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5 个结果
  • 简介:利用1960—2013年辽宁省61个国家气象站地面降水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选取60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采用天气学物理诊断方法对暴雨发生过程中多个时次环境场与物理场进行了合成分析。结果表明:辽宁地区大暴雨天气是极地、西风带、副热带及热带系统相互作用结果,低层冷式切变线带动极地冷空气从偏北路径入侵辽宁地区,西风带短波槽东移使低空急流加强,诱发地面辐合线锋生触发辽宁地区大暴雨。辽宁地区大暴雨落区、强度与低空急流冷暖空气路径、强度密切相关;水汽条件热力条件是产生强降水基础,动力抬升条件是降水强度决定因素。环境场物理合成分析揭示了辽宁地区大暴雨共性,可为辽宁地区大暴雨预报提供参考。

  • 标签: 大暴雨 环境场 物理量场 合成分析 影响系统
  • 简介:利用2008—2013年西北地区东部169个气象观测站天气实况资料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计算对流参数对西北地区东部雷暴日进行了天气分型,并应用分型统计参数阈值对2013年西北地区东部雷暴日进行了试预报。结果表明:2008—2013年西北地区东部雷暴日集中出现在5—9月,占雷暴总日数85.9%;雷暴日发生天气形势可分为低涡型、低槽型、西北气流型西南气流型4种。引入天气型强度指数,研究4种雷暴天气型自动识别方法,通过天气分型检验表明,天气型自动识别方法可准确识别雷暴发生天气形势,且漏报较少。在天气型识别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雷暴物理诊断表明,消空效果明显。2008—2012年西北地区东部雷暴日回代预报TS评分为54.1%,漏报雷暴日为4d;2013年雷暴日试预报TS评分为51.8%,漏报雷暴日为10d;雷暴日回代预报与试预报TS评分均超过气候概率,预报效果较理想,可为西北地区东部雷暴天气预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雷暴 天气型 物理量诊断 统计预报
  • 简介:使用VisualC++开发适用于高采样率电扰动仪数据处理软件,可以对数据进行快速绘图、交互式预处理初步分析,并具备简单仪器运行统计功能,极大地提高了预处理和数据分析效率。

  • 标签: 电扰动仪 高采样 OCI 双缓冲绘图
  • 简介:分析了传统廉政风险防控模式不足,在充分分析建立廉政风险预警防控系统所需条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IS技术与业务办公深度融合廉政风险预警防控系统,并给出了具体系统框架模型、核心数据建库方法以及系统对风险点防控运行机制。该系统在广州市规划局得到应用,理论分析实践结果均表明所设计系统具有可行性有效性,为容积率调整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智能化提供了新途径。

  • 标签: 容积率 廉政风险 预警防控系统 GIS 规划
  • 简介:基于中国西北地区42个气象站1956~2011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估算该地区参考作物蒸散(ET0),分析西北地区ET0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分别对ET0进行突变检验、周期变化主要影响因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ET0存在明显季节变化,ET0自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依次减少;(2)近56a来,西北地区年均ET0呈明显减少趋势,且存在一定季节性差异,春、夏、秋季ET0均呈显著减小趋势,且夏季减少率最大,而冬季则呈平缓增加趋势;(3)ET0减小幅度最大地区位于哈密—和田东北—西南向一带;(4)1956~2011年,春、夏、秋、冬季及全年平均ET0分别在1984、1986、1981、1995与1980年前后发生了一次减小突变,且年均ET0存在2~3a显著震荡周期准6a震荡周期;(5)ET0与2m风速、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相对湿度和平均气温呈负相关,其中与平均气温相关性较弱,可见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升高与日照时数、2m风速下降导致西北地区ET0减小,同时考虑日照时数、平均气温、风速相对湿度4个气象因子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均方根误差最小,表明西北地区ET0变化是上述多种气象因子综合作用结果。

