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平面和曲面两种压边圈来研究压边圈类型对5182-O铝合金板材室温拉性能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OM)来研究铝合金板材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使用平面压边圈的极限拉比为1.7,而且拉杯出现了严重的制耳。相比之下,使用曲面压边圈,板材的极限拉比提高到2.0。曲面压边圈提供的压边力能弱化制耳,阻止板材法兰起皱,这是因为板材在曲面压边圈作用下,在不同方向的流动更均匀。

  • 标签: 5182-O铝合金 拉深 压边圈 制耳 起皱
  • 简介:至2016年10月31日,覆铜板沪上市的生益科技、超华科技、超声电子、丹邦科技、金安国际5家公司,先后发布2016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中的1~9月营收、利润和每股收益情况摘录如表1。由表1可见,生益科技和金安国际2家公司的三项指标同比同时得到增长,2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达到61亿元和20亿元,利润和每股收益同比都大幅增长;超声电子

  • 标签: 上市公司发布 业绩报告 发布第三季度
  • 简介:采用熔融玻璃净化技术研究了三元Fe35Cu35Si30合金的液相分离与枝晶生长特征。实验获得的最大过冷度为328K(0.24TL)。结果表明,合金在过冷条件下具有三重凝固机制。当过冷度小于24K时,α-Fe相为初生相,凝固组织为均匀分布的枝晶。过冷度超过24K之后,合金熔体分离为富Fe区和富Cu区。在过冷度低于230K的范围内,FeSi金属间化合物为富Fe区的初生相;当过冷度高于230K时,Fe5Si3金属间化合物取代FeSi相成为富Fe区的初生相。随着合金过冷度的增加,FeSi相的生长速率逐渐升高,而Fe5Si3相的生长速率将逐渐降低。在富Cu区,初生相始终为FeSi金属间化合物。能谱分析表明,富Fe区和富Cu区的平均成分均已严重偏离初始合金成分。

  • 标签: 深过冷 相分离 枝晶生长 快速凝固 溶质分布
  • 简介:采用纯Al片表面浸Zn后再电镀厚Cu层的方法制备Cu/Al层状复合材料。在473~673K温度范围内对该复合材料进行退火,研究退火过程中Cu/Al界面扩散与反应、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s)层的长大动力学以及Cu/Al层状复合材料电阻率。结果表明,经过473K、360h的退火处理,未观察到Cu.AlIMCs层,显示Zn中间层能有效抑制Cu/Al界面扩散。可是,当复合材料经573K及以上温度退火时,Zn层中的Zn原子主要向Cu中扩散,从Al侧到Cu侧形成CuAl2/CuAl/Cu9Al4三层结构的反应产物。IMC层遵循扩散控制的生长动力学,Cu/Al复合材料的电阻率随退火温度及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 标签: Cu.Al金属间化合物 层状复合材料 电镀 界面反应 生长动力学 电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