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分析HBsAg无症状携带者的HBsAg与其它4项标志的关系韩兆云,王保安徐州市卫生防疫站(221003)1991年我们对HBsAg无症状携带者进行了抗-HBs、HBeAg、抗-HBe、抗-HBc标志的测定,借以进行两对半间相互关系的分析,以便为饮...

  • 标签: HBSAG 携带者 标志物 无症状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 传染性
  • 简介:综述了清凉化合的化学结构,清凉感的作用机理,影响清凉感的因素,新研究开发的清凉化合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 标签: 清凉化合物 化学结构 作用机理 应用
  • 简介:冰淇淋中奶粉替代的应用赵琦(上海市食品研究所,上海,200000)陆苏丹(上海市牛奶公司,上海,200000)全脂奶粉或脱脂奶粉一直是冰淇淋生产的主要原料,它们是冰淇淋成分中非脂乳固体最主要的供源,同时还提供相当一部分乳脂肪。近年来,由于饲料价格上...

  • 标签: 冰淇淋 奶粉替代物 应用 混合料 粘度 质量影响
  • 简介:有机锡化合最初是作为PVC的稳定剂开发的,后来作为生物杀伤剂使用,年产量在一直增加。烷基锡分类,有单锡型(RSnX3),二锡型(R2SnX2),三锡型(R3SnX),四锡型(R4Sn);R为烷基或芳香基同锡共价结合;X表示C-Sn以外与锡结合的无机...

  • 标签: 有机锡化合物 检测方法 氯化三丁基锡 烷基锡 生理活性 试样溶液
  • 简介:酵母提取是一种国际流行的营养性多功能鲜味剂和风味增强剂,在欧洲占鲜味剂市场的1/3.均采用面包酵母,啤酒酵母,园酵母等为原料,通过自溶法包括改进的自溶法,酶解法,酸热加工法等来制备.

  • 标签: 酵母提取物 酵母深加工 鲜味剂 风味增强剂
  • 简介:韭菜籽为我国常见食用蔬菜百合科植物韭菜AlliumtuberosumRottl.干燥成熟的种子,韭菜籽作为壮阳补肾用入药在我国民间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药食两用的韭菜籽的性质、特性,综述了韭菜籽提取的研究、应用进展,较详细地介绍了韭菜籽所含的营养成分和化学成分,通过对中药韭菜籽常规化学成分分析,韭菜籽是一种营养价值颇高的药食两用植物种子,韭菜籽含有相当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赖氨酸、烟酸和锌、钙和铁等矿物质元素,另外发现蛋白质、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含量也十分丰富。还综述了分离纯化出的皂甙、生物碱等化合物情况,就目前针对韭菜籽及其配料成分的药理研究、在我国的研究开发等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 标签: 韭菜籽 特性 应用 现状
  • 简介:食品中存在的各种污染、农药和添加剂等化学可能会通过多种机制的联合作用对人体形成累积暴露,但传统的风险评估方法多以单一化学暴露为基础。近年来,化学累积暴露形成的健康风险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一些累积风险评估方法,如类别每日可耐受摄入量(TDI)、危害指数(HI)、相对效能因子(RPF)、生理毒代动力学(PBTK)模型等也逐渐发展起来。本文对这些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化学物 累积暴露 风险评估 食品安全
  • 简介:目的探讨国标法GB/T5009.48异烟酸-吡唑啉酮测定酒中氰化物产生浑浊的原因及其干扰因素,并对方法进行改进.方法在pH7.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氯胺T将氰化氧化生成氯化氰,然后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LS)作增溶剂,在胶束条件下与异烟酸-吡唑啉酮反应生成蓝色染料.结果方法产生浑浊的原因主要是酒中乳酸乙酯成分所致.在2.5g/LSIS胶束条件下,成功地消除了浑浊及基质成分乙醇的影响,并对方法产生增溶、增敏、增稳作用.CN-的线性范围为0~0.3mg/L,相关系数r=0.9995,最低检出浓度为0.03mg/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达1.26×105L/(mol·cm).回收率为82.0%~104.0%,RSD为0.5%~4.9%,与吡啶-巴比妥酸法比较,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改进后的国标法用于酒中氰化的测定,抗干扰力强、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准确度好.