  • 标签: 气候变化 PENMAN-MONTEITH公式 参考作物蒸散量 西北地区
  • 简介:蒸散发是流域水文过程关键因子。由于缺乏区域面上实际蒸散发长期观测,很难得到长时间序列蒸散发时空变化趋势。因此,本研究首先利用架设在黄河源若尔盖地区涡动相关系统观测2010年全年蒸散发资料进行分析,对欧洲中心提供ERA-interim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提供地表变量再分析数据集进行了局地适用性评估,并依据再分析蒸散数据集,基于统计学方法分析了1979-2014年黄河源区蒸散发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ERA-interim蒸散发再分析资料在黄河源区适用性较好,均方根误差为0.63,NCEP蒸散发再分析资料在4-7月、10-12月模拟值偏高,均方根误差为0.81。(2)进而利用ERA-interim蒸散发再分析资料,基于MannKendall方法及Sen斜率(Sen’sslopeestimator)检验法,分析了黄河源区蒸散发在1979-2014年期间变化趋势。黄河源区蒸散发总体上呈现北高南低年变化趋势,北部兴海—共和—贵德地区增加最为迅速,年变化率在1.5-2.5mm/a,西南部曲麻莱—治多—玉树地区减少最为明显,变化率为-1.0--0.5mm/a,东南部玛沁—玛曲—久治地区蒸散发变化在0.5-1.0mm/a。(3)利用滑动t检验SQMK(SequentialMannKendall)方法检测出发生突变年份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

  • 标签: 黄河源区 蒸散发 长时间序列 趋势
  • 简介:气候工程技术可以被视作可替代传统减排措施备选项,主要包括太阳辐射管理CO_2移除两大类技术。两类气候工程技术与传统减排方法空间、时间、成本、不确定性和风险等方面都具有一些差异性。气候工程技术手段改变了传统国际气候制度构建基础,产生了一些新治理问题。对该问题科学研究,有重要科学、政策国际气候外交意义。

  • 标签: 气候工程 地球工程 CO_2移除 太阳辐射管理 减排 气候变化
  • 简介:为探讨华北平原作物需水量在不同季节随气候变化变化规律,对华北平原参考作物蒸散(Evapotranspiration,简称ET_o)在不同季节对气候因子响应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利用FAO-56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华北平原48个气象站点1960~2012年ET_o,其次分析了ET_o及温度(T)、日照时数(n)、风速(u)相对湿度(RH)这4个主要气候因子在各个季节年际变化规律,然后使用敏感性分析法分析了ET_o对气候因子变化敏感程度,最后结合ET_o对气候因子敏感性及气候因子多年相对变化率分析得出气候因子变化对ET_o变化贡献。结果表明:1960~2012年,华北平原ET_o在四季年际变化均呈下降趋势。气候因子除T呈上升趋势外,n、uRH均呈下降趋势。ET_o对T、nu变化正敏感,对RH变化负敏感。ET_o对Tn最敏感季节为夏季,对uRH最敏感季节为冬季。ET_o在春季、秋季冬季下降主要受u下降影响,ET_o在夏季下降则主要归因于n下降。

  • 标签: 参考作物蒸散量 气候因子 敏感性分析 华北平原
  • 简介:在收集相关研究数据基础上,探讨了纬度对红树林植物地上生物地下生物,以及生物分配格局(地下与地上生物之比)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物树高都与纬度相关,红树林植物高度随着纬度增加变矮,其植物生物也随着纬度增加而减小;植物地下与地上生物之比随着纬度增加而增加;红树林植物地上生物、地下生物总生物都与树高呈幂函数关系,生物随着树高增加而增加;当研究过程中加入代表内在控制因素树高时,生物与纬度之间具有的线性相关系数更高,说明以纬度为代表外在环境条件以树高为代表红树林内在控制因素能够真实地反映综合因素对地上生物影响;不同树种间地下与地上生物之比差异较大,但都大于陆地森林地下与地上生物比值;红树林优势树种差异也是影响红树林植物生物及其分配格局重要因素。

