快产业多元化与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等措施和思路,以期加快促进广西蚕桑产业转型升级,为不断提高广西蚕桑产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创造产业发展动能提供决策参考。

  • 标签: 蚕桑 供给侧改革 转型升级
  • 简介:最近几年大量的高等学校开设空中乘务专业,培养的人才满足不了企业需要,就业率(尤其是对口就业率)低,"供需错位"已成为阻碍专业发展的障碍。文章从供给侧改革入手,分析高职空中乘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构成要素,探讨高职空乘专业如何根据需求侧,从生产、供给端着手,培养满足民航企业需要的具备较高职业素质的空中乘务员。

  • 标签: 供给侧改革 高职院校 空乘专业 职业素质构成
  • 简介:<正>用肉眼观察茧的大小,厚薄、缩皱齐否等.肉眼检查完毕后,进行缫丝鉴定.首先进行予备煮茧,决定适当的煮茧时间.缫丝检定的项目有:解舒丝长、解舒率、茧丝纤度、出丝率、缫丝量、类节、丝条斑等性质.

  • 标签: 再出卵 养蚕学 原蚕饲育 雄蛾 种茧 蚕种制造
  • 简介:《蚕通讯》是重庆市蚕丝学会、西南大学主办的蚕业科技期刊。报道国内外在栽桑、养蚕、病虫害防治、蚕桑遗传育种、生理生化及生物技术、茧丝、蚕桑综合利用、野桑蚕等方面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研究动态,以及蚕丝业生产中的新技术、新经验等。主要读者对象:蚕业科研人员、中高等学校师生、蚕业技术干部、蚕业经营管理干部及生产工作者。季刊,季末出版,公开发行。

  • 标签: 蚕学通讯 蚕业经营 最新科技成果 野桑蚕 蚕丝业 生产工作者
  • 简介:《蚕通讯》是重庆市蚕丝学会、西南大学主办的蚕业科技期刊。报道国内外在栽桑、养蚕、病虫害防治、蚕桑遗传育种、生理生化及生物技术、茧丝、蚕桑综合利用、野桑蚕等方面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研究动态,以及蚕丝业生产中的新技术、新经验等。

  • 标签: 通讯 蚕学 病虫害防治 科技期刊 遗传育种 生物技术
  • 简介:《蚕通讯》是重庆市蚕丝学会、西南大学主办的蚕业科技期刊。报道国内外在栽桑、养蚕、病虫害防治、蚕桑遗传育种、生理生化及生物技术、茧丝、蚕桑综合利用、野桑蚕等方面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研究动态,以及蚕丝业生产中的新技术、新经验等。主要读者对象:蚕业科研人员、中高等学校师生、蚕业技术干部、蚕业经营管理干部及生产工作者。季刊,季末出版,公开发行。编辑部设在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地址: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南区,邮编:400716,电话:(023)68250191。热忱欢迎广大从业人员来稿,共同振兴祖国蚕桑事业。注意事项如下:1.文章必须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请附英文篇名和作者单位的英文译名以及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试验研究文章须附300字以内的中、英文摘要以及3~5个关键词。若作者本人不能完成英文篇名和摘要,可委托本刊编辑部代为完成。2.来稿请用法定计量单位,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合及书写规则必须符合现行国家规定。如土地面积单位“亩”,请改用hm2(公顷)和m2(平方米),溶液浓度用mol/L、mg/L等。蚕业上习惯使用的蚕茧质量单位“担”,请改用kg(千克、公斤),或t(吨)。请参见有关国家标准。3.图、表、照片力...

  • 标签: 学通讯 蚕学 通讯稿约
  • 简介:该所由1993年批;隹成立的农业部蚕桑重点开放性实验室及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蚕桑重点实验室发展建成,并在2005年组建教育部蚕与基因组重点实验室,2006年组建教育部蚕桑资源与分子改良工程研究中心、商务部西部蚕业科技中心,同年国家外专局、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批;隹建设“家蚕系统生物创新引智基地”。

  • 标签: 系统生物学 研究所 蚕桑学重点实验室 蚕学 大学 西南
  • 简介:该所是由1993年批准成立的农业部蚕桑重点实验室以及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首批蚕桑重点实验室发展建成,并在2005年组建教育部蚕与基因组重点实验室,同时进入“211”重点建设学科。目前,研究所已经发展成为我国蚕桑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发和高级专门人才(硕士、博士)培养的重要基地。

  • 标签: 研究所 系统生物学 蚕桑学重点实验室 蚕学 大学 西南
  • 简介:《蚕通讯》是重庆市蚕丝学会、西南大学主办的蚕业科技学术性期刊。本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以促进蚕业科技工作者及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的科技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为我国蚕业科技现代化服务为宗旨和根本任务。辟有试验研究、综述、研讨与交流、技术与应用、专题报道、学术动态、知识园地、蚕丝信息等栏目,主要报道国内

  • 标签: 学通讯 欢迎订阅 蚕学
  • 简介:桑品种川7657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采用人工杂交育种方法培养而成。经过十六年的观察调查及室内鉴定和二年省区试结果及农村推广应用后,该品种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能,平均亩桑产叶量1807.41kg,比对照湖桑32号高12.14%。1996年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发给品种审定合格证书。现将川7657桑的鉴定结果分述如下:1选育经过

  • 标签: 新桑品种 湖桑32 蚕业研究所 产叶量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经济性状
  • 简介:桑品种川826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1974年选用5801×6031人工杂交种子经co60r射线1.6万伦琴,剂量率2000伦琴/小时处理,1976年选出优良单株763—3,当年再与地方品种纳溪桑杂交的复合杂交方法培育而成。于2006年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合格品种。

  • 标签: 桑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简介 杂交种子 蚕业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