  • 标签: 氰化物 测定方法 浑浊 乳酸乙酯 异烟酸-吡唑啉酮法
  • 简介:建立了用HPLC方法对葡萄籽提取中OPC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此方法的建立是基于不同聚合度之间的原花青素具有不同的分子极性,进行HPLC分析时具有不同的保留时间。通过计算保留时间在0到60分钟所有物质的峰面积之和为单体和OPC物质的峰面积,由OPC和单体的峰面积占整个峰面积的百分比减出单体的含量来表示葡萄籽提取中OPC的含量。

  • 标签: 葡萄籽提取物 原花青素 低聚原花青素 HPLC 单体
  • 简介:本文在前人对壳聚糖基亚铁配合的研究基础上,研究了壳聚糖吸附Fe^2+的动力学行为,通过对壳聚糖预处理方法的探讨,以及通过在匀速搅拌的壳聚糖溶液中,恒速滴定加入Fe^2+使之连续反应的条件下,进一步优化了壳聚糖络合Fe^2+的反应条件,即在pH3~3.5之间,壳聚糖的浓度为5mg/mL,Fe^2+浓度为15mg/mL,搅拌反应0.5h到1h之间再静置反应10h后,极大地提高了壳聚糖对Fe2+的络合容量,最高可达637.5mg/g,并通过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为这种生物多糖铁在医药及食品等领域中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壳聚糖 络合 络合容量
  • 简介:杏仁为我国北方特产之一.近几年,以杏仁为原料制做的杏仁露由于其冷、热饮皆宜,已成为男女老少喜爱的饮料.氢氰酸与醛酮类相结合以氰甙形态存在于蔷薇科(如李、桃、杏等)植物的果仁中.杏仁中含有苦杏仁甙,这种甙类本身无毒,但与其共存的酶或胃酸可将甙类水解后释放出氢氰酸,以致中毒.

  • 标签: 杏仁露 氰化物 测定方法 卫生标准
  • 简介:目的了解市售预包装食品中各营养强化剂化合的使用情况,为修订我国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及完善其配套质量规格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按照GB14880-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食品分类体系,于2016年4月至2016年10月期间随机采集我国市售各类预包装食品样品3760份(不包括13.0特殊膳食用食品以及12.01盐及代盐制品等),分析其中各强化剂的化合来源,统计各强化剂化合的使用频次。结果从3760份调查样品中分离出强化食品样品489份,所有强化剂化合的累计使用频次2689次,在GB14880-2012附录B及其后续增补公告的133种强化剂化合中,52.6%(70/133)的化合使用频次高于1次,但也存在47.4%(63/133)的化合使用频次为0的情况,进一步分析表明,其中,47.6%(30/63)的化合没有相应的质量规格标准,52.4%(33/63)的化合尽管有配套质量规格标准,但可能由于强化成本较高、产品不易保存以及生物利用率较低等因素影响,也很少使用。结论通过调查,初步掌握了我国市售预包装食品中各营养强化剂化合的使用情况和质量规格标准现状,为GB14880-2012的修订提供资料支持,对于没有质量规格标准的物质,建议在标准制定时尽快完善,同时也建议在GB14880-2012修订时进一步评估现有的化合名单。

  • 标签: 营养强化剂 化合物 食品安全标准 调查 预包装 食品
  • 简介:从马蹄叶茎中可以提取出具有对细菌、酵母菌和霉菌较强的抑菌物质,它对细菌的抑菌能力比对酵母菌和霉菌强.这种抑菌物质比苯甲酸钠的抑菌能力高,它的热稳定性较好,经121℃高温处理15min后,仍具较强的抑菌能力.