  • 标签: 红树林 植物生物量 地下与地下生物量比值 纬度
  • 简介:选用1964~2013年青海省43个气象站常规观测资料,分析4个生态功能区蒸发皿蒸发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完全相关法进行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成因分析。结果表明:近50a来,青海省4个生态功能区蒸发皿蒸发季节变化特征明显,柴达木盆地三江源区年蒸发整体分别呈显著下降上升趋势,而环青海湖区东部农业区变化趋势不明显;4个生态功能区年蒸发均呈先降后升阶段性变化特征,但转换时间不尽一致。青海省春、夏、秋季年蒸发均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冬季从南向北逐渐减小。柴达木盆地东部农业区年蒸发突变时间分别是1998年2002年;环青海湖区三江源区突变不明显。影响青海省4个不同生态功能区年蒸发主要气象因子不同:柴达木盆地为风速、日照时数、平均气温和气温日较差,环青海湖区为平均气温、风速和气温日较差,东部农业区为风速相对湿度,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和气温日较差是三江源区蒸发上升主要因素。

  • 标签: 蒸发皿蒸发量 气候突变 不同生态功能区 青海省
  • 简介:在经历过剥露作用含油气盆地,烃源岩、储层盖层最大埋深一般都具有不确定性。澳大利亚东南部重要产气区奥特韦盆地(Otway)就是如此,该盆地曾经历过多期次剥露作用。在分析下白垩统河流相页岩声波时差资料基础上,我们估算了110口陆上海上油气井中地层剥露幅度(exhumationmagnitudes)。结果表明,在奥特韦盆地东部陆上部分,后阿尔布期(post—Albian)净剥露很大(〉1500m),而在该盆地其它地方,净剥露一般很小(〈200m)。这些结果与根据热史资料得出估算值一致。与中白垩世新近纪挤压构造有关净剥露分布表明,剥露作用主要受控于板块边界作用力驱动下短波长盆地反转(short—wavelengthbasininversion)。白垩纪早期,在奥特韦盆地东部陆上部分盆地北部边缘一带,较大埋深与高地热梯度耦合,使下白垩统烃源岩大都进入过成熟状态,来自最初充注任何剩余烃类可能都被捕集在高度压实储层/或(与裂缝有关)次生孔隙中。然而,在埋藏较深时期,这些储层中蒙脱石粘土矿物转变为伊利石,使储层脆化,发生天然水力破裂作用,为低渗透率油气区带发育创造了条件。当前接近最大埋深烃源岩,其温度适合于天然气生成,控制这些地区油气勘探潜力关键因素是断裂圈闲密封性以及油气充注圈闲发育时空配置。

  • 标签: 含油气盆地 声波时差资料 油气勘探潜力 剥露作用 澳大利亚 白垩纪
  • 简介:泥裂在现代环境地质时期都很常见,是细粒沉积物浸水后出露于水面之上蒸发干裂而形成,泥裂出现说明沉积物曾出露于地表水面之上,地质时期常被作为干旱化或干湿交替环境标志。然而,泥裂可在沉积物出露水面之上很短时间内形成,泥裂本身并不足以反映其古环境,需结合沉积物特征分析。本研究详细阐述太行山中元古界红层白垩系丹霞红层中不同形式泥裂特征,与现代泥裂形成环境对比,结合红层环境意义磁性矿物特征,初步探讨地质时期红层中泥裂所代表古环境。泥裂表明沉积物曾出露于水面之上,红层形成稳定需要长时间处于透水性较好氧化环境;对红层中泥裂磁学分析可知,赤铁矿是其中主要磁性矿物,含量非常高,赤铁矿形成并稳定于干燥氧化环境;综合分析认为:红层中泥裂形成后长期处于相对干燥氧化环境,受水下还原环境影响时间较短。根据红层中泥裂代表古环境可以推断,太行山中元古界红层白垩系红层发育泥裂所在层位可能以长期干燥氧化环境为主。

  • 标签: 泥裂 红层 氧化环境
  • 简介:利用实测资料客观分析资料,综合分析环流背景、下垫面、水汽输送等对“灿鸿”路径强降水分布影响。研究表明,位于东部沿海高压脊东移并人使得副高加强北进,以及“灿鸿”与“莲花”之间弱双台风互旋作用,导致“灿鸿”路径偏东。围绕台风中心输送带将充沛水汽源源不断输送至浙东沿海上空,低层暖湿气流使得大气趋于对流不稳定,不稳定能量释放激发上升运动,与四明山区迎风坡强迫抬升叠加作用,形成了位于四明山区暴雨中心。整个台风影响期间浙江东部沿海大气比较稳定,暴雨主要是由大气斜压作用引起。台风登陆前东西侧螺旋云带逐渐趋于对称,但其与南侧季风云团联系基本被切断,使得浙江没有出现大范围暴雨区。