  • 标签: 马蹄叶茎 提取物 抑菌性 检测 抑菌物质
  • 简介:为保障食品安全,"食品污染监测及其健康影响评价的研究"被列入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为食品污染分析质量控制研究;污染(包括金属污染,农药残留)监测技术研究;建立有害物质暴露危险性评估技术;生物标志研究.研究完成后,建立了我国与国际接轨的污染监测网框架,提出了我国食品污染监测分析质量控制评价原则,提高了我国污染监测水平.绘制了我国食品污染基本状况表.我国食品中重金属污染主要是铅污染,各年龄段铅的摄入量偏高,特别是儿童已经达到PTWI的105.6%~109.7%.说明我国食品中铅的含量偏高,应该修订国家标准.镉污染主要在鱼类,全国平均值超过国家标准,其中河南省淡水鱼的镉平均值是国家标准的近3倍,其他食品镉的污染不严重.砷、汞在食品中的污染不严重.成功地以总膳食研究为手段进行膳食暴露评估.在国际上首先建立了反映人体微量氯丙醇暴露的β-氯乳酸的痕量检测技术,并作为理想的接触标志用于人体氯丙醇的暴露评价;初步建立了以监测母乳中二NFDA1英负荷水平作为接触标志和生殖内分泌指标作为效应标志的体系;应用人胚肾LH/CG受体重组细胞株生物发光法测定血清中的BCG.研制出监测网研制数据上报系统计算机软件.该研究对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方法和科学依据.

  • 标签: 食品安全 食品污染物监测 健康影响 质量控制 金属污染物 农药残留
  • 简介:本文综合介绍葡萄籽提取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葡萄籽提取的结构、理化性质、测定方法、保健功能、生产工艺以及葡萄籽提取的研究、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 标签: 葡萄籽提取物 食品配料 研究
  • 简介:蔗糖具有产量大、纯度高、可再生等特点,经不同途径深加工使蔗糖改性可以得到各类食品添加剂,使蔗糖的附加值升高,适用性拓广,功能性增强,越来越引起重视.

  • 标签: 蔗糖衍生物 食品添加剂 蔗糖 深加工
  • 简介:以麦芽、糙米、废弃啤酒酵母为原料,采用生物技术富集γ-氨基丁酸,定向降解生成所需要的糖原和蛋白原,通过一定的配比研究,控制美拉德反应,然后采用连续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开发功能性麦精。本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淀粉酶、蛋白酶定向酶解麦芽的参数,确定蛋白酶的添加量为0.2%、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1h以及淀粉酶的添加量为0.2%、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h;研究了通过促进糙米中谷氨酸脱羧酶的活性富集γ-氨基丁酸,确定添加VB6以及硫酸钙提高γ-氨基丁酸含量;研究了促进啤酒酵母自溶的条件:pH6.0、食盐添加量0.8%、50℃条件下提取4.5h。

  • 标签: 功能性麦精 麦芽 糙米 啤酒废酵母 Γ-氨基丁酸
  • 简介:本项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测定叶黄素和叶黄素酯在大鼠体内的排泄率来比较二者的生物接近度(Bio-accessibility)。在实验中,首先从万寿菊干花颗粒中制备叶黄素和叶黄素酯,随后分别灌胃到雄性SD大鼠中,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24小时内粪便中二者的排泄率。实验结果表明:叶黄素的排泄率较叶黄素酯高。根据这一结果,可以判断叶黄素酯的生物接近度较叶黄素高。

  • 标签: 叶黄素 叶黄素酯 生物接近度
  • 简介:苦豆子资源在国内比较丰富,其有效成分生物碱含量较高,目前国内外对苦豆子的研究和利用重点放在了生物碱上,本文对苦豆子生物碱传统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进行了试验比较,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方法,考察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料液比3个因素对苦豆子生物碱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生物碱效果较好,最佳条件是微波提取时间为30S、微波功率为360W、料液比为(g/mL)1∶5。利用这种方法生物碱的提取效率较高,生产成本较低,工序较为简单,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 标签: 苦豆子 生物碱 微波 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