  • 标签: “灿鸿” 路径 降水
  • 简介:应用一款自主设计油阻尼器进行了力学性能及简支梁桥减振试验研究。通过用FCS-250kN电液伺服控制作动器对油阻尼器进行加载试验,得出油阻尼器阻尼系数等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所用油阻尼器具有十分理想速度相关特性,F矿图形在一定工作速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且具有良好滞回性能。经过与典型实际桥梁质量、刚度、频率以及初始阻尼比组合计算,典型公路、铁路简支梁桥安装本油阻尼器后,在线弹性阶段可实现结构总体阻尼比在5%-20%之间可调:在强地震作用下,可实现梁体滑移限位,避免落梁,确保强地震后桥梁可通行性。因此,油阻尼器在我国中小型简支梁桥抗震方向具有很大发展前景。

  • 标签: 油阻尼器 防落梁 阻尼系数 作动器 桥梁抗震
  • 简介:民航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具有资料收集、处理、发布、检索等功能。设计开发时,采用了面向服务及多层架构相结合原则,具有良好安全性、灵活性可扩展能力。系统基于.NETFramework平台WCF及WPF技术实现,用户使用方便,便于维护,实时性强。系统包括资料收集处理子系统、服务子系统信息服务客户端,能适应多种数据源,能满足不同用户需要。

  • 标签: WCF WPF 民航气象 服务
  • 简介:地理空间信息科学技术是海洋渔业信息化研究与应用重要互通信息服务模式转变.基于智能移动设备MobileGIS技术,提出了应用ArcGISAPIforAndroid开发组件领域之一.移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为海洋渔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基础支持,促进了海洋渔业综合信息互联Java编程语言设计渔业电子海图手持终端技术方案,并介绍了实现Web浏览器、渔业模式导航模式等主要功能.

  • 标签: 电子海图 渔业 手持终端 功能设计 ANDROID
  • 简介:空间数据质量检查软件可有效提升数据检查效率正确率,保障空间数据质量。根据空间数据处理应用工作实践,设计了空间数据质检软件总体框架,介绍了实现过程中关键技术,并建立了从后端数据规则配置到前台质量检查检查结果评价等一整套工作流程。

  • 标签: 空间数据 质检软件 质检规则 数据质量元素
  • 简介:《北极航海地图集》是我国首部详细反映北极自然地理、通航条件助航资源大型综合性地图集,特殊地理条件决定了其在编绘方式上与其他图集不同。针对图集编制中遇到问题,从资料收集与处理、内容设计、专题要素表示方法、色彩与符号设计、版式设计、地图整饰、工艺流程等7个方面,介绍了图集设计思想与编制技术,可为其他同类图集编制提供参考。

  • 标签: 专题地图 专题海图 地图集 地图设计 极地
  • 简介:地震预警是人类进行灾害防御科学前沿领域。本文基于德温特创新索引数据库中关于地震预警技术专利数据,采用TDATI两大专利情报分析工具,结合二者优势功能,对地震预警技术领域专利数据展开多角度专利情报分析,包括专利国家与地区分布、专利权人分布、专利申请逐年变化趋势等专利基本情况分析专利矩阵、专利地图分析,以期为该领域科研人员、政府部门相关企业提供信息支撑。

  • 标签: 地震预警 专利分析 TDA TI
  • 简介:利用2012年吉林省气象局两栋办公楼之间风场观测资料,与2012年长春气象站风场观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城市两栋楼办公楼之间通道处存在狭管效应,对风具有汇集作用。利用CFD技术(Fluent软件)对两栋办公楼周围风场进行模拟,结果表明Fluent模拟风场与实测风场基本吻合。由模拟风场计算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可知,办公楼中间风口顶部40m高度为建筑物周围风速最大区域,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139.0W·m-2,具备一定风能资源可开发性,同时证明了利用实测风场结合CFD模拟风场计算已建成建筑物周围风能资源具有一定可行性。

  • 标签: 建筑一体化 CFD 风能资源 